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卷三梁本纪第 应之曰:“是《春秋》之志尔。鲁桓公弑隐公而自立者、宣公弑子赤而自立者、郑厉公逐世子忽而自 立者、卫公孙剽逐其君衎而自立者,圣人于《春秋》皆不绝其为君。此予所以不伪梁者,用《春秋》 之法也。”“然则《春秋》亦奖篡乎?”曰:“惟不绝四者之为君,于此见《春秋》之意也。圣人之于 《春秋》用意深,故能劝戒切;为言信,然后善恶明。夫欲著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其实尝 为君矣,书其为君:其实篡也,书其篡。各传其实,而使后世信之,则四君之罪不可得而掩尔。使 为君者不得掩其恶,然后人知恶名不可逃,则为恶者庶乎其息矣。是谓用意深而劝戒切,为言信而 善恶明也。桀、纣不待贬其王,而万世所共恶者也。《春秋》于大恶之君不诛绝之者,不害其褒善贬 恶之旨也。惟不没其实,以著其罪,而信乎后世。与其为君而不得掩其恶,以息人之为恶。能知《春 秋》之此意,然后知予不伪梁之旨也。” 新五代史卷三梁本纪第三 末帝 末帝,太祖第三子友贞也。“末”非谥号,从其本语。为人美容貌,沈厚寡言,雅好儒士。太祖 即位,封均王,为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 乾化二年六月,太祖遇弑,友珪自立。杀博王友文,以弑帝之罪归之。以王为东京留守、开封 尹。敬翔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户部尚书李振为崇政院使 明年,友珪改元曰“凤历”。二月,驸马都尉赵岩至东都,王私与之谋,遣马慎交之魏州,见杨 师厚计事。师厚遣小校王舜贤至洛阳,告左龙虎统军袁象先,使讨贼。是时,怀州龙骧屯兵叛,方 追汝等欲尽坑之。”诸将皆泣,莫知所为。王曰:“先皇帝经王业三十余年,今日尚为友珪所杀, 汝等安所逃死乎?”因出太祖画像,佘诸将而泣口:“汝能趋洛阳擒逆贼,则转祸为福矣。”军士皆 呼万岁,请王为主,王乃遣人趣象先等。庚寅,象先等以禁兵付贱,友珪死,杜晓见杀。象先遣赵 岩持传国宝至东都,请王入洛阳。王报曰:“夷闩,太祖所以兴王业也。北拒并汾,东至淮海,国家 藩镇,多在东方。命将出师,利于便近。是月,皇帝即于东都。即位,大事。失其日而书“是月 见乱之甚。“于东都”,终上文也。复称乾化三年复博主友文官爵。三月丁未,更名锃。夏五月, 杨师厚取沧州。秋九月甲辰,御史大夫姚洎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冬十二月,晋人取幽州。 四年夏四月丁丑,贬于兢为莱州司马。武宁军节度使蒋殷反,天平军节度使牛存节讨之 贞明元年春正月,存节克徐州。蒋殷自燔死,故不书伏诛。三月丁卯,赵光逢罢。平卢军节度 使贺德伦为天雄军节度使。命官不书,非常而有故则书,此书为天雄军乱张本。分其相、澶、卫州 为昭德军。宣徽使张筠为节度使。己丑,天雄军乱,贺德伦叛附于晋。军乱,书首恶。不书而书德 伦叛,责贵者深也。德伦不可加以首恶,而可责其不死以叛。张彦实首恶,而略不书,彦,微者 德伦可以诛而不诛,故以德伦独任其责。邠州李保衡叛于歧来附。夏六月庚寅朔,晋王李存勖入于 魏州,遂取德州。冬十月辛亥,康王友孜反,伏诛。反者不日,诛反者有日,故书。十一月乙丑, 改元。耀州温昭图叛于歧来附。是岁,更名瑱。旧史失其日月。 二年春二月丙申,杨涉罢。三月,镇南军节度使刘郣及晋人战于故元城,败绩,奔于滑州。晋 人取卫州、惠州。捉生都将李霸反,伏诛。夏六月,捉生都将张温叛,降于晋。秋七月,晋人取相 州,张筠奔于京师。安国军节度使阎宝叛,附于晋。八月丁酉,太子太保致仕。赵光逢为司空,兼 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月,晋人取沧州。横海军节度使戴思远奔于京师。晋人克贝州,守 将张源德死之。书死,得其死也。冬十月丁酉,中书侍郎郑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年夏四月辛卯,右千牛卫大将军刘璩使于契丹。冬十二月,宣义军节度使贺瓌为北面行营招 讨使。己巳,如西都,卜郊。晋人取杨刘。 四年正月,不克郊。己卯,至自西都。夏四月己酉,尚书吏部侍郎萧顷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己巳,赵光逢罢。冬十二月庚子朔,贺瓌杀其将谢彦章、孟审澄、侯温裕。癸亥,瓌及晋 人战于胡柳,败绩。是岁,泰宁军节度使张守进叛于晋。亳州团练使刘鄂为兖州安抚制置使,以讨 第6页
