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试题 九年级语文 014.04 说明: 1本试卷共6页,计23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5题、第12题,共6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务 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毕业学校填好。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 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3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妖娆(m)倔强(ju 浑身解数(x) B.狡黠(xi 差使(chi) 锲而不舍(q C.摇曳(ⅵ) 跻身(立) 茅塞顿开(宝) 提防(d) 惬意(q论) 自怨自艾(d)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 A.今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各种赛事鳞次栉比,令人目不暇接 B.马航失联飞机去哪儿了?大家根据有关新闻探骊得珠,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C.一提到扬州近几年的变化,管委会的老马就夸夸其谈,充满了建设者的自豪。 D.参拜靖国神社,挑起钓鱼岛争端,企图修改和平宪法……安倍的卑劣行径比起他的前 任来真是有过之无不及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今年“3·15晚会”的主题为“新消法、新权益、新责任。” B.我不知道如何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但我仍然要坚定地走下去。 C.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挂艾叶、赛龙舟……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D.“自古英雄多磨难。”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奋著书,写出了史家之绝唱一一史记。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玉兔号”月球车与“嫦娥三号”着陆器进行了互拍,并传回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的全 景照片。 B.《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提升了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让汉字教育重回家庭、重回课堂 C.央视《百家讲坛》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继承、了解传统文化 D.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网上阅卷适应性训练试题 九年级语文 2014.04 说明: 1.本试卷共 6 页,计 23 题(包含单项选择题:第 1-5 题、第 12 题,共 6 题),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务 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毕业学校填好。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 置用 0.5 毫米黑色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运用(34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2 分)( ▲ ) A.妖娆.(náo) 倔.强(jué) 浑身解.数(xiè) B.狡黠.(xiá) 差.使(chā i) 锲.而不舍(qiè) C.摇曳.(yì) 跻.身( jī ) 茅塞.顿开(sè) D.提.防(dī ) 惬.意(qiè) 自怨自艾. ( ài )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 分)( ▲ ) A.今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各种赛事鳞次栉比 ....,令人目不暇接。 B.马航失联飞机去哪儿了?大家根据有关新闻探骊得珠 ....,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C.一提到扬州近几年的变化,管委会的老马就夸夸其谈 ....,充满了建设者的自豪。[来源:www.sh u lihu a.net] D.参拜靖国神社,挑起钓鱼岛争端,企图修改和平宪法……安倍的卑劣行径比起他的前 任来真是有过之无不及 ......。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今年“3·15 晚会”的主题为“新消法、新权益、新责任。” B.我不知道如何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但我仍然要坚定地走下去。 C.