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4届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星宿/宿舍角色/角逐蔓延/顺蔓摸瓜拓印/落拓不羁 B.雾霾/埋怨 着想/着迷泥淖/泥古不化装载/载歌载舞 C.复辟/辟谣 折腾/折耗躯壳/瓜子壳 劲旅/鼓足干劲 D.铜臭/臭名 削价/削减逼迫/迫击炮包扎/扎扎实实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妥帖亲和力披沙拣金锐不可当 B.蜇居副作用指手画脚屈指可数 C.凑合哈密瓜眼花缭乱膏梁子弟 D.犄角嘉奖令两全齐美仗义执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作品能传达诗文、辞章的意趣,展示书者的修养和人格。通过对书法艺 术的鉴赏,人们能悟出书道之美,因而点燃心灵深处爱的火花 B.中国在东海设置防空识别区是有效行使自卫权的必要措施,符合《联合国宪 章》等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是完全正当、无可厚非的。 C.陕西省汉中市今年投资上百万举办“油菜花节”,甚至为了搭建会场及停车 场,撂荒50多亩农田,这种做法引起游客广泛刍议 D.黄摩崖所著的《头颅中国》这部书,以恢弘的视野和石破天惊的洞见让惯看 白文、懒于思考的读者产生味同嚼蜡之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国庆长假期间,出现了路上车满为患、车祸频发,景区人满为患、人败景致 因此有不少网友呼吁,将十月定为国庆月,让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假期 B.一只从荷兰出发、去11个国家15个城市“游历”的大黄鸭突然风靡全球。 不少专家纷纷表示,大黄鸭的风靡,和炒作无关,和童年有关。大黄鸭与《致青 春》可以说是同期走红,看似巧合,却都客观验证了创意本身最朴素的真谛,即 创意是“人性的艺术”。 C.近日,据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3年度“全球最具权力女性榜”显示 德国总理默克尔连续三年问鼎冠军,包括彭丽媛在内的9名中国人榜上有名 作为独领风骚的新兴媒体,微博积聚的大量人气自然成为商家青睐的营销 对象,其营销优势使得诸多行业广泛使用它进行产品促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 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 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 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 亮物体微带红、黄色。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 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 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 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 和或饱和。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四川省 2014 届高三 4 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星宿/宿舍 角色/角逐 蔓延/顺蔓摸瓜 拓印/落拓不羁 B.雾霾/埋怨 着想/着迷 泥淖/泥古不化 装载/载歌载舞 C.复辟/辟谣 折腾/折耗 躯壳/瓜子壳 劲旅/鼓足干劲 D.铜臭/臭名 削价/削减 逼迫/迫击炮 包扎/扎扎实实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妥帖 亲和力 披沙拣金 锐不可当 B.蜇居 副作用 指手画脚 屈指可数 C.凑合 哈密瓜 眼花缭乱 膏梁子弟 D.犄角 嘉奖令 两全齐美 仗义执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书法作品能传达诗文、辞章的意趣,展示书者的修养和人格。通过对书法艺 术的鉴赏,人们能悟出书道之美,因而点燃心灵深处爱的火花。 B.中国在东海设置防空识别区是有效行使自卫权的必要措施,符合《联合国宪 章》等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是完全正当、无可厚非的。 C.陕西省汉中市今年 投资上百万举办“油菜花节”,甚至为了搭建会场及停车 场,撂荒 50 多亩农田,这种做法引起游客广泛刍议。 D.黄摩崖所著的《头颅中国》这部书,以恢弘的视野和石破天惊的洞见让惯看 白文、懒于思考的读者产生味同嚼蜡之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庆长假期间,出现了路上车满为患、车祸频发,景区人满为患、人败景致。 因此有不少网友呼吁,将十月定为国庆月,让各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假期。 B.一只从荷兰出发、去 11 个国家 15 个城市“游历”的大黄鸭突然风靡全球。 不少专家纷纷表示,大黄鸭的风靡,和炒作无关,和童年有关。大黄鸭与《致青 春》可以说是同期走红,看似巧合,却都客观验证了创意本身最朴素的真谛,即 创意是“人性的艺术”。 C.近日,据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 2013 年度“全球最具权力女性榜”显示, 德国总理默克尔连续三年问鼎冠军,包括彭丽媛在内的 9 名中国人榜上有名。 D.作为独领风骚的新兴媒体,微博积聚的大量人气自然成为商家青睐的营销 对象,其营销优势使得诸多行业广泛使用它进行产品促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 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 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 km 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 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 亮物体微带红、黄色。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 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 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 km 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 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 和或饱和。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 60%,且能见度小于 10.0
k皿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 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因此,霾和轻 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 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 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 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μm,平均 直径为1-2u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 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髙度的增加而升髙。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 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 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受阻导致 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 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 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 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这些超细灰 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 和硝酸盐等,是雾霾有害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 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 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雾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 剧。雾霾天气还会使人们的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 浮在空中,还会造成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摘编自 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 5.下列对于“雾霾”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 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即为霾或灰霾 B.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 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C.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km时 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D.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 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而形成 的雾霾天气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B.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 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C.在逆温层中,较冷而重的空气位于较暖而轻的空气下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 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对空气的对流运动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D.雾霾天气不仅会导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 影响,如若造成视程障碍,则必会造成交通事故
