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 定法精绅 护定法尊严
第十一章 理解宪法精神 维护宪法尊严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令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宪法的含义,认识宪法的 实质,掌握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明确我国根本 制度和根本任务,明确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增 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的尊 教学重点: 令1、宪法及其实质 令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时数: 2学时
❖ 教学目的和要求: ❖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理解宪法的含义,认识宪法的 实质,掌握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明确我国根本 制度和根本任务,明确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增 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的尊严。 ❖ 教学重点: ❖ 1、宪法及其实质 ❖ 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教学时数: ❖ 2学时
第一节我国宪法是治国安郭的总章程 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宪法的概念与实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 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 本形式。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实质是阶级斗争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二)宪法的基本特征 1、宪法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 2、宪法的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 3、宪法的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第一节 我国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 (一)宪法的概念与实质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 的实际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 本形式。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实质是阶级斗争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 (二)宪法的基本特征 1、宪法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 2、宪法的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 3、宪法的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二、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精神 (一)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一个宪法性文件和四部宪法,即《共同纲领》 和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现行《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在1982年宪法的基础上经过1988年、1993年、 1999年、2004年四次修正,从而使其更加臻于完善。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尊重与保障人 实施依法治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贝 国家工作人员要努力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二、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精神 (一)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一个宪法性文件和四部宪法,即《共同纲领》 和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现行《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在1982年宪法的基础上经过1988年、1993年、 1999年、2004年四次修正,从而使其更加臻于完善。 (二)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 ➢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 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尊重与保障人 ➢ 实施依法治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 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 国家工作人员要努力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贝 (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尊重与 保障人权 (四)实施依法治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和尊严 (五)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六)国家工作人员要努力为人民服务,为人民 谋利益
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 (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 (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三)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尊重与 保障人权 ❖ (四)实施依法治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和尊严 ❖ (五)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 (六)国家工作人员要努力为人民服务,为人民 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