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钠、氯与体液平衡紊乱 体液平衡主要由体液中水和电解质的含量和比例决定。 脱水:人体体液丢失造成细胞外液的减少。 根据失水和失Na+的比例不同,可将脱水分为 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水肿:当机体摄入水过多或排出减少,使体液中水 增多时,也称为水中毒 11
11 (二)钠、氯与体液平衡紊乱 体液平衡主要由体液中水和电解质的含量和比例决定。 ◼脱水:人体体液丢失造成细胞外液的减少。 ◼水肿:当机体摄入水过多或排出减少,使体液中水 增多时, 也称为水中毒. 根据失水和失Na+的比例不同,可将脱水分为 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三、钾的代谢及其平衡紊乱 (一)钾的代谢 ■来源与分布: 人体K+主要来自食物。蔬菜、果品、肉类均含有丰富的 K+。成人每日约需K+2~3g,一个60kg重的成人体内K+总 量120g左右,其中98%存在于细胞内液,仅有2%存在于细 胞外液。因而血清K+浓度很低,3.5~5.5mmol/L,而细胞 内液中K+浓度为150mmol/左右。 12
12 三、钾的代谢及其平衡紊乱 (一)钾的代谢 ◼来源与分布: 人体K+主要来自食物。蔬菜、果品、肉类均含有丰富的 K+。成人每日约需K+2~3g,一个60kg重的成人体内K+总 量120g左右,其中98%存在于细胞内液,仅有2%存在于细 胞外液。因而血清K+浓度很低,3.5~5.5mmol/L,而细胞 内液中K+浓度为150mmol/L左右
■吸收与排泄: 食物中所含的钾90%在消化道以离子的形式吸收。 由于食物中K+含量很丰富,很少出现K+的缺乏。 K+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随尿排出。每日尿中排K+ 量约占排出总量的80%。肾脏排K+量可根据K+的 摄入量和其它排出途径的排泄情况而变化,但对K+ 的控制能力不如保Na+能力强。 13
13 ◼吸收与排泄: 食物中所含的钾90%在消化道以离子的形式吸收。 由于食物中K+含量很丰富,很少出现K+的缺乏。 K+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随尿排出 。每日尿中排K+ 量约占排出总量的80%。肾脏排K+量可根据K+的 摄入量和其它排出途径的排泄情况而变化,但对K+ 的控制能力不如保Na+能力强
(二)钾代谢平衡紊乱 钾在细胞内外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胰岛素对K+的分布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临床上对于高血钾(hyperkalimia)病人,也常用静脉 补充胰岛素和葡萄糖,促进血K+进入细胞内,从而使血K+ 降低。 酸碱平衡与K+的分布有密切的关系
14 (二)钾代谢平衡紊乱 钾在细胞内外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胰岛素对K+的分布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酸碱平衡与K+的分布有密切的关系 临床上对于高血钾(hyperkalimia)病人,也常用静脉 补充胰岛素和葡萄糖,促进血K+进入细胞内,从而使血K+ 降低
四、钠、钾、氯的测定 (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标本类型: 血清、肝素化的抗凝全血、尿液和其它体液均可作为钠、 钾测定的标本。 ■注意事项: 避免溶血,避免使用含钾钠的抗凝剂,尿标本注意防腐。 15
15 四、钠、钾、氯的测定 (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标本类型: 血清、肝素化的抗凝全血、尿液和其它体液均可作为钠、钾测定的标本。 ◼注意事项: 避免溶血,避免使用含钾钠的抗凝剂 ,尿标本注意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