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晚期的中华帝国: 成长和蜕变 1800一1895年
2 满清统治者从北京看世界
满清统治者从北京看世界 19 从1644年到1912年统治中国的满洲人,或者说清 朝,是长城以内已经定居的农民和官撩同亚洲内陆大草 原上有时扩张、有时征服旁人的游牧部落间长期关系发 展的高峰。中国从汉朝以来的对外政治以及同游牧的匈 奴人的争夺,都是集中在亚洲内陆的边境。游牧部落对 中国北方的人侵,早在公元前221年中国统一之前很久 就开始了。中国就是这样在边境纷争中诞生,并且在千 方百计对付这种纷争中发展了它的才能的。满族的崛起 和他们接管中国成功的奥秘,在于他们处于大明帝国边 缘的地理位置和种族构成的事实。满族从一个大约150 万人的部落联盟开始,发挥了那样一些精明的战略和政 策特征,正好使他们取得成功。 首先,他们看到了蒙古人的伟大征服事业。地处满 洲以西广大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在1200年左右,在他 们的神奇领袖成吉思汗指挥下,秣马厉兵,巩固了他们 的打击力量。令人惊异的是,蒙古人不但席卷中亚细 亚、波斯和南俄罗斯,甚至进军到欧洲乃至多瑙河,过 了很久以后才进人中国,征服了南宋王朝。他们到 1279年才成功地迁回了宋朝国防,沿着长江而征服中 国西南部。直到那时,忽必烈大帝才建立起一个生存不 到100年的王朝。蒙古人在思想上和风俗上同中国人完 全不同。他们是真正广阔草原上的游牧人,不适应…种 宫官僚、商业的定居生活。他们的满族后继者在制度、战 路和治理中国的知识方面都比蒙古人优越。 1600年年初,满人在他们的开国元勋努尔哈赤麾 下完成一项重大事业,就是建立以八旗为全国军队组成 部分的武装国家。所有体格好的满族战士都是八旗成
20 伟大的中国革命 员,而他们的土地并不集中在一块,他们的长官都由皇 帝委派。这样,这些部落就组成非部落式的军事单位, 可以加以控制而不至分散。这种“旗”的制度显然是效 仿蒙古的先例,就像满族文字效仿薮古文一样。事实上 满族在崛起后、侵入中国以前,他们的最初同盟者是他 们西边的蒙古人。 此外,满族人不是完全的游牧人,他们住在紧挨着 中国的南部满洲的狩猎、捕鱼和农业混合的区域。努尔 哈赤是出身于明朝廷的臣民,随着中国势力的衰落,他 和他的后继者在边境建立了一个国家,处于中国控制以 外,但在他们的政府中包容了中国的行政官员。最后他 们能在1644年取得华北政权,部分原因是明朝末期懦 弱无力,让驻守山海关的中国守将即辽东总兵吴三挂邀 请他们作为盟军来剿灭反明的造反者。在后来征服中国 的过程中,他们还依靠这些早期的汉奸,其中有三个人 还带兵打仗,在中国南方和西南方建立了大块藩区加以 统治。事实上满清对中国的征服,直到康熙幼帝在 1673一1681年平定了“三藩之乱”以后才告完成。 第三,由此可见,满族从开始就建立一种满人和汉 人道管理中国的双重统治制度。蒙古人因为不信任中 国人,曾经利用一些非汉族外国人如马可·波罗等,让 他们在政府出任官职,享有特权。满清皇帝们侧自康 熙以下全力以赴地利用考试制度从汉族人才中选拔官 史,来充实地道的儒家思想的政府。所以满清的征服避 免了一场社会革命和对地主的颠覆。相反,只要他们投 降,就听之任之,把他们留在原处不动。它建立,了…个 明朝政府基础上的满汉政府。从1736年到795年在位
满清统治者从北京看世界 21 60年的伟大皇帝乾隆,像他1662年到1722年在位的祖 父康熙一样,变成了不但是中国美术、绘画、诗歌、文 学的卓越保护者,也是皇家编修法律和文献的出色主 集者。 清政府之所以必须采取农业官僚体制,是由于它的 主宰是外来的满族征服者,他们第一位优先考虑的是用 尽方法保持政权。皇帝的一切重大活动,不是为了每四 年改选一次,而是为了杀戮造反者或者安抚一切可以发 现的异己分子。皇室的财政收入是非常不现代化的,因 为对商业贸易儿乎不征税,而轻微的田赋是在财政有盈 有亏的省份之间分摊出来的,那主要是为了维持军队和 宫吏的经费。这个征服者建立的的王朝就是靠它所征服 的国家过活而已。现代意义的经济发展,除了维持防洪 水利、粮食仓廪和挖铜矿造钱币以外,一切似乎都是皇 室至尊不屑顾及的物质事项,并且也是官府衙吏多半技 术上无能处理的。他们靠贪污中饱足以自肥,何必多管 闲事。 不过有一件值得注意而中国历史学者一向不大述及 的事,就是满清维持政权的手段一部分是靠秘密方法。 康熙和乾隆之间在位的雍正皇帝就是用“亲阅”奏折的 制度实行的。他直接从某些省的官吏那里收集密折,然 后通过他的省一级的密使直接批复。这种来往奏批数量 很大,到1731年皇帝不得不指派六位大员协助他处理。 至于皇产和专卖的人项,则始终不让汉官知晓,皇帝的 一切钦定文本都用满汉两种文字誊写;有些机要的密议 事项只能用皇帝本人的语气记载下来。虽然汉人和满人 同在中央担任高官,而在各省,则由满人任第一把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