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挂艾叶、赛龙舟……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D.“自古英雄多磨难。”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奋著书,写出了史家之绝唱——史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 分)( ▲ ) A.“玉兔号”月球车与“嫦娥三号”着陆器进行了互拍,并传回着陆器携带五星红旗的全 景照片。 B.《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提升了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 让汉字教育重回家庭、重回课堂。 C.央视《百家讲坛》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继承、了解传统文化。 D.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苏州园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是说明文,前者是实物说明文,后者是事理说明文 B.苏轼、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代表人物,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柳宗元的 《小石潭记》,这两篇游记都抒发了作者在贬谪境况中豁达乐观的情怀。 C.冰心创建的“冰心体”诗派影响深远,她的小诗,不追求韵律,想像丰富,构思精巧, 蕴藏哲理,诗集《繁星》《春水》以“母爱”“童心”“自然”为主题,《母亲》《纸船》 皆出于此。 D.外国文学异彩纷呈,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英国 作家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等给我们留下 了深刻印象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扬州酾持科学发展理念,坚持把打造“绿杨城σ”’为百姓贏取生态福利与建设“幸 福扬州”结合起来,人与自然和xi相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名城扬州,正散发着独特 的力。 7.默写。(每空1分,错、漏、添字,该句皆无分,共9分) 1)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8)人生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胸有杜甫《望岳》中“ 的雄心和气概,就一定会欣赏到人生灿烂的风景。 8.名著阅读。(4分) (1)《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童年和青年时期品尝到的人间冷暖。给他买来《山海经》的 让他无限感激与怀念:而《琐记》中(B) 有意的撺掇与恶 意的中伤,则让他感受到了世态炎凉,让他产生了离开故乡外出求学的念头。(2分) (2)“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是《西游记》中的著名情节,请结合你的阅读, 简要概括该故事情节。(2分) 9.班级开展“青春畅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7分) (1)【青春的烦恼】当同学向你倾诉下面某种烦恼时,你会怎么劝说?(任选一种,2分) 小红:老师又向家长告状了,真烦人! 小明:爸妈一直在外地打工,好孤独。 我说 (2)【青春的睿智】正值青春的我们,思维活跃,善于探索,日渐睿智。请你阅读下面几则 材料,把握文意,找出共同点,写出结论性的话。(2分) 材料一:《晋书》有言:“有人不及,可以情恕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 ...的一项是(2 分)( ▲ ) A.《苏州园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是说明文,前者是实物说明文,后者是事理说明文。 B.苏轼、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代表人物,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柳宗元的 《小石潭记》,这两篇游记都抒发了作者在贬谪境况中豁达乐观的情怀。 C.冰心创建的“冰心体”诗派影响深远,她的小诗,不追求韵律,想像丰富,构思精巧, 蕴藏哲理,诗集《繁星》《春水》以“母爱”“童心”“自然”为主题,《母亲》《纸船》 皆出于此。 D.外国文学异彩纷呈,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英国 作家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等给我们留下 了深刻印象。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 分) 扬州 bǐnɡ 持科学发展理念,坚持把打造“绿杨城ɡuō”,为百姓赢取生态福利与建设“幸 福扬州”结合起来,人与自然和 xié相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名城扬州, 正散发着独特 的 mèi力。 [ 来 源:www.sh ulihua.net] [ 来 源:www.sh ulihua.net] [ 来 源 : 数 理 化 网] 7.默写。(每空 1 分,错、漏、添字,该句皆无分,共 9 分) ⑴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⑵稻花香里说丰年, ▲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⑶ ▲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⑷纸上得来终觉浅, ▲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⑸ ▲ ,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 ⑹ ▲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周敦颐《爱莲说》) ⑻人生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胸有杜甫《望岳》中“ ▲ , ▲ ”的雄心和气概,就一定会欣赏到人生灿烂的风景。 8.名著阅读。(4 分) (1)《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童年和青年时期品尝到的人间冷暖。给他买来《山海经》的 (A) ▲ ,让他无限感激与怀念;而《琐记》中(B) ▲ 有意的撺掇与恶 意的中伤,则让他感受到了世态炎凉,让他产生了离开故乡外出求学的念头。(2 分) (2)“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是《西游记》中的著名情节,请结合你的阅读, 简要概括该故事情节。(2 分) ▲ 9.班级开展“青春畅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7 分) (1)【青春的烦恼】当同学向你倾诉下面某种烦恼时,你会怎么劝说?(任选一种,2 分) 小红:老师又向家长告状了,真烦人! 小明:爸妈一直在外地打工,好孤独。 我说: ▲ (2)【青春的睿智】正值青春的我们,思维活跃,善于探索,日渐睿智。请你阅读下面几则 材料,把握文意,找出共同点,写出结论性的话。(2 分) 材料一:《晋书》有言:“有人不及,可以情恕
材料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材料三:天空容留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容留每一块岩石,不论 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佚名) 材料四:有人批评林肯总统:“你为什么让政敌变成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当我们与政 敌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后来,林肯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这些材料都告诉我们: 3)【青春的赞语】青春充满活力,青春充满希望。面对美好的青春,请你写几句话予以赞美 (60字左右,至少用上两种修辞手法)(3分) 、阅读理解(53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0题。(5分)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0.(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2)三、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 晏子清俭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 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 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 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 它人,是为宰藏③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②振:同“赈”,救济。③宰藏:家臣蓄积财物。④十总之布:一种质 地较粗的布。⑤足于中,免矣:只要内心满足就可以免于忧患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晏子方食(▲) (2)使者反(▲ (3)是臣代君君民也( (4)终而再拜辞曰(▲) 1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请以奉宾客 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B.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 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C.是寡人之过也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D.身死而财迁于它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3.翻译下列句子。(6分)