新五代史卷三 梁本纪第三 第 6 页 应之曰:“是《春秋》之志尔。鲁桓公弑隐公而自立者、宣公弑子赤而自立者、郑厉公逐世子忽而自 立者、卫公孙剽逐其君衎而自立者,圣人于《春秋》皆不绝其为君。此予所以不伪梁者,用《春秋》 之法也。”“然则《春秋》亦奖篡乎?”曰:“惟不绝四者之为君,于此见《春秋》之意也。圣人之于 《春秋》用意深,故能劝戒切;为言信,然后善恶明。夫欲著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其实尝 为君矣,书其为君;其实篡也,书其篡。各传其实,而使后世信之,则四君之罪不可得而掩尔。使 为君者不得掩其恶,然后人知恶名不可逃,则为恶者庶乎其息矣。是谓用意深而劝戒切,为言信而 善恶明也。桀、纣不待贬其王,而万世所共恶者也。《春秋》于大恶之君不诛绝之者,不害其褒善贬 恶之旨也。惟不没其实,以著其罪,而信乎后世。与其为君而不得掩其恶,以息人之为恶。能知《春 秋》之此意,然后知予不伪梁之旨也。” 新五代史卷三 梁本纪第三 末帝 末帝,太祖第三子友贞也。“末”非谥号,从其本语。为人美容貌,沈厚寡言,雅好儒士。太祖 即位,封均王,为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 乾化二年六月,太祖遇弑,友珪自立。杀博王友文,以弑帝之罪归之。以王为东京留守、开封 尹。敬翔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户部尚书李振为崇政院使。 明年,友珪改元曰“凤历”。二月,驸马都尉赵岩至东都,王私与之谋,遣马慎交之魏州,见杨 师厚计事。师厚遣小校王舜贤至洛阳,告左龙虎统军袁象先,使讨贼。是时,怀州龙骧屯兵叛,方 捕索之,王乃伪为友珪诏书,发左右龙骧在东都者,皆还洛阳,因激怒之,曰:“天子以怀州屯兵叛, 追汝等欲尽坑之。”诸将皆泣,莫知所为。王曰:“先皇帝经营王业三十余年,今日尚为友珪所杀, 汝等安所逃死乎?”因出太祖画像,示诸将而泣曰:“汝能趋洛阳擒逆贼,则转祸为福矣。”军士皆 呼万岁,请王为主,王乃遣人趣象先等。庚寅,象先等以禁兵讨贼,友珪死,杜晓见杀。象先遣赵 岩持传国宝至东都,请王入洛阳。王报曰:“夷门,太祖所以兴王业也。北拒并汾,东至淮海,国家 藩镇,多在东方。命将出师,利于便近。”是月,皇帝即位于东都。即位,大事。失其日而书“是月”, 见乱之甚。“于东都”,终上文也。复称乾化三年。复博王友文官爵。三月丁未,更名锽。夏五月, 杨师厚取沧州。秋九月甲辰,御史大夫姚洎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冬十二月,晋人取幽州。 四年夏四月丁丑,贬于兢为莱州司马。武宁军节度使蒋殷反,天平军节度使牛存节讨之。 贞明元年春正月,存节克徐州。蒋殷自燔死,故不书伏诛。三月丁卯,赵光逢罢。平卢军节度 使贺德伦为天雄军节度使。命官不书,非常而有故则书,此书为天雄军乱张本。分其相、澶、卫州 为昭德军。宣徽使张筠为节度使。己丑,天雄军乱,贺德伦叛附于晋。军乱,书首恶。不书而书德 伦叛,责贵者深也。德伦不可加以首恶,而可责其不死以叛。张彦实首恶,而略不书,彦,微者。 德伦可以诛而不诛,故以德伦独任其责。邠州李保衡叛于歧来附。夏六月庚寅朔,晋王李存勖入于 魏州,遂取德州。冬十月辛亥,康王友孜反,伏诛。反者不日,诛反者有日,故书。十一月乙丑, 改元。耀州温昭图叛于歧来附。是岁,更名瑱。旧史失其日月。 二年春二月丙申,杨涉罢。三月,镇南军节度使刘鄩及晋人战于故元城,败绩,奔于滑州。晋 人取卫州、惠州。捉生都将李霸反,伏诛。夏六月,捉生都将张温叛,降于晋。秋七月,晋人取相 州,张筠奔于京师。安国军节度使阎宝叛,附于晋。八月丁酉,太子太保致仕。赵光逢为司空,兼 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月,晋人取沧州。横海军节度使戴思远奔于京师。晋人克贝州,守 将张源德死之。书死,得其死也。冬十月丁酉,中书侍郎郑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三年夏四月辛卯,右千牛卫大将军刘璩使于契丹。冬十二月,宣义军节度使贺瓌为北面行营招 讨使。己巳,如西都,卜郊。晋人取杨刘。 四年正月,不克郊。己卯,至自西都。夏四月己酉,尚书吏部侍郎萧顷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己巳,赵光逢罢。冬十二月庚子朔,贺瓌杀其将谢彦章、孟审澄、侯温裕。癸亥,瓌及晋 人战于胡柳,败绩。是岁,泰宁军节度使张守进叛于晋。亳州团练使刘鄩为兖州安抚制置使,以讨
新五代史卷四唐本纪第四 之。旧史不书亡其月日,故书于岁末。为明年克兖州张本 五年春正月,晋军于德胜。用兵无胜败,不书。此梁、晋得失所系,故书也。秋八月乙未朔, 开封尹王瓒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冬十月,刘鄂克兖州。张守进伏诛。十二月,晋人取濮阳。天平军 节度使霍彦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 六年夏四月己亥,降死罪以下囚。乙巳,尚书左丞李琪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中节 度使朱友谦袭同州,杀其节度使程全晖,叛附于晋。泰宁军节度使刘郣讨之。秋七月,陈州妖贼冊 乙自称天子。九月庚寅,供奉官郎公远为契丹欢好使。冬十月,冊乙伏诛 龙德元年春,赵将张文礼杀其君镕,来乞师,不许。文礼初为镕养子,号王德明。此书张文礼 者,从旧史。三月丁亥朔,禁私度僧尼。陈州刺史惠王友能反。夏五月丙戌朔,德音改元,降流罪 已下囚。秋,赦友能。降封房陵侯。天平军节度使戴思远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冬十月,思远及晋人 战于戚城,败绩 二年春正月,思远袭魏州,取成安。秋八月,滑州兵马留后段凝攻卫州,执其刺史李存儒。戴 思远克淇门、共城、新乡 年春三月,潞州李继韬叛于晋,来附。夏闰四月,唐人取郓州。晋未即位,已自与梁为敌国。 