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 掌握:1、建安时期"三曹"、"七子"、"一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 术成就。 2、正始时期嵇康、阮籍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理解:1“建安风骨”的含义及影响 2、比较建安与正始时期的文学倾向。 了解:1建安时期的社会背景。 2、正始时期的社会背景。 掌握:1、左思的作品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 2、爱国诗人刘琨的诗歌 了解:太康文学总的倾向及“三张”、“两潘”、“二陆 左”简介 (三)陶渊明 掌握:1、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田园诗、咏怀、咏史诗。 2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平常与醇美的统一,情、景、 理的统 理解:1、陶渊明独创的田园诗为诗歌创作开辟了新天地。 2、陶渊明对后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二)建安文学和正始文学 掌握:1、建安时期"三曹" 、 "七子" 、 "一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 术成就。 2、正始时期嵇康、阮籍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理解:1、“建安风骨”的含义及影响。 2、比较建安与正始时期的文学倾向。 了解:1、建安时期的社会背景。 2、正始时期的社会背景。 掌握:1、左思的作品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 2、爱国诗人刘琨的诗歌。 了解:太康文学总的倾向及“三张”、“两潘”、“二陆”、 “一左”简介。 (三)陶渊明 掌握:1、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田园诗、咏怀、咏史诗。 2、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平常与醇美的统一,情、景、 理的统一。 理解:1、陶渊明独创的田园诗为诗歌创作开辟了新天地。 2、陶渊明对后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掌握:1、《西洲曲》和《木兰诗》的风格。 2、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差异。 理解:1南北朝乐府民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地域及思想内容和形式的 特点 2、北朝各民族共同创作的乐府民歌的特点。 (四)南北朝散文 掌握: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鲍照诗歌的特点,谢眺诗的特点,庾信诗 的成就。 理解:山水诗的兴起,七言诗的成熟,"永明体与宫体"诗的概念。 了解:1、骈文的特点及重要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2、散文代表作家及作品。 (五)魏晋南北朝小说 掌握:1、志怪小说及其代表作《搜神记》 2、志人小说及其代表作《世说新语》。 理解:魏晋南北朝小说发展的原因。 (六)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掌握:1、曹丕的《典论论文》和陆机的《文赋》的主要内容。一 2、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的理论贡献 理解:文学理论迅速发展的原因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掌握:1、《西洲曲》和《木兰诗》的风格。 2、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差异。 理解:1、南北朝乐府民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地域及思想内容和形式的 特点。 2、北朝各民族共同创作的乐府民歌的特点。 (四)南北朝散文 掌握: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鲍照诗歌的特点,谢眺诗的特点,庾信诗 的成就。 理解:山水诗的兴起,七言诗的成熟,"永明体"与"宫体"诗的概念。 了解:1、骈文的特点及重要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2、散文代表作家及作品。 (五)魏晋南北朝小说 掌握:1、志怪小说及其代表作《搜神记》。 2、志人小说及其代表作《世说新语》。 理解:魏晋南北朝小说发展的原因。 (六)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掌握:1、曹丕的《典论·论文》和陆机的《文赋》的主要内容。 2、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的理论贡献。 理解:文学理论迅速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