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缝筑施工控制测量 C测量教研室
第八章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导读:建筑物放样前,需在现场布设统一的 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布设形式有:导线网、建筑基线 和建筑方格网 高程控制网布设形式为:闭合水准路线、附 合水准路线和结点水准网。 C测量教研室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 导读:建筑物放样前,需在现场布设统一的 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 平面控制网布设形式有:导线网、建筑基线 和建筑方格网。 • 高程控制网布设形式为:闭合水准路线、附 合水准路线和结点水准网
·8.1概述 在建筑施工场地上有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且分布面较广,往往 又不是同时开工兴建。 为了保证施工测量的精度和速度,使各个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 位置和高程都能符合设计要求,互相连成统一的整体,因此,施 工测量和测绘地形图一样,也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 碎部”的原则。即先在施工场地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 制网,然后以此为基础,测设出各个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 施工控制网可以利用在勘测阶段所建立的测图控制网。但由于在 勘测阶段各种建筑物的设计位置尚未确定,再加上施工现场因平 整场地,大量的土方填挖,往往会使原来布置的控制点受到破坏, 因而,测图控制网在位置、密度和精度上难以满足施工测量放线 的要求,则应在工程施工之前在原有测图控制网的基础上,为建 筑物、构筑物的测设重新建立统一的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又 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C测量教研室
• 8.1 概 述 • 在建筑施工场地上有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且分布面较广,往往 又不是同时开工兴建。 • 为了保证施工测量的精度和速度,使各个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 位置和高程都能符合设计要求,互相连成统一的整体,因此,施 工测量和测绘地形图一样,也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 碎部”的原则。即先在施工场地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 制网,然后以此为基础,测设出各个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 • 施工控制网可以利用在勘测阶段所建立的测图控制网。但由于在 勘测阶段各种建筑物的设计位置尚未确定,再加上施工现场因平 整场地,大量的土方填挖,往往会使原来布置的控制点受到破坏, 因而,测图控制网在位置、密度和精度上难以满足施工测量放线 的要求,则应在工程施工之前在原有测图控制网的基础上,为建 筑物、构筑物的测设重新建立统一的施工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又 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场地的大小和地形、 施工方案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或丘陵地区,常用三角网或三边网; 对于地形平坦而通视较困难的地区或建筑物布置不很规则时,可采用导 线网 对于地势平坦的、建筑物众多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工业场地或住宅 小区,一般采用建筑方格网; 对于地面平坦的小型施工场地,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组成简单 的图形。 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其等级和精度 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建筑场地面积大于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 控制网 ②建筑场地小于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 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③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或结点水准网形。高 程测量的精度,一般不宜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测量教研室
•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场地的大小和地形、 施工方案等因素来确定。 •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或丘陵地区,常用三角网或三边网; • 对于地形平坦而通视较困难的地区或建筑物布置不很规则时,可采用导 线网; • 对于地势平坦的、建筑物众多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工业场地或住宅 小区,一般采用建筑方格网; • 对于地面平坦的小型施工场地,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组成简单 的图形。 • 平面控制网,应根据等级控制点进行定位、定向和起算,其等级和精度 应符合下列规定: • ① 建筑场地面积大于或重要工业区,宜建立相当于一级导线精度的平面 控制网; • ② 建筑场地小于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根据需要建立相当于二、三级导线 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 ③ 当原有控制网作为场区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 • 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或结点水准网形。高 程测量的精度,一般不宜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8.2建筑基线 8.2.1建筑基线的布设方法 在面积不大、地势较平坦的建筑场地上,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场地地 形等因素,布设一条或几条轴线,以作为施工控制测量的基准线,简 称建筑基线。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有三点“-”字形、三点“L”字形,四点“T” 字形及五点“十”字形等形式。 布设时要求做到 ①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 测设; ②建筑基线相邻点间应互相通视,且点位不受施工影响; 为了能长期保存,各点位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④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检测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 (a) (c)
8.2 建筑基线 • 8.2.1 建筑基线的布设方法 • 在面积不大、地势较平坦的建筑场地上,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场地地 形等因素,布设一条或几条轴线,以作为施工控制测量的基准线,简 称建筑基线。 •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有三点“一”字形、三点“L”字形,四点“T” 字形及五点“十”字形等形式。 • 布设时要求做到: ① 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 测设; ② 建筑基线相邻点间应互相通视,且点位不受施工影响; ③ 为了能长期保存,各点位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④ 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检测建筑基线点有无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