至其建号,于梁无所利害,故不书。唐建号而书唐人者,因事而见尔。五月庚申,宣义军节度使王 彦章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取德胜南城。秋八月,段凝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先锋将康延孝叛,降于唐 冬十月甲戌,宣义军节度使王彦章及唐人战于中都,败绩,死之。凡官皆不重书。此书者,嫌彦章 已罢招讨使而与唐战。盖罢使而别将兵以战也。唐人取曹州。盗窃传国宝奔于唐。戊寅,皇帝崩。 年三十六。梁亡。书曰梁亡,见唐庄宗之立速也。四月,庄宗立称唐,十月,梁始亡。见唐不待灭 梁而立。 新五代史卷四唐本纪第四 庄宗上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其先本号朱邪,盖出于西突厥。至其后世,别自号曰沙陀,而以朱邪为 姓。唐德宗时,有朱邪尽忠者,居于北庭之金满册。N 贞元中,吐蕃赞普攻陷北庭,徙尽忠于甘州,而役属之。其后,赞普为回鹘所败,尽忠与其子 执宜东走,赞普怒,追之。及于石门关,尽忠战死,执宜独走,归唐。居之盐州,以隶河西节度使 范希朝。希朝徙镇太原,执宜从之,居之定襄神武川之新城。其部落万骑,皆骁勇,善骑射,号“ 陀军”。执宜死,其子曰赤心 懿宗咸通十年,神策大将军康承训统十八将讨庞勋于徐州,以朱邪赤心为太原行营招讨、沙陀 三部落军使。以从破勋功,拜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赐姓名曰李国昌,以之属籍。沙陀素强, 而国昌恃功益横恣,懿宗患之。 十三年,徙国昌云州刺史、大同军防御使。国昌称疾拒命。国昌子克用尤善骑射,能仰中双凫 为云州守捉使。国昌已拒命,克用乃杀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据云州,自称留后。唐以太仆卿卢简 方为振武节度使,会幽、并兵讨之。简方行至风州,军溃。由是沙陀侵掠代北,为边患矣 明年,僖宗即位,以谓前太原节度使李业遇沙陀有恩,而业已死,乃以其子钧为灵武节度使, 宣慰沙陀六州三部落使,六州三部落,皆不见其名处,据《唐书》除使有此语尔。以招缉之,拜克 用大同军防御使。居久之,国昌出击党项,吐浑赫连铎袭破振武。克用闻之,自云州往迎国昌,而 云州人亦闭关拒之。国昌父子无所归,因掠蔚、朔间,得兵三千。国昌入保蔚州,克用还据新城。 僖宗乃拜铎大同军使,以李钧为代北招讨使,以讨沙陀。 乾符五年,沙陀破遮虏军,又破岢岚军,而唐兵数败。沙陀由此益炽,北据蔚、朔,南侵忻、 代、岚、石,至于太谷焉。 广明元年,招讨使李琢会幽州李可举、云州赫连铎,击沙陀。克用与可举相拒雄武军。其叔父 友金以蔚、朔州降于琢,克用闻之,遽还。可举追至药儿岭,大败之,琢军夹击,又败之于蔚州 第7页
新五代史卷四 唐本纪第四 第 7 页 之。旧史不书亡其月日,故书于岁末。为明年克兖州张本。 五年春正月,晋军于德胜。用兵无胜败,不书。此梁、晋得失所系,故书也。秋八月乙未朔, 开封尹王瓒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冬十月,刘鄩克兖州。张守进伏诛。十二月,晋人取濮阳。天平军 节度使霍彦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 六年夏四月己亥,降死罪以下囚。乙巳,尚书左丞李琪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中节 度使朱友谦袭同州,杀其节度使程全晖,叛附于晋。泰宁军节度使刘鄩讨之。秋七月,陈州妖贼毌 乙自称天子。九月庚寅,供奉官郎公远为契丹欢好使。冬十月,毌乙伏诛。 龙德元年春,赵将张文礼杀其君镕,来乞师,不许。文礼初为镕养子,号王德明。此书张文礼 者,从旧史。三月丁亥朔,禁私度僧尼。陈州刺史惠王友能反。夏五月丙戌朔,德音改元,降流罪 已下囚。秋,赦友能。降封房陵侯。天平军节度使戴思远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冬十月,思远及晋人 战于戚城,败绩。 二年春正月,思远袭魏州,取成安。秋八月,滑州兵马留后段凝攻卫州,执其刺史李存儒。戴 思远克淇门、共城、新乡。 三年春三月,潞州李继韬叛于晋,来附。夏闰四月,唐人取郓州。晋未即位,已自与梁为敌国。 至其建号,于梁无所利害,故不书。唐建号而书唐人者,因事而见尔。五月庚申,宣义军节度使王 彦章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取德胜南城。秋八月,段凝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先锋将康延孝叛,降于唐。 冬十月甲戌,宣义军节度使王彦章及唐人战于中都,败绩,死之。凡官皆不重书。此书者,嫌彦章 已罢招讨使而与唐战。盖罢使而别将兵以战也。唐人取曹州。盗窃传国宝奔于唐。戊寅,皇帝崩。 年三十六。梁亡。书曰梁亡,见唐庄宗之立速也。四月,庄宗立称唐,十月,梁始亡。见唐不待灭 梁而立。 新五代史卷四 唐本纪第四 庄宗上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其先本号朱邪,盖出于西突厥。至其后世,别自号曰沙陀,而以朱邪为 姓。