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二模) 九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友情提醒:本卷中的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卷中作答无效。 、积累运用(31分) 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几干年来,兰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创作、生活和品位。中国人爱兰,爱其高洁,爱其清雅 ①(y),爱其君子寓②(yu)意。芊芊③(qiη)细叶青青草,楚楚芳姿点点娇。缕缕④(n ①)清香袅袅⑤(no)飘,盈盈⑥(yi)玉蕊⑦(ru)向春笑。这首诗充分地展现了兰花 的形、神、气、味,可谓颂兰诗中的经典。 A①②③B③⑤⑦C.①②④D④⑥⑦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贵重物品展览期间,如何防止贵重展品免遭盗窃或抢劫,是组织者深感头痛的事 B打开《莎士比亚戏剧集》,如同打开百宝箱,使人眼花缭乱,处处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现着艺术的光芒。 C运用仪器来观察世界不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改变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D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 呆子”。 B.五一期间,仪征枣林湾、江都邵伯湖、宝应白鹿岛等县市旅游点,吸引了来自周边城 的游客踏青、垂钓、吃农家土菜,在入乡随俗中轻松度假。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 十分强烈。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曹刿论战》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左传》,《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编 年体史书《史记》:前文紧扣“论战”,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后文节选部分详写的是 起义的筹划过程和起义场面 B.《七颗钻石》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蔚蓝的王国》的作者屠格涅夫都是俄国作家,《童 年的朋友》作者高尔基是苏联作家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选 自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 D学者、作家、翻译家季羨林先生的《幽径悲剧》用富有深情的笔触描述了燕园幽径的
江苏省高邮市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适应性训练(二模) 九年级语文试题 2013.05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友情提醒:本卷中的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卷中作答无效。 一、积累运用(31 分) 1. 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几千年来,兰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创作、生活和品位。中国人爱兰,爱其高洁,爱其清雅. ①(yā),爱其君子寓.②(yū)意。芊芊.③(qiān)细叶青青草,楚楚芳姿点点娇。缕缕.④(n ǚ)清香袅.袅⑤(niǎo)飘,盈盈.⑥(yínɡ)玉蕊.⑦(ruǐ)向春笑。这首诗充分地展现了兰花 的形、神、气、味,可谓颂兰诗中的经典。 A.①②③ B.③⑤⑦ C. ①②④ D.④⑥⑦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2 分) A.在贵重物品展览期间,如何防止贵重展品免遭盗窃或抢劫,是组织者深感头痛的事。 B.打开《莎士比亚戏剧集》,如同打开百宝箱,使人眼花缭乱,处处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闪 现着艺术的光芒。 C.运用仪器来观察世界不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改变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D.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 ....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 呆子”。 B.五一期间,仪征枣林湾、江都邵伯湖、宝应白鹿岛等县市旅游点,吸引了来自周边城 市 的游客踏青、垂钓、吃农家土菜,在入乡随俗 ....中轻松度假。[来源:Zx x k .Co m]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 ....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 响 十分强烈。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曹刿论战》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左传》,《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编 年体史书《史记》;前文紧扣“论战”,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后文节选部分详写的是 起义的筹划过程和起义场面。 B.《七颗钻石》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蔚蓝的王国》的作者屠格涅夫都是俄国作家,《童 年的朋友》作者高尔基是苏联作家。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选 自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 D.学者、作家、翻译家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用富有深情的笔触描述了燕园幽径的
