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容县、兴业县2019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15分) 1.(3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破阵子”是词牌名,“角”和“五十弦”都指军乐器,“炙”代指牛,“沙场”即“战 场”,“的卢”,良马名,是一种烈性快马,“天下事”指的是收复中原,统一国家,“可怜” 是“可借”之意 B.这是一首寄赠之作,上片写作者闲居家中,心情苦闷,深夜酒醉之时,一次又一次地 挑亮灯芯,久久地端详着那柄寒光四射、曾伴随自己征战的宝剑,渴望着重上前线,挥师北 伐,在刀光剑影中抗金杀敌。 C.词的下片写将士们骑上骏马,神速出击,弦鸣箭发,虽然没作更多的战争描写,但是 却令人仿佛看到敌人被打得纷纷落马,狼狈逃窜的情景和战斗结束后军歌嘹亮,旌旗招展的 胜利画面,表达出作者希望自己能够驰骋沙场、冲锋陷阵的愿望。 D.词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可以从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个细节中读出,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陆游的诗句“夜 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9分) 2.(9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酹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第1页(共26页)
第1页(共26页) 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容县、兴业县 2019 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15 分) 1.(3 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破阵子”是词牌名,“角”和“五十弦”都指军乐器,“炙”代指牛,“沙场”即“战 场”,“的卢”,良马名,是一种烈性快马,“天下事”指的是收复中原,统一国家,“可怜” 是“可惜”之意。 B.这是一首寄赠之作,上片写作者闲居家中,心情苦闷,深夜酒醉之时,一次又一次地 挑亮灯芯,久久地端详着那柄寒光四射、曾伴随自己征战的宝剑,渴望着重上前线,挥师北 伐,在刀光剑影中抗金杀敌。 C.词的下片写将士们骑上骏马,神速出击,弦鸣箭发,虽然没作更多的战争描写,但是 却令人仿佛看到敌人被打得纷纷落马,狼狈逃窜的情景和战斗结束后军歌嘹亮,旌旗招展的 胜利画面,表达出作者希望自己能够驰骋沙场、冲锋陷阵的愿望。 D.词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可以从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个细节中读出,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陆游的诗句“夜 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解答题(共 1 小题,满分 9 分) 2.(9 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 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 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鱗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射者中,弈者胜射:这里指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B.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C.晓雾将歇歇:消散 D.五色交辉辉:光彩 (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儿开放而散发出微弱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 茂而形成浓密的绿荫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山上的野味,胡乱地摆放在前面,原来是太 守在宴请百姓 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和水的美丽,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谈论。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傍晚太阳落山之后,潜游水中的鱼儿竞相跳出水面。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 A.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儒家的传统思想。甲文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正如《尚书》所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乙文传达作者与自然相融合的志趣,体现 第2页(共26页)