唐德宗时,有朱邪尽忠者,居于北庭之金满州。 贞元中,吐蕃赞普攻陷北庭,徙尽忠于甘州,而役属之。其后,赞普为回鹘所败,尽忠与其子 执宜东走,赞普怒,追之。及于石门关,尽忠战死,执宜独走,归唐。居之盐州,以隶河西节度使 范希朝。希朝徙镇太原,执宜从之,居之定襄神武川之新城。其部落万骑,皆骁勇,善骑射,号“沙 陀军”。执宜死,其子曰赤心。 懿宗咸通十年,神策大将军康承训统十八将讨庞勋于徐州,以朱邪赤心为太原行营招讨、沙陀 三部落军使。以从破勋功,拜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赐姓名曰李国昌,以之属籍。沙陀素强, 而国昌恃功益横恣,懿宗患之。 十三年,徙国昌云州刺史、大同军防御使。国昌称疾拒命。国昌子克用尤善骑射,能仰中双凫, 为云州守捉使。国昌已拒命,克用乃杀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据云州,自称留后。唐以太仆卿卢简 方为振武节度使,会幽、并兵讨之。简方行至凤州,军溃。由是沙陀侵掠代北,为边患矣。 明年,僖宗即位,以谓前太原节度使李业遇沙陀有恩,而业已死,乃以其子钧为灵武节度使, 宣慰沙陀六州三部落使,六州三部落,皆不见其名处,据《唐书》除使有此语尔。以招缉之,拜克 用大同军防御使。居久之,国昌出击党项,吐浑赫连铎袭破振武。克用闻之,自云州往迎国昌,而 云州人亦闭关拒之。国昌父子无所归,因掠蔚、朔间,得兵三千。国昌入保蔚州,克用还据新城。 僖宗乃拜铎大同军使,以李钧为代北招讨使,以讨沙陀。 乾符五年,沙陀破遮虏军,又破岢岚军,而唐兵数败。沙陀由此益炽,北据蔚、朔,南侵忻、 代、岚、石,至于太谷焉。 广明元年,招讨使李琢会幽州李可举、云州赫连铎,击沙陀。克用与可举相拒雄武军。其叔父 友金以蔚、朔州降于琢,克用闻之,遽还。可举追至药儿岭,大败之,琢军夹击,又败之于蔚州
新五代史卷四唐本纪第四 沙陀大溃,克用父子亡入达靼。克用少骁勇,军中号曰“李鷁儿”。其一目眇,及其贵也,又号“独 眼龙”。其威名盖于代北。其在达靼久之,郁郁不得志,又常惧其图己,因时时从其群豪射猎,或挂 针于木,或立马鞭百步射之,辄中,群豪皆服以为神 黄巢已陷京师,中和元年,代北起军使陈景思发沙陀先所降者,与吐浑、安庆等万人赴京师 行至绛州,沙陀军乱,大掠而还。景思念沙陀非克用不可将,乃以诏书招克用于达靼。承制以为代 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率蕃、汉万人出石岭关,过太原,求发军钱。节度使郑从谠与之钱 千缗,米千石,克用怒,纵兵大掠而还。 年十一月,景思、克用复以步骑万七千赴京师。 三年正月,出于河中,进屯乾坑。巢党惊曰:“鹚儿军至矣。”二月,败巢将黄邺于石隄谷 月,又败赵璋、尚让于良田坡,横尸三十里。是时,诸镇兵皆会长安,大战渭桥,贼败走入城。克 用乘胜追之,自光泰门先入,战望春宫升阳殿,巢败,南走出蓝田关,京师平。克用功第一,天子 拜克用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以国昌为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十月,国昌卒。 十一月,遣其弟克脩攻昭义孟方立,取其泽、潞二州。方立走山东,以邢、洺、磁三州自别为昭义 军。昭义军,在唐时跨山东、西,管五州。至是,泽、潞入于晋,邢、洺、磁,孟氏据之。故当时 有两昭义。黄巢南走至蔡州,降秦宗权,遂攻陈州。 四年,克用以兵五万救陈州,出天井关,假道河阳,诸葛爽不许,乃自河中渡河。四月,败尚 让于太康,又败黄邺于西华。巢且走且战,至中牟,临河未渡,而克用追及之,贼众惊溃。比至封 丘,又败之。巢脱身走,克用追之。一日夜驰二百里,至于冤朐,不及而还。过汴州,休军封禅寺, 朱全忠飨克用于上源驿。夜,酒罢,克用醉卧三伏兵发,火起,侍者郭景铢灭烛,匿克用床下,以 水醒面而告以难。会天大雨,灭火。克用得从者薛铁山、贺回鹘等随电光缒尉氏门出,还军中。七 月,至于太原,讼其事于京师,请加兵手汴。遣弟克脩将乓万人屯于河中以待。僖宗和解之,用破 巢功,封克用陇西郡王。 光启元年,河中王重荣与宦者田令孜有隙,徙重荣充州以定州王处存为河中节度使。诏克用 以兵护处存之镇。克用不僭号,故不称王、重荣使人给克用“天子诏重荣,俟克用至,与处存共 诛之。”因伪为诏书,示克用,曰:“此朱金忠之谋也。”克用猪之,八上表请讨全忠,僖宗不许,克 用大怒。重荣既不肯徙,僖宗遣邠州朱玫、风翔李昌符讨之。克用反以兵助重荣,败玫于沙苑,遂 犯京师,纵火大掠。天子出居于兴元。克用退屯河中。朱玫亦反以兵追天子,不及。得襄王煴,迫 之称帝,屯于凤翔。僖宗念独克用可以破玫,而不能使也,当破黄巢长安时,天下兵马都监杨复恭 与克用善,乃遣谏议大夫刘崇望以诏书召克用,且道复恭意,使进兵讨玫等。克用阳诺而不行 明年,孟方立死,弟迁立 大顺元年,克用击破孟迁,取邢、洺、磁三州,乃遣安金俊攻赫连铎于云州。幽州李匡威救铎 战于蔚州,金俊大败。于是,匡威铎及朱全忠皆请因其败伐之。昭宗以克用破黄巢,功高不可伐, 下其事台省,四品官议,议者多言不可。宰相张浚独以谓“沙陀前逼僖宗幸兴元,罪当诛,可伐。” 军容使杨复恭,克用所善也,亦极谏,以为不可。昭宗然之。诏谕全忠等。全忠阴赂浚,使持其议 益坚,昭宗不得已,以浚为太原四面行营兵马都统,韩建为副使。是时,潞州将冯霸叛降于梁,梁 遣葛从周入潞州,唐以京兆尹孙揆为昭义军节度使。