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集序 王羲之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兰亭 兰亭位于浙 江省绍兴市 西南十四公 淘算3 里处的兰渚 山下,相传 春秋时越王 勾践曾在此 植兰,汉时 设驿亭,故 名兰亭
兰 亭 兰亭位于浙 江省绍兴市 西南十四公 里处的兰渚 山下,相传 春秋时越王 勾践曾在此 植兰,汉时 设驿亭,故 名兰亭
关于《兰亭集序》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 日,这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与谢安、孙绰、 许询及王羲之子侄献之、凝之、涣之、元之等41位 文人墨客在兰亭修禊雅集。王羲之、孙绰等26人当 场赋诗,共得37篇。王羲之将这些诗句汇集起来, 0)编辑成一本《兰亭集》,并为此集作了一篇序,共 324字 王羲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原来无题目, 今题《兰亭集序》是后人所加 ⊙/兰诗的内,或抒写山冰游赏之乐,或由山水 抒发玄理。写游赏的乐趣,包括山水之美、酒友之 乐、诗赋之雅,中心内容是在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 境中得到审美愉悦
关于《兰亭集序》 •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 日,这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与谢安、孙绰、 许询及王羲之子侄献之、凝之、涣之、元之等41位 文人墨客在兰亭修禊雅集。王羲之、孙绰等26人当 场赋诗,共得37篇。王羲之将这些诗句汇集起来, 编辑成一本《兰亭集》,并为此集作了一篇序,共 324字。 • 王羲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原来无题目, 今题《兰亭集序》是后人所加。 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写山水游赏之乐,或由山水 抒发玄理。写游赏的乐趣,包括山水之美、酒友之 乐、诗赋之雅,中心内容是在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环 境中得到审美愉悦
王羲之:“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 有馀馨。 孙统:“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进而写在山水陶冶 中忘记忧愁。 王玄之:“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 豁滞忧。 王徵之:“散怀山水,萧然忘羁。”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 理的作品, 王羲之:“仰视碧天际,俯瞰绿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 理自陈。"从山水中感悟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 谢安:“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则是表现方呦浑 莫辨彭殇的思考
王羲之:“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虽无啸与歌,咏言 有馀馨。” 孙统:“时禽吟长涧,万籁吹连峰。”进而写在山水陶冶 中忘记忧愁。 王玄之:“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萧散肆情志,酣畅 豁滞忧。” 王徵之:“散怀山水,萧然忘羁。”在山水游览中体认玄 理的作品, 王羲之:“仰视碧天际,俯瞰绿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 理自陈。”从山水中感悟到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 谢安:“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则是表现万物浑一, 莫辨彭殇的思考
兰亭诗以及集序标志 着文人已开始留意于山 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 悟玄理。这种尝试预 示着山水诗文的兴起。兰亭雅集 对中国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 同时对文学流派的形成也有着推 动作用
兰亭诗以及集序标志 着文人已开始留意于山 水审美,并从山水中体 悟玄理。这种尝试预 示着山水诗文的兴起。兰亭雅集 对中国文人生活情趣有重大影响, 同时对文学流派的形成也有着推 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