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4年“联测促改”活动第二轮测试 语文 第Ⅰ卷(非选择题共27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菲薄 徘徊 诽谤 蜚声 俳句 B.嗔怪 滇池 慎重 缜密 癫狂 C.喝彩 遏制 竭力 谒见 渴望 D.恪守 阁下 炮烙 骆驼 喀血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把手组阁”有利于降低权力之间的摩擦度,缩短权力之间的磨合期,但 内部权力的过度集中统一,容易在很多问题上消减话语权的搏弈空间 B.春的萌动、颤栗、骚乱,夏的喧闹、蓬勃、繁华,全部销声匿迹,无要挽回 不管它曾经怎样辉煌,怎样骄傲,怎样光芒四射,怎样挥霍自己的精力与才华, 毕竟过往不复。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说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 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木讷寡言不黯世事 D.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只要计算一下人一生吃进 去多少谷物饮下了多少清水才凝聚成一具美仑美奂的躯体,我们一定会为那数字 的庞大而惊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在高中读书的三年期间,班主任老师给了我无所不至的关怀,现在想起来, 依然铭感于心,真想什么时候当面说声“谢谢”。 B.今天,市政府召开联于建设文明城市的座谈会,与会人员各执已见,就相关 事宜展开了热烈的论,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C.以前,读有关青藏高原的文字,早就悠然神往;现在,设身处地,更是觉得 这壮美的山河让我的灵魂腾空而起,翩翩翱翔 D.虽然没拿到金牌,但是经历了换帅风波,队员正处在新老交替的磨合时期, 中国篮球队亚洲杯上拿到一块银牌也差强人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男足在比赛中屡遭败绩,究其因,他们所欠缺的;一是战术不当,二是 心理状态不稳。 B.科学进步从来就双刃剑,而“克隆”所带来的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分歧更 是空白巨大。 C.日前,第十二届全运会赛场传来捷报:“安徽玫瑰”在女子手球决赛中,以 31:20战胜了上屈冠军解放军队,蝉联了冠军。 D.记忆的移植,会对一部分思想素质不高的人产生一些不良的负面影响。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罗素最终以政治学完成了他对伦理学的探讨。丛伦理学到政治学的过渡似乎是 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罗素丛来就不是为了建立伦理学体系而谈伦理学的。他的 伦理视野并不像一般伦理学家那样限于个人、他人、社会的范围,而是扩展到群 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他在本书中对政治学的思考,也不 是意欲研究政治学的理论问题,而是着重探讨了与伦理学密切相关的、具有紧迫
四川省 2014 年“联测促改”活动第二轮测试 语 文 第Ⅰ卷(非选择题 共 27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菲薄 徘徊 诽谤 蜚声 俳句 B.嗔怪 滇池 慎重 缜密 癫狂 C.喝彩 遏制 竭力 谒见 渴望 D.恪守 阁下 炮烙 骆驼 喀血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把手组阁”有利于降低权力之间的摩擦度,缩短权力之间的磨合期,但 内部权力的过度集中统一,容易在很多问题上消减话语权的搏弈空间。 B.春的萌动、颤栗、骚乱,夏的喧闹、蓬勃、繁华,全部销声匿迹,无要挽回, 不管它曾经怎样辉煌,怎样骄傲,怎样光芒四射,怎样挥霍自己的精力与才华, 毕竟过往不复。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说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 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木讷寡言不黯世事。 D.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只要计算一下人一生吃进 去多少谷物饮下了多少清水才凝聚成一具美仑美奂的躯体,我们一定会为那数字 的庞大而惊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高中读书的三年期间,班主任老师给了我无所不至的关怀,现在想起来, 依然铭感于心,真想什么时候当面说声“谢谢”。 B.今天,市政府召开联于建设文明城市的座谈会,与会人员各执已见,就相关 事宜展开了热烈的论,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C.以前,读有关青藏高原的文字,早就悠然神往;现在,设身处地,更是觉得 这壮美的山河让我的灵魂腾空而起,翩翩翱翔。 D.虽然没拿到金牌,但是经历了换帅风波,队员正处在新老交替的磨合时期, 中国篮球队亚洲杯上拿到一块银牌也差强人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男足在比赛中屡遭败绩,究其因,他们所欠缺的;一是战术不当,二是 心理状态不稳。 B.科学进步从来就双刃剑,而“克隆”所带来的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分歧更 是空白巨大。 C.日前,第十二届全运会赛场传来捷报:“安徽玫瑰”在女子手球决赛中,以 31:20 战胜了上屈冠军解放军队,蝉联了冠军。 D.记忆的移植,会对一部分思想素质不高的人产生一些不良的负面影响。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①罗素最终以政治学完成了他对伦理学的探讨。从伦理学到政治学的过渡似乎是 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罗素从来就不是为了建立伦理学体系而谈伦理学的。他的 伦理视野并不像一般伦理学家那样限于个人、他人、社会的范围,而是扩展到群 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他在本书中对政治学的思考,也不 是意欲研究政治学的理论问题,而是着重探讨了与伦理学密切相关的、具有紧迫
