2012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 语文 命题依据 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 文课程标准》)和福建省教育厅颁发的《2012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语文》 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命题原则 以全面考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正确处理初中语文新课程提出的三个维 度的关系,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关系,正确处理语文学习过程中课内 与课外的关系。在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 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服务。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 四、考试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 目标。考査教材、教学内容及相关知识,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积累和运用 识记常用汉字3500个,特别是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生字的音、形、义。正确 拼写音节,规范书写,掌握字义。 积累一定量的词语(包括成语),准确理解常用词词义,具备借助字典、词 典等工具书识字形、辨字义与词义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特定含 义及表达作用,准确用词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积累基本的语法、修辞知识,体会其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及灵活运用于表情
1 2012年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 语 文 一、命题依据 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 文课程标准》)和福建省教育厅颁发的《2012 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语文》 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正确处理初中语文新课程提出的三个维 度的关系,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关系,正确处理语文学习过程中课内 与课外的关系。在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 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服务。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 四、考试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第四学段(7-9 年级)的课程 目标。考查教材、教学内容及相关知识,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积累和运用 识记常用汉字 3500 个,特别是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生字的音、形、义。正确 拼写音节,规范书写,掌握字义。 积累一定量的词语(包括成语),准确理解常用词词义,具备借助字典、词 典等工具书识字形、辨字义与词义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特定含 义及表达作用,准确用词。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积累基本的语法、修辞知识,体会其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及灵活运用于表情
达意中 辨析并修改病句。(语病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颠倒、重复罗嗦、 句义杂糅、自相矛盾) 背诵“课标”推荐的优秀诗文50篇,积累并能够运用一定量的名人名言。 积累课内(文体、文化、阅读)知识,潜移默化,触类旁通 (二)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 初中语文教学与学业考试的重要内容。阅读包括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名 著阅读等。 1.现代文阅读 重点:感知、理解、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鉴赏水平 词句理解。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于关键 性的、精彩的语句,能感受内涵,理解其中意思。 文意把握。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并运用于阅读理解之中。整 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所表达的观点和态 度 要点概括。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捕捉重要的信息,并能用简明扼要的语言 加以归纳概括。 内容探究。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能与作品、作者对话,说明自己的见 解或提出不同的看法 鉴赏文学作品,感知形象,领悟情感。 2.文言文阅读 重点: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的文言文。 记诵积累古诗文。 掌握常见文言虚词(之、其、以、而、为、于),借助之于文言文阅读
2 达意中。 辨析并修改病句。(语病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颠倒、重复罗嗦、 句义杂糅、自相矛盾) 背诵“课标”推荐的优秀诗文 50 篇,积累并能够运用一定量的名人名言。 积累课内(文体、文化、阅读)知识,潜移默化,触类旁通。 (二)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 初中语文教学与学业考试的重要内容。阅读包括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名 著阅读等。 1.现代文阅读 重点:感知、理解、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鉴赏水平。 词句理解。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于关键 性的、精彩的语句,能感受内涵,理解其中意思。 文意把握。掌握浏览、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并运用于阅读理解之中。整 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所表达的观点和态 度。 要点概括。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捕捉重要的信息,并能用简明扼要的语言 加以归纳概括。 内容探究。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能与作品、作者对话,说明自己的见 解或提出不同的看法。 鉴赏文学作品,感知形象,领悟情感。 2.文言文阅读 重点: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的文言文。 记诵积累古诗文。 掌握常见文言虚词(之、其、以、而、为、于),借助之于文言文阅读
掌握文言实词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了解辨析词类活用现象,理 解常见常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 感知文章内容,理解基本文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态度观点 并能简要地归纳概括及作适当的品评。 3.阅读名著。了解情节,评价人物,把握主题,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初步具备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课外必读书目:《西游记》、《水浒》、《钢铁是怎 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骆驼祥子》) (三)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部分。 1.写作 规范、熟练运用语言文字,叙事实在,说明准确,议论严密。 写记叙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详略得当,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写说明文,能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写议论文,一事一议或一言一议,观点鲜明、正确,能结合有关事例作简单 的分析 写日常应用文,要点清楚,格式规范,书写正确。(通知、启事、介绍信、 感谢信、表扬信、短信、证明、倡议书、申请书、海报、计划、公约) 能根据要求,对文字材料进行缩写、扩写、改写、续写。 符合题意,正确立意,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运用联想、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抒发真情实感,提高文章的品位 文体规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句通顺,语意连贯 卷面整洁,行款格式正确,不写错别字。 具有修改文章的习惯与能力 2.口语交际
