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置升学模拟考试试卷(一) 语文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第I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第Ⅱ卷时,用黑色水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第I卷:选择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积累与运用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峰峦(ldn)妖娆(rao)心无旁骛(w) B.粗糙(cao)执拗(ni)休戚与共(qi) C.冗长(rong)自诩(xi)踉踉跄跄(cang) D.濯洗(zhuo)赡养(shdn)翘首以待(qi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安祥美轮美换声名鹊起 针灸人情事故一切就绪 C.坐镇罄竹难书鬼斧神工 D.震撼面面具到无可质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大街上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一派繁荣盛世的景象 B.越来越高的房价成了广大市民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C.法网冠军李娜从小就好高鹜远,这激励着她不断超越自己,成为网球大满贯134年历史上夺得首个 大满贯冠军的亚洲选手 D.村民依靠当地的荒山荒坡发展种养业,走上致富路,真是“,方水士养,方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市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基础 C.随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D.当我们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执着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据该组织总干事科尔介绍,10年前,很少有中国企业会想到自己应当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和保护环
2013 年初中毕业暨升学模拟考试试卷(一) 语 文 (考试用时:150 分钟 满分: 12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第Ⅰ卷时,用.2 B . .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第Ⅱ卷时,用黑色水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 2.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 第Ⅰ卷:选择题(第 1~12 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峰峦.(lán) 妖娆.(ráo) 心无旁骛.(wù) B. 粗糙.(cāo) 执拗.(niù) 休戚.与共(qī) C. 冗.长(rǒng) 自诩.(xi) 踉踉跄.跄(cāng) D. 濯.洗(zhuó) 赡.养(shàn) 翘.首以待(qi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安祥 美轮美换 声名鹊起 B.针灸 人情事故 一切就绪 C.坐镇 罄竹难书 鬼斧神工 D.震撼 面面具到 无可质疑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街上商品琳琅满目 ....,应有尽有,一派繁荣盛世的景象。 B.越来越高的房价成了广大市民茶余饭后 ....热议的话题。 C.法网冠军李娜从小就好高骛远 ....,这激励着她不断超越自己,成为网球大满贯 134 年历史上夺得首个 大满贯冠军的亚洲选手。 D.村民依靠当地的荒山荒坡发展种养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市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基础。 C.随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D.当我们为自己设下目标并执着向前迈进时,我们的生活也就掀开了新的一页。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据该组织总干事科尔介绍,10 年前,很少有中国企业会想到自己应当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和保护环
境的观念。 ②科尔坦言,但如今,环境保护真正受到重视,员工待遇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③“那个时候,要倡议企业不仅要赚钱,还要传递社会价值,犹如天外来物般不可理喻。” ④全球契约组织目前在中国共有300家成员,包括国企、民企和行业协会等机构 A.④①③②B.③①④②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风筝》是一篇散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南阳自古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发生争夺战,后汉武帝刘秀曾于此起兵, 南阳也是三国时诸葛亮的躬耕之地。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时人民解放军很快占领了南阳。 C.蒲松龄是清代的文学家,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因此对科举制度 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用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郭沫若先生曾赞其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 刺虐入骨三分” D.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 裁。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2分,共6分) “绿色”浅层地温能 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 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25℃的热能。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 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45万倍。 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 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3750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 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 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与传统能 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④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是 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热泵”和“水泵” 类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 能。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
境的观念。 ②科尔坦言,但如今,环境保护真正受到重视,员工待遇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③“那个时候,要倡议企业不仅要赚钱,还要传递社会价值,犹如天外来物般不可理喻。” ④全球契约组织目前在中国共有 300 家成员,包括国企、民企和行业协会等机构。 A.④①③②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④②①③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风筝》是一篇散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南阳自古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发生争夺战,后汉武帝刘秀曾于此起兵, 南阳也是三国时诸葛亮的躬耕之地。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时人民解放军很快占领了南阳。 C.蒲松龄是清代的文学家,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因此对科举制度 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他用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郭沫若先生曾赞其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 刺虐入骨三分”。 D.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 裁。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绿色”浅层地温能 ①你听说过“浅层地温能”吗?它是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 200 米)范围内岩土体、地 下水和地表水中,一般低于 25℃的热能。浅层地温能的来源以太阳辐射为主,还有一小部分来自地心热量。 ②我们的地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它的资源量非常丰富,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 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 1.7 亿倍,具有经济价值的浅层地温能大约是现在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 45 万倍。 据专家测算,我国地处北纬 30°~42°的许多城市,地下近百米深度内,土壤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 能量是目前国内发电装机容量的 3750 倍,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 2 亿千瓦。 ③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种能源的开发利用只需消耗少量的电能,就可以提取大量 的能量,也不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外界环境影响极小。由于浅层地温能资源无处不在,人们可 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为建筑物供暖或制冷,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不发生任何变化。与传统能 源相比,可节省大量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④可见,浅层地温能具有众多的优点,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是, 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比人类体温还要低很多的能源呢?科技人员采用了“热泵”原理。“热泵”和“水泵” 类似。大家熟悉“水泵”吧,它是一种利用管道将水从低位抽到高位的机械,只不过“热泵”传递的是热 能。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冬季时,我们利用热泵可以把