第2页(共26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 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 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鱗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射.者中,弈者胜射:这里指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B.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C.晓雾将歇.歇:消散 D.五色交辉.辉:光彩 (2)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儿开放而散发出微弱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 茂而形成浓密的绿荫。 B.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山上的野味,胡乱地摆放在前面,原来是太 守在宴请百姓。 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和水的美丽,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谈论。 D.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傍晚太阳落山之后,潜游水中的鱼儿竞相跳出水面。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儒家的传统思想。甲文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正如《尚书》所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乙文传达作者与自然相融合的志趣,体现
了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 B.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同是写山水,甲文用“蔚然而深秀”写山 之“秀”,用“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现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下来的气势。乙 文用“高峰入云”写山之“高”,用“清流见底”表现水清水净的特点。 C.甲乙两文体裁不同,表现的主旨也不同。甲文是一篇“记”,突出表现作者寄情山水 排遣郁闷的心情以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乙文是回复朋友的一封书信,表达的是 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自信 D.甲乙两文都具有语言凝练生动的特点。甲文的“翼然临于泉上”,栩栩如生地刻画了 亭子像鸟展翅、凌空欲飞的形状和态势。乙文的“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 时俱备”用笔洗练,从时空两方面呈现出大自然的绚烂与生机。 一、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完成第5题 3.(3分)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马谡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却舍弃水源,选择登上南山据守而非占据山下的城镇,被典 韦打败,蜀军被断了咽喉之路,街亭的丢失让诸葛亮非常生气,他想起刘备临死前嘱咐他的 话“吾观马谡,言过其实也”,后悔不已,悲痛地斩了立下军令状的马谡 B.石秀、杨雄、时迁前往梁山途中投宿祝家店时,时迁因为偷了店中的报晓鸡而被抓, 为救时迁,宋江三打祝家庄,首战失利,第二次擒了扈三娘,第三次施“里应外合”之计 用钟离父子等内应,宋江外攻,这样才大破了祝家庄 C.火焰山挡住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之路,孙悟空便去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灭火,铁扇公 主因为红孩儿被观音收走而痛恨孙悟空,坚决不借。孙悟空凭借智慧变成红孩儿、变成牛魔 王,还请来托塔李天王和天兵天将帮助,才借出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火。 D.贾母带刘姥姥到了怡红院,妙玉得知贾母不喝“六安茶”,便为她泡制了珍贵的“老 君眉”,妙玉还悄悄地将林黛玉和薛宝钗叫入到耳房中,专门替她们泡制了一壶茶,并告诉 黛玉说,烹茶的雪水采自玄墓蟠香寺,已经存放五年有余,味道十分上乘 、(9分) 4.(9分)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魏大力是条汉子 万芊 银泾村多水,村中间是条大河,村两边是两条小河。三条河东西贯通,西承白淀 第3页(共26页