现实意义的政治问题。罗素首先回顾了自文明开始以来有组织的激情冲突,讨论 了这种冲突造成的人类幸福的损失,力图找到冲突的原因,为苦难中的人类指出 条道路。 ②罗素看到,迄今为止人类用自己的知识创造出这样一个可悲的世界:只有少数 人才能享受,而大多数人却过着比野生动物还悲惨得多的生活;人类心灵的构成 目前仅仅适应以狩猎为生的阶段;人类的智力和想象力并没有增进人类的幸福 甚至无法使它保持在人猿相揖别时的程度;人类用远见缔造了政府和军队,而它 们的建立却旨在保护掌权者的财产权,使他们能够骄奢淫逸地生活,大多数人则 以更艰苦的劳作换取比原始状态下还少的报酬。天灾人祸频频向人们袭来,各种 可怕的战争威胁笼罩在人们头上,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人类的不幸超过了以往历 史上全部苦难的总和。 ③罗素认为,人类命运多舛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激情(即冲动和愿望)的冲突。 除了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之外,人在政治上的愿望主要有四种;占有欲、竞争心、 虚荣心和权力欲。占有欲是希望尽可能多地占有财富,或者说是对财富的权利。 它是无穷无尽的动机之一,不管你可能获得多少,你总是希望扶得更多。满足是 种永远逃避着你的梦想。竞争心是更为有力的动机,它使人们宁愿忍受贫困也 要把竞争对手搞垮。虚荣心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动机,它随着受到的滋养而增长, 但权力欲是压倒一切的,这种欲望随着权力的体验而迅速地膨胀。人类的这些愿 望永远也不会得到满足,也会因此而不得安宁。 ④然而,人类不应因此就对自身悲观失望,把自己看成是黑暗的、野蛮的,看作 恶魔力量的化身,看作尽善尽美的宇宙面孔上的一个污点是很容易的,但却不是 全部的真理。人,正如俄尔甫斯教派所言,也是星罗棋布的苍天之子,人的躯体 尽管同天体世界的伟岸身躯相比是微不足道和软弱无力的,但人类却具有一经产 生就惊天动地和辉煌无比的巨大能量,她能够映照出整个宇宙世界,以想象和科 学知识跨越时空的千山万壑。人类的激情也不是不可改变的材料,它能够为环境、 教育和机遇所影响。政治上的各种愿望既可以引向有益的行为,也可以引向有害 的行为,倘若人类要生存下去,就要为各种激情找到无害的出路 ⑤人类,不仅要把大自然看作自身的敌人,把人生看成一场制服大自然的斗争, 而且要以体现自身特质的精神去超越现实世界,构造新的幸福的世界,人类的出 路就在于改变激情,改造自身。 ⑥这是罗素伦理思想的真谛。 (节选自《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前言》 5.对第一段画线语句的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罗素不是为建立伦理学体系而研究伦理学,而是在为人类寻找出路,因此由 伦理学研究过渡到政治学研究也就顺理成章 B.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人、他人和社会,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是群体与群体、 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两者之间关系非常密切。 C.在罗素看来,从伦理学研究过渡到政治学研究是合乎情理的,因此,罗素不 想为了建立封闭的伦理学体系而研究伦理学。 D.罗素之所以不想建立一个封闭的伦理学体系,是因为他意识到,如果不过渡 到对政治学的研究,就无从为人类寻找出路 6.下列对文章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概括罗素伦理学的重要特点一一和政治学关系密切,突出罗素伦理学 实践性强这一主要特征与其伦理研究的目的
现实意义的政治问题。罗素首先回顾了自文明开始以来有组织的激情冲突,讨论 了这种冲突造成的人类幸福的损失,力图找到冲突的原因,为苦难中的人类指出 一条道路。 ②罗素看到,迄今为止人类用自己的知识创造出这样一个可悲的世界:只有少数 人才能享受,而大多数人却过着比野生动物还悲惨得多的生活;人类心灵的构成 目前仅仅适应以狩猎为生的阶段;人类的智力和想象力并没有增进人类的幸福, 甚至无法使它保持在人猿相揖别时的程度;人类用远见缔造了政府和军队,而它 们的建立却旨在保护掌权者的财产权,使他们能够骄奢淫逸地生活,大多数人则 以更艰苦的劳作换取比原始状态下还少的报酬。天灾人祸频频向人们袭来,各种 可怕的战争威胁笼罩在人们头上,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人类的不幸超过了以往历 史上全部苦难的总和。 ③罗素认为,人类命运多舛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激情(即冲动和愿望)的冲突。 除了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之外,人在政治上的愿望主要有四种;占有欲、竞争心、 虚荣心和权力欲。占有欲是希望尽可能多地占有财富,或者说是对财富的权利。 它是无穷无尽的动机之一,不管你可能获得多少,你总是希望扶得更多。满足是 一种永远逃避着你的梦想。竞争心是更为有力的动机,它使人们宁愿忍受贫困也 要把竞争对手搞垮。虚荣心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动机,它随着受到的滋养而增长, 但权力欲是压倒一切的,这种欲望随着权力的体验而迅速地膨胀。人类的这些愿 望永远也不会得到满足,也会因此而不得安宁。 ④然而,人类不应因此就对自身悲观失望,把自己看成是黑暗的、野蛮的,看作 恶魔力量的化身,看作尽善尽美的宇宙面孔上的一个污点是很容易的,但却不是 全部的真理。人,正如俄尔甫斯教派所言,也是星罗棋布的苍天之子,人的躯体 尽管同天体世界的伟岸身躯相比是微不足道和软弱无力的,但人类却具有一经产 生就惊天动地和辉煌无比的巨大能量,她能够映照出整个宇宙世界,以想象和科 学知识跨越时空的千山万壑。人类的激情也不是不可改变的材料,它能够为环境、 教育和机遇所影响。政治上的各种愿望既可以引向有益的行为,也可以引向有害 的行为,倘若人类要生存下去,就要为各种激情找到无害的出路。 ⑤人类,不仅要把大自然看作自身的敌人,把人生看成一场制服大自然的斗争, 而且要以体现自身特质的精神去超越现实世界,构造新的幸福的世界,人类的出 路就在于改变激情,改造自身。 ⑥这是罗素伦理思想的真谛。 (节选自《伦理学和政治学中的人类社会·前言》) 5.对第一段画线语句的含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罗素不是为建立伦理学体系而研究伦理学,而是在为人类寻找出路,因此由 伦理学研究过渡到政治学研究也就顺理成章。 B.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人、他人和社会,政治学研究的对象是群体与群体、 民族与民族、国与国,两者之间关系非常密切。 C.在罗素看来,从伦理学研究过渡到政治学研究是合乎情理的,因此,罗素不 想为了建立封闭的伦理学体系而研究伦理学。 D.罗素之所以不想建立一个封闭的伦理学体系,是因为他意识到,如果不过渡 到对政治学的研究,就无从为人类寻找出路。 6.下列对文章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①段概括罗素伦理学的重要特点——和政治学关系密切,突出罗素伦理学 实践性强这一主要特征与其伦理研究的目的