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这 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无论 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由于电流只是用来传热,而不是 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 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以上的能量 ⑤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 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7.下列不是浅层地温能优点的一项是() A.浅层地温能能量巨大 B.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C.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 D.不需要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8.对下列各句采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作比较) B.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举例子) C.浅层地温能是指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200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 般低于25℃的热能。(下定义) D.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2亿千瓦。(列数字) 9.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浅层地温能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1.7亿倍 C.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 D.热泵每消耗1000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4000瓦的能量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桃花源记》,完成10~14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地下的热能“抽”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时,再把室内的热能“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储存起来。这 样,可以通过自然和人工等补给方式,保持地温能量的动态平衡,使浅层地温能得以长期循环利用。无论 是冬季还是夏季,水都是传递热能的载体,被加热后以便用来储存热量。由于电流只是用来传热,而不是 用来产生热,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通常情况下热泵每消耗 1000 瓦的能 量,就可以得到 4000 瓦以上的能量。 ⑤浅层地温能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但随着地球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危机日渐凸现,浅层地温能 的开发利用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7.下列不是浅层地温能优点的一项是( ) A.浅层地温能能量巨大, B.浅层地温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C.人们可以就近利用,就地取(排)热 D.不需要运输、传输和存放成本。 8.对下列各句采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其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 1.7 亿倍。(作比较) B.因此热泵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便可以提供较多的能量。(举例子) C.浅层地温能是指蕴藏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一般小于 200 米)范围内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 一般低于 25℃的热能。(下定义) D.地下水中每年可采集的浅层地温能能量也有 2 亿千瓦。(列数字) 9.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浅层地温能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的总热能约为地球储存的全部煤炭所蕴含能量的 1.7 亿倍。 C.我们居住的室内环境和地层土壤中的温度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温差。 D.热泵每消耗 1000 瓦的能量,就可以得到 4000 瓦的能量。 三、古诗文阅读(16 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桃花源记》,完成 10~14 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是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 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归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B.黄发垂髫(指小孩) 便扶向路(方向)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天下唱B.乃不知有汉/乃重修岳阳楼 C.忘路之远近/无鲜肥滋味之享D.问今是何世/其如土石何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 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B.本文采用层层设疑的写法,引起读者的好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 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愿望 C.桃花源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皆叹惋”,是因为这五六百年来,外面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 争浩劫中,所遭受的巨大灾难 D.文中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桃花源中人快乐的生活场景,如衣着、劳动、相邀过年过节吃饭的场 面等,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 第Ⅱ卷(共96分) 1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 (2)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译文 14.南宋诗人谢枋得有诗句:“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请你结合《桃花源记》的内容,说说 诗中“怕”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答 (二)古诗词赏析(4分)
是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 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归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 B.黄发垂髫..(指小孩) C.便扶向.路(方向)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天下唱 B.乃.不知有汉/乃.重修岳阳楼 C.忘路之.远近/无鲜肥滋味之.享 D.问今是何.世/其如土石何.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 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B.本文采用层层设疑的写法,引起读者的好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 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愿望。 C.桃花源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皆叹惋”,是因为这五六百年来,外面的人们在改朝换代的战 争浩劫中,所遭受的巨大灾难。 D.文中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桃花源中人快乐的生活场景,如衣着、劳动、相邀过年过节吃饭的场 面等,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 第Ⅱ卷(共 96 分) 13.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 (2)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译文: 14.南宋诗人谢枋得有诗句:“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请你结合《桃花源记》的内容,说说 诗中“怕”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 分) 答: (二)古诗词赏析(4 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5.(1)这首词融 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2分)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四、默写(共10分,每空1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我歌月徘徊 (李白《月下独酌》) (3)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4)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6)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8)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9)宋濂写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的反应是“略无慕艳 意”,原因是 五、综合性学习(共10分) 17.名著阅读(3分) 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 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上面文字中的“洒家”指的是谁?为什么要“痛打这厮”? 人物: 原因 18.阅读以下材料,按照要求,完成后面的活动。(7分)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加,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 自己阅读兴趣又有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阅读上还不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 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
破 阵 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5.(1)这首词融 与 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2 分)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分) 答: 四、默写(共 10 分,每空 1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我歌月徘徊, 。(李白《月下独酌》) (3)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4)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5)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6)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 ,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8)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9)宋濂写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的反应是“略无慕艳 意”,原因是 , 。 五、综合性学习(共 10 分) 17.名著阅读(3 分) 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 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上面文字中的“洒家”指的是谁?为什么要“痛打这厮”? 人物: 原因: 18.阅读以下材料,按照要求,完成后面的活动。(7 分) 材料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加,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 自己阅读兴趣又有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阅读上还不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 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