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一)中文名称微观经济学 (二)英文名称Micro economics 二、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教学目的 微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问 题。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现代经济社会市场 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市 场机制不但己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而且也正在成为影响人 们思想和行为的主要力量。市场经济有着自己的运行方式和内在规律,了解并学 握这一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 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主要介绍涉及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性的内容,学习 该课程旨在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在解决资源配置方面所能发挥的 作用,理解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与经济实践的辩证关系。掌握微观济学的基本理 论,尤其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 论,厂商理论,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市场失衡和微观经济政策。使学生通过学习, 运用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掌握分析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分析现实经 济领域内存在的重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并着力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 本原理参与企业管理决策中的经济决策能力。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课程教学原则 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为指导: 2.加强对基本经济理论的讲解和分析: 3.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一)中文名称 微观经济学 (二)英文名称 Micro economics 二、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三、课程教学目的 微观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问 题。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现代经济社会市场 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中国经过 40 年的改革开放,市 场机制不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而且也正在成为影响人 们思想和行为的主要力量。市场经济有着自己的运行方式和内在规律,了解并掌 握这一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 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主要介绍涉及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性的内容,学习 该课程旨在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在解决资源配置方面所能发挥的 作用,理解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与经济实践的辩证关系。掌握微观济学的基本理 论,尤其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 论,厂商理论,要素价格决定理论,市场失衡和微观经济政策。使学生通过学习, 运用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掌握分析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分析现实经 济领域内存在的重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并着力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 本原理参与企业管理决策中的经济决策能力。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一)课程教学原则 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为指导; 2.加强对基本经济理论的讲解和分析; 3.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注重培养学生经济学素养,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5.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作为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教师以教材为基础, 根据学生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实际情况,适当把握讲授内容的详略程度。本课 程需要密切联系实际,所以尽量跟现实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分析现实问 题的能力。 五、课程总学时 64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引论 教学目的 本章是整个西方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引论,要求学生 了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 以及对西方经济学应持的态度。并通过引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教材的特点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评价西方经济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1.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 教学难点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稀缺性概念 3.经济模型 建议课时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 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减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 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4.注重培养学生经济学素养,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5.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二)教学方法 本课程作为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教师以教材为基础, 根据学生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实际情况,适当把握讲授内容的详略程度。本课 程需要密切联系实际,所以尽量跟现实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分析现实问 题的能力。 五、课程总学时 64 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 第一章 引论 教学目的 本章是整个西方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引论,要求学生 了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 以及对西方经济学应持的态度。并通过引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本教材的特点,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评价西方经济学的态度。 教学重点 1.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 西方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 教学难点 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稀缺性概念 3. 经济模型 建议课时 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一、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 二、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 三、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一、经济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重商主义 (二)古典经济学 (三)庙俗经济学 (四)庸俗经济学后 二、20世纪30年代的三次重大修改和补充 (一)第一次修改和补充。1933年,张伯伦和琼·罗宾逊企图填补传统的 垄断例外论的漏洞。 (二)第二次修改和补充。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 论》,他在这本书里宜称,资本主义的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的使用达到充分就 业的水平,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生活以便解决失业问题。 (三)第三次修改和补充。1939年,希克斯出版了《价值与资本》,主要闸 述了两论,一是价值论,二是一般均衡论。 三、二次大战以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出现了明显的 漏洞。 以萨缪尔森为首的西方经济学者把第一次和第三次修改和补充的经济学理 论称为研究个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把第二次修改和补充的经济学理论称为研究 总量问题的宏观经济学。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的滞胀现象给新古典综合派以沉重 的打击。 第三节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经济学 一、对西方经济学学科性的质疑 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不完全符合科学的要 求:西方经济学还缺乏科学应当有的内部的一致性:西方经济学中有许多苛刻的 甚至是不合实际的假设条件。 二、教学工具的使用 经济学研究无凝需要运用数学工具,因为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不但要做定性分 析,还要做定量分析:经济规律也需要统计数字来揭示和证明。但学习和研究中 要注意,数学仅仅是一种科学方法,与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无关。数学可以对正确