棵枯藤被愚氓砍伐的悲剧,抒发了作者悲哀、惆怅的感情,表现了作者热爱生命,热 爱 自然的情怀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写在田字格中,4分 这种宽广的心胸,在面对(cuo)折时还能保持平和的自我,这种不浮、不功利、不媚俗的 心态,确实是我们这个喧(xj)纷杂的社会中稀缺的价值观。(ym容而不华贵,小家而非碧 玉,文化深厚而不张扬,韵味悠长而不庯俗。这也许就是北京胡同的(me力所在吧 6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6)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 (7)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不媚世俗,应像“莲”那样: (请用《爱莲说》中的名句填写) 7.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7分) ①“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 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以上描写的是《水浒传》中的英雄: 号为: 写出两个与之相关的故事: (4分) ②右图是中国辽宁2013年第12届全运会会徽图案。请仔细观 察,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解说内容包含构成要素、造型特 点、含义等;语言简练,至少用上一个成语。(3分) 忄3字2013 8.“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对此网 上众说纷纭。请阅读某网站“微博”中网友的留言,完成后面练习。(4分) 网友A中国人至今法治观念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即 便违法也心怀侥幸,别人不受罚自己也不会受罚 网友B: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一傻帽,于是很多人抱着 这样的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而难以坚守自己的 道德底线,中国人的公民素质亟需提高。 网友C:我就这样过过马路。为一个非常着急的事情要过马路,这时附近没有车了, 穿过去本来小事一桩,没有必要过度解读,更谈不上劣根性 针对以上网友留言,请在“微博”中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通顺,50字左
一 棵枯藤被愚氓砍伐的悲剧,抒发了作者悲哀、惆怅的感情,表现了作者热爱生命,热 爱 自然的情怀。 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写在田字格中,4 分) 这种宽广的心胸,在面对(cuò)折时还能保持平和的自我,这种不浮、不功利、不媚俗的 心态,确实是我们这个喧(x iāo) 纷杂的社会中稀缺的价值观。(yō nɡ)容而不华贵,小家而非碧 玉,文化深厚而不张扬,韵味悠长而不庸俗。这也许就是北京胡同的(mèi)力所在吧。 [ 来源: 学科 网 ZXXK] [来源:Z。x x。 k .Co m] [ 来 源:Zx x k .Co m] [ 来 源:Z.x x .k.Com] 6.默写(每空 1 分,共 8 分) (1)乡书何处达?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纸上得来终觉浅,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 ,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6)浮光跃金, 。 (范仲淹《岳阳楼记》) (7)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不媚世俗,应像“莲”那样: , (请用《爱莲说》中的名句填写)。 7. 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7 分) ① “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 刷, 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以上描写的是《水浒传》中的英雄: ,其绰 号为: ,写出两个与之相关的故事: 、 。(4 分) ②右图是中国辽宁 2013年第 12 届全运会会徽图案。请仔细观 察,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解说内容包含构成要素、造型特 点、含义等;语言简练,至少用上一个成语。(3 分) 8.“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对此网 上众说纷纭。请阅读某网站“微博”中网友的留言,完成后面练习。(4 分) 网友 A:中国人至今法治观念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即 便违法也心怀侥幸,别人不受罚自己也不会受罚。 网友 B: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一傻帽,于是很多人抱着 这样的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而难以坚守自己的 道德底线,中国人的公民素质亟需提高。 网友 C:我就这样过过马路。为一个非常着急的事情要过马路,这时附近没有车了, 穿过去本来小事一桩,没有必要过度解读,更谈不上劣根性。 针对以上网友留言,请在“微博”中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通顺,50 字左
