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测试 九年级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栖息(q1)沉淀(ding)撷取(jie)卷帙浩繁(zhi) B.狭隘(di)蒌蒿(hao)分泌(mi)侃侃而谈(kan) C.栅栏(zha)狡黠(jie)翌日(yi)受益匪浅(fei) D.负荷(he)跌宕(dang)山岚(lan)毛骨悚然(sh)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假日回乡探亲,我发现农村打麻将现象蔚然成风,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B.在这次考试中,他受到了沉重打击,便开始妄自菲薄自己了 C.中国古典诗词一挥而就达到文学的最高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了。 D.丰子恺的漫画《瞻瞻的脚踏车》将瞻瞻活泼有趣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B.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鸟儿啼鸣,婉转如古诗:雄鸡振翅,欢呼着衔起了旭日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在一个清晨,两只黄鹂在树上欢快地歌唱。 解说:“黄鹂歌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C.五颜六色爱国情怀冰天雪地锻炼身体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你的笑容像一朵花,你的笑容像一幅画,你的笑容像一首诗 解说:这句话有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5.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吴均,南宋文学家,《与朱元思书》一文表现了他淡泊名利和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C.“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阶段测试 九年级语文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积累运用(27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栖息.(qī) 沉淀.(dìng) 撷.取(jié) 卷帙.浩繁(zhì) B.狭隘.(ài) 蒌蒿.(hāo) 分泌.(mì) 侃侃..而谈(kǎn) C.栅.栏(zhà) 狡黠.(jié) 翌.日(yì) 受益匪.浅(fēi) D.负荷.(hé) 跌.宕(dàng) 山岚.(lán) 毛骨悚.然(sh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节假日回乡探亲,我发现农村打麻将现象蔚然成风 ....,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B.在这次考试中,他受到了沉重打击,便开始妄自菲薄 ....自己了。 C.中国古典诗词一挥而就 ....达到文学的最高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了。 D.丰子恺的漫画《瞻瞻的脚踏车》将瞻瞻活泼有趣的神态画得惟妙惟肖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A.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B.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鸟儿啼鸣,婉转如古诗;雄鸡振翅,欢呼着衔起了旭日。 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在一个清晨,两只黄鹂在树上欢快地歌唱。 解说:“黄鹂歌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C.五颜六色 爱国情怀 冰天雪地 锻炼身体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你的笑容像一朵花,你的笑容像一幅画,你的笑容像一首诗。 解说:这句话有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 5.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准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吴均,南宋文学家,《与朱元思书》一文表现了他淡泊名利和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C.“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
题的见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D.范仲淹,唐代文学家,他在《岳阳楼记》中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滕子京要“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并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 友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表格内,4分) 经1un世务忧chan畏讥社j 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且壮士不死即已, (2)芳草鲜美, (3)浮光跃金, (4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5)《与朱元思书》 文中运用侧面描写反衬江水清澈的 (6)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抒发古代仁人宏伟抱负、表达作者高远志向的诗句是 阅读理解(60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昊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日:“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 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 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题的见解,有点类似于现代的杂文。 D.范仲淹,唐代文学家,他在《岳阳楼记》中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滕子京要“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并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 友。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表格内,4 分) 经 lún 世务 忧 chán 畏讥 社 jì 日 cù 7.默写。(每空 1 分,共 9 分) ⑴且壮士不死即已, , ! ⑵芳草鲜美, 。 ⑶浮光跃金, 。 ⑷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⑸ 《 与 朱 元 思 书 》 一 文 中 运 用 侧 面 描 写 反 衬 江 水 清 澈 的 是 , 。 ⑹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抒发古代仁人宏伟抱负、表达作者高远志向的诗句是: “ , 。” 二、阅读理解(60 分) (一)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 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 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 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日:“足下事皆 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 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 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 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 陇汉间,常谓宾客日:“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 劳之。平陵人孟翼,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 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 乎?先生奚用相济⑤?”翼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 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开置七郡 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A.会天大雨 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C.援谓之曰 D.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皲裂而不知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之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男儿当死于边野/又留蚊于素帐中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 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 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 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 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 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 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 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 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 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 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 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 分) A.会.天大雨 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C.援谓.之曰 D.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 分)( ) A.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皲裂而不知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之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男儿当死于边野/又留蚊于素帐中 10.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2)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11.【甲】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2分) 12.对【甲】【乙】两段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既说明秦王朝法律苛酷,也点明了 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B.陈胜、吴广决定假称扶苏、项燕的队伍,是为了让起义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响应 C.孟冀祝贺马援得胜还朝反被责备的原因是:孟冀坐在座位上,对马援缺少应有的尊重 D.文中马援将自己与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功劳少封赏多,由此可看出他不居功自傲, 非常谦虚。 13.【甲】文段中的陈胜和【乙】文段中的马援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 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品质。请你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概括。(3分) (二)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11.【甲】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2 分) 12.对【甲】【乙】两段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既说明秦王朝法律苛酷,也点明了 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B.陈胜、吴广决定假称扶苏、项燕的队伍,是为了让起义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响应。 C.孟冀祝贺马援得胜还朝反被责备的原因是:孟冀坐在座位上,对马援缺少应有的尊重。 D.文中马援将自己与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功劳少封赏多,由此可看出他不居功自傲, 非常谦虚。 13.【甲】文段中的陈胜和【乙】文段中的马援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 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品质。请你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概括。(3 分) (二)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 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日:“子 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日:“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日:“无苛政。”夫子日:“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 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晩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_ ④苛政猛于虎也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今吾子又死焉 16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 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 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3分) 17.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 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干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 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 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 分) ①阡陌交通.. 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 ④苛政猛于.虎也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 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今吾子又死焉 16.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 2 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 要运用了 ( 填 2 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 2 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3 分) 17.桃花源人、泰山妇人为什么都不愿意离开他们各自生活的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4) (三)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 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