第3页(共26页) 了庄子“天人合一”的思想。 B.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同是写山水,甲文用“蔚然而深秀”写山 之“秀”,用“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现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下来的气势。乙 文用“高峰入云”写山之“高”,用“清流见底”表现水清水净的特点。 C.甲乙两文体裁不同,表现的主旨也不同。甲文是一篇“记”,突出表现作者寄情山水、 排遣郁闷的心情以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乙文是回复朋友的一封书信,表达的是 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自信。 D.甲乙两文都具有语言凝练生动的特点。甲文的“翼然临于泉上”,栩栩如生地刻画了 亭子像鸟展翅、凌空欲飞的形状和态势。乙文的“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 时俱备”用笔洗练,从时空两方面呈现出大自然的绚烂与生机。 一、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完成第 5 题. 3.(3 分)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 A.马谡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却舍弃水源,选择登上南山据守而非占据山下的城镇,被典 韦打败,蜀军被断了咽喉之路,街亭的丢失让诸葛亮非常生气,他想起刘备临死前嘱咐他的 话“吾观马谡,言过其实也”,后悔不已,悲痛地斩了立下军令状的马谡。 B.石秀、杨雄、时迁前往梁山途中投宿祝家店时,时迁因为偷了店中的报晓鸡而被抓, 为救时迁,宋江三打祝家庄,首战失利,第二次擒了扈三娘,第三次施“里应外合”之计, 用钟离父子等内应,宋江外攻,这样才大破了祝家庄。 C.火焰山挡住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之路,孙悟空便去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灭火,铁扇公 主因为红孩儿被观音收走而痛恨孙悟空,坚决不借。孙悟空凭借智慧变成红孩儿、变成牛魔 王,还请来托塔李天王和天兵天将帮助,才借出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火。 D.贾母带刘姥姥到了怡红院,妙玉得知贾母不喝“六安茶”,便为她泡制了珍贵的“老 君眉”,妙玉还悄悄地将林黛玉和薛宝钗叫入到耳房中,专门替她们泡制了一壶茶,并告诉 黛玉说,烹茶的雪水采自玄墓蟠香寺,已经存放五年有余,味道十分上乘。 二、(9 分) 4.(9 分)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魏大力是条汉子 万芊 银泾村多水,村中间是条大河,村两边是两条小河。三条河东西贯通,西承白淀
湖,东泻淀山湖。一年四季,河水清澈。 因银泾村水多,银泾村人全都会水。走路还有点儿蹒跚的小小孩,丢在水里竟如 鱼一般游动自如。 只是银泾村大人小孩们游泳的姿势实难令人恭维,一律是非常难看的①狗刨式 到夏天,满河水面上都是噼里啪啦双脚板打水的声音。曾有好几回市里、省里游泳队 听说银泾村多游泳高手,专门赶来物色游泳苗子,一看满河的①狗刨式,掉头就走了 魏大力回村后,情况就开始变了 魏大力是名军人,当年也是②百里挑二才被选上当了海军。谁料想,在一次飓风 抢险中,魏大力两腿受了伤。受伤后的魏大力当时又被飓风困在海岛上没有得到有效的 救治,最后两腿因肌肉坏死只能截肢。截肢后,魏大力只得退役回到了老家。 当过海军,那游泳技能自然是一流的,只是魏大力缺了双腿,整天只能坐在轮椅 上无所事事,内心空空,每天伴着他的是无尽的寂寞 到了暑天,孩子们像他小时候一样整天泡在水里,河水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去处 魏大力心里痒痒的,常常坐在轮椅上看孩子们戏水。 有一回,村头李家的二丫头学游泳时,小木桶翻了,慌乱中一边挣扎一边呛水。 说来谁也不信,魏大力就着岸上的坡度滚着轮椅冲入河中,靠两条坚实的手臂,快速游 近李丫头,又神奇地用手臂挽起李家二丫头,让她趴在自己的肩膀上,游了回来。所有 的人都愣住了,谁也没有想到,双腿截肢的魏大力竞有如此绝技。 之后,魏大力每天还是坐在河边或桥边或河埠边看孩子们戏水,只是手边多了一 根长长的竹竿,大凡有孩子出情况了,他就会迅疾伸出长竹竿,让孩子在水里拉着,助 遇险孩子一臂之力。过了一段时间,魏大力手里又多了一根小竹竿,孩子们在他边上水 里游动时,他会用小竹竿指点孩子们的手脚动作,传授一些游泳的要领。孩子们都喜欢 他,上岸时,总推着他的轮椅,满村转悠。于是,满村充满了欢笑声。又过了一段时间, 银泾村河面上安静了,再也没有难看的狗刨式了。孩子们的泳姿优雅又快速。甚至大人 们也开始模仿起来。再过了一段时间,魏大力的脖颈上多了一只哨子,非常专业地为孩 子们的游泳比赛发令。整个夏天,魏大力是忙碌的,更是快乐的。他成了孩子们的游泳 教练,成了孩子们游泳的救生员,更成了孩子王。魏大力在哪里,欢乐的声音就在哪里。 忙碌的大人们自有魏大力带着自己的孩子,也就放心让他们在河水里折腾了 那年秋天,又有市里、省里游泳队来挑游泳苗子,村头李家大小子、会计家的二 丫头都被选上了,③俩孩子带着简单的行李跟着镇上开来的机帆船走了。之后,每年都 第4页(共26页)
