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课题(章节)2水准测量2.4.3-25.2.3 名 称 掌握成果检核的方法和闭 本次授课 合差的概念 目的与要求 掌握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方法 本次授课闭合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重点与难点 闭合差的调整原则 C测量教研室
2 水准测量 2.4.3 ~2.5.2.3 第三讲 课 题 (章.节) 名 称 本 次 授 课 目 的与要 求 本 次 授 课 重 点与难 点 •掌握成果检核的方法和闭 合差的概念 •掌握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方法 •闭合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闭合差的调整原则
2.4.3水准测量注意事项 a∽b <100m 2.用尺垫或踩实脚架 3.打伞 4.视差的消除 5.精平 6.尺子晃动时读最小值 7.转点的作用 C测量教研室
2.4.3 水准测量注意事项 1. Sa=Sb﹤100m 2. 用尺垫或踩实脚架 3. 打伞 4. 视差的消除 5. 精平 6. 尺子晃动时读最小值 7. 转点的作用
2.4.4水准测量的测站检核方法 2.4.4.1测站检核 ·(-)两次仪高法 10cm 6mm取两次平均 (二)双面尺法 <6mm.取平均 C测量教研室
2.4.4 水准测量的测站检核方法 2.4.4.1测站检核 • (一)两次仪高法. • 10cm • 6mm取两次平均. • (二)双面尺法. • <6mm.取平均
2442路线校核 BM3 BM2 3 BM1 1.附合水准路线 ∑h 理一∏终 H始 闭合差f ∑h测一(H终H始) 往 2.闭合水准路线 返 ∑h 理A 0 BMIA fn=∑h 测 3支线水准路线 图220 n=∑h往∑h返 C测量教研室
2.4.4.2 路线校核 1.附合水准路线. ∑h理=H终-H始 闭合差fh: fh = ∑h测-(H终-H始) 2.闭合水准路线. ∑h理A=0 fh = ∑h测 3.支线水准路线. fh = ∑h往- ∑h返
2.5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在测量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如仪器不够完善,观 测、读数带有误差,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如在大气 折光,温度变化等),使得观测结果总是存在误差 虽然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经过实践经验和科学 分析,人们找出了有关测量误差的规律,从而规定了 定观测条件下观测误差的容许范围,作为区分误差 和错误的界限。当观测误差小于容许误差时,认为测 量成果合格,可供使用;若大于容许误差,一般说明 发生了差错,应该查明原因,予以重测。 C测量教研室
2.5 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 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 在测量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如仪器不够完善,观 测、读数带有误差,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如在大气 折光,温度变化等),使得 观测结果总是存在误差。 虽然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经过实践经验和科学 分析,人们找出了有关测量误差的规律,从而规定了 一定观测条件下观测误差的容许范围,作为区分误差 和错误的界限。当观测误差小于容许误差时,认为测 量成果合格,可供使用;若大于容许误差,一般说明 发生了差 错,应该查明原因,予以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