材料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材料三:天空容留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容留每一块岩石,不论 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佚名) 材料四:有人批评林肯总统:“你为什么让政敌变成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当我们与政 敌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后来,林肯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这些材料都告诉我们: ▲ (3)【青春的赞语】青春充满活力,青春充满希望。面对美好的青春,请你写几句话予以赞美。 (60 字左右,至少用上两种修辞手法)(3 分) ▲ 二、阅读理解(53 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 10 题。(5 分)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0.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 分) ▲ ⑵三、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3 分) ▲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1-14 题。(15 分) 晏子清俭 晏子方食,景公①使使者至,分食食 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 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②百姓, 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 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 它人,是为宰藏③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④,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⑤。”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②振:同“赈”,救济。③宰藏:家臣蓄积财物。④十总之布:一种质 地较粗的布。⑤足于中,免矣:只要内心满足就可以免于忧患。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⑴晏子方.食 ( ▲ ) ⑵使者反.( ▲ ) ⑶是臣代君君.民也( ▲ ) ⑷终而再.拜辞曰 ( ▲ ) 12.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 ▲ ) A.请以.奉宾客 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B.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 跪而.拾之以归 (《赵普》) C.是寡人之.过也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D.身死而财迁于.它人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3.翻译下列句子。(6 分)
(1)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2)甚矣,汝之不慧。(《愚公移山》) (3)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14.文中晏子的话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晏子的施政原则,请简要概括。(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6分) 宁静是有“地力”的土壤张峪铭 ①土地是要休息的,它如人一样 ②当季节将一床雪袄冰被覆盖在大地上的时候, ,这是让土地好好休眠—累了 几个季节,长了几季庄稼,也该歇歇了。于是士地在冰封的河流下,在厚厚的雪被里,慢慢进 入了梦乡。瘦了的土地,在梦中渐渐恢复了“地力”,一觉醒来,又以蓄足了的精力,去催生 万物。是啊,没有“地力”的土壤,任何种子也找不到生命的方向 ③人也是需要休息的,还需要宁静。宁静是一幅画的底色,单一而纯清,你可在上面演绎 色彩的故事;宁静是一块士地,肥沃而平坦,你可以在里面播撒智慧的种孑。宁静可以致远 要想让自己促狭的心胸变得宽阔,人必须在宁静中拓展自己思维的疆土 ④苏东坡踌躇满志时,虽也是才华横溢,但在尔虞我诈的朝廷,写就的文章也不过是应景 之作。当其绚丽的生活坠入谷底,瞬间只剩下一片灰暗之色。无车马之喧,也无恭维之言。宁 静,宁静得没有半声问候,只闻自己的心跳;沉淀,沉淀得没有一丝亮光,只有泥土的颜色 于是思维在漫长的宁静中,发酵成“地力”旺盛的土壤,渐渐地有了“一点浩然气,干里快 哉风”的达观豪放,也就有了《赤壁赋》与《赤壁怀古》的不朽华章。台湾作家林清玄说:“我 们如果有颗宁静的心,即使是默默坐着,也可以感受到时间一步一步从心头踩过。”能感受被 时间的脚步踩过的心田,接通了地气与天光,思想怎能不生出万丈光芒? ⑤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他小说中的奇妙想象,得益于当年放羊的牧场。