第4页(共26页) 湖,东泻淀山湖。一年四季,河水清澈。 因银泾村水多,银泾村人全都会水。走路还有点儿蹒跚的小小孩,丢在水里竟如 鱼一般游动自如。 只是银泾村大人小孩们游泳的姿势实难令人恭维,一律是非常难看的①狗刨式。 一到夏天,满河水面上都是噼里啪啦双脚板打水的声音。曾有好几回市里、省里游泳队 听说银泾村多游泳高手,专门赶来物色游泳苗子,一看满河的①狗刨式,掉头就走了。 魏大力回村后,情况就开始变了。 魏大力是名军人,当年也是②百里挑一才被选上当了海军。谁料想,在一次飓风 抢险中,魏大力两腿受了伤。受伤后的魏大力当时又被飓风困在海岛上没有得到有效的 救治,最后两腿因肌肉坏死只能截肢。截肢后,魏大力只得退役回到了老家。 当过海军,那游泳技能自然是一流的,只是魏大力缺了双腿,整天只能坐在轮椅 上无所事事,内心空空,每天伴着他的是无尽的寂寞。 到了暑天,孩子们像他小时候一样整天泡在水里,河水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去处。 魏大力心里痒痒的,常常坐在轮椅上看孩子们戏水。 有一回,村头李家的二丫头学游泳时,小木桶翻了,慌乱中一边挣扎一边呛水。 说来谁也不信,魏大力就着岸上的坡度滚着轮椅冲入河中,靠两条坚实的手臂,快速游 近李丫头,又神奇地用手臂挽起李家二丫头,让她趴在自己的肩膀上,游了回来。所有 的人都愣住了,谁也没有想到,双腿截肢的魏大力竟有如此绝技。 之后,魏大力每天还是坐在河边或桥边或河埠边看孩子们戏水,只是手边多了一 根长长的竹竿,大凡有孩子出情况了,他就会迅疾伸出长竹竿,让孩子在水里拉着,助 遇险孩子一臂之力。过了一段时间,魏大力手里又多了一根小竹竿,孩子们在他边上水 里游动时,他会用小竹竿指点孩子们的手脚动作,传授一些游泳的要领。孩子们都喜欢 他,上岸时,总推着他的轮椅,满村转悠。于是,满村充满了欢笑声。又过了一段时间, 银泾村河面上安静了,再也没有难看的狗刨式了。孩子们的泳姿优雅又快速。甚至大人 们也开始模仿起来。再过了一段时间,魏大力的脖颈上多了一只哨子,非常专业地为孩 子们的游泳比赛发令。整个夏天,魏大力是忙碌的,更是快乐的。他成了孩子们的游泳 教练,成了孩子们游泳的救生员,更成了孩子王。魏大力在哪里,欢乐的声音就在哪里。 忙碌的大人们自有魏大力带着自己的孩子,也就放心让他们在河水里折腾了。 那年秋天,又有市里、省里游泳队来挑游泳苗子,村头李家大小子、会计家的二 丫头都被选上了,③俩孩子带着简单的行李跟着镇上开来的机帆船走了。之后,每年都
有一些孩子被选上,离开银泾村,成了游泳运动员 再后来,市里要在银泾村挂一块“游泳之村”的牌子。金泾村不服,说我们也被 选拔过游泳苗子,只是没有你们多 银泾村就提出搞个邀请赛,两个村赛一赛 比赛就设在银泾村中的大河里,起点和终点都插着红旗,也请来了专业裁判。市 体育局干部、电视台记者、报社记者都来了。大河两岸站满了好多看热闹的人。 发令枪响,比赛开始。两村的男女老少游泳高手像下饺子一样,跃入河中,又如 蛟龙一般争先恐后,河水顿时沸腾一般。渐渐地,④好多游泳高手们汇成了一条长龙, 依次向前游动,而只有一个头影游在最前面,率领队伍向终点冲去。奇怪的是,原先游 在前头的一些零散的高手也慢了下来,汇入到游泳队伍里。等领头的那位靠近终点红旗 时,整个队伍像潮水一般涌了过去 金泾村的游泳高手们上岸后,都说,我们服了。为啥?你们银泾村有魏大力。原 来,刚才游在最前面的竞然是没有下肢的魏大力,而银泾村所有的高手们都自发地跟在 了他的身后 上岸后,魏大力双手挽着自始至终紧随他的两个他最得意的徒弟,哭了。 几年后,魏大力在市体育局的支助下,参加了几次全国残疾人游泳比赛,获得了 几枚奖牌 其实,知情人说,魏大力受伤前曾获得过几次全军游泳冠军,只是他没有跟人说 而已。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6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词语和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狗刨式”意思不同,前者指的是像狗一样头一直露在水面以上,用四肢捣水的 游泳姿势,后者指的是用狗刨式姿势游泳的人。 ②“百里挑一”既说明部队对报名参军的人挑选严格,又强调魏大力人品才能超出 众人 C.③句说明魏大力对孩子们的训练初见成效,俩孩子拿的是“简单的行李”,坐的是“机 帆船”,这些描写也暗示了银泾村村民的淳朴。 D.④句把游泳高手比喻成长龙,通过写银泾村男女老少游泳高手们的优雅泳姿,表现 他们的勇敢无畏 (2)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第5页(共26页
第5页(共26页) 有一些孩子被选上,离开银泾村,成了游泳运动员。 再后来,市里要在银泾村挂一块“游泳之村”的牌子。金泾村不服,说我们也被 选拔过游泳苗子,只是没有你们多。 银泾村就提出搞个邀请赛,两个村赛一赛。 比赛就设在银泾村中的大河里,起点和终点都插着红旗,也请来了专业裁判。市 体育局干部、电视台记者、报社记者都来了。大河两岸站满了好多看热闹的人。 发令枪响,比赛开始。两村的男女老少游泳高手像下饺子一样,跃入河中,又如 蛟龙一般争先恐后,河水顿时沸腾一般。渐渐地,④好多游泳高手们汇成了一条长龙, 依次向前游动,而只有一个头影游在最前面,率领队伍向终点冲去。奇怪的是,原先游 在前头的一些零散的高手也慢了下来,汇入到游泳队伍里。等领头的那位靠近终点红旗 时,整个队伍像潮水一般涌了过去。 金泾村的游泳高手们上岸后,都说,我们服了。为啥?你们银泾村有魏大力。原 来,刚才游在最前面的竟然是没有下肢的魏大力,而银泾村所有的高手们都自发地跟在 了他的身后。 上岸后,魏大力双手挽着自始至终紧随他的两个他最得意的徒弟,哭了。 几年后,魏大力在市体育局的支助下,参加了几次全国残疾人游泳比赛,获得了 几枚奖牌。 其实,知情人说,魏大力受伤前曾获得过几次全军游泳冠军,只是他没有跟人说 而已。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 年第 16 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词语和句子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狗刨式”意思不同,前者指的是像狗一样头一直露在水面以上,用四肢捣水的 游泳姿势,后者指的是用狗刨式姿势游泳的人。 B.②“百里挑一”既说明部队对报名参军的人挑选严格,又强调魏大力人品才能超出 众人。 C.③句说明魏大力对孩子们的训练初见成效,俩孩子拿的是“简单的行李”,坐的是“机 帆船”,这些描写也暗示了银泾村村民的淳朴。 D.④句把游泳高手比喻成长龙,通过写银泾村男女老少游泳高手们的优雅泳姿,表现 他们的勇敢无畏。 (2)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