克用遣李存孝执揆于长子,又遣康君立取潞州。 十一月,浚及克用战于阴地,浚军三战三败,浚、建遁归。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克用上表自诉,其辞慢侮,天子为之引咎,优诏答之 年二月,复拜克用河东节度使、陇西郡王,加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四月,攻赫连铎于云州, 围之百余日,铎走吐浑。八月,大蒐于太原,出晋、绛,掠怀、孟,至于邢州。遂攻王镕于镇州。 克用栅常山西,以十余骑渡滹沱,觇敌,遇大雨,平地水深数尺,镇人袭之,克用匿林中。祷其马 曰:“吾世有太原者,马不嘶。”马偶不嘶以免。前军李存孝取临城,进攻元氏。李匡威救镕,克用 还军邢州。 景福元年,王镕攻邢州。李存信、李嗣勋等败镕于尧山。二月,会王处存攻镕,战于新市,为 第8页
新五代史卷四 唐本纪第四 第 8 页 沙陀大溃,克用父子亡入达靼。克用少骁勇,军中号曰“李鵶儿”。其一目眇,及其贵也,又号“独 眼龙”。其威名盖于代北。其在达靼久之,郁郁不得志,又常惧其图己,因时时从其群豪射猎,或挂 针于木,或立马鞭百步射之,辄中,群豪皆服以为神。 黄巢已陷京师,中和元年,代北起军使陈景思发沙陀先所降者,与吐浑、安庆等万人赴京师。 行至绛州,沙陀军乱,大掠而还。景思念沙陀非克用不可将,乃以诏书招克用于达靼。承制以为代 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率蕃、汉万人出石岭关,过太原,求发军钱。节度使郑从谠与之钱 千缗,米千石,克用怒,纵兵大掠而还。 二年十一月,景思、克用复以步骑万七千赴京师。 三年正月,出于河中,进屯乾坑。巢党惊曰:“鵶儿军至矣。”二月,败巢将黄邺于石隄谷。三 月,又败赵璋、尚让于良田坡,横尸三十里。是时,诸镇兵皆会长安,大战渭桥,贼败走入城。克 用乘胜追之,自光泰门先入,战望春宫升阳殿,巢败,南走出蓝田关,京师平。克用功第一,天子 拜克用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以国昌为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十月,国昌卒。 十一月,遣其弟克脩攻昭义孟方立,取其泽、潞二州。方立走山东,以邢、洺、磁三州自别为昭义 军。昭义军,在唐时跨山东、西,管五州。至是,泽、潞入于晋,邢、洺、磁,孟氏据之。故当时 有两昭义。黄巢南走至蔡州,降秦宗权,遂攻陈州。 四年,克用以兵五万救陈州,出天井关,假道河阳,诸葛爽不许,乃自河中渡河。四月,败尚 让于太康,又败黄邺于西华。巢且走且战,至中牟,临河未渡,而克用追及之,贼众惊溃。比至封 丘,又败之。巢脱身走,克用追之。一日夜驰二百里,至于冤朐,不及而还。过汴州,休军封禅寺, 朱全忠飨克用于上源驿。夜,酒罢,克用醉卧,伏兵发,火起,侍者郭景铢灭烛,匿克用床下,以 水醒面而告以难。会天大雨,灭火。克用得从者薛铁山、贺回鹘等随电光缒尉氏门出,还军中。七 月,至于太原,讼其事于京师,请加兵于汴。遣弟克脩将兵万人屯于河中以待。僖宗和解之,用破 巢功,封克用陇西郡王。 光启元年,河中王重荣与宦者田令孜有隙,徙重荣兖州,以定州王处存为河中节度使。诏克用 以兵护处存之镇。克用不僭号,故不称王。重荣使人绐克用曰:“天子诏重荣,俟克用至,与处存共 诛之。”因伪为诏书,示克用,曰:“此朱全忠之谋也。”克用信之,八上表请讨全忠,僖宗不许,克 用大怒。重荣既不肯徙,僖宗遣邠州朱玫、凤翔李昌符讨之。克用反以兵助重荣,败玫于沙苑,遂 犯京师,纵火大掠。天子出居于兴元。克用退屯河中。朱玫亦反以兵追天子,不及。得襄王煴,迫 之称帝,屯于凤翔。僖宗念独克用可以破玫,而不能使也,当破黄巢长安时,天下兵马都监杨复恭 与克用善,乃遣谏议大夫刘崇望以诏书召克用,且道复恭意,使进兵讨玫等。克用阳诺而不行。 明年,孟方立死,弟迁立。 大顺元年,克用击破孟迁,取邢、洺、磁三州,乃遣安金俊攻赫连铎于云州。幽州李匡威救铎, 战于蔚州,金俊大败。于是,匡威铎及朱全忠皆请因其败伐之。昭宗以克用破黄巢,功高不可伐, 下其事台省,四品官议,议者多言不可。宰相张浚独以谓“沙陀前逼僖宗幸兴元,罪当诛,可伐。” 军容使杨复恭,克用所善也,亦极谏,以为不可。昭宗然之。诏谕全忠等。全忠阴赂浚,使持其议 益坚,昭宗不得已,以浚为太原四面行营兵马都统,韩建为副使。是时,潞州将冯霸叛降于梁,梁 遣葛从周入潞州,唐以京兆尹孙揆为昭义军节度使。克用遣李存孝执揆于长子,又遣康君立取潞州。 十一月,浚及克用战于阴地,浚军三战三败,浚、建遁归。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克用上表自诉,其辞慢侮,天子为之引咎,优诏答之。 二年二月,复拜克用河东节度使、陇西郡王,加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四月,攻赫连铎于云州, 围之百余日,铎走吐浑。八月,大蒐于太原,出晋、绛,掠怀、孟,至于邢州。遂攻王镕于镇州。 克用栅常山西,以十余骑渡滹沱,觇敌,遇大雨,平地水深数尺,镇人袭之,克用匿林中。祷其马 曰:“吾世有太原者,马不嘶。”马偶不嘶以免。前军李存孝取临城,进攻元氏。李匡威救镕,克用 还军邢州。 景福元年,王镕攻邢州。李存信、李嗣勋等败镕于尧山。二月,会王处存攻镕,战于新市,为
