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对外贸易政策 第7章 对外贸易政策 【本章关键术语】 1.对外贸易政策 2.贸易自由化 3.新贸易保护主义 4协调管理贸易体制 5.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6.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7.贫困化增长8.出口补贴 9.出口加工区 10.出口管制 7.1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7.1.1对外贸易政策的涵义与构成 国际贸易是一项涉及各国物质利益重新分割和分配的经济活动,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政 府都会采取一系列有关政策和措施来推进本国或本地区的外贸发展,以期在其中获得更大的 经济利益。 所谓对外贸易政策,即指一国政府为了某种目的而制定的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进行管理的 有关方针和法规。一般情况下,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第一,保护本国市场, 发展民族工业:第二,扩大商品或劳务出口,占领国际市场:第三,推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 善与升级:第四,积累资本或资金,缩小和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口:第五,维护本 国或地区的对外政治关系。 作为一项完整的贸易政策,其要素应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和 政策手段五个方面。其中政策主体是指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就是各国或地区的 政府:政策客体是贸易政策所规划和指导的贸易活动以及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或个人: 政策目标是贸易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政策内容是贸易政策的具体指向,它反映了贸易政筑 的倾向、性质、种类和结构等:政策手段则是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管理措施。 从内部构成来看,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一般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对外贸易总 政策,它是一国从整体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它通常与本国的经济发展 战略相联系,因而对外贸活动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其次是进出口商品政策,它是在对外 贸易总政策的指导下,根据本国的经济结构及市场状况等而分别制定的进口与出口政策。最 后是国别贸易政策,它是一国根据有关国际经济格局及政治社会关系等情况,对不同的国家 或地区所采取的不同贸易政策。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并不是截然分开和完 全独立的,而是互相交融,相辅相成
第 7 章 对外贸易政策 1 第 7 章 对外贸易政策 【本章关键术语】 1.对外贸易政策 2.贸易自由化 3.新贸易保护主义 4.协调管理贸易体制 5.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6.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7.贫困化增长 8.出口补贴 9.出口加工区 10.出口管制 7.1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7.1.1 对外贸易政策的涵义与构成 国际贸易是一项涉及各国物质利益重新分割和分配的经济活动,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政 府都会采取一系列有关政策和措施来推进本国或本地区的外贸发展,以期在其中获得更大的 经济利益。 所谓对外贸易政策,即指一国政府为了某种目的而制定的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进行管理的 有关方针和法规。一般情况下,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第一,保护本国市场, 发展民族工业;第二,扩大商品或劳务出口,占领国际市场;第三,推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 善与升级;第四,积累资本或资金,缩小和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口;第五,维护本 国或地区的对外政治关系。 作为一项完整的贸易政策,其要素应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和 政策手段五个方面。其中政策主体是指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就是各国或地区的 政府;政策客体是贸易政策所规划和指导的贸易活动以及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或个人; 政策目标是贸易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政策内容是贸易政策的具体指向,它反映了贸易政策 的倾向、性质、种类和结构等;政策手段则是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管理措施。 从内部构成来看,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一般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对外贸易总 政策,它是一国从整体经济出发,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它通常与本国的经济发展 战略相联系,因而对外贸活动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其次是进出口商品政策,它是在对外 贸易总政策的指导下,根据本国的经济结构及市场状况等而分别制定的进口与出口政策。最 后是国别贸易政策,它是一国根据有关国际经济格局及政治社会关系等情况,对不同的国家 或地区所采取的不同贸易政策。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并不是截然分开和完 全独立的,而是互相交融,相辅相成
