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2014-2015学年上学期9月月考 初三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温馨提醒: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司马迁注意到雇农陈涉的" hong hu之志”,柳宗元倾听“赋敛之毒”的控诉,“闻而愈悲 范仲淹在写岀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ˆ后说岀了另—番话,欧阳修的“乐″寓意深长,陶渊 明的桃花源是他的社会理想,吴均在给朋友的信中描绘自然美景,流露出 jinglun世务者 窥谷忘反”的愿望人写文章,往往就是这样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 国国国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材料愈能得心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 B.青春创业片《中国合伙人》以“零负评”口碑引发观影热潮,不少观众看完片自发鼓 C.通过她的眼睛,可以折射出她内心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D.用6.3元过一天,你行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这个活动 以增进人们对贫困的感受。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近日,国务院要求各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车交通安全工 作,建立完善校车交通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B.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一标准比2009年提 高了92%,更多低收入人口将纳入扶贫范围 C.一项最新的研究估计,地球上的物种可能多达880万,不过人类知道的只是其中的近 四分之一左右 D.26日,北约战机越境空袭了巴基斯坦军事检査站,造成24名巴士兵死亡、13人受伤。 此举引发伊斯兰堡方面强烈不满。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便要还家(同“邀” 尝与人佣耕(被雇佣) 天下独绝(妙到极处 波澜不惊(起、动 B.杂然而前陈(摆放) 已尽吾齿(牙齿) 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 C.去国怀乡(京城) 争高直指(向)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往往因死者相藉也(常常,经常) D.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吾谁与归(回家) 貌若甚戚者(悲伤) 将兵徇蕲以东(攻取)
江苏省靖江市 2014-2015 学年上学期 9 月月考 初三语文试卷 (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温馨提醒: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 30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司马迁注意到雇农陈涉的“hóng hú 之志”,柳宗元倾听“赋敛之毒”的控诉,“闻而愈悲”, 范仲淹在写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后说出了另一番话,欧阳修的“乐”寓意深长,陶渊 明的桃花源是他的社会理想,吴均在给朋友的信中描绘自然美景,流露出“jīnglún 世务者, 窥谷忘反”的愿望……古人写文章,往往就是这样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材料愈能得心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 B.青春创业片《中国合伙人》以“零负评”口碑引发观影热潮,不少观众看完片自发鼓 掌。 C.通过她的眼睛,可以折射出她内心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D.用 6.3 元过一天,你行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这个活动, 以增进人们对贫困的感受。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 ...的一项是( )(2 分) A.近日,国务院要求各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车交通安全工 作,建立完善校车交通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B.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 2300 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一标准比 2009 年提 高了 92%,更多低收入人口将纳入扶贫范围。 C.一项最新的研究估计,地球上的物种可能多达 880 万,不过人类知道的只是其中的近 四分之一左右。 D.26 日,北约战机越境空袭了巴基斯坦军事检查站,造成 24 名巴士兵死亡、13 人受伤。 此举引发伊斯兰堡方面强烈不满。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便要.还家(同“邀”) 尝与人佣.耕(被雇佣) 天下独绝.(妙到极处) 波澜不惊.(起、动) B.杂然而前陈.(摆放) 已尽吾齿.(牙齿) 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 则久已病.矣(困苦不堪) C.去国.怀乡(京城) 争高直指.(向)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往往..因死者相藉也(常常,经常) D.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吾谁与归.(回家) 貌若甚戚.者(悲伤) 将兵徇.蕲以东(攻取)
5.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20分) (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醉翁亭记》中的 思相近 (2)《桃花源记》中与《桃花源诗》中诗句“荒路暧交通,鸡犬相鸣吠”意思相近的语句 (3)《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表现作者伟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4)《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季景色的句子是“ ”,描写夏天景色的 句子是“ 描写冬季景色的句子是“ (5)《浣溪沙》中“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 感受巧妙的结合,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6)《与朱元思书》中的“ 总写了富春江景色的特点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8)浮光跃金, (9) 并怡然自乐。 (10)语文学习要学会总结和归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陈涉世家》中“复立楚国之 社稷”“社稷”代指 ;《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垂髫”和《醉翁亭记》“伛偻提 携”“提携”都代指 《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代 指 、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苏轼的《中秋月》一诗,完成第6题。(6分)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这首诗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一百 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6.(1)这首诗四句话中与《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 高度一致的一句话是 (1分) (2)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优美意境。 (3分) (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苏轼的《喜雨亭记》,完成7-10题。(14分) 亭以雨名,志喜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 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 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 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 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 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 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 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注释】①志:记。②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苏轼此时任凤翔县判官。③ 忭:喜乐,欢欣。④荐饥:连年饥荒。荐,重
