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课题(章节) 2水准测量21~24 名 称 水准测量原理 本次授课 认识水准仪的仪器结构 目的与要求 了解各部件的作用 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测量方法。 本次授课水准仪的操作 重点与难点 ·手簿的记录计算方法 C测量教研室
2 水准测量 2.1 ~2.4 第二讲 课 题 (章.节) 名 称 本 次 授 课 目 的与要 求 本 次 授 课 重 点与难 点 •水准测量原理 •认识水准仪的仪器结构 •了解 各 部 件 的 作用 •水准仪的使用 •水准测量方法。 •水准仪的操作 •手簿的记录计算方法
2.1水准测量原理 前进方向 a B HAt AR HB 大地水准面 图2.1 水准仪的作用:提供一条水平视线 原理:利用水平视线,借助水准尺直接测量各点间高差,然后 根据已知高程推算待求高程。 h aB =a-b HB=HA+(a-b) C测量教研室
水准仪的作用:提供一条水平视线. 原理:利用水平视线,借助水准尺直接测量各点间高差,然后 根据已知高程推算待求高程。 hAB =a-b HB=HA+(a-b) 2.1 水准测量原理 前进方向 图2.1 大地水准面 HA+a HA A a HB hAB b B
前进方向 本区家 HB 大地水准面 图2.1 211高差法 如果水准测量是由A到B进行的,如图2.1中的箭头所示,则A 点尺上的读数称为后视读数,记为a;B点为待定高程点,B 点尺上的读数称为前视读数,记为b;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后 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即hB=a-b。若a大于b,则高差为正, B点高于A点;反之高差为负,则B点低于A点。因为水准仪提 供的水平视线可认为与大地水准面平行,由图2.1可知 BB =H+hABHA+(a-b) 高差法量教研室
2.1.1高差法 如果水准测量是由A到B进行的,如图2.1中的箭头所示,则A 点尺上的读数称为后视读数,记为a;B点为待定高程点,B 点尺上的读数称为前视读数,记为b;两点间的高差等于后 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即hAB =a-b。若a大于b,则高差为正, B点高于A点;反之高差为负,则B点低于A点。因为水准仪提 供的水平视线可认为与大地水准面平行,由图2.1可知 HB =H A+hAB =HA+(a-b) -----高差法 前进方向 图2.1 大地水准面 HA+a HA A a HB hAB b B
前进方向 HA hAB HB HA 大地水准面 例1:图中已知A点高程H=452623m,后视读数a=1571m,前视 读数b=0.685m,求B点高程。 解:B点对于A点高差: hp=1571-0.685=0886m B点高程为: Ha=452623+0886=453509m C测量教研室
例1:图中已知A点高程HA=452.623m,后视读数a=1.571m,前视 读数b=0.685m,求B点高程。 解:B点对于A点高差: hAB=1.571-0.685=0.886m B点高程为: HB =452.623+0.886=453.509m 前进方向 图2.1 大地水准面 HA+a HA A a HB hAB b B
a 图2.2 例2:图22中,已知A点桩顶标高为±0.00,后视A点读数 a=1217m,前视B点读数b=2426m,求B点标高。 解:B点对于A点高差: hn=a-b=1.217-2426=-1209m B点高程为: H1=H4+h=0+(-1.209)=-1209m测量教研室
A a b 图2.2 B 例2:图2.2中,已知A点桩顶标高为±0.00,后视A点读数 a=1.217m,前视B点读数b=2.426m,求B点标高。 解:B点对于A点高差: hAB =a-b=1.217-2.426=-1.209m B点高程为: HB=HA+hAB =0+(-1.209)=-1.20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