B.第②、③两段介绍罗素伦理学的主要内容,第二段陈述其对人类历史与现实 的反思,第三段陈述对人类苦难根源的分析。 C.④、⑤、⑥三段批评罗素对人类前途的看法:人类如果不能为激情找到出路, 就不可能继续生存下去。充满了悲观主义的色彩。 D.文章整体上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结构;正文部分则采用了层进结构,基本 上吻合于“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样”这一思路。 7.下列对罗素伦理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社会充满着不平等的现象,现行的政治制度只是旨在保护少数人的特权 这一切都是人类用知识创造的,所以知识即罪恶。 B.人类之所以充满苦难,是因为具有占有欲、竞争心、虚荣心与权力欲这四种 基本愿望,只要它们不会消失,人类就不得安宁 C.人类要追求“全部的真理”,不要盲目妄自尊大,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尽善尽 美的宇宙面前是微不足道、软弱无力和满是污点的。 D.人类要建设一个幸福的世界,不仅要征服自然,同样要征服自己,其核心就 在于正确认识自己,将自身的激情引向有益的行为。 、(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人萧关,而 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 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 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 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见匈奴三人, 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遗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 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颖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 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 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 将军,后韩将军徒右北平,于是天子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 至军而斩之。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 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 入石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 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 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 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 大将军使长史持鞴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孑军曲折。广未 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
B.第②、③两段介绍罗素伦理学的主要内容,第二段陈述其对人类历史与现实 的反思,第三段陈述对人类苦难根源的分析。 C.④、⑤、⑥三段批评罗素对人类前途的看法:人类如果不能为激情找到出路, 就不可能继续生存下去。充满了悲观主义的色彩。 D.文章整体上采用了“总—分一总”结构;正文部分则采用了层进结构,基本 上吻合于“是什么—为什么一怎么样”这一思路。 7.下列对罗素伦理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类社会充满着不平等的现象,现行的政治制度只是旨在保护少数人的特权, 这一切都是人类用知识创造的,所以知识即罪恶。 B.人类之所以充满苦难,是因为具有占有欲、竞争心、虚荣心与权力欲这四种 基本愿望,只要它们不会消失,人类就不得安宁。 C.人类要追求“全部的真理”,不要盲目妄自尊大,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尽善尽 美的宇宙面前是微不足道、软弱无力和满是污点的。 D.人类要建设一个幸福的世界,不仅要征服自然,同样要征服自己,其核心就 在于正确认识自己,将自身的激情引向有益的行为。 三、(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9 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人萧关,而 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为郎, 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 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 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见匈奴三人, 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遗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 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顷之,家居数岁。广家与故颖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尝夜从一骑出,从 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 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居无何,匈奴入杀辽西太守,败韩 将军,后韩将军徒右北平,于是天子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即请霸陵尉与俱, 至军而斩之。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 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 入石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 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 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 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 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 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