第二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一、经济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重商主义 (二)古典经济学 (三)庸俗经济学 (四)庸俗经济学后 二、20世纪30年代的三次重大修改和补充 (一)第一次修改和补充。1933 年,张伯伦和琼·罗宾逊企图填补传统的 垄断例外论的漏洞。 (二)第二次修改和补充。1936 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 论》,他在这本书里宣称,资本主义的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的使用达到充分就 业的水平,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生活以便解决失业问题。 (三)第三次修改和补充。l939 年,希克斯出版了《价值与资本》,主要阐 述了两论,一是价值论,二是一般均衡论。 三、二次大战以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出现了明显的 漏洞。 以萨缪尔森为首的西方经济学者把第一次和第三次修改和补充的经济学理 论称为研究个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把第二次修改和补充的经济学理论称为研究 总量问题的宏观经济学。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的滞胀现象给新古典综合派以沉重 的打击。 第三节 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经济学 一、对西方经济学学科性的质疑 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不完全符合科学的要 求;西方经济学还缺乏科学应当有的内部的一致性;西方经济学中有许多苛刻的 甚至是不合实际的假设条件。 二、教学工具的使用 经济学研究无疑需要运用数学工具,因为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不但要做定性分 析,还要做定量分析;经济规律也需要统计数字来揭示和证明。但学习和研究中 要注意,数学仅仅是一种科学方法,与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无关。数学可以对正确
的内容进行论证,也可以给错误的东西披上一层科学的外衣。一门学科是否为科 学取决于其内容,而不是它是否使用数学方法。经济学需要数学作为研究工具, 但决定经济学是否科学的是它的思想内容,而不是其数学工具。 三、西方经济学的意识形态问题 西方经济学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 在的信念: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以便为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 要时为拯救其存在提供政策建议,因此,如果全盘接受了西方主流经济学这个“共 同认可的理论结构”,那么,其思想必然被限制在资本主义永恒的范围以内,在 研究和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到这一点。 四、现行西方经济学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理性投资者构成“有效”市场发出的价格信号通常 是正确的,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现代信息技术的 发展对现有的传统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理论也形成了挑战。包括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使原有的一些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对一些经济现象失去了解释力。 五、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 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或总体倾向性上对西方经济学持否定态度:我国实行的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经 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应加以吸收和借鉴。 第四节有关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几点建议 一、把握基本理论主线 西方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学中,资源配置是通过价格机制 实现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利用。在市场经济中资源利用表现为国民收入 的决定。 二、把握基本分析方法 如实证、规范方法,总量、个量分析方法。静态、动态方法,均衡、非均衡 方法,等等。 三、学会使用配套书籍 配套书籍中的理论产生背景介绍、案例分析以及练习题等帮助我们理解和消 化理论知识。 四、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西方经济理论,要联系思考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发展中诸多现实问题
的内容进行论证,也可以给错误的东西披上一层科学的外衣。一门学科是否为科 学取决于其内容,而不是它是否使用数学方法。经济学需要数学作为研究工具, 但决定经济学是否科学的是它的思想内容,而不是其数学工具。 三、西方经济学的意识形态问题 西方经济学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 在的信念;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以便为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 要时为拯救其存在提供政策建议。因此,如果全盘接受了西方主流经济学这个“共 同认可的理论结构”,那么,其思想必然被限制在资本主义永恒的范围以内,在 研究和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到这一点。 四、现行西方经济学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理性投资者构成“有效”市场发出的价格信号通常 是正确的,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现代信息技术的 发展对现有的传统西方经济学的一些理论也形成了挑战。包括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使原有的一些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对一些经济现象失去了解释力。 五、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 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或总体倾向性上对西方经济学持否定态度;我国实行的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经 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应加以吸收和借鉴。 第四节 有关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几点建议 一、把握基本理论主线 西方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学中,资源配置是通过价格机制 实现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利用。在市场经济中资源利用表现为国民收入 的决定。 二、把握基本分析方法 如实证、规范方法,总量、个量分析方法。静态、动态方法,均衡、非均衡 方法,等等。 三、学会使用配套书籍 配套书籍中的理论产生背景介绍、案例分析以及练习题等帮助我们理解和消 化理论知识。 四、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西方经济理论,要联系思考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发展中诸多现实问题
思考题: 1.为什么我国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同于西方? 2.在你学过的或目前学习的课程中,有哪几门与西方经济学有关? 3.回想你看到过或接触过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它们各自属于本章所说的三种 类别中的哪一种? 4.为什么入门教科书的内容可以对初学者产生较大的影响? 5.你能举出一些争取借鉴西方经济学取得成果的例子和误解或误用它所造 成的损害的例子吗? 6.英国的著名西方经济学家罗宾逊说:“宜传成分是这一学科(指西方经济 学一一引者)所固有的,因为它们是关于政策的,假使不是这样,就会无人过问。 假如你需要一门值得为其内在吸引力而探索的学科,但对其结果并无任何目的, 那你就不会来参加经济学讲座,你就会去,譬如说,研究纯粹数学或鸟类的活 动。”你同意罗宾逊的说话吗?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条件和理论体 系的框架,理解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价格制度运行的核心是市场 机制,掌握需求与供给这一对基本概念和影响它们的主要因素及其弹性度量,熟 练运用供求曲线分析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并从中了解经济学中常用的一些基 本分析方法,如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供求基本原理对现实中的一些经济现象做出尝试性的解 释,简单了解蛛网模型。 教学重点 1.需求与供给的概念 2.需求(供给)量变动和需求(供给)变动的区别 3.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4.弹性的概念 5.供求基本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弹性的计算与分类 2.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
思考题: 1.为什么我国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同于西方? 2.在你学过的或目前学习的课程中,有哪几门与西方经济学有关? 3.回想你看到过或接触过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它们各自属于本章所说的三种 类别中的哪一种? 4.为什么入门教科书的内容可以对初学者产生较大的影响? 5.你能举出一些争取借鉴西方经济学取得成果的例子和误解或误用它所造 成的损害的例子吗? 6.英国的著名西方经济学家罗宾逊说:“宣传成分是这一学科(指西方经济 学——引者)所固有的,因为它们是关于政策的,假使不是这样,就会无人过问。 假如你需要一门值得为其内在吸引力而探索的学科,但对其结果并无任何目的, 那你就不会来参加经济学讲座,你就会去,譬如说,研究纯粹数学或鸟类的活 动。”你同意罗宾逊的说话吗?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条件和理论体 系的框架,理解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价格制度运行的核心是市场 机制,掌握需求与供给这一对基本概念和影响它们的主要因素及其弹性度量,熟 练运用供求曲线分析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并从中了解经济学中常用的一些基 本分析方法,如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供求基本原理对现实中的一些经济现象做出尝试性的解 释,简单了解蛛网模型。 教学重点 1.需求与供给的概念 2.需求(供给)量变动和需求(供给)变动的区别 3.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4.弹性的概念 5.供求基本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 1.弹性的计算与分类 2.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