新五代史卷四唐本纪第四 镕所败。八月,李匡威攻云州,以牵克用之兵。克用潜入于云州,返出击匡威,匡威败走。十月, 李存孝以邢州叛 年,存孝求援于王镕,克用出兵井陉击镕,且以书招镕,而急攻其平山。镕惧,遂与克用通 和,献帛五十万匹,出兵助攻邢州 乾宁元年三月,执存孝杀之。冬,攻幽州。李匡俦弃城走,追至景城,见杀。以刘仁恭为留后 年,河中王重盈卒,其诸子珂、珙争立,克用请立珂,凤翔李茂贞、邠宁王行瑜、华州韩建 请立珙。昭宗初两难之,乃以宰相崔胤为河中节度使,既而许克用立珂。茂贞等怒,三镇兵犯京师, 闻克用亦起兵,乃皆罢去。六月,克用攻绛州,斩刺史王瑶。瑶,珙弟,助珙以争者。七月,至于 河中,同州王行约奔于京师,阳言曰:“沙陀十万至矣!”谋奉天子幸邠州,茂贞假子阎圭亦谋劫幸 凤翔,京师大乱。昭宗出居于石门。克用军留月余不进,昭宗遣延王戒丕、丹王允兄事克用,且告 急。八月,克用进军渭桥,以为邠宁四面行营都统。昭宗还京师。十一月,克用击破邠州,王行瑜 走,至庆州,见杀。克用还军云阳。请击茂贞,昭宗慰劳。克用使与茂贞解仇以纾难,拜克用忠正 平难功臣,封晋王。是时,晋军渭北遇雨,六十日。或劝克用入朝,克用未决。都押衙盖寓曰:“天 子还自石门,寝未安席,若晋兵渡渭,人情岂复能安?勤王而已,何必朝哉!”克用笑曰:“盖寓犹 不信我,况天下乎!”乃收军而还。 年正月,昭宗复以张浚为相,克用曰:“此朱全忠之谋也。”乃上表曰:“若陛下朝以浚为相 则臣将暮至阙廷。”京师大恐。浚命遽止。朱全忠之攻兖、郓也,克用遣李存信假道魏州,以救朱宣 等。存信屯于莘县,军士侵掠魏境,罗弘信伏兵攻之,存信败走洺州。克用自将击魏,战于洹水 亡其子落落。六月,破魏成安、洹水、临漳等土余邑。十月,又败魏人于白龙潭,进攻观音门,全 忠救至,乃解。 四年,刘仁恭叛晋。克用以兵五万往仁恭,战于安塞,克用大败。 光化元年,朱全忠遣葛从周攻下邢、洺、磁三州。克用遣周德威出青山口,遇从周于张公桥 德威大败。冬,潞州守将薛志勤卒。李罕之据游州叛附于朱全忠 年,全忠遺氏叔琮攻破承天军,破辽州,至于榆次。周德威败之于洞涡。秋,李嗣昭复取 三年,嗣昭败汴军于汴河,复取洺州。朱奎忠自将围之,嗣昭走至青山口,遇汴伏兵,嗣昭大 败。秋,嗣昭取怀州。是岁,汴人攻镇、定,镇、定皆绝晋,以附于朱全忠。 天复元年,全忠封梁王。梁王攻下晋、绛、河中,执王珂以归。晋失三与国,乃下意为书币, 聘梁以求和。梁王以为晋弱可取,乃曰:“晋虽请盟,而书辞慢。”因大举击晋。四月,氏叔琮入天 井,张文敬入新口,葛从周入土门,王处直入飞狐,侯言入阴地。叔琮取泽、潞,其别将白奉国破 承天军。辽州守将张鄂、汾州守将李瑭皆迎梁军降。晋人大惧,会天大雨霖,梁兵多疾,皆解去 五月,晋复取汾州,诛李瑭。六月,周德威、李嗣昭取慈、隰。 年,进攻晋、绛,大败于蒲县。梁军乘胜破汾、慈、隰三州,遂围太原。克用大惧,谋出奔 云州,又欲奔匈奴,未决,梁军大疫,解去。周德威复取汾、慈、隰三州 四年,梁迁唐都于洛阳,改元曰“天祐”。克用以谓劫天子以迁都者,梁也。天祐非唐号,不可 称,乃仍称天复。 五年,会契丹阿保机于云中,约为兄弟 六年,梁攻燕沧州,燕王刘仁恭来乞师,克用恨仁恭反覆,欲不许,其子存勖谏曰:“此吾复振 之时也。今天下之势,归梁者十七八。强如赵、魏、中山,莫不听命。是自河以北,无为梁患者。 其所惮者,惟我与仁恭耳。若燕、晋合势,非梁之福也。夫为天下者,不顾小怨,且彼常困我,而 我急其难,可因以德而怀之。是谓一举而两得。此不可失之机也。”克用以为然。乃为燕出兵,攻破 潞州,梁围乃解去。以李嗣昭为潞州留后。七年,梁兵十万攻潞州,围以夹城,遣周德威救潞州 军于乱柳。冬,克用疾。是岁,梁灭唐,克用复称天祐四年。 五年正月辛卯,克用卒,年五十三。子存勖立,葬克用于雁门。 第9页
新五代史卷四 唐本纪第四 第 9 页 镕所败。八月,李匡威攻云州,以牵克用之兵。克用潜入于云州,返出击匡威,匡威败走。十月, 李存孝以邢州叛。 二年,存孝求援于王镕,克用出兵井陉击镕,且以书招镕,而急攻其平山。镕惧,遂与克用通 和,献帛五十万匹,出兵助攻邢州。 乾宁元年三月,执存孝杀之。冬,攻幽州。李匡俦弃城走,追至景城,见杀。以刘仁恭为留后。 二年,河中王重盈卒,其诸子珂、珙争立,克用请立珂,凤翔李茂贞、邠宁王行瑜、华州韩建 请立珙。昭宗初两难之,乃以宰相崔胤为河中节度使,既而许克用立珂。茂贞等怒,三镇兵犯京师, 闻克用亦起兵,乃皆罢去。六月,克用攻绛州,斩刺史王瑶。瑶,珙弟,助珙以争者。七月,至于 河中,同州王行约奔于京师,阳言曰:“沙陀十万至矣!”谋奉天子幸邠州,茂贞假子阎圭亦谋劫幸 凤翔,京师大乱。昭宗出居于石门。克用军留月余不进,昭宗遣延王戒丕、丹王允兄事克用,且告 急。八月,克用进军渭桥,以为邠宁四面行营都统。昭宗还京师。十一月,克用击破邠州,王行瑜 走,至庆州,见杀。克用还军云阳。请击茂贞,昭宗慰劳。克用使与茂贞解仇以纾难,拜克用忠正 平难功臣,封晋王。是时,晋军渭北遇雨,六十日。或劝克用入朝,克用未决。都押衙盖寓曰:“天 子还自石门,寝未安席,若晋兵渡渭,人情岂复能安?勤王而已,何必朝哉!”克用笑曰:“盖寓犹 不信我,况天下乎!”乃收军而还。 三年正月,昭宗复以张浚为相,克用曰:“此朱全忠之谋也。”乃上表曰:“若陛下朝以浚为相, 则臣将暮至阙廷。”京师大恐。浚命遽止。朱全忠之攻兖、郓也,克用遣李存信假道魏州,以救朱宣 等。存信屯于莘县,军士侵掠魏境,罗弘信伏兵攻之,存信败走洺州。克用自将击魏,战于洹水, 亡其子落落。