第7章对外贸易政策 7.1.2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 贸易政策一般可划分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类。所谓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 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涉和限制,也不给予任何补贴和优惠,允许产品自由输出和输入的贸 易政策。所谓保护贸易政策,则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外贸活动,限制大部分商品的进 口,同时对本国出口产品予以鼓励和支持的贸易政策。当然,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事实 上,一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并不意味者完全的自由:同样,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也并不是 完全闭关自守,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在贸易政策中是自由的成份更多还是保护的成份更多。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是采取自由贸易政策还是推行保护贸易政策,一般要取决于下列 因素的综合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品竞争能力。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 术较为先进,资金较为充裕,产品竞争力较强,就会倾向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以期在国际 市场的自由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和 技术等生产要素处于劣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就会倾向于实行保护贸易政 策,以避免在国际市场上遭受更大损失。 2.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在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现代工业尚未得到成长的国家,为 保护传统工业免遗国外同类行业先进力量的冲击,促进幼稚工业的发展,往往会推行保护贸 易政策。相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已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则一般多将通过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来获得更多的外部市场。 3.经济发展战略。一般而论,采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就会制定较开放和自 由式的外贸政策,因为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是重要,它就越会主张在世界范围 内实行竞争和合作。相反,采取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则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竞争和合 作缺乏紧迫感,不仅如此,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的成长,它们还往往会采取较为强硬的贸易保 护政策。 4.国内经济状况。当一国国内经济发展滞缓,尤其出现经济萧条,进而失业增加,国 际收支失衡,外贸逆差扩大,产品竞争力下降时,它就会倾向于阻碍和排挤外来商品的输入,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反之,如果一国国内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兴旺繁荣,国际竞争力上 升时,其对外贸易政策中的自由主义成份就会增加。 [专栏7一1]大危机与贸易保护 1929年10月12日,华尔街上的一条爆炸性新闻震撼了美国,震撼了欧洲,震撼了全
第 7 章 对外贸易政策 2 7.1.2 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 贸易政策一般可划分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类。所谓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 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涉和限制,也不给予任何补贴和优惠,允许产品自由输出和输入的贸 易政策。所谓保护贸易政策,则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外贸活动,限制大部分商品的进 口,同时对本国出口产品予以鼓励和支持的贸易政策。当然,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事实 上,一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并不意味着完全的自由;同样,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也并不是 完全闭关自守,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在贸易政策中是自由的成份更多还是保护的成份更多。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是采取自由贸易政策还是推行保护贸易政策,一般要取决于下列 因素的综合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品竞争能力。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 术较为先进,资金较为充裕,产品竞争力较强,就会倾向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以期在国际 市场的自由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和 技术等生产要素处于劣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就会倾向于实行保护贸易政 策,以避免在国际市场上遭受更大损失。 2.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在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现代工业尚未得到成长的国家,为 保护传统工业免遭国外同类行业先进力量的冲击,促进幼稚工业的发展,往往会推行保护贸 易政策。相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已高度现代化的国家则一般多将通过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来获得更多的外部市场。 3.经济发展战略。一般而论,采取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就会制定较开放和自 由式的外贸政策,因为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越是重要,它就越会主张在世界范围 内实行竞争和合作。