偌大的牧 场只有他和十几只羊。他躺在辽阔的草地上,是牧场上唯一的主宰。蓝天下,宁静中,风在动, 云在飘,他的思绪也在飞。是宁静激活了他奇特的想象,是宁静积蓄了他生命的能量。 ⑥可现代许多人,在物质富足的时候,却越来越难以让自己宁静下来。生活的快节奏,让 心疲于奔命;物质的强烈欲望,让心痛苦不堪。于是,人们将心灵寄托在热闹之中。在觥筹交 错中,喝着热闹的酒;在霓虹闪烁里,唱着嬉闹的歌。没有宏大的布置不算排场,没有雷动的 掌声不会说话……不闹点响动,人就不踏实,就如走夜路,故意吹着口哨给自己壮胆。可叹的 是,想在喧囂里求取,想在纷闹中扩充,只能得时之满足,最后,心灵反遭紧缩包围。到头 来,生存的土壤日益变浅,“地力”渐渐消失,上面只能长些浅根杂草了 ⑦星云大师说过,愿望太多就增加烦恼,烦恼多了心就无法宁静,就更空虚。在名和利上 不要过分追求“拥有”,要用宁静的心去感受“有”与“无”,“有”带来的安乐是有限的, 无”带来的安乐是无限的。腾出物欲空间,让宁静驻在心中,你就能修炼得内心强大,修炼 得百毒不侵 ⑧心烦意乱,不能宁静,你的思想像狂风吹过的苇草,七零八落;热衷喧闹,拒绝宁静 你的智慧如月迷津渡,楼台雾锁。正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没有了宁静,也就没有了灵感, 文思枯竭,智慧长不出新芽,也守不住曾经
⑴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 ⑵甚矣,汝之不慧。(《愚公移山》) ▲ ⑶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 14.文中晏子的话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晏子的施政原则,请简要概括。(3 分) ▲ (三)阅读下文,完成 15-18 题。(16 分) 宁静是有“地力”的土壤 张峪铭 ①土地是要休息的,它如人一样。 ②当季节将一床雪袄冰被覆盖在大地上的时候,我知道,这是让土地好好休眠——累了 几个季节,长了几季庄稼,也该歇歇了。于是土地在冰封的河流下,在厚厚的雪被里,慢慢进 入了梦乡。瘦了的土地,在梦中渐渐恢复了“地力”,一觉醒来,又以蓄足了的精力,去催生 万物。是啊,没有“地力”的土壤,任何种子也找不到生命的方向。 ③人也是需要休息的,还需要宁静。宁静是一幅画的底色,单一而纯清,你可在上面演绎 色彩的故事;宁静是一块土地,肥沃而平坦,你可以在里面播撒智慧的种子。宁静可以致远。 要想让自己促狭的心胸变得宽阔,人必须在宁静中拓展自己思维的疆土。 ④苏东坡踌躇满志时,虽也是才华横溢,但在尔虞我诈的朝廷,写就的文章也不过是应景 之作。当其绚丽的生活坠入谷底,瞬间只剩下一片灰暗之色。无车马之喧,也无恭维之言。宁 静,宁静得没有半声问候,只闻自己的心跳;沉淀,沉淀得没有一丝亮光,只有泥土的颜色。 于是思维在漫长的宁静中,发酵成“地力”旺盛的土壤,渐渐地有了“一点浩然气,千里快 哉风”的达观豪放,也就有了《赤壁赋》与《赤壁怀古》的不朽华章。台湾作家林清玄说:“我 们如果有颗宁静的心,即使是默默坐着,也可以感受到时间一步一步从心头踩过。”能感受被 时间的脚步踩过的心田,接通了地气与天光,思想怎能不生出万丈光芒? ⑤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他小说中的奇妙想象,得益于当年放羊的牧场。偌大的牧 场只有他和十几只羊。他躺在辽阔的草地上,是牧场上唯一的主宰。蓝天下,宁静中,风在动, 云在飘,他的思绪也在飞。是宁静激活了他奇特的想象,是宁静积蓄了他生命的能量。 ⑥可现代许多人,在物质富足的时候,却越来越难以让自己宁静下来。生活的快节奏,让 心疲于奔命;物质的强烈欲望,让心痛苦不堪。于是,人们将心灵寄托在热闹之中。在觥筹交 错中,喝着热闹的酒;在霓虹闪烁里,唱着嬉闹的歌。没有宏大的布置不算排场,没有雷动的 掌声不会说话……不闹点响动,人就不踏实,就如走夜路,故意吹着口哨给自己壮胆。可叹的 是,想在喧嚣里求取,想在纷闹中扩充,只能得一时之满足,最后,心灵反遭紧缩包围。到头 来,生存的土壤日益变浅,“地力”渐渐消失,上面只能长些浅根杂草了。 ⑦星云大师说过,愿望太多就增加烦恼,烦恼多了心就无法宁静,就更空虚。在名和利上, 不要过分追求“拥有”,要用宁静的心去感受“有”与“无”,“有”带来的安乐是有限的, “无”带来的安乐是无限的。腾出物欲空间,让宁静驻在心中,你就能修炼得内心强大,修炼 得百毒不侵。 ⑧ 心烦意乱,不能宁静,你的思想像狂风吹过的苇草,七零八落;热衷喧闹,拒绝宁静, 你的智慧如月迷津渡,楼台雾锁。正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没有了宁静,也就没有了灵感, 文思枯竭,智慧长不出新芽,也守不住曾经
⑨大智者莫不是气定神闲,如得道之高僧,在慌乱的小沙弥面前,依然镇静自若。心有宁 静,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因为明白,来的终究要来,去的终将要去。宁静筑就 了心里强大的基石,承载着大德、大智与大勇。所谓急中生智,也只不过将脑中一切无关的事, 快速调为“静音”状态,顿时生岀化解危难的智慧。 ⑩静能修身,静能生慧。因为宁静的心,是有“地力”的土壤。 (选自《现代阅读》2014年第1期)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6.开头①②两段写土地要休息有什么作用?(4分) 17.文章④⑤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联系内容简要说说有什么作用?(4分) 18.中学阶段正是人生中活泼好动、朝气蓬勃的花季,是不是也要去寻找或守住心中的那份宁 静呢?