六月,破魏成安、洹水、临漳等十余邑。十月,又败魏人于白龙潭,进攻观音门,全 忠救至,乃解。 四年,刘仁恭叛晋。克用以兵五万击仁恭,战于安塞,克用大败。 光化元年,朱全忠遣葛从周攻下邢、洺、磁三州。克用遣周德威出青山口,遇从周于张公桥, 德威大败。冬,潞州守将薛志勤卒。李罕之据潞州,叛附于朱全忠。 二年,全忠遣氏叔琮攻破承天军,又破辽州,至于榆次。周德威败之于洞涡。秋,李嗣昭复取 泽、潞。 三年,嗣昭败汴军于汴河,复取洺州。朱全忠自将围之,嗣昭走至青山口,遇汴伏兵,嗣昭大 败。秋,嗣昭取怀州。是岁,汴人攻镇、定,镇、定皆绝晋,以附于朱全忠。 天复元年,全忠封梁王。梁王攻下晋、绛、河中,执王珂以归。晋失三与国,乃下意为书币, 聘梁以求和。梁王以为晋弱可取,乃曰:“晋虽请盟,而书辞慢。”因大举击晋。四月,氏叔琮入天 井,张文敬入新口,葛从周入土门,王处直入飞狐,侯言入阴地。叔琮取泽、潞,其别将白奉国破 承天军。辽州守将张鄂、汾州守将李瑭皆迎梁军降。晋人大惧,会天大雨霖,梁兵多疾,皆解去。 五月,晋复取汾州,诛李瑭。六月,周德威、李嗣昭取慈、隰。 二年,进攻晋、绛,大败于蒲县。梁军乘胜破汾、慈、隰三州,遂围太原。克用大惧,谋出奔 云州,又欲奔匈奴,未决,梁军大疫,解去。周德威复取汾、慈、隰三州。 四年,梁迁唐都于洛阳,改元曰“天祐”。克用以谓劫天子以迁都者,梁也。天祐非唐号,不可 称,乃仍称天复。 五年,会契丹阿保机于云中,约为兄弟。 六年,梁攻燕沧州,燕王刘仁恭来乞师,克用恨仁恭反覆,欲不许,其子存勖谏曰:“此吾复振 之时也。今天下之势,归梁者十七八。强如赵、魏、中山,莫不听命。是自河以北,无为梁患者。 其所惮者,惟我与仁恭耳。若燕、晋合势,非梁之福也。夫为天下者,不顾小怨,且彼常困我,而 我急其难,可因以德而怀之。是谓一举而两得。此不可失之机也。”克用以为然。乃为燕出兵,攻破 潞州,梁围乃解去。以李嗣昭为潞州留后。七年,梁兵十万攻潞州,围以夹城,遣周德威救潞州, 军于乱柳。冬,克用疾。是岁,梁灭唐,克用复称天祐四年。 五年正月辛卯,克用卒,年五十三。子存勖立,葬克用于雁门
新五代史卷五唐本纪第五 呜呼!世久而失其传者,多矣。岂独史官之缪哉!李氏之先,盖出于西突厥,本号朱邪。至其 后世,别自号曰沙陀,而以朱邪为姓,拔野古为始祖。其自序云:沙陀者,北庭之碛也。当唐太宗 时,破西突厥诸部,分同罗、仆骨之人于此碛。置沙陀府。而以其始祖拔野古为都督,其传子孙数 世,皆为沙陀都督。故其后世,因自号沙陀。然予考于传记,其说皆非也。夷狄无姓氏,朱邪,部 族之号耳。拔野古与朱邪同时人,非其始祖,而唐太宗时未尝有沙陀府也。唐太宗破西突厥,分其 诸部置十三州,以同罗为龟林都督府,仆骨为金微都督府,拔野古为幽陵都督府,未尝有沙陀府也。 当是时,西突厥有铁勒、延陀、阿史那之类为最大;其别部有同罗、仆骨、拔野古等以十数。盖其 小者也;又有处月、处密诸部,又其小者也。朱邪者,处月别部之号耳。太宗二十二年,已降拔野 古,其明年,阿史那贺鲁叛。至高宗永徽二年,处月朱邪孤注从贺鲁战于牢山,为契苾何力所败」 遂没不见。后百五六十年,宪宗时有朱邪尽忠及子执宜,见于中国,而自号沙陀,以朱邪为姓矣。 盖沙陀者,大碛也,在金莎山之阳、蒲类海之东。自处月以来居此碛,号沙陀突厥,而夷狄无文字 传记,朱邪又微不足录,故其后世自失其传。至尽忠孙始赐姓李氏。李氏后大,而夷狄之人,遂以 沙陀为贵种云。 新五代史卷五唐本纪第五 存勖,克用长子也。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岗,伶人奏《百年歌》,至 于衰老之际,声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 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 状貌,赐以离蝴厄、翡翠盘,而抚其背日“儿有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及长,善骑射,胆 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天祐五年正月,即王位于太原。叔交克宁杀都虞候李存质,倖臣史敬镕告克宁谋叛。二月,执 而戕之。且以先王之丧、叔父之难告周德威,德威自乱柳还军太原。梁夹城兵闻晋有大丧,德威军 且去,因颇懈。王谓诸将曰:“梁人幸我大丧,调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息,击之”乃出 兵趋上党,行至三垂岗,叹曰:“此先置酒处也!”会夭天雾昼暝,兵行雾中,攻其夹城,破之。 梁军大败。凯旋告庙。九月,蜀王王建、岐玉李茂质及杨崇本攻梁大安。晋亦遣周德威攻其晋州 败梁军于神山。 六年,刘知俊叛梁,来乞师,王自将至阴地关,遣周德威攻晋州,败梁军于蒙坑 七年冬,梁遣王景仁攻赵。赵王王镕来乞师,诸将皆疑镕诈,未可出兵,王不听,乃救赵 八年正月,败梁军于柏乡,斩首二万级,获其将校三百人、马三千匹。进攻邢州,不下,留兵 围之。去,攻魏。别遣周德威徇梁夏津、高唐,攻博州,破东武、朝城,遂击黎阳、临河、淇门, 掠新乡、共城。燕王刘守光闻晋攻梁深入,乃大治兵,声言助晋,王患之,乃旋师。七月,会赵王 王镕于承天军。刘守光称帝于燕。 九年正月,遣周德威会镇定以攻燕,守光求救于梁,梁军攻赵,屠枣疆,李存审击走之。八月 朱友谦以河中叛于梁来降。