相反,采取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国家则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竞争和合 作缺乏紧迫感,不仅如此,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的成长,它们还往往会采取较为强硬的贸易保 护政策。 4.国内经济状况。当一国国内经济发展滞缓,尤其出现经济萧条,进而失业增加,国 际收支失衡,外贸逆差扩大,产品竞争力下降时,它就会倾向于阻碍和排挤外来商品的输入, 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反之,如果一国国内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兴旺繁荣,国际竞争力上 升时,其对外贸易政策中的自由主义成份就会增加。 [专栏 7—1] 大危机与贸易保护 1929 年 10 月 12 日,华尔街上的一条爆炸性新闻震撼了美国,震撼了欧洲,震撼了全
第7章对外贸易政策 世界。从华尔街股票暴跌开始,美国跌进了深渊,欧洲跌进了深渊,几乎全世界都跌进了灾 难的深渊一一这就是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斗争、经济冲突空前加剧,展开了空前激烈 的经济大战。教命稻草人人想抓,可是救命的稻草毕竞有限,抓不到就抢,于是你争我夺: 你有你的“法宝”,我有我的“护身符”,各不相让,于是混战一团。 关税历来是西方国家保护本国市场、打击外来竞争对手的惯用手段,各国无不视之为护 宝法衣。危机爆发前,随着各国工业、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关税斗争已经相当激烈。在 1925到1929年间,德国关税提高了29%,法国提高了38%,比利时提高了50%。经济危机爆 发后,关税战更是激化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美国第一个投下新关税战的炸弹。1930年5 月19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一一斯穆特关税法》。根据这项法令,约有75种农产品和 925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其中农产品关税的平均水平从20%提高到34%,全部关税的总 平均水平从33%提高到40%,美国率先筑起了高关税的厚垒,其税率创历史最高纪录。美国 的这一记“杀手铜”着实厉害,直杀得各国叫苦不逃。该法令对英国、法国、日本的丝、棉、 毛织品,德国的化学制品,瑞士的钟表,比利时的水泥、玻璃,加拿大的木材等传统出口商 品打击沉重。因此,美国的这一行动使得各国怨声载道,气恼不已,马上招致了33个国家 的严重抗议,并有?个国家立即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的措施。加拿大决定大幅度提高对美国 商品的征税率,法国对进口的美国小汽车增税60%。英国于193】年制定紧急关税法,对棉 纱和棉织品征收50%的重税。1932年,德国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的重关 税,日本和欧洲其他各国也纷纷效尤,高筑关税壁垒。于是乎,你一招,我一式,各不相让 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直杀得难解难分。 【选自谢建华、倪健中主编:《“狼来了”一中国闯关前前后后》,大众文 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一3页。】 5.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不同的贸易政策对本国不同的利益集团会产生不同的利 益影响,如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出口集团、进出口贸易商和消费者,但不利于进口竞争集团 因为在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条件下,这个集团生产的商品面临着进口产品的有效竞争。因此, 一般说来,那些同进口商品发生竞争关系的行业及其外围组织,是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中坚 力量,而以出口商品生产部门为中心的参与许多国际经济活动的各种经济力量,则是自由贸 易的推崇者。这两股势力的力量对比,有时也会影响到政府的政策取向
第 7 章 对外贸易政策 3 世界。从华尔街股票暴跌开始,美国跌进了深渊,欧洲跌进了深渊,几乎全世界都跌进了灾 难的深渊一一这就是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斗争、经济冲突空前加剧,展开了空前激烈 的经济大战。救命稻草人人想抓,可是救命的稻草毕竟有限,抓不到就抢,于是你争我夺; 你有你的“法宝”,我有我的“护身符”,各不相让,于是混战一团。 关税历来是西方国家保护本国市场、打击外来竞争对手的惯用手段,各国无不视之为护 宝法衣。危机爆发前,随着各国工业、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关税斗争已经相当激烈。在 1925 到 1929 年间,德国关税提高了 29%,法国提高了 38%,比利时提高了 50%。经济危机爆 发后,关税战更是激化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美国第一个投下新关税战的炸弹。1930 年 5 月 19 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根据这项法令,约有 75 种农产品和 925 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其中农产品关税的平均水平从 20%提高到 34%,全部关税的总 平均水平从 33%提高到 40%,美国率先筑起了高关税的厚垒,其税率创历史最高纪录。美国 的这一记“杀手锏”着实厉害,直杀得各国叫苦不迭。该法令对英国、法国、日本的丝、棉、 毛织品,德国的化学制品,瑞士的钟表,比利时的水泥、玻璃,加拿大的木材等传统出口商 品打击沉重。因此,美国的这一行动使得各国怨声载道,气恼不已,马上招致了 33 个国家 的严重抗议,并有 7 个国家立即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的措施。加拿大决定大幅度提高对美国 商品的征税率,法国对进口的美国小汽车增税 60%。英国于 1931 年制定紧急关税法,对棉 纱和棉织品征收 50%的重税。1932 年,德国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 100%的重关 税,日本和欧洲其他各国也纷纷效尤,高筑关税壁垒。于是乎,你一招,我一式,各不相让。 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直杀得难解难分。 【选自谢建华、倪健中主编:《“狼来了”——中国闯关前前后后》,大众文 艺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3 页。】 5.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不同的贸易政策对本国不同的利益集团会产生不同的利 益影响,如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出口集团、进出口贸易商和消费者,但不利于进口竞争集团, 因为在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条件下,这个集团生产的商品面临着进口产品的有效竞争。因此, 一般说来,那些同进口商品发生竞争关系的行业及其外围组织,是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中坚 力量,而以出口商品生产部门为中心的参与许多国际经济活动的各种经济力量,则是自由贸 易的推崇者。这两股势力的力量对比,有时也会影响到政府的政策取向