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80100字,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7分) 在痛苦的深处微笑 周海亮 父亲驾驶着货车,在一条陌生且偏僻的土路上奔驰。突然货车扭起了秧歌,几近失控。他 狠狠地踩下刹车,避免了一场可怕的灾难。他对七岁的儿子说,坐在车上别动,我下去看一下 汽车停下的位置,是一个斜缓的下坡。父亲钻到货车下,仔细检查他的车。正午的太阳高 悬在空中,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没有任何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儿子在驾驶室里唱起快乐的歌,父 亲轻轻地笑了,他握住扳手的手加大了力气 突然,毫无征兆地,汽车滑动了一下。男人永远不会知道汽车为什么会突然滑动,是刹车 突然失灵,还是驾驶室里的儿子扳动了刹车。似乎汽车在他头顶快速地驶过去然后猛地-颤 就停下了。儿子的歌声戛然而止。那一瞬,巨大的痛苦让父亲几近昏厥。 他仍然躺在车底下。凭经验,他知道,是一块凸起的石头阻挡了滚动的车轮。他想爬出去 可是他的身体根本动不了。他感到一种几乎令他无法忍受的剧痛。他不能够辨别这剧痛来自 身体的哪个部位,更不知道在那一刹那,车轮是从他的胸膛上还是两腿上轧过去的。那一刻他 只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他高喊着儿子的名字,他说你没事吧? 儿子推开车门,跳下来。他说我没事,我不知道汽车怎么突然动了 父亲朝儿子微笑,他说你没事就好,你把电话拿给我。 儿子说你要电话干什么?你怎么不起来? 父亲说我累了,我想躺在这里休息一会儿。你把电话找给我,我给妈妈打个电话。疼痛 在一点一点地加剧,如果不是儿子在场,他想,他或许会痛苦地大叫起来。可是现在,他只能 微笑着面对自己的儿子。 儿孑取来了电话,他拨通了急救电话。可是他根本无法讲清楚他所处的准确地点。他不知 道急救车什么时间能够抵达这里,更不知道,还他能不能挨过这段漫长的时间 接着他拔通了妻子的电话。她问你还好吗?他说还好,我们现在正在休息。她问小家伙好 吗?他说好,在旁边呢。然后他扭过头,冲蹲在不远处的儿孑挤挤眼睛。她说那就好,早点回
⑨大智者莫不是气定神闲,如得道之高僧,在慌乱的小沙弥面前,依然镇静自若。心有宁 静,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因为明白,来的终究要来,去的终将要去。宁静筑就 了心里强大的基石,承载着大德、大智与大勇。所谓急中生智,也只不过将脑中一切无关的事, 快速调为“静音”状态,顿时生出化解危难的智慧。 ⑩静能修身,静能生慧。因为宁静的心,是有“地力”的土壤。 (选自《现代阅读》2014 年第 1 期) 15.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 ▲ 16. 开头①②两段写土地要休息有什么作用?(4 分) ▲ 17. 文章④⑤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联系内容简要说说有什么作用?(4 分) ▲ 18. 中学阶段正是人生中活泼好动、朝气蓬勃的花季,是不是也要去寻找或守住心中的那份宁 静呢?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80——100 字,5 分) ▲ (四)阅读下文,完成 19-22 题。(17 分) 在痛苦的深处微笑 周海亮 父亲驾驶着货车,在一条陌生且偏僻的土路上奔驰。突然货车扭起了秧歌,几近失控。他 狠狠地踩下刹车,避免了一场可怕的灾难。他对七岁的儿子说,坐在车上别动,我下去看一下。 汽车停下的位置,是一个斜缓的下坡。父亲钻到货车下,仔细检查他的车。正午的太阳高 悬在空中,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没有任何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儿子在驾驶室里唱起快乐的歌,父 亲轻轻地笑了,他握住扳手的手加大了力气。 突然,毫无征兆地,汽车滑动了一下。男人永远不会知道汽车为什么会突然滑动,是刹车 突然失灵,还是驾驶室里的儿子扳动了刹车。似乎汽车在他头顶快速地驶过去,然后猛地一颤, 就停下了。儿子的歌声戛然而止。那一瞬,巨大的痛苦让父亲几近昏厥。 他仍然躺在车底下。凭经验,他知道,是一块凸起的石头阻挡了滚动的车轮。他想爬出去, 可是他的身体根本动不了。他感到一种几乎令他无法忍受的 剧痛。他不能够辨别这剧痛来自 身体的哪个部位,更不知道在那一刹那,车轮是从他的胸膛上还是两腿上轧过去的。那一刻他 只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他高喊着儿子的名字,他说你没事吧? 儿子推开车门,跳下来。他说我没事,我不知道汽车怎么突然动了。 父亲朝儿子微笑,他说你没事就好,你把电话拿给我。 儿子说你要电话干什么?你怎么不起来? 父亲说我累了,我想躺在 这里休息一会儿。你把电话找给我,我给妈妈打个电话。疼痛 在一点一点地加剧,如果不是儿子在场,他想,他或许会痛苦地大叫起来。可是现在,他只能 微笑着面对自己的儿子。 儿子取来了电话,他拨通了急救电话。可是他根本无法讲清楚他所处的准确地点。他不知 道急救车什么时间能够抵达这里,更不知道,还他能不能挨过这段漫长的时间。 接着他拨通了妻子的电话。她问你还好吗?他说还好,我们现在正在休息。她问小家伙好 吗?他说好,在旁边呢。然后他扭过头,冲蹲在不远处的儿子挤挤眼睛。她说那就好,早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