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能带宽度随能量增加而增加,随离子对电子约 束程度增加而减少。 E N E 个 能 △E2 级 AEs E 原子能级 晶体能带
2)能带宽度随能量增加而增加,随离子对电子约 束程度增加而减少
3)每个角量子数一定的能带中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2+D)N 例:ns带l=0,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 np带=1,最多容纳电子数为6N 能带被电子填满: 滿带 能带未被电子填满:导 完全未被电子填充:空带 (激发态能级) 可为满带 价电子所处的能带价带 可为导带
3)每个角量子数一定的能带中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2l+1)N 价电子所处的能带—价带 可为满带 可为导带 例:ns带 l=0,最多容纳电子数为 2N np带 l=1,最多容纳电子数为 6N 能带被电子填满: 满带 能带未被电子填满: 导带 完全未被电子填充: 空带 (激发态能级)
4)能量最小原理:电子总是先填满能量较低的能带。 T→→0K,无激发电子原子所占据的 最大能级叫做费米能级,此时满能 满 级与空能级的分界面叫做费米面。 1927年提出, 1957年测量第一个费米面能级(铜),随后 建立费米面编目, 60年代:集成电路(IC) 70年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VcIC) 集成度高速增长,目前布线密度接近纳米量级
4) 能量最小原理:电子总是先填满能量较低的能带。 T 0K, 无激发电子,原子所占据的 最大能级叫做费米能级,此时满能 级与空能级的分界面叫做费米面。 EF 1927年提出, 1957年测量第一个费米面能级(铜),随后 建立费米面编目, 60年代:集成电路(IC) 70年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CIC) 集成度高速增长,目前布线密度接近纳米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