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2015年中招模拟考试(三)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 答在试卷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总分 分数 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是(2分)() A.泥土/拘泥噩梦/厄运痊愈/揶揄浑身解数/不屑置辩 B.和蔼/暮霭喷薄/账簿炽热/敕令羽扇纶巾/经纶事务 C.编撰/酒馔休憩/修葺丰腴/阿谀金瓯无缺/打架斗殴 D.偏僻/癖好斡旋/忤逆腼腆/缅甸孺子可教/耳濡目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陨落闭门羹忍俊不禁按步就班 B.震憾催化剂谈笑风生恪尽职守 C.赡养黄梁梦中流砥柱不胫而走 D.馈赠鸿门宴略胜一筹吹毛求疵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 不由自 主地谦逊和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 长久的读书可 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 听的姿态 A.因为所以孜孜不倦击节称赏 B.只有才 聚精会神击节称赏 C.只有才孜孜不倦拍案叫绝 D.因为所以聚精会神拍案叫绝 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及名著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 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擅长乐府和绝句,许多诗成为千古绝唱 B.“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 阐明道理。 第1页共9页
第 1 页 共 9 页 洛阳市 2015 年中招模拟考试(三)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来#&@源:~中*教网] 1.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 答在试卷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是(2 分) ( ) A.泥.土/拘泥. 噩.梦/厄.运 痊愈./揶揄. 浑身解.数/不屑.置辩 B.和蔼./暮霭. 喷薄./账簿. 炽.热/敕.令 羽扇纶.巾/经纶.事务[中国教^育@出~&版网%] C.编撰./酒馔. 休憩./修葺. 丰腴./阿谀. 金瓯.无缺/打架斗殴. D.偏僻./癖.好 斡.旋/忤.逆 腼.腆/缅.甸 孺.子可教/耳濡.目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 1 A.陨落 闭门羹 忍俊不禁 按步就班 B.震憾 催化剂 谈笑风生 恪尽职守[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C.赡养 黄梁梦 中流砥柱 不胫而走 D.馈赠 鸿门宴 略胜一筹 吹毛求疵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 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 不由自 主地谦逊和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 ……长久的读书可 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 听的姿态。 A.因为 所以 孜孜不倦 击节称赏 B.只有 才 聚精会神 击节称赏 C.只有 才 孜孜不倦 拍案叫绝 D.因为 所以 聚精会神 拍案叫绝 4.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及名著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 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擅长乐府和绝句,许多诗成为千古绝唱。 B.“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 阐明道理
C.武松是《水浒》中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曾经斗 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D.《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 借芭蕉扇。 5.古诗文默写。(共8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 ”表达自 己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 (4)丝竹指代音乐。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含有“丝”“竹”的句子是: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也有含“丝”“竹”的句子: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分条列出文段提供的“4G”信息。(60字左右)(4分) 4G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Mbit/s,这个速率是移动电话数据传输速率的1万倍 也是3移动电话速率的50倍。船G手机可以提供高性能的汇流媒体内容,并通过D应用程 序成为每个人身份鉴定设备。4G的无线即时连接等某些服务费用会比3G便宜。4G是集成不 同模式的无线通信技术——一它能从无线局域网和蓝牙等室内网络、蜂窝信号、广播电视到卫 星通信,移动用户可以自由地从一个标准漫游到另一个标准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8分) 材料一学校开展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了一份 《闯红灯原因统计表》,如下 闯红灯原因 有急事 看到没有车 看到别人闯 习惯了 闯红灯人数 86 369 材料二配合交警在十字路口值勤时,几住同学发现,阁红灯的行人多是看到有人前行 时,习惯性的跟从,忽略了“一停二看三通过”,才造成了闯红灯现象。 材料三下面是赵阳同学在这次活动中写的一篇倡导文明出行的短文。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我们应 该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增强安全意识,切实做到文明出行,认真学习交通法规,严格遵守 交通规则。 (1)请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表述材料一表格中蕴含的信息。(4分) (2)针对材料二表述的情况,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第2页共9页