km 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 大于 90%、能见度小于 1.0 km 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因此,霾和轻 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 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 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 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 0.001-10.000 μm,平均 直径为 1-2 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 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 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 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受阻导致 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 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 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 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这些超细灰 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 和硝酸盐等,是雾霾有害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 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 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雾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 剧。雾霾天气还会使人们的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 浮在空中,还会造成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摘编自 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 5.下列对于“雾霾”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 km 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即为霾或灰霾。 B.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 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C.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 60%,且能见度小于 10.0 km 时 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D.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 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而形成 的雾霾天气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B.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 湿度为 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C.在逆温层中,较冷而重的空气位于较暖而轻的空气下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 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对空气的对流运动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D.雾霾天气不仅会导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 影响,如若造成视程障碍,则必会造成交通事故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 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不断増多,雾霾 天气的出现在所难免。 B.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较小,小于60%;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 接近饱和或饱和,大于90%。霾和轻雾的混合物会共同造成大气浑浊、视野模糊 能见度恶化 C.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 空中飘浮颗粒物,因此,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D.人们在雾霾天气长期吸入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心情也会变得灰暗 压抑,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越州赵公救灾记 曾巩 煕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 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 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 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 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 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 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 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 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 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 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 所,时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 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 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 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 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 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 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渗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 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 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己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 且近乎!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 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不断增多,雾霾 天气的出现在所难免。 B.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较小,小于 60%;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 接近饱和或饱和,大于 90%。霾和轻雾的混合物会共同造成大气浑浊、视野模糊、 能见度恶化。 C.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 空中飘浮颗粒物,因此,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D.人们在雾霾天气长期吸入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心情也会变得灰暗 压抑,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 三、(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9 题。 