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 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 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 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 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学家 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 (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 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 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 【唐宋八大家是唐末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 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 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 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 “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③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 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 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 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 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学家、 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 (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 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 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 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 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作为杰出 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为 “苏辛”。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④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 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 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 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 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 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 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有《稼轩长短句》
• ④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 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 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 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 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 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 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有《稼轩长短句》
⑤李清照(1084~约1155)中国宋代词人。自 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 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 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 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 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 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早期生活 优裕,与明诫共同致力子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中原沦陷后 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 凄凉 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辔。李清照的 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 四印斋本《漱玉词》1卷
• ⑤李清照(1084~约1155) 中国宋代词人。自 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 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 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 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 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 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早期生活 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 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李清照的 《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 四印斋本《漱玉词》1卷
2字音识记 《柳永词两首》 翠幕mu参cen差c堤d沙天堑qian珠现j罗绮q 叠巘yan钓叟su凝噎ye暮霭ai经jng年 《苏轼词两首》 故垒li公瑾jin纶guan樯qang橹|应ying笑我 酹lei料峭qiao吟yin啸κia。萧κiao瑟se一蓑sUδ烟 雨 《辛弃疾词两首》 ·遥岑cen远目玉簪zan鲈鱼脍kuai炙人口掘wen 觅mi舞榭xie歌台封狼居胥xu 《李清照词两首》 薄bao雾纱橱chu戚戚q乍zha暖还寒憔qjao悴cui
• 2.字音识记 • 《柳永词两首》 • 翠幕mù 参cēn差cī 堤dī沙 天堑qiàn 珠玑jī 罗绮qǐ 叠巘yǎn 钓叟sǒu 凝噎yē 暮霭aǐ 经jīng年 • 《苏轼词两首》 • 故垒lěi 公瑾jǐn 纶guān巾 樯qiáng橹lǔ 应yīng笑我 酹lèi 料峭qiào 吟yín啸xiào 萧xiāo瑟sè 一蓑suō烟 雨 • 《辛弃疾词两首》 • 遥岑cén远目 玉簪zān 鲈lú鱼 脍kuài炙人口 揾wèn 觅mì 舞榭xiè歌台 封狼居胥xū • 《李清照词两首》 • 薄báo雾 纱橱chú 戚戚qī 乍zhà暖还寒 憔qiáo悴cuì
3、小题练习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0分)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涧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 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 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 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①(2分)D
• 3、小题练习 •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0分) •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 张孝祥① •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 而作。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 亦善戏矣。”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 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①(2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