第 2 页 共 9 页 C.武松是《水浒》中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曾经斗 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D.《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 借芭蕉扇。 5.古诗文默写。(共 8 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中国#教*&育出版^~网] (2)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 , 。”表达自 己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 (4)丝竹指代音乐。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含有“丝”“竹”的句子是: , [来源%:#zstep*.c^om&]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也有含“丝”“竹”的句子: , 。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分条列出文段提供的“4G”信息。(60 字左右)(4 分) 4G 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 100Mbit/s,这个速率是移动电话数据传输速率的 1 万倍, 也是 3G 移动电话速率的 50 倍。4G 手机可以提供高性能的汇流媒体内容,并通过 ID 应用程 序成为每个人身份鉴定设备。4G 的无线即时连接等某些服务费用会比 3G 便宜。4G 是集成不 同模式的无线通信技术——它能从无线局域网和蓝牙等室内网络、蜂窝信号、广播电视到卫 星通信,移动用户可以自由地从一个标准漫游到另一个标准。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 8 分)[来^@源:z#step&%.com] 材料一 学校开展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了一份 《闯红灯原因统计表》,如下: 闯红灯原因 有急事 看到没有车 看到别人闯 习惯了 闯红灯人数 12 86 369 84 材料二 配合交警在十字路口值勤时,几住同学发现,阁红灯的行人多是看到有人前行 时,习惯性的跟从,忽略了“一停二看三通过”,才造成了闯红灯现象。 材料三 下面是赵阳同学在这次活动中写的一篇倡导文明出行的短文。 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我们应 该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增强安全意识,切实做到文明出行,认真学习交通法规,严格遵守 交通规则。 (1)请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表述材料一表格中蕴含的信息。(4 分) (2)针对材料二表述的情况,拟一条宣传标语。(2 分)
(3)材料三的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你帮助修改。(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16分) 世上最好的地方 冯雪梅 ①母亲总说,这世上最好的地方就是家。我不这么想 ②最早的时候,我的家在大院中,里外两间的平房里。那个城市对于我的父母而言曾 经很陌生。他们一无所有,就那么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开始营建一个家。我记得小院里的槐 花香,记得在大树下跳皮筋时唱的儿歌,记得母亲在公用的自来水龙头下洗一大盆的衣服, 父亲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刨木板做家具。那时候我对家的理解就是小院里那间挂着竹帘的小 屋——院子里的房子都是相同的结构,唯一不同的是各家挂在门口的竹帘。父亲把买来的 竹帘细细打磨光滑,以免扎着人,母亲用旧的格子布将竹帘的边细细缝了,既好看又耐用。 父亲是那种闲不住的人,就那两间小平房,也被他动着脑筋规划过—一家具都是比着屋的 尺寸做的。我实在不知道父亲如何有这样的手艺,只是觉得天底下没有他做不了的事儿。 原先屋里的地上铺着砖,父亲弄了水泥来,将地重铺了一遍。那在全院是独一无二的。那 个夏天里,我最得意的事就是在地上铺了席子,摆上跳棋,然后请同伴来玩,并让他们参 观我带着书架的小床。 ③我一直认为我的家是最好的家,直到有一天,我去了同学住在高楼里的家。当我站 在阳台上看着都市的车水马龙,看着远处暗红的云彩和一点点落下去的夕阳,突然觉得我 的家和这里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我的愿望不再是躺在水泥地板上看小说,而是在高楼的 阳台上支一张椅子,看风景 ④这样怀想了许久,我的家就真的到了高楼上。楼房建造的那段日子,只要一有时间, 我就跑去看,然后想象着阳台的位置和摆一把什么样的椅子在阳台上。家搬进高楼的那夭, 我几乎在阳台上站了一下午。我不仅有了可以看夕阳的阳台,还有了自己的一阃小屋。家 真的不一样了。当我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悠然自得地看着楼下的人群和远远的树影时,觉 得再也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初夏的黄昏,风轻轻吹着,天气好极了,能见着远远的一抹 青山 ⑤那一抹青山让我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幻想。那应该是秦岭的一点影子吧,山这边的景 色我知道,山那边呢,是什么模样?由此而来,想象也一天一天地扩大,这种不着边际 幻想终于使得我离开家去了他乡,因为我重新觉得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⑥我在江南江北穿行了几年之后,找到一个停留的地方,开始自己的生活—一与我的 家.A我的父母完全不同的生活。我挑选明快的装饰布,让屋里的色调一致,而不是像母 亲那样计算哪一种布做窗帘更耐用或是哪一种床单的价格更实惠:我打掉屋的墙让客厅适 应我喜欢的家具,而不是比着屋子的大小买家具;我找小时工做家务忘记了自己的事自己 第3页共9页
第 3 页 共 9 页 (3)材料三的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你帮助修改。(2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来源*:#%中&教~网] (一)阅读下文,完成 8~12 题。(16 分) 世上最好的地方 冯雪梅 ①母亲总说,这世上最好的地方就是家。我不这么想。 ②最早的时候,我的家在大院中,里外两间的平房里。那个城市对于我的父母而言曾 经很陌生。他们一无所有,就那么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开始营建一个家。我记得小院里的槐[来源:zz*ste^&p.co~m%] 花香,记得在大树下跳皮筋时唱的儿歌,记得母亲在公用的自来水龙头下洗一大盆的衣服, 父亲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刨木板做家具。那时候我对家的理解就是小院里那间挂着竹帘的小 屋——院子里的房子都是相同的结构,唯一不同的是各家挂在门口的竹帘。父亲把买来的 竹帘细细打磨光滑,以免扎着人,母亲用旧的格子布将竹帘的边细细缝了,既好看又耐用。 父亲是那种闲不住的人,就那两间小平房,也被他动着脑筋规划过——家具都是比着屋的 尺寸做的。我实在不知道父亲如何有这样的手艺,只是觉得天底下没有他做不了的事儿。 原先屋里的地上铺着砖,父亲弄了水泥来,将地重铺了一遍。那在全院是独一无二的。那 个夏天里,我最得意的事就是在地上铺了席子,摆上跳棋,然后请同伴来玩,并让他们参 观我带着书架的小床。 ③我一直认为我的家是最好的家,直到有一天,我去了同学住在高楼里的家。当我站[www.