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人们才将“本 草”称为“中药”,以明显区别于“西药” 【答案】①其实不然②如果阴阳失衡③中国没有“中药”这一说法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査语句的连贯性。解答时应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填写,要根据上 下文准确推断。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研究横线的上下文。解答此题,应注重分 析空格前后的语句。第一个空格,空格前写人们对“中医”的理解,空格后是通 过对“中”的解释来诠释“中医”的含义。由空格后的内容可以看出,很多人把 “中医”理解为“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是错误的,由此可以判定第一个空 格所填语句的意思应该是“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第二个空格,空格前的内容是 中国古代医学理论的看法,即人不生病就要阴阳调和,由空格后的“疾病必来” 可以看出,第二个空格应该填写“如果阴阳失衡”等。第三个空格后的内容是人 们把“中药”称为“本草”或“药”。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有了“中药”这 说法,可见西医传入中国以前是没有“中药”这一说法的,由此可以判断出第三 个空格应该填写的内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1.(2016届海南海口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 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 字(6分) 今年春节,央视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 调查得到的回答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让人感慨良多,今天我们还知道“家风” 是什么吗? ① 儒家文化讲究“诗礼传家”,讲究“忠孝仁义礼智 信廉”。对于传统士大夫知识阶层来说,“修身齐家平天下”,也是实现人生价 值的最高目标。不仅统治阶层和士大夫家庭提倡“邻德里仁”和“笔耕砚拓”的 “诗礼家风”,纵使寻常百姓也持守这样的治家信条。中国历代不乏家风门第的 典范 。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 训”在百种以上。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成为后世学 子修身立志、务行节俭的名篇。在家风已然变得陌生的今天,央视此次借助关注 度极高的“新闻联播”重提家风,③ 从公众的反馈来看, 人们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这一传统文化,认识到我们离开自己的传统已经太久了 【答案】(6分)示例:①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②也留下许多流传 后世的经典文章;③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 语句连贯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2.(2016届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三上10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 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5分) 虽说中国有五千年的饮食文化,烹调方法多种多样,但在营养师们看来, ① 这是因为“蒸”不仅能保持菜肴的原形、原味,烹制出的 菜比较清淡,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食材的各种营养,更符合健康饮食的要 求 因此我国一直就有“无菜不蒸”的说法。在河北、 山西地区有不少菜就是多种蔬菜混合着蒸,蒸出来的菜五颜六色,让人很有食欲 也体现了饮食多样化的原则。③ ,以便能更快地蒸熟。比如将萝
到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人们才将“本 草”称为“中药”,以明显区别于“西药”。 【答案】①其实不然②如果阴阳失衡③中国没有“中药”这一说法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解答时应根据上下文语境来填写,要根据上 下文准确推断。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研究横线的上下文。解答此题,应注重分 析空格前后的语句。第一个空格,空格前写人们对“中医”的理解,空格后是通 过对“中”的解释来诠释“中医”的含义。由空格后的内容可以看出,很多人把 “中医”理解为“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是错误的,由此可以判定第一个空 格所填语句的意思应该是“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第二个空格,空格前的内容是 中国古代医学理论的看法,即人不生病就要阴阳调和,由空格后的“疾病必来” 可以看出,第二个空格应该填写“如果阴阳失衡”等。第三个空格后的内容是人 们把“中药”称为“本草”或“药”。直到 20 世纪 20 年代才有了“中药”这一 说法,可见西医传入中国以前是没有“中药”这一说法的,由此可以判断出第三 个空格应该填写的内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1.(2016 届海南海口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 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4 个 字(6 分) 今年春节,央视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 调查得到的回答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让人感慨良多,今天我们还知道“家风” 是什么吗? ① 。儒家文化讲究“诗礼传家”,讲究“忠孝仁义礼智 信廉”。对于传统士大夫知识阶层来说,“修身齐家平天下”,也是实现人生价 值的最高目标。不仅统治阶层和士大夫家庭提倡“邻德里仁”和“笔耕砚拓”的 “诗礼家风”,纵使寻常百姓也持守这样的治家信条。中国历代不乏家风门第的 典范,② 。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 训”在百种以上。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成为后世学 子修身立志、务行节俭的名篇。在家风已然变得陌生的今天,央视此次借助关注 度极高的“新闻联播”重提家风,③ 。从公众的反馈来看, 人们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这一传统文化,认识到我们离开自己的传统已经太久了。 【答案】(6 分)示例:①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②也留下许多流传 后世的经典文章;③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每句 2 分,共 6 分。意思对、 语句连贯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2.(2016 届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三上 10 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 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虽说中国有五千年的饮食文化,烹调方法多种多样,但在营养师们看来, ① ,这是因为“蒸”不仅能保持菜肴的原形、原味,烹制出的 菜比较清淡,并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食材的各种营养,更符合健康饮食的要 求。② ,因此我国一直就有“无菜不蒸”的说法。在河北、 山西地区有不少菜就是多种蔬菜混合着蒸,蒸出来的菜五颜六色,让人很有食欲, 也体现了饮食多样化的原则。③ ,以便能更快地蒸熟。比如将萝