第7章对外贸易政策 [专栏7一2]美国支持与反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部分游说团体 入,美国反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部分游说团体 劳工生闭、劳动密集产业 人切细知 功治厚年主义组知 劳联一产联 人权观察亚洲观察 纳税人反对求助共产主义联 国际女装工人联盟(劳联一产 律师人权协会 美国保守派联合会United 联团体会员) Conservatives ofAmerica) 全国成衣及纺织品协会 国际人权法组织劳改研究基 家庭问题研究会 金会 美国商业与产业理事会 困标支特西云动组织 基督教联 “1996年停止对华最惠国待 中国学生事务全国委员会 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 遇联盟” “地球之友”社 度论坛(the eagle forum) 民主中国基金会 关心美国妇女联盟 Concerned Women for 中国学者与学生独立联盟 天主教会 南方浸礼教会 B.美国支持给予中国最惠国待调的部分游说团体 综合会 同业公合 主要企业 美国在港公民协会 北美谷物出口商协会 波音公司 港羊国商合 全甜小事种桔著励合 基首飞知公司 美国商会 美国玩具制造商协会 休斯飞机公司 全国制造商协会 零华行业留易行动联明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美国对外贸易紧急委员会 美国鞋批发商与零售商协会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美国国际商会 笔用沿细九会 三大汽车公司■ 笔由贸是商里旺助 明尼苏达州皮革业主联盟 面目用由兴八司 羊由知是个用求品△ 群△结於八司 美国讲出口商协会 十陆公物八司 国际贸易协会 哈德运动商品公司 全国对外贸易委员会 华盛顿州对华关系委员会 加利福尼亚州美中关系联盟 【选自王厚双:《贸易战离中国有多远》,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327 328页.】 6.政府领导人的经济理论与贸易思想。虽然各国对外贸易政簧的制定与修改是由国家 立法机构来进行的,但是政府机构尤其是政府领导人往往拥有某些特殊的合法权力,如美国 国会通常授予美国总统在一定范围内制定某些对外贸易法令、进行对外贸易谈判、签订贸易 4
第 7 章 对外贸易政策 4 [专栏 7—2] 美国支持与反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部分游说团体 A. 美国反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部分游说团体 劳工集团、劳动密集产业 人权组织 政治保守主义组织 劳联-产联 人权观察/亚洲观察 纳税人反对求助共产主义联 盟 国际女装工人联盟(劳联—产 联团体会员) 律师人权协会 美 国 保守 派联 合会 (United Conservatives of America) 全国成衣及纺织品协会 国际人权法组织劳改研究基 金会 家庭问题研究会 美国商业与产业理事会 国际支持西藏运动组织 基督教联盟 “1996 年停止对华最惠国待 遇联盟” 中国学生事务全国委员会 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 “地球之友”社 鹰论坛(the Eagle Forum) 民主中国基金会 关心美国妇女联盟 (Concerned Women for America) 中国学者与学生独立联盟 美国天主教会 南方浸礼教会 B. 美国支持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部分游说团体 综合会 同业公会 主要企业 美国在港公民协会 北美谷物出口商协会 波音公司 香港美国商会 全国小麦种植者协会 麦道飞机公司 美国商会 美国玩具制造商协会 休斯飞机公司 全国制造商协会 零售行业贸易行动联盟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美国对外贸易紧急委员会 美国鞋批发商与零售商协会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美国国际商会 美国滑翔协会 三大汽车公司 美中贸易商界联盟 明尼苏达州皮革业主联盟 通用电器公司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 联合技术公司 美国进出口商协会 大陆谷物公司 国际贸易协会 哈德运动商品公司 全国对外贸易委员会 华盛顿州对华关系委员会 加利福尼亚州美中关系联盟 【选自王厚双:《贸易战离中国有多远》,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27— 328 页。】 6.政府领导人的经济理论与贸易思想。虽然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修改是由国家 立法机构来进行的,但是政府机构尤其是政府领导人往往拥有某些特殊的合法权力,如美国 国会通常授予美国总统在一定范围内制定某些对外贸易法令、进行对外贸易谈判、签订贸易
第7章对外贸易政策 协定、增诚关税和确定进口商品数量限额等权力。因此,政府领导人的经济贸易思想也是影 响一国贸易政策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7.本国与他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一般情况下,一国往往对那些政治外交关系友好、经 济上不与自身构成威胁的国家开放国内市场,扩大商品和技术的出口,而对那些政治上或经 济上的敌对国家,则倾向于采取保护贸易政策。 总之,一国倾向于选择哪种类型的外贸政策,将主要取决于本国的具体情况和当时所处 的国际环境。既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又要使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的贸易分工利益最大化, 或者说,把获取贸易分工利益的代价降低到最低限度,是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出发 点。 7.2发达国家贸易政策 7.2.1自由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与保护贸易政策的实践相比,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历史要短得多。