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三区组的3析因设计…………………………(452) 12.2.2九区组的3析因设计………………… 12.2.33′个区组的3析因设计…………………(458) 12.33*析因设计的分式重复 …………………(459) 12.3.13设计的三分之…分式设计……………(459) 12.3.2其他的3′分式析因设计……………………(462) 混合水平的析因设计 ………(464) 2.4.1二水平和三水平的因素…………………(465) 12.4.2二水平和四水平的因素 12.5田口玄一对实验设计和质量工程学的贡献 …(469) 12.5.1田口的基本思想……………………………(470) 12.5.2参数设计的田口方法 ……(472) 12.6问题………………… (494) 13套设计或分级设计… ………(500) 13.1引言 ……………………………(500) 13.2二级套设计 13.2.1统计分析 ………………(501) 13.2.2诊断检测 (507) 13.2.3模型参数的估计… ……(509) 13.3一般的m级套设计……………… (513) 13.4有被套因素和交叉因素的设计…………… (515) 13.5问题… ……………(520) 14带随机化约束的多因素实验……………………(524) 14.1多因素的随机化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524 14.2裂区设计………………………………………………(532) 14.3裂裂区设计… ………………(537) 14.4问题………………………………………(540) 15回归分析 新击··d·守 ··由··非 ………(544) 15.1引言… ……………(544) 15.2简单线性回归 ………………(545)
15.3简单线性回归的假设检验…… ………(552) 15.4简单线性回归的区间估计……………………………(555 15.5模型适合性检测…………………………………(559) 15.5.1残差分析………………………………(559) 15.5.2拟合不足检验…………………………………(560) 155.3判定系数………………………………(563) 15.6多元线性回归…… ………………………(564) 15.7多元线性回归的假设检验………………………………(575) 15.8其他线性回归模型………………………………………(580) 15.9计算机输出示例… (583) 15.10问题 ····非非看··。·..··.。.·..。e。 °(585) 16响应曲面法与设计 …(591) 16.1响应曲面法导引 16.2最速上升法……………… (592) 16·3二阶模型的分析………………… ………(600) 16·3·1稳定点的位置…………………………………(601) 16.3.2表示响应曲面的特征…………… 602) 16.3.3岭系统 (610) 16.4拟合响应曲面的实验设计 (612) 16.4.1拟合一阶模型的设计…… (614) 16.4.2拟合二阶模型的设计…… ……(615) 16.43响应曲面设计的区组化………………………(623) 16·5混料实验……………………………………(626) 16.6调优运算 (635) 167问题……………………………………(641) 17协方差分析 ·,看 …(646) 17.1引言 …(646) 17.2一个协变量的单因素设计……………………………(647) 17.3用一般回归显著性检验法的讨论……………………(661) 17.4其他的协方差模型………………………………………(664) 17.5问题 (666)
参考文献 (669) 附录I标准正态分布函数表 (680) It分布的百分位数 …(682) x2分布的百分位数…………………………………(683) ⅣF分布的百分位数………………………………(684) V固定效应模型方差分析的特性曲线………………(689) Ⅵ随机效应模型方差分析的特性曲线……………(693) Ⅵ Duncan多重极差检验法的显著性极差………(697) Ⅷt化极差统计量的百分位数 一音 ……………(699 Ⅸ比较处理与一个控制的 Dunnett检验法的临 界值 垂。 (701) X正交多项式的系数……………………………………………(705) Ⅺ随机数… Ⅺk≤11和n≤64时2分式析因设计的 别名关系…………………………………………………(708) 索引………………………………………………………(727)
引言 11什么是实验设计? 实验是研究者实际上在各个研究领域进行的,通常是要发现 关于一个特定过程或系统的某些事情。从字义上说,一个实验是 个试验。一个设计的实验是一个试验或一系列试验,它对一个 过程或系统的输入变量作一些有目的的改变,以使能够观察到和 识别出引起输出响应变化的缘由 所研究的过程或系统可以用图1-1所示的模型来表示。通常 可以形象地将过程看作为机器、方法、人,以及其他的资源的 种组合,它把一些输入(经常是一种物质)转变为有一个或多个可 观察的响应的一种输出。过程的一些变量x1,x2,…,x是可控 制的,另一些变量x1,z2,…,z是不可控制的(即使为实验的目 的它们可能是可控制的)。实验的目的包括: 1.确定哪些变量对响应y最有影响。 2.确定有影响的x设置在何处可使y几乎总是接近于所希 望的额定值。 3.确定有影响的x设置在何处使得y的变异性较小 4.确定有影响的x设置在何处使得不可控制的变量z1,z2
,z的效应最小 实验设计方法在工序开发和为改善性能的工序故障分析中起 了重要的作用。多数情况的目标是去开发一种稳健的工序,即, 种受外部(z的)变异性来源影响最小的工序 可控制的因素 .1 2 p 输入 过程 输出 ↑↑…↑ <1 42 < 不可控制的因素 图11过程或系统的一般模型 作为一个实验的例子,设一位冶金工程师感兴趣于研究两不 同的淬火工艺,油淬和咸水淬,对一种铝合金的效应。在这里,试 验者的目的是去确定对这种特殊合金能产生最大硬度的淬火溶 液。工程师决定对每种淬火介质都提供若干合金样品并在淬火之 后测量样品的硬度。用样品在每种淬火溶液中处理过之后的平均 硬度来确定哪一种溶液是最好的。 当我们考虑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时,有很多重要的问题须要 思考: 1.可能感兴趣的淬火介质只有这两种溶液吗? 2.在这个实验中,有没有其他可能影响硬度的因素应该被研 究或被控制的呢? 3.在每种淬火溶液中应该检测多少块合金样品呢? 4.怎样把样品分派给淬火溶液?按什么次序来收集数据? 5.应该用什么样的数据分析方法? 6.两种淬火介质间的平均观察硬度之差是多少时将被认为 是重要的? 所有这些问题,或者还有很多其他问题,都必须在进行实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