右。 阅读理解(56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9~10题。(6分) 浣溪沙晏殊 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北山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①横陂():横卧的坡堤。②直堑(qω)笔直的沟渠。③坐久:谪居中闲坐了很久。 9.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的画面。(2分) 10.两位诗人,一位“小园香径独徘徊”,一位“缓寻芳草得归迟”,他们内心的感情有什么不同?(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4题(16分) 【甲文】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 欲也》) 【乙文】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 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日:“平生无 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注释】①王荆公:即王安石。②药用紫团山人参:这里指药方中需要用到紫团山出产的人参。③薛 师政:人名,即薛向,字师政。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3)适有之 (4)药不足辞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余则缊袍敝衣处期间(《送东阳马生序》) C.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D.万钟于我何加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1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 (2)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竞不受 译 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治水必躬亲》) 译
右。 _ _ 二、阅读理解(56 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 9~10 题。(6 分)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北 山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①,直堑②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③,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①横陂( bēi ):横卧的坡堤。②直堑( qiàn ):笔直的沟渠。③坐久:谪居中闲坐了很久。 9.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的画面。(2 分) 10. 两位诗人,一位“小园香径独徘徊”,一位“缓寻芳草得归迟”,他们内心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16 分) 【甲文】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 欲也》) 【乙文】王荆公①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②,不可得。时薛 师政③自河东还,适有之,赠 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公曰:“平生无 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注释】①王荆公:即王安石。②药用紫团山人参:这里指药方中需要用到紫团山出产的人参。③薛 师政:人名,即薛向,字师政。 1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2)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3)适.有之( ) (4)药不足.辞 ( ) 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B.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余则.缊袍敝衣处期间(《送东阳马生序》) C. 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 D. 万钟于.我何加焉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13.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 (2)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译: (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治水必躬亲》) 译:
14.联系甲乙两段文字及翻译句(3),说说人该如何保持本心?(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6分) 植物的意识 ①2009年11月,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小城附近的树林里,一个伐木工被一棵突然倒下 的树砸死。警察找不到这棵树倒下的原因,因为伐木尚未开始。有一位植物学家指出,这是 树林在反击,树林里的树木不愿再受到砍伐,它们形成了一个警报链。伐木队一开进树林 这一报警链便活跃起来,最后有一棵树会以种自杀行为对伐木工实行报复。这样的解释尽 管让人费解,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根据最近几年的统计,发现毎10万 名伐木工中便有81名死于与此相同的原因伐木这一行当已经成为世界最危险的职业之 ②有一种会长红浆果的泻根植物,能感觉到一根重量不到百万分之一克重的线,而世界 上没有一个人、一头动物能感觉到这么细微的线。植物还能感觉到温度的波动、重力、紫外 线、地磁场和电磁场。植物根尖的某些细胞能分析土壤的质量、侦査土壤中的有毒物质 必要时还会给别的植物发一个信号,让它们往别处长。据报道,植物最多可测出”22种参 ③植物也有脑,长在根部,称根脑。一棵黑麦有600千米长的根系和140亿条根须, 根脑处理来自感觉器官和根尖细胞的数据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如果玉米的根发现土壤中有 毒,在几秒钟内便会改变生长方向 ④有意思的是,要是植物在自己身上诊断出'病毒感染,会分泌出制备阿司匹林的原料 水杨酸 ⑤植物的信号是溶于水的物质,它们随着植物汁水一起从下往上输送(比如从地下14 米的根尖一直送到40米高的树冠)作为个体,每一棵植株的智能不会很高,但植物善于发 挥群体智能,也就是说,它们习惯于互相沟通。沙漠地区的植物在非常干旱的时候会发岀人 类听不到的超声波进行植株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有硏究者认为,植株根系间的信息传递受 到土壤中真菌丝的支持和牵系,如果没有海洋的话,植株间的通讯网就像一个万维网。 ⑥植物是有意识的但它们的意识没有人类的意识那么明显所以被称为M(微意识 某些玉米品种用一种有意识的杀灭方法对付它们的第一号敌人玉米螟。只要有第一条玉米螟 的幼虫啃咬某一植株,该植株便会进行唾液分析,确定敌人的种类,然后释放-种气味,向 整片玉米地发出警报。其他植株纷纷响应,玉米地于是笼罩着这种气体,引来大群马蜂。马 蜂在螯刺玉米螟虫茧时同时送进一枚卵,接着从茧内长岀一只马蜂,关起门来吃掉玉米螟。 最多两个星期,玉米地里所有的玉米螟幼虫便死于这场血洗 ⑦种种硏究和结果使人们越来越相信,伐木工被树木压死的原因正是树木的反击。 (选自2013年4月24日《新民晚报》,作者:陈钰 鹏) 15.依据文章第⑥段内容,用四字短语完成填空。(4分) 某一植株玉米被咬→ 其 他植株引来大群马蜂→ 16.说说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5分) 有一种会长红浆果的泻根植物,能感觉到一根重量不到百万分之一克重的线,而世界上 没有一个人、一头动物能感觉到这么细微的线。 说明方法 作用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14.联系甲乙两段文字及翻译句(3),说说人该如何保持本心?(3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15~18 题(16 分) 植物的意识 ①2009 年 11 月,美国弗吉尼亚州一个小城附近的树林里,一个伐木工被一棵突然倒下 的树砸死。警察找不到这棵树倒下的原因,因为伐木尚未开始。有一位植物学家指出,这是 树林在反击,树林里的树木不愿再受到砍伐,它们形成了一个警报链。伐木队一开进树林, 这一报警链便活跃起来,最后有一棵树会以一种自杀行为对伐木工实行报复。这样的解释尽 管让人费解,但也有不少人觉得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根据最近几年的统计,发现每 10 万 名伐木工中便有 81 名死于与此相同的原因,伐木这一行当已经成为世界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②有一种会长红浆果的泻根植物,能感觉到一根重量不到百万分之一克重的线,而世界 上没有一个人、一头动物能感觉到这么细微的线。植物还能感觉到温度的波动、重力、紫外 线、地磁场和电磁场。植物根尖的某些细胞能分析土壤的质量、侦查土壤中的有毒物质。 必要时还会给别的植物发一个信号,让它们往别处长。据报道,植物最多可“测出”22 种参 数。 ③植物也有脑,长在根部,称“根脑”。一棵黑麦有 600 千米长的根系和 140 亿条根须, 根脑处理来自感觉器官和根尖细胞的数据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如果玉米的根发现土壤中有 毒,在几秒钟内便会改变生长方向。 ④有意思的是,要是植物在自己身上“诊断出”病毒感染,会分泌出制备阿司匹林的原料 ——水杨酸。 ⑤植物的信号是溶于水的物质,它们随着植物汁水一起从下往上输送(比如从地下 14 米的根尖一直送到 40 米高的树冠)。作为个体,每一棵植株的智能不会很高,但植物善于发 挥群体智能,也就是说,它们习惯于互相沟通。沙漠地区的植物在非常干旱的时候会发出人 类听不到的超声波进行植株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有研究者认为,植株根系间的信息传递受 到土壤中真菌丝的支持和牵系,如果没有海洋的话,植株间的通讯网就像一个万维网。 ⑥植物是有意识的,但它们的意识没有人类的意识那么明显,所以被称为 MC(微意识)。 某些玉米品种用一种有意识的杀灭方法对付它们的第一号敌人玉米螟。只要有第一条玉米螟 的幼虫啃咬某一植株,该植株便会进行唾液分析,确定敌人的种类,然后释放一种气味,向 整片玉米地发出警报。其他植株纷纷响应,玉米地于是笼罩着这种气体,引来大群马蜂。马 蜂在螯刺玉米螟虫茧时同时送进一枚卵,接着从茧内长出一只马蜂,关起门来吃掉玉米螟。 最多两个星期,玉米地里所有的玉米螟幼虫便死于这场“血洗”。 ⑦种种研究和结果使人们越来越相信,伐木工被树木压死的原因正是树木的反击。 (选自 2013 年 4 月 24 日《新民晚报》,作者:陈钰 鹏) 15. 依据文章第⑥段内容,用四字短语完成填空。(4 分) 某一植株玉米被咬→ 、 、 →其 他植株引来大群马蜂→ 。 16.说说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5 分) 有一种会长红浆果的泻根植物,能感觉到一根重量不到百万分之一克重的线,而世界上 没有一个人、一头动物能感觉到这么细微的线。 说明方法: 作 用: 1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