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 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徒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 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 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 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 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 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家世世受射 受:通“授” 传授 B.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用:因为 C.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数:屡次 D.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 鄙人:本人,“我”的谦 称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作《师说》以贻之 B.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士以此爱乐为用 知之为知之 D.其李将军之谓也 今两虎共斗, 其势不俱生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匈奴大入上那,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4分) (2)大将军使长史持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分) 答 第Ⅰ卷文言文中,你认为李文的英名能流传后世,有哪些理由?请简要概括 (5分) 答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4分)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髙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第九》) 1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自上簿。”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 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徒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 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 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 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 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 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家世世受射 受:通“授”, 传授 B.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用:因为 C.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数:屡次 D.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 鄙人:本人,“我”的谦 称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作《师说》以贻之 B.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士以此爱乐为用 知之为知之 D.其李将军之谓也 今两虎共斗, 其势不俱生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 共 123 分) 四、(31 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4 分) 答: (2)大将军使长史持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4 分) 答: 11.第Ⅰ卷文言文中,你认为李文的英名能流传后世,有哪些理由?请简要概括。 (5 分) 答: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 8 处)(4 分)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第九》) 1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 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赏板本词上、下片各使用了什么手法,若有表达效果。(4分) 答 (2)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谨庠序之教, 。(《孟子·梁惠王 上》) (2)吞二周而亡之诸侯, ,执敲扑而鞭 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3)月明星稀, (曹操《短歌行》) (5)但以刘日薄西山, 。(李密《陈 情表》) (6)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 风波》)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 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 难以维持一一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 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 意染。 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 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 现他在竹床上睡觉
(1)赏板本词上、下片各使用了什么手法,若有表达效果。(4 分) 答: (2)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答: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 6 小题)(6 分) (1)谨庠序之教, 。(《孟子·梁惠王 上》) (2)吞二周而亡之诸侯, ,执敲扑而鞭 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3)月明星稀, 。(曹操《短歌行》) (5)但以刘日薄西山, 。(李密《陈 情表》) (6)西当太白有鸟道, 。 (李白《蜀道难》) (7)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8)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 风波》)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青龙偃月刀 韩少功 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 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算一下,生计越来越 难以维持——他说起码要九百个脑袋,才够保证他基本的收入。 这还没有算那些一头红发或一头绿发的脑袋。何爹不愿趋时,说年青人要染头发, 五颜六色地染下来,狗不像狗,猫不像猫,还算是个人?他不是不会染,是不愿 意染。 师傅没教给他的,他绝对不做。结果,好些年青人来店里看一眼,发现这里不能 焗油和染发,更不能做负离子和爆炸式,就打道去了镇上。 何爹的生意一天天更见冷清。我去找他剪头的时候,在几间房里寻了个遍,才发 现他在竹床上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