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处于准备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里,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潮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直到19世纪20 年代,最先完成产业革命的英国才开始转向自由贸易政策。当时,英国完成了一场手工业向 机器大工业的过渡,工业生产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的工业制造中心和商品贸易中心,在这种 情况下,原来实行的保护贸易政策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为此,英国新兴 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废除重商主义时期的保护贸易措施,推行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政策。 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重要措施有:(1)取消外贸经营特权。1831年和1834年,英 国先后废止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贸易的垄断权,将贸易经营权范围扩大到一般涉外公 司。(2)降低关税税率,缩减纳税商品项目。在重商主义时期,英国有关关税的法令多达千 件以上。为此,政府从1825年开始简化税法,实行新的税率制度。与此相应,关税税率大大 降低,进口纳税的商品项目也大大减少,从1841年的1163种减少到1882年的20种。(3) 废除航海法和谷物法。航海法是英国为限制外国航运业竞争和垄断殖民地航运事业而制定的 政策,从1824年逐步废除,至1854年,英国的沿海贸易和殖民地全部向其他国家开放。谷 物法则是英国政府于1815年颁布的旨在限制或禁止谷物进口的法律。从1838年开始,英国 国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谷物法运动。1846年,议会通过了废除谷物法的议案,并于1849年 生效,从而取得了19世纪自由贸易进程中的最伟大的胜利。(4)改变对殖民地的贸易政策。 在18世纪,英国对殖民地的航运享有特权,殖民地的货物输入英国则享受特惠关税待遇。在 大机器工业建成后,英国对殖民地逐步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态度,它们不仅可以对任何国家输 出或输入商品,而且可以与外国签订贸易协定,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5)与外国签订体现 自由贸易精神的贸易条约。比如1860年,英国与法国签订了“科伯登”条约。根据条约规定, 英国对法国葡萄酒和烧酒的进口予以减税待遇,并承诺不禁止煤炭的出口,法国则保证对从
第 7 章 对外贸易政策 5 协定、增减关税和确定进口商品数量限额等权力。因此,政府领导人的经济贸易思想也是影 响一国贸易政策取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7.本国与他国的政治经济关系。一般情况下,一国往往对那些政治外交关系友好、经 济上不与自身构成威胁的国家开放国内市场,扩大商品和技术的出口,而对那些政治上或经 济上的敌对国家,则倾向于采取保护贸易政策。 总之,一国倾向于选择哪种类型的外贸政策,将主要取决于本国的具体情况和当时所处 的国际环境。既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又要使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的贸易分工利益最大化, 或者说,把获取贸易分工利益的代价降低到最低限度,是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出发 点。 7.2 发达国家贸易政策 7.2.1 自由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与保护贸易政策的实践相比,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历史要短得多。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处于准备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里,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潮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直到 19 世纪 20 年代,最先完成产业革命的英国才开始转向自由贸易政策。当时,英国完成了一场手工业向 机器大工业的过渡,工业生产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的工业制造中心和商品贸易中心,在这种 情况下,原来实行的保护贸易政策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为此,英国新兴 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废除重商主义时期的保护贸易措施,推行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政策。 英国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重要措施有:(1)取消外贸经营特权。1831 年和 1834 年,英 国先后废止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贸易的垄断权,将贸易经营权范围扩大到一般涉外公 司。(2)降低关税税率,缩减纳税商品项目。在重商主义时期,英国有关关税的法令多达千 件以上。为此,政府从 1825 年开始简化税法,实行新的税率制度。与此相应,关税税率大大 降低,进口纳税的商品项目也大大减少,从 1841 年的 1163 种减少到 1882 年的 20 种。(3) 废除航海法和谷物法。航海法是英国为限制外国航运业竞争和垄断殖民地航运事业而制定的 政策,从 1824 年逐步废除,至 1854 年,英国的沿海贸易和殖民地全部向其他国家开放。谷 物法则是英国政府于 1815 年颁布的旨在限制或禁止谷物进口的法律。从 1838 年开始,英国 国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谷物法运动。1846 年,议会通过了废除谷物法的议案,并于 1849 年 生效,从而取得了 19 世纪自由贸易进程中的最伟大的胜利。(4)改变对殖民地的贸易政策。 在 18 世纪,英国对殖民地的航运享有特权,殖民地的货物输入英国则享受特惠关税待遇。在 大机器工业建成后,英国对殖民地逐步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态度,它们不仅可以对任何国家输 出或输入商品,而且可以与外国签订贸易协定,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5)与外国签订体现 自由贸易精神的贸易条约。比如 1860 年,英国与法国签订了“科伯登”条约。根据条约规定, 英国对法国葡萄酒和烧酒的进口予以减税待遇,并承诺不禁止煤炭的出口,法国则保证对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