3 掌握文言实词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了解辨析词类活用现象,理 解常见常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 感知文章内容,理解基本文意,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态度观点, 并能简要地归纳概括及作适当的品评。 3.阅读名著。了解情节,评价人物,把握主题,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 初步具备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课外必读书目:《西游记》、《水浒》、《钢铁是怎 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骆驼祥子》) (三)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部分。 1.写作 规范、熟练运用语言文字,叙事实在,说明准确,议论严密。 写记叙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详略得当,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写说明文,能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写议论文,一事一议或一言一议,观点鲜明、正确,能结合有关事例作简单 的分析。 写日常应用文,要点清楚,格式规范,书写正确。(通知、启事、介绍信、 感谢信、表扬信、短信、证明、倡议书、申请书、海报、计划、公约) 能根据要求,对文字材料进行缩写、扩写、改写、续写。 符合题意,正确立意,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运用联想、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抒发真情实感,提高文章的品位。 文体规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句通顺,语意连贯。 卷面整洁,行款格式正确,不写错别字。 具有修改文章的习惯与能力。 2.口语交际
语言交际具体环境中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辨析、筛选及文明态度、语言修养。 (四)综合性学习 具备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 查的是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六、考试形式答卷方式: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七、试卷难度 试题难度控制:易、中、稍难占分比例为8:1:1。考试合格率达80%。 八、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及比例 1.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约18%27分) 2.阅读 (1)现代文阅读(约26%40分) (2)文言文阅读(约10%15分) (3)名著阅读(约6%8分) 3.作文(40%60分 各类题型占分比例: 1.选择题(约10%) 2.填空题、简答题(约50%) 3.作文(40%) 九、试题示例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字、词的音、形、义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举国盛事,更是举世瞩目。世博将成为一座交
4 语言交际具体环境中对语言信息的理解、辨析、筛选及文明态度、语言修养。 (四)综合性学习 具备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 查的是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六、考试形式答卷方式: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12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七、试卷难度 试题难度控制:易、中、稍难占分比例为 8:1:1。考试合格率达 80%。 八、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及比例: 1.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约 18% 27 分) 2.阅读 ⑴现代文阅读(约 26% 40 分) ⑵文言文阅读(约 10% 15 分) ⑶名著阅读(约 6% 8 分) 3.作文(40% 60 分) 各类题型占分比例: 1.选择题(约 10%) 2.填空题、简答题(约 50%) 3.作文(40%) 九、试题示例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字、词的音、形、义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6 分)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举国盛事,更是举世瞩目。世博将成为一座交
流的桥梁,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有朋自远方来”,作为东道主的我们, 不 是礼仪大使,也没有入选世博礼仪小姐,但言谈举止仍然时刻代表着国人形象 讲究礼仪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身为礼仪之邦的 国民,完美礼仪义不容辞。 (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A.世博一一搏击风浪 B.作为一一为富不仁 C.仍然一一忍辱负重 D.词章一一义不容辞 (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论 B.虽 C.因为 D.如果 (3)对文中“桥梁”、“东道主”词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请客的义务 B.比喻起沟通交流的作用请客的主人 C.比喻起沟通交流的作用请客的义务 D.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请客的主人 背诵·积累 3.完成上下句 览众山小。②苔痕上阶绿, 病树前头万木春。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4.按提示填空。 ①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 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林之奇,奇← 刘禹锡的“陋室”环境之雅,雅在“ 欧阳修所描写的琅琊山山间朝暮景色多变,变在“ ③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孔子关于这方面的名句 是 5.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摘抄两个与“友情”有关的句子。 ·名著阅读
5 流的桥梁..,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有朋自远方来”,作为东道主 ...的我们, 不 是礼仪大使,也没有入选世博礼仪小姐,但言谈举止仍然时刻代表着国人形象。 讲究礼仪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身为礼仪之邦的 国民,完美礼仪,义不容辞。 ⑴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世博.——搏.击风浪 B.作为.——为.富不仁 C.仍.然——忍.辱负重 D.词.章——义不容辞. ⑵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 B.虽 C.因为 D.如果 ⑶对文中“桥梁”、“东道主”词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 请客的义务 B.比喻起沟通交流的作用 请客的主人 C.比喻起沟通交流的作用 请客的义务 D.架在水面上接通两岸 请客的主人 ·背诵·积累 3.完成上下句。 ① ,一览众山小。 ②苔痕上阶绿, 。 ③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 4.按提示填空。 ①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 , ,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林之奇,奇“ , ”; 刘禹锡的“陋室”环境之雅,雅在“ , ”; 欧阳修所描写的琅琊山山间朝暮景色多变,变在“ , ”。 ③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孔子关于这方面的名句 是: , 。 5.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摘抄两个与“友情”有关的句子。 ① ② ·名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