@z&zstep.c^#%om] 在阳台上看着都市的车水马龙,看着远处暗红的云彩和一点点落下去的夕阳,突然觉得我 的家和这里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我的愿望不再是躺在水泥地板上看小说,而是在高楼的 阳台上支一张椅子,看风景。 ④这样怀想了许久,我的家就真的到了高楼上。楼房建造的那段日子,只要一有时间, 我就跑去看,然后想象着阳台的位置和摆一把什么样的椅子在阳台上。家搬进高楼的那天, 我几乎在阳台上站了一下午。我不仅有了可以看夕阳的阳台,还有了自己的一阃小屋。家[来源:中@^# 国*教&育出版网] 真的不一样了。当我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悠然自得地看着楼下的人群和远远的树影时,觉 得再也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初夏的黄昏,风轻轻吹着,天气好极了,能见着远远的一抹[来源:%中国 教@*育#出版网&] 青山。 ⑤那一抹青山让我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幻想。那应该是秦岭的一点影子吧,山这边的景 色我知道,山那边呢,是什么模样?由此而来,想象也一天一天地扩大,这种不着边际的[来源&:#中@ 国教育出~版网*] 幻想终于使得我离开家去了他乡,因为我重新觉得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⑥我在江南江北穿行了几年之后,找到一个停留的地方,开始自己的生活——与我的 家.A 我的父母完全不同的生活。我挑选明快的装饰布,让屋里的色调一致,而不是像母 亲那样计算哪一种布做窗帘更耐用或是哪一种床单的价格更实惠;我打掉屋的墙让客厅适 应我喜欢的家具,而不是比着屋子的大小买家具;我找小时工做家务忘记了自己的事自己
做的家训;我甚至不开伙今天肯德基明天麦当劳。我接着自己的想象构建着自己的生活和」 幸福。 ⑦突然有一天,当我在西餐桌上舞刀弄又对付意大利通心粉的时候,猛地记起父亲说 的一句话:还是自家的手擀面好吃。母亲的笑和家的影子就在不知不觉中到了眼前。 ⑧隔着电话线,听母亲的乡音。北方的冬日,阴着天,风很冷。暖暖地母亲在问:过年 回家吗? ⑨冬天的晚上,我回到了家乡的城市。车晚点了,当我远远地看到家时,长长地出了 口气。天晚了,楼梯的灯都熄了,走到家所在的那层楼,却见那盏灯亮着。猛然间明白 B我只是飘在天上的风筝,线牵在家的手里。 ⑩这世上最华丽的地方也许不是家,但它永远是一个最好的归处,是牵扯不断的惦念 和牵挂,是在不知不觉中渗入的生命的一部分。 ①家是那盏燃起的灯光,为着行色匆匆、漂泊的脚步。 8.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变,作者对家的感受也有着变化。请概括其心理变化过程。(3分) 9.第②段作者在大院中的家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0.第⑤段“山这边的景色我知道,山那边呢,是什么模样?”联系全文说说“景色” 词的含义。(2分) 11.文中两处画线句,任选一处品读欣赏。(4分 12.作者认为“世上最好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2分) 背书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 ①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办法之一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 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 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 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 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 养,又当别论。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 第4页共9页
第 4 页 共 9 页 做的家训;我甚至不开伙今天肯德基明天麦当劳。我接着自己的想象构建着自己的生活和 幸福。 ⑦突然有一天,当我在西餐桌上舞刀弄又对付意大利通心粉的时候,猛地记起父亲说 的一句话:还是自家的手擀面好吃。母亲的笑和家的影子就在不知不觉中到了眼前。 ⑧隔着电话线,听母亲的乡音。北方的冬日,阴着天,风很冷。暖暖地母亲在问:过年 回家吗? ⑨冬天的晚上,我回到了家乡的城市。车晚点了,当我远远地看到家时,长长地出了 口气。天晚了,楼梯的灯都熄了,走到家所在的那层楼,却见那盏灯亮着。猛然间明白.[w~w.z&ste%p.#com@] B 我只是飘在天上的风筝,线牵在家的手里。 ⑩这世上最华丽的地方也许不是家,但它永远是一个最好的归处,是牵扯不断的惦念[中国%^教&@ 育*出版网] 和牵挂,是在不知不觉中渗入的生命的一部分。 ○11 家是那盏燃起的灯光,为着行色匆匆、漂泊的脚步。 8.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变,作者对家的感受也有着变化。请概括其心理变化过程。(3 分) [来&源:zs%tep#.@*com] 9.第②段作者在大院中的家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4 分) 10.第⑤段“山这边的景色我知道,山那边呢,是什么模样?”联系全文说说“景色” 一词的含义。(2 分) [中国教^#育出~&版%网] 11.文中两处画线句,任选一处品读欣赏。(4 分) 12.作者认为“世上最好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3,16 题。(12 分) 背书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 ①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办法之一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 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来源:中国教 ^育出版网~%@#] 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 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矩 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 养,又当别论。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