根据最近几年的统计,发现每10万名伐木工中便有81名死于与此相同的原因 18.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植物的意识?(分点概括,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8分) 凤凰,那条长长的古巷 古巷深深,深深深几许。 最好是飘雨的季节,最好是游人不多的日子,撑一把油纸伞,踏上石板路,了无尘念漫 步于绵长幽深的古巷,看那断垣残壁留下的厚重,听那亘古传来如烟如雾的吟唱。 走进古巷,一块块青石板铺就的巷道,不足两米宽,夹在两旁古色古香的老屋中间,因 为转角望不到尽头,烟雨萦绕下恍如梦境。鳞次杙比的老屋早已被风雨腐蚀褪下了明丽的色 彩,只留下一缕温馨的久远任人遐想,不知那剥落在墙上的时光如何才能重新拾起?在这些 斑驳的城垣深处,飞檐门落之间一定有着久远的故事,或爱或恨,或恩或怨。那些事呢?那 些人呢?而今散落在尘埃里寂寂作古,无从追寻也无从考究了,湮灭在一巷烟雨中 城门洞是—个流浪歌手聚集的地方,不知这些歌手来自何方,也不知姓甚名谁,坐在石 板凳上,简单的行李,一把吉他,一个音箱,吉他盒打开放在地上,那里面有游人扔下或多 或少的钞票。一个或几个,男人或女人,你方唱罢我登场,每天弹奏着忧伤的曲调,和着洞 子里的回声,不在乎游人的眼光,不在乎有多少听众,只沉醉在自己的歌声里,用嘶哑的声 音唱着流浪的歌谣,歌声飘啊飘,飘出一声叹息,飘出-—种忧伤,飘岀一缕乡愁;那悠远的 歌声中,是泪水打湿的漂泊。 城楼旁有一个古老的宅子,推开老宅子厚重的木门,就推开了一段久远的往事。威猛的 石狮,气派的大门,正殿,戏台,天井,天池,回廊,古色古香的建筑,极具气派。漫长流 年,悠悠远去,宅子几经易主,几经修改,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可是仍然能感觉到它当初 做为一品钦差府邸的那种热闹繁华,朋友造访,寿宴大开,拜祖祭先,攉擂鼓声声,戏子长袖 挥舞,唱词悠悠回荡。时光轻飘飘的带走人的生命,带走那些别去经世的往昔,只留下 份厚重静静躺在岁月深处,发出幽亮的光芒 再往前行,古巷在一江沱水中延伸,尽头处是听涛山下,这里长眠着一代文学巨匠沈从 文大师。墓前芳草萋萋,朵朵素华无语。多少年前先生远离故乡在外漂泊,一生颠簸流离 最终叶落归根,魂回故土。是凤凰养育了先生,是先生把凤凰带给了世界。 古巷的门前,经常有老者放一张竹椅,或抽一袋旱烟,或喝一壶老茶,或拿着一件衣裳 走针穿线,或带着小孩戏耍,面容平和,慈祥安宁,用微笑面对过往的行人。那是经历岁月 留下来的闲时,那是沧桑之后的平静,悠悠然然,与世无争,这是古巷一道最为温馨的风景。 古巷的石板路留下多少脚印,只怕无人能计。你走过来,我走过去,来回穿梭。那蹦蹦 跳跳的小孩,你是放学回家吗?那打着碎花伞的长发女子,你轻移莲步,为何脸上泪水涟涟 是不是刚刚触动了春愁,经历了离伤?那蹬着送煤车的汉子,你黑黝黝的脸上满是汘水却为 何荡漾着幸福的笑容,是不是又给者婆孩子赚取了一些钞票?那搀扶着的老伴,您们缓缓而
根据最近几年的统计 .........,发现每 10 万名伐木工中便有 81 名死于与此相同的原因。 18. 根据全文内容,说说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植物的意识?(分点概括,4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 19~22 题(18 分) 凤凰,那条长长的古巷 古巷深深,深深深几许。 最好是飘雨的季节,最好是游人不多的日子,撑一把油纸伞,踏上石板路,了无尘念漫 步于绵长幽深的古巷,看那断垣残壁留下的厚重,听那亘古传来如烟如雾的吟唱。 走进古巷,一块块青石板铺就的巷道,不足两米宽,夹在两旁古色古香的老屋中间,因 为转角望不到尽头,烟雨萦绕下恍如梦境。鳞次栉比的老屋早已被风雨腐蚀褪下了明丽的色 彩,只留下一缕温馨的久远任人遐想,不知那剥落在墙上的时光如何才能重新拾起?在这些 斑驳的城垣深处,飞檐门落之间一定有着久远的故事,或爱或恨,或恩或怨。那些事呢?那 些人呢?而今散落在尘埃里寂寂作古,无从追寻也无从考究了,湮灭在一巷烟雨中。 城门洞是一个流浪歌手聚集的地方,不知这些歌手来自何方,也不知姓甚名谁,坐在石 板凳上,简单的行李,一把吉他,一个音箱,吉他盒打开放在地上,那里面有游人扔下或多 或少的钞票。一个或几个,男人或女人,你方唱罢我登场,每天弹奏着忧伤的曲调,和着洞 子里的回声,不在乎游人的眼光,不在乎有多少听众,只沉醉在自己的歌声里,用嘶哑的声 音唱着流浪的歌谣,歌声飘啊飘,飘出一声叹息,飘出一种忧伤,飘出一缕乡愁;那悠远的 歌声中,是泪水打湿的漂泊。 城楼旁有一个古老的宅子,推开老宅子厚重的木门,就推开了一段久远的往事。威猛的 石狮,气派的大门,正殿,戏台,天井,天池,回廊,古色古香的建筑,极具气派。漫长流 年,悠悠远去,宅子几经易主,几经修改,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可是仍然能感觉到它当初 做为一品钦差府邸的那种热闹繁华,朋友造访,寿宴大开,拜祖祭先,擂鼓声声,戏子长袖 挥舞,唱 词悠悠回荡。时光轻飘飘的带走人的生命,带走那些别去经世的往昔,只留下一 份厚重静静躺在岁月深处,发出幽亮的光芒。 再往前行,古巷在一江沱水中延伸,尽头处是听涛山下,这里长眠着一代文学巨匠沈从 文大师。墓前芳草萋萋,朵朵素华无语。多少年前先生远离故乡在外漂泊,一生颠簸流离, 最终叶落归根,魂回故土。是凤凰养育了先生,是先生把凤凰带给了世界。 古巷的门前,经常有老者放一张竹椅,或抽一袋旱烟,或喝一壶老茶,或拿着一件衣裳 走针穿线,或带着小孩戏耍,面容平和,慈祥安宁,用微笑面对过往的行人。那是经历岁月 留下来的闲时,那是沧桑之后的平静,悠悠然然,与世无争,这是古巷一道最为温馨的风景。 古巷的石板路留下多少脚印,只怕无人能计。你走过来,我走过去,来回穿梭。那蹦蹦 跳跳的小孩,你是放学回家吗?那打着碎花伞的长发女子,你轻移莲步,为何脸上泪水涟涟, 是不是刚刚触动了春愁,经历了离伤?那蹬着送煤车的汉子,你黑黝黝的脸上满是汗水却为 何荡漾着幸福的笑容,是不是又给老婆孩子赚取了一些钞票?那搀扶着的老伴,您们缓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