越州赵公①救灾记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 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 防构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 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 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 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 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 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 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 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 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 所,时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 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 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 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 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③,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④, 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 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 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 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 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 且近乎!
一选自曾巩《元丰类稿》卷十九,有删节 【注】①赵公:赵搾(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衢州西宁(今 浙江衢县)人。曾任殿中侍御使,为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京师有“铁面 御史”之称。②僦:雇佣③拊循:抚慰,安抚④绥辑:安抚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具:措施 B.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佐:弥补 C.计官为不足用也 计:考虑 D.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如:好像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 蚓无爪牙之利 B忧其且流亡也 臣死且不避 C是岁尽五月而止 吾尝终日而思矣 D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2)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 答 11.曾巩作《越州赵公救灾记》的目的是什么?请概括作答。(4分) 答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5分) 示子朔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 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 儿当以是自励也 《襟霞阁主人重刊晚明百家尺牍(郑淑云)写心集》 1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 (1)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 赏析。(4分)
——选自曾巩《元丰类稿》卷十九,有删节 【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谥清献,衢州西宁(今 浙江衢县)人。曾任殿中侍御使,为官正直无私,弹劾不避权贵,京师有“铁面 御史”之称。②僦:雇佣③拊循:抚慰,安抚④绥辑:安抚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具:措施 B.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 佐:弥补 C.计官为不足用也 计:考虑 D.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如:好像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 蚓无爪牙之利 B 忧其且流亡也 臣死且不避 C 是岁尽五月而止 吾尝终日而思矣 D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 共 123 分) 四、(31 分)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答: (2)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 答: 11.曾巩作《越州赵公救灾记》的目的是什么?请概括作 答。(4 分) 答: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 8 处)(5 分) 示子朔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 于行昔司马子长云虞卿非穷愁不能著书以自见于后世,是穷亦未尝无益于人,吾 儿当以是自励也。 ——《襟霞阁主人重刊 晚明百家尺牍 (郑淑云)写心集》 1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 分) 南乡子·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 (1)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 赏析。(4 分)
(2)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2)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同心而离居, (《涉江采芙蓉》) (4)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5)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7)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8) ,任重而道远。(《论语》)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法)卢梭 ①为了到花园里看日出,我比太阳起得更早;如果这是一个晴天,我最殷切的 期望是不要有信件或访扰乱这一天的清宁。我用上午的时间做各种杂事。每件事 都是我乐意完成的,因为这都不是非立即处理不可的急事,然后我匆忙用膳,为 的是躲避那些不受欢迎的访者,并且使自己有一个充裕的下午。即使最炎热的日 子,在中午一点钟前我就顶着烈日带着小狗芳夏特出发了。由于担心不速之客会 使我不能脱身,我加快了步伐。可是,一旦绕过一个拐角,我觉得自己得救了 就激动而愉快地松了口气,自言自语说:“今天下午我是自己的主宰了!”接着, 我迈着平静的步伐,到树林中去寻觅一个荒野的角落,一个人迹不至因而没有任 何奴役和统治印记的荒野的角落,一个我相信在我之前从未有人到过的幽静的角 落,那儿不会有令人厌恶的第三者跑横隔在大自然和我之间。那儿,大自然在我 眼前展开一幅永远清新的华丽的图景。金色的染料木、紫红的欧石南非常繁茂, 给我深刻的印象,使我欣悦;我头上树木的宏伟、我四周灌木的纤丽、我脚下花 草的惊人的纷繁使我眼花缭乱,不知道应该观赏还是赞叹:这么多美好的东西竞 相吸引我的注意力,使我在它们面前留步,丛而助长我懒惰和爱空想的习气,使 我常常想:“不,全身辉煌的所罗门也无法同它们当中任何一个相比。 ②我的想像不会让如此美好的土地长久渺无人烟。我按自己的意愿在那儿立即 安排了居民,我把舆论、偏见和所有虚假的感情远远驱走,使那些配享受如此佳
答: 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4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 6 小题)(6 分) (1)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2)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同心而离居, 。(《涉江采芙蓉》) (4)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5)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7)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8) ,任重而道远。(《论语》) 五、(22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 5~18 题。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法)卢梭 ①为了到花园里看日出,我比太阳起得更早;如果这是一个晴天,我最殷切的 期望是不要有信件或访扰乱这一天的清宁。我用上午的时间做各种杂事。每件事 都是我乐意完成的,因为这都不是非立即处理不可的急事,然后我匆忙用膳,为 的是躲避那些不受欢迎的访者,并且使自己有一个充裕的下午。即使最炎热的日 子,在中午一点钟前我就顶着烈日带着小狗芳夏特出发了。由于担心不速之客会 使我不能脱身,我加快了步伐。可是,一旦绕过一个拐角,我觉得自己得救了, 就激动而愉快地松了口气,自言自语说:“今天下午我是自己的主宰了!”接着, 我迈着平静的步伐,到树林中去寻觅一个荒野的角落,一个人迹不至因而没有任 何奴役和统治印记的荒野的角落,一个我相信在我之前从未有人到过的幽静的角 落,那儿不会有令人厌恶的第三者跑横隔在大自然和我之间。那儿,大自然在我 眼前展开一幅永远清新的华丽的图景。金色的染料木、紫红的欧石南非常繁茂, 给我深刻的印象,使我欣悦;我头上树木的宏伟、我四周灌木的纤丽、我脚下花 草的惊人的纷繁使我眼花缭乱,不知道应该观赏还是赞叹:这么多美好的东西竞 相吸引我的注意力,使我在它们面前留步,从而助长我懒惰和爱空想的习气,使 我常常想:“不,全身辉煌的所罗门也无法同它们当中任何一个相比。” ②我的想像不会让如此美好的土地长久渺无人烟。我按自己的意愿在那儿立即 安排了居民,我把舆论、偏见和所有虚假的感情远远驱走,使那些配享受如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