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妤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 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 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苏 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 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 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 然想起柳宗元《小石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 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 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 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炊”。这文章之“炊”,就是从字、词、句之“米”组成的。 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勹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 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 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以后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飞” 字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象 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是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⑤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新。文学的继承性是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 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斜 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 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瘐信的“落霞与芝盖同 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 试想王勃肚子里如釆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 高明的文学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在不断地学习、 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都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 杨、庾等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最新最美的诗文。 好去提高语文的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 (作者:梁衡)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4.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15.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6.为第⑤段画线句子阐述的观点续写一个论据。(3分) 第5页共9页
第 5 页 共 9 页 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 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 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苏 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 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 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 然想起柳宗元《小石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 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 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 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炊”。这文章之“炊”,就是从字、词、句之“米”组成的。 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 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 “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以后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 [来源:@~&中#教网^] 字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象[来源:zz^step.co~#*&m] 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是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⑤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新。文学的继承性是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 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斜 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 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瘐信的“落霞与芝盖同 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 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决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 高明的文学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在不断地学习、 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都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 杨、庾等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最新最美的诗文。 好去提高语文的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 (作者:梁衡)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4.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4 分) 15.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 分)[中国教育出版&网^*@#] [来^源%:*@中~教网] 16.为第⑤段画线句子阐述的观点续写一个论据。(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