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蒸熟后,依个人口味,可调汁拌着食用, 如加蒜泥、姜醋汁、芝麻酱等 【答案】①“蒸”这种烹调方法更值得推崇 ②所有的菜都是可以“蒸”的 ③上锅蒸的蔬菜体积不要太大 【试题分析】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要先认真阅读语段,了解大意,然 后再理解上下句的意思,最后要使语段的意思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注意字数限制。第一空根据“这是因为‘蒸’不仅能”“并且……”“更……” 所以填写:“蒸”这种烹调方法更值得推崇。第二处根据“因此我国一直就有 ‘无菜不蒸’的说法”填写:所有的菜都是可以“蒸”的。第三处根据“以便能 更快地蒸熟。比如将萝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填写:锅蒸的蔬菜 体积不要太大。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 运用E 【技巧点拨】连贯即句与句的组合衔接恰当,要兼顾话题,注意语境、句式的协 调一致。简明即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 要表达清晰,力求避免晦涩,避免歧义,避免罗嗦。得体即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 语言。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 度要大一些。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硏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 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 和形式。比如本题的第一空根据“这是因为‘蒸’不仅能”“并 且……”“更…”所以填写:“蒸”这种烹调方法更值得推崇。第二处根据 因此我国一直就有‘无菜不蒸’的说法”填写:所有的菜都是可以“蒸”的。 第三处根据“以便能更快地蒸熟。比如将萝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 填写:锅蒸的蔬菜体积不要太大 13.(2016届湖北荆州中学高三第一次质检)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 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20字 (含标点符号)。(5分) 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一种珍稀树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 影为 1?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 ②,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颅榄树也跟着消失了 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颅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于是, 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不过, 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 ③;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答案】①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 的呢?) ②颅榄树的种子需要渡渡鸟的肠胃软化才能发芽 ③果被证实,那疑团就可以解开/如果被证实,则会被采纳(1点1分,2点3 分,3点5分) 【解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4.(2016届湖北华中师大第一附中高三上期中)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 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5分)
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蒸熟后,依个人口味,可调汁拌着食用, 如加蒜泥、姜醋汁、芝麻酱等。 【答案】①“蒸”这种烹调方法更值得推崇 ②所有的菜都是可以“蒸”的 ③上锅蒸的蔬菜体积不要太大 【试题分析】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要先认真阅读语段,了解大意,然 后再理解上下句的意思,最后要使语段的意思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注意字数限制。第一空根据“这是因为‘蒸’不仅能”“并且……”“更……” 所以填写:“蒸”这种烹调方法更值得推崇。第二处根据“因此我国一直就有 ‘无菜不蒸’的说法”填写:所有的菜都是可以“蒸”的。第三处根据“以便能 更快地蒸熟。比如将萝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填写:锅蒸的蔬菜 体积不要太大。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 运用 E。 【技巧点拨】连贯即句与句的组合衔接恰当,要兼顾话题,注意语境、句式的协 调一致。简明即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 要表达清晰,力求避免晦涩,避免歧义,避免罗嗦。得体即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 语言。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 度要大一些。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 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 和形式。比如本题的第一空根据“这是因为‘蒸’不仅能”“并 且……”“更……”所以填写:“蒸”这种烹调方法更值得推崇。第二处根据 “因此我国一直就有‘无菜不蒸’的说法”填写:所有的菜都是可以“蒸”的。 第三处根据“以便能更快地蒸熟。比如将萝卜、紫甘蓝切成丝,山药南瓜切成段” 填写:锅蒸的蔬菜体积不要太大。 13.(2016 届湖北荆州中学高三第一次质检)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 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 20 字 (含标点符号)。(5 分) 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一种珍稀树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 影。 ① ?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 为, ② ,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颅榄树也跟着消失了; 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颅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于是, 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不过, 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 ③ ;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答案】①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 的呢?) ②颅榄树的种子需要渡渡鸟的肠胃软化才能发芽 ③果被证实,那疑团就可以解开/如果被证实,则会被采纳(1 点 1 分,2 点 3 分,3 点 5 分) 【解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14.(2016 届湖北华中师大第一附中高三上期中)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 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