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高三古文默写训练得分: 、《六国论》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 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 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 秦 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五国既丧,齐亦 不免矣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 割,以趋于亡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苟以天下 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 得 夫夷以近, 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 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 亦不能至也。然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此余之所得也。 三、《屈原列传》司马迁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 夫天者,人之始也 父母者,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
1 姓名:( )高三古文默写训练 得分: 一、《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 。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 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 秦, ,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五国既丧,齐亦 不免矣......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 割,以趋于亡。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苟以天下 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游 褒 禅 山 记》 王安石 于 是 余 有 叹 焉 。 古 人 之 观 于 天 地 、 山 川 、 草 木 、 虫 鱼 、 鸟 兽 , 往 往 有 得, 。夫夷以近, ;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 焉,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 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 ,亦不能至也。然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此余之所得也。 三、《屈原列传》 司马迁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 。夫天者,人之始也; 父母者,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
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 。信而见疑, ,能无怨乎?屈平 之作《离骚》,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 洁, ;其行廉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 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皤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 也 四、《蜀道难》李白 噫吁嘘,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 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 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 何盘盘, 。扪参历井仰胁息, 问君西游何时还? 但见悲鸟号古 木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 天 连峰去天不盈尺 瀑流争喧兀,砒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 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五、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 人生得意须尽 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 烹羊宰牛且为乐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 贵 古来圣贤皆寂
2 怛 , 未 尝 不 呼 父 母 也 。 屈 平 正 道 直 行 , 竭 忠 尽 智 , 以 事 其 君 , 谗 人 间 之, 。信而见疑, ,能无怨乎?屈平 之作《离骚》,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 洁, ;其行廉,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 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 也, 。 四、《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 ! 尔来四万八千岁, 。西当太白有鸟道, 。 地崩山摧壮士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 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 何盘盘, 。扪参历井仰胁息, 。 问君西游何时还? 。 但 见 悲 鸟 号 古 木,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 天, !连峰去天不盈尺, 。飞湍 瀑流争喧兀 ,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 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五、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 发 , 。 人 生 得 意 须 尽 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 。 烹羊宰牛且为乐, 。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 贵 , 。古来圣贤皆寂
寞 陈王昔时宴平乐, 主人何为言少钱,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 酒 、《兵车行》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 娘妻子走相 送, 。牵衣顿足拦道哭, 道旁过者问行人去时里正与裹头, 边庭流血成海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有健妇把锄犁,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 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 生女犹得嫁比 邻 。君不见青海头, 新鬼烦冤 旧日鬼哭 七、《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若民, 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 而之善,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 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八、《陈情表》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 生孩六月, 行年四 岁,舅夺母志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 亲, 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
3 寞, 。陈王昔时宴平乐, 。 主人何为言少钱,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 酒, 。 六、《兵车行》 杜甫 车 辚 辚 , 马 萧 萧 , 。 耶 娘 妻 子 走 相 送, 。牵衣顿足拦道哭, 。 道旁过者问行人......去时里正与裹头, 。边庭流血成海 水,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纵 有健妇把锄犁,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 租税从 何出? 信知 生男 恶, 。生女 犹得 嫁比 邻, 。君不见青海头, ,新鬼烦冤 旧鬼哭, 。 七、《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若民, , 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 而之善,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 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 ,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八、《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 。生孩六月, ;行年四 岁,舅夺母志。......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 亲, 。 ,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
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 母 ;祖母无臣 。母、孙二人,更相为 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臣生当陨首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 情,谨拜表以闻。 九、《赤壁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 ,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 客上如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 世独立,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 渺渺 兮予怀,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 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 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 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 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 以遨游, 。知不可乎骤得,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 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 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十、《滕王阁序》王勃
4 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 母, ;祖母无臣, 。母、孙二人,更相为 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臣生当陨首,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 情,谨拜表以闻。 九、《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 客 , , 歌 窈 窕 之章 。 少 焉 ,月 出 于 东 山 之 上 , 。 白 露 横 江 , 水 光 接 天 。 纵 一 苇 之 所 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 世独立, 。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 。渺渺 兮予怀, 。”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 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 , 酾酒临江,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 上, ,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 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 以遨游, 。知不可乎骤得,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 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 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十、《滕王阁序》 王勃
时维九 潦水尽而寒潭清 俨骖騑于 路,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 重霄; 下临无地。鹤汀凫渚, 桂殿兰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 。闾阎扑 地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 霁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 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十一、《离骚》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纫秋兰以为 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 。朝搴附之木兰兮, 春与秋其代序。 恐美人之迟暮 ),何不改乎此度也?( 来吾道夫先路也 十二、《梦游夭姥吟留别》李白 海客谈瀛洲,、;越人语天姥,、天姥连 天向天横, 。天台一万八千丈, 我欲因之梦吴越,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 在,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 日,千岩万转路不定,熊咆龙吟殷岩 云青青兮欲雨, 。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 。霓为衣兮 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5 时维九月, 。潦水尽而寒潭清, 。俨骖騑于 上路,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 重霄; ,下临无地。鹤汀凫渚, ;桂殿兰 宫, 。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 。闾阎扑 地,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 霁, 。 ,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 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 十一、《离骚》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 。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纫秋兰以为 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 。朝搴阰之木兰兮, 。 ,春与秋其代序。 ,恐美人之迟暮。 ( ),何不改乎此度也?( ), 来吾道夫先路也。 十二、《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 ;越人语天姥, 。天姥连 天向天横, 。天台一万八千丈, 。 我欲因之梦吴越,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 在, 。 脚著 谢公屐 ,身 登青 云梯。 半壁 见海 日, 。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 泉, 。云青青兮欲雨, 。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 。霓为衣兮 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