梁遣康怀英讨友谦,友谦复臣于梁,而亦阴附于晋 十年十月,刘守光请降,王如幽州。守光背约不降,攻破之 十一年,杀燕王刘守光于太原,用其父仁恭于雁门。剖心以祭墓也。于是,赵王王镕、北平王 王处直奉册推王为尚书令,始建行台。七月,攻梁邢州,战于张公桥。晋军大败。 十二年,魏州军乱。贺德伦以魏、博二州叛于梁来附。王入魏州。行至永济,诛其乱首张彦 以其兵五百自卫,号“帐前银枪军”。六月,王兼领魏博节度使。取德州。七月,取澶州。刘郣军于 洹水,王率百骑觇其营,遇郣伏兵围之数重,决围而出。亡七八骑。八月,梁复取澶州。晋军与鄂 对垒于莘。晋军数挑战,鄂闭壁不出 十三年正月,王留李存审于莘,声言西归,郗闻晋王且去,即引兵击魏,攻城东。王行至贝州, 返击郣,大败之,追至于故元城,又败之。郣走黎阳。三月,攻梁卫州,降其刺史米昭。克礤州 杀其刺史靳昭。四月,克洺州。八月,围邢州。降其节度使阎宝。梁张筠弃相州、戴思远弃沧州而 第10页
新五代史卷五 唐本纪第五 第 10 页 呜呼!世久而失其传者,多矣。岂独史官之缪哉!李氏之先,盖出于西突厥,本号朱邪。至其 后世,别自号曰沙陀,而以朱邪为姓,拔野古为始祖。其自序云:沙陀者,北庭之碛也。当唐太宗 时,破西突厥诸部,分同罗、仆骨之人于此碛。置沙陀府。而以其始祖拔野古为都督,其传子孙数 世,皆为沙陀都督。故其后世,因自号沙陀。然予考于传记,其说皆非也。夷狄无姓氏,朱邪,部 族之号耳。拔野古与朱邪同时人,非其始祖,而唐太宗时未尝有沙陀府也。唐太宗破西突厥,分其 诸部置十三州,以同罗为龟林都督府,仆骨为金微都督府,拔野古为幽陵都督府,未尝有沙陀府也。 当是时,西突厥有铁勒、延陀、阿史那之类为最大;其别部有同罗、仆骨、拔野古等以十数。盖其 小者也;又有处月、处密诸部,又其小者也。朱邪者,处月别部之号耳。太宗二十二年,已降拔野 古,其明年,阿史那贺鲁叛。至高宗永徽二年,处月朱邪孤注从贺鲁战于牢山,为契苾何力所败, 遂没不见。后百五六十年,宪宗时有朱邪尽忠及子执宜,见于中国,而自号沙陀,以朱邪为姓矣。 盖沙陀者,大碛也,在金莎山之阳、蒲类海之东。自处月以来居此碛,号沙陀突厥,而夷狄无文字 传记,朱邪又微不足录,故其后世自失其传。至尽忠孙始赐姓李氏。李氏后大,而夷狄之人,遂以 沙陀为贵种云。 新五代史卷五 唐本纪第五 存勖,克用长子也。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岗,伶人奏《百年歌》,至 于衰老之际,声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 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 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而抚其背曰:“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及长,善骑射,胆 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天祐五年正月,即王位于太原。叔父克宁杀都虞候李存质,倖臣史敬镕告克宁谋叛。二月,执 而戕之。且以先王之丧、叔父之难告周德威,德威自乱柳还军太原。梁夹城兵闻晋有大丧,德威军 且去,因颇懈。王谓诸将曰:“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乃出 兵趋上党,行至三垂岗,叹曰:“此先王置酒处也!”会天大雾昼暝,兵行雾中,攻其夹城,破之。 梁军大败。凯旋告庙。九月,蜀王王建、岐王李茂贞及杨崇本攻梁大安。晋亦遣周德威攻其晋州, 败梁军于神山。 六年,刘知俊叛梁,来乞师,王自将至阴地关,遣周德威攻晋州,败梁军于蒙坑。 七年冬,梁遣王景仁攻赵。赵王王镕来乞师,诸将皆疑镕诈,未可出兵,王不听,乃救赵。 八年正月,败梁军于柏乡,斩首二万级,获其将校三百人、马三千匹。进攻邢州,不下,留兵 围之。去,攻魏。别遣周德威徇梁夏津、高唐,攻博州,破东武、朝城,遂击黎阳、临河、淇门, 掠新乡、共城。燕王刘守光闻晋攻梁深入,乃大治兵,声言助晋,王患之,乃旋师。七月,会赵王 王镕于承天军。刘守光称帝于燕。 九年正月,遣周德威会镇定以攻燕,守光求救于梁,梁军攻赵,屠枣疆,李存审击走之。八月 朱友谦以河中叛于梁来降。梁遣康怀英讨友谦,友谦复臣于梁,而亦阴附于晋。 十年十月,刘守光请降,王如幽州。守光背约不降,攻破之。 十一年,杀燕王刘守光于太原,用其父仁恭于雁门。剖心以祭墓也。于是,赵王王镕、北平王 王处直奉册推王为尚书令,始建行台。七月,攻梁邢州,战于张公桥。晋军大败。 十二年,魏州军乱。贺德伦以魏、博二州叛于梁来附。王入魏州。行至永济,诛其乱首张彦, 以其兵五百自卫,号“帐前银枪军”。六月,王兼领魏博节度使。取德州。七月,取澶州。刘鄩军于 洹水,王率百骑觇其营,遇鄩伏兵围之数重,决围而出。亡七八骑。八月,梁复取澶州。晋军与鄩 对垒于莘。晋军数挑战,鄩闭壁不出。 十三年正月,王留李存审于莘,声言西归,鄩闻晋王且去,即引兵击魏,攻城东。王行至贝州, 返击鄩,大败之,追至于故元城,又败之。鄩走黎阳。三月,攻梁卫州,降其刺史米昭。克礠州, 杀其刺史靳昭。四月,克洺州。八月,围邢州。降其节度使阎宝。梁张筠弃相州、戴思远弃沧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