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一段曲式23#TTL该例几乎全是八分音符的连续运动,给分句带来一定难度,但和声终止式的“标点符号”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判断。这是一个8+8的方整乐段,因为第8小节停留在主调#g小调的半终止属和弦上,最后两小节则是KV--I的g小调完全终止4.乐段一般都具有比较完整的旋律音调,并常在整体构思上体现出某种艺术性和体裁特性。二、乐段的内部结构曲式的结构总是显示出存在于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差异,而且这些差异还会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上不断重复。曲式分析就是要通过逐级划分出细部结构,明确其内部性质,分析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并最终确定整体的结构性质。乐段虽然是规模最小的曲式单位,但其内部仍然可以划分出不同层次的下属结构单元。一般而言,乐段内部可以划分出乐句,乐句内部可以划分出乐节,乐节内部可以划分出乐汇或动机,而乐汇或动机之下就只是一个个单独的音符(包括休止符,单个音符不具备独立表现意
24、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义,故此不作探讨):乐段乐句乐句乐节乐节乐汇乐汇若干乐音如上图所示,乐段中的各级成分犹如各种各样的结构“零部件”,它们按照一定的组织关系被“装配”在乐段这部小型的曲式“运转机器”之中。1.乐句乐句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其长度一般约为4一8小节,具有一定的节奏音型和旋律起伏,包含功能清晰的和声内容,句尾通常要出现和声终止式(半终止或全终止)。2.乐节乐节是乐句的结构成分,是在乐句的内部由旋律和节奏组合而成的较为清晰的音乐片段。多数乐节大致相当于半个乐句的规模,长度一般约为2一4小节,包含两个以上的结构重音,旋律音调不够完整。3.乐汇乐节内若能再细分,则可以划分出乐汇。乐汇是由两个以上的乐音结合而成的音组,它往往围绕一个主要重音运动,节奏、音型的组合初步形成一定的音乐形态特点。Exp.2/3山西民歌《二月里见罢到如今》Moderato乐句乐句1乐节乐节乐节乐节I牵牛儿花开羊跑到如今。青,二月里见罢该例两个乐句,每句都由两个乐节组成。Exp.2/4陕西民歌《一根扁担》乐节乐节乐汇乐汇6手1日根扁担软溜软溜溜牙哈哈,这个乐句内,除了乐节,还可在第一个乐节内分出两个乐汇
第二章一段曲式25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乐节和乐汇只是相对的概念,并没有绝对的量的规定性,因此,用大、小乐节来区分也并无不可。另外,也有些乐句是不必划分乐节的。如:Exp.2/5门德尔松《春之歌》Allegrettograzioso营进4.动机的意义动机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乐汇,它作为音乐主题的核心材料,由音调、节奏及和声三方面的要素组成,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深化主题和统一全曲的重要作用。动机的发展有时以音调为主,有时强调节奏的特点,有时保持和声的风格,而更多的时候则是三个要素共同起作用。动机是一个与乐汇(或较小的乐节)有着密切联系的概念,它们在外在的结构形态上基本一致,如至少包含一个主要重音(尤其是小节强拍的强音)、若干乐音围绕该重音在1小节至2小节的长度内运动等,但并不是所有的乐汇都能成为动机,乐汇只有在作为乐曲发展的种子音调使用时才能被称为动机。因此,动机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并在乐曲发展中发挥重要基础作用的乐思材料
26曲式与作品分析基础Exp.2/6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Allegro con brio1上例是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最初5小节是引子,随后是主部主题乐句。其动机就是贯穿引子与主部的由“三短一长”的节奏型构成的乐汇。这个被贝多芬自己称之为“命运的敲门声”的动机在整个交响曲中的作用,甚至比所有主题都来得重要,是交响曲真正的核心乐思。综上所述,在乐段这个相对完整的最小曲式单位中,其构成成分之间形成儿个不同的级别:两个以上的乐音构成乐汇,两个以上的乐节构成乐句,两个以上的乐句构成乐段。然而,曲式并不是某种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而是作曲家的乐思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所得到的逻辑关系的最终体现。因此,乐段的构成虽然有一定之规,但其表现形式却多种多样,内部结构关系的组合与搭配方式也是变化多端的。三、一段曲式的分类一段式的结构形式丰富多样,其分类也可以着眼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1.以乐段内部乐句的数量作为依据,依次可分为一句、两句、三句、四句以及多句乐段,其中以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组成的二分性方整乐段最为典型。2.以乐段内部各乐句之间主题材料的不同组合关系作为依据,依次可分为一句乐段、两句重复的乐段(平行乐段)与非重复的乐段(对比乐段)、三句呈“呈示一对比一再现”关系的“三部性乐段、四句呈“起承转合”关系的乐段以及多句并列联合的乐段等。3.以乐段内部次级结构在长度上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可分为方整性乐段与非方整性乐段
第二章一段曲式27各乐句以几何级数呈等长的比例关系者为方整性乐段,反之为非方整性乐段。非方整性乐段大多伴随着结构的扩充、补充或缩减等现象。4.以和声、调性的功能逻辑关系作为依据。用一个调性起(内部可以包含临时离调)的乐段为单一调性乐段,反之则为转调乐段;在原调完全终止的乐段为收拢性乐段,在原调半终止或在其他从属调性上终止的结构为开放性乐段。5.以音乐结构陈述的功能与方式作为依据。具有呈示性陈述特点的乐段为皇示型乐段反之为中间型乐段。此外,乐段还有单乐段和复乐段之分。由于以上各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原则和侧重点互不相同,分析方法也有所差异,因此也必然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从理论上来说,以上各个方面的特征在任何一个乐段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如果只侧重其中某一方面难免有失偏颇,但面面俱到却又可能出现重叠、混乱等现象。因此,本教材采用了一种较为容易作出明确界定的方式,即:把乐句数量作为主要的分类依据,而将其他的结构原则贯穿其中,既保证条理性又兼顾了全面性。1.一句类这是一种特殊的乐段。与作为乐段内部结构成分的乐句相比,这种独立构成乐段的乐句也有着某些特殊的要求,如在形象和内容上要相对完整(包括明确的调性与和声终止)、结构规模要大体相当于常规的乐段,往往采用衍展的手法,其内部结构密不可分、连贯绵延、一气呵成。Exp.2/7、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7No.1)第二乐章Allegro molto e vivace电电医件+→-生J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