5.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20 分) (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醉翁亭记》中的 意 思相近。 (2)《桃花源记》中与《桃花源诗》中诗句“荒路暧交通,鸡犬相鸣吠”意思相近的语句 是“ , ”。 (3)《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 ”; 表现作者伟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4)《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季景色的句子是“ ”,描写夏天景色的 句子是“ ”,描写冬季景色的句子是“ ”。 (5)《浣溪沙》中“ ,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 感受巧妙的结合,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 (6)《与朱元思书》中的“ , ”总写了富春江景色的特点。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8)浮光跃金, 。 (9) ,并怡然自乐。 (10)语文学习要学会总结和归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陈涉世家》中“复立楚国之 社稷”“社稷”代指 ;《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垂髫”和《醉翁亭记》“伛偻提 携”“提携”都代指 ;《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代 指 。 二、阅读理解(共 60 分) (一)阅读苏轼的《中秋月》一诗,完成第 6 题。(6 分)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这首诗作于熙宁十年(1077 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一百 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6.(1)这首诗四句话中与《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 高度一致的一句话是 。(1 分) (2)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优美意境。 (3 分) (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二)阅读苏轼的《喜雨亭记》,完成 7—10 题。(14 分)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 。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 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 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 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 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 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④,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 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 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注释】① 志:记。 ②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苏轼此时任凤翔县判官。 ③ 忭:喜乐,欢欣。④荐饥:连年饥荒。荐,重
7.(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②是岁之春 ③以属客而告之( ④五日不雨则无麦( (2)下列句中的“以”与“亭以雨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固以怪之矣B.以啮人,无御之者C.不以物喜D.祭以尉首 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一处。(2分) 今天不遗斯民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10.这篇散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14分) 学会看食品的“简历 范志红 在超市里买东西的时候,你会主动去看包装上的食品说明吗?怎么看懂食品说明,要看 的是哪些项目? 首先看食品类别。说明上要标明食品的类别,类别名称必须是国家许可的规范名称,以 免企业“忽悠人”。例如,一盒饮料的名字叫做“咖啡乳”,但它究竟是一种饮料,还是一种 牛奶制品?如果看见说明上的“食品类别”项目注明“调味牛奶”,这就说明,这是在牛奶当 中加了点咖啡和糖,而不是水里面加了糖、增稠剂、咖啡和少量牛奶。这样的产品和牛奶的 营养价值比较接近。反过来,如果是在水里加了点牛奶和咖啡,那么在食品类别上就属于“乳 饮料”,不能叫做“调味牛奶″。它的营养价值就比牛奶差远了,不能用来替代牛奶给幼儿喝。 第二看配料表。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它的原料及其比例。配料表有三大看点: 第一大看点,看原料排序。按法规要求,用量最大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 应当排在最后一位。例如,某种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麦芽糊精,燕麦,核桃 等”’,说明其中的米粉含量最髙,蔗糖次之,其中的燕麦和核桃都很少。这样的产品,营养价 值还不如大米饭。如果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燕麦,米粉,核桃,蔗糖,麦芽糊精等”,其品 质显然会好得多。 第二大看点,看是否有你不想要的原料。如糖、盐、氢化植物油等不健康配料,还有可 能产生过敏或不良反应的配料。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对花生过敏,那么买饼干点心等食品的 时候一定要非常仔细地看看,配料表中有花生的绝不能买。 第三大看点,看其中的食品添加剂。目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标注也越来越严格了,从 2010年6月开始,企业必须明明白白地标注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而且要放在“食品添加剂” 一词的后面。看食品添加剂并不难,看到带颜色的词汇,比如“柠檬黄”、“胭脂红”等 般是色素:看到带味道的词汇,比如“甜蜜素”、“阿斯巴甜”、“甜菊糖”等,肯定是甜味剂: 看到带“胶”的词汇通常是增稠剂、凝胶剂和稳定剂,等等。看多了就习惯了 第三看营养含量。对很多食物来说,营养者是人们摄取的重要目标,蛋白质、维生素 矿物质的含量越高越好。而对于以口感取胜的食物来说,也要小心其中的能量(也就是“热 或“卡路里”)、脂肪、饱和脂肪酸、钠和胆固醇含量等指标。这几个项目,自然是越低 越好的
7.(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 ②是.岁之春 ( ) ③以属.客而告之 ( ) ④五日不雨.则无麦( ) (2)下列句中的“以”与“亭以雨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固以怪之矣 B.以啮人,无御之者 C.不以物喜 D.祭以尉首 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一处。(2 分) 今 天 不 遗 斯 民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10.这篇散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1-14 题。(14 分) 学会看食品的“简历” 范志红 在超市里买东西的时候,你会主动去看包装上的食品说明吗?怎么看懂食品说明,要看 的是哪些项目? 首先看食品类别。说明上要标明食品的类别,类别名称必须是国家许可的规范名称,以 免企业“忽悠人”。例如,一盒饮料的名字叫做“咖啡乳”,但它究竟是一种饮料,还是一种 牛奶制品?如果看见说明上的“食品类别”项目注明“调味牛奶”,这就说明,这是在牛奶当 中加了点咖啡和糖,而不是水里面加了糖、增稠剂、咖啡和少量牛奶。这样的产品和牛奶的 营养价值比较接近。反过来,如果是在水里加了点牛奶和咖啡,那么在食品类别上就属于“乳 饮料”,不能叫做“调味牛奶”。它的营养价值就比牛奶差远了,不能用来替代牛奶给幼儿喝。 第二看配料表。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它的原料及其比例。配料表有三大看点: 第一大看点,看原料排序。按法规要求,用量最大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 应当排在最后一位。例如,某种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米粉,蔗糖,麦芽糊精,燕麦,核桃 等”,说明其中的米粉含量最高,蔗糖次之,其中的燕麦和核桃都很少。这样的产品,营养价 值还不如大米饭。如果产品的配料表上写着“燕麦,米粉,核桃,蔗糖,麦芽糊精等”,其品 质显然会好得多。 第二大看点,看是否有你不想要的原料。如糖、盐、氢化植物油等不健康配料,还有可 能产生过敏或不良反应的配料。比如说,如果一个人对花生过敏,那么买饼干点心等食品的 时候一定要非常仔细地看看,配料表中有花生的绝不能买。 第三大看点,看其中的食品添加剂。目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标注也越来越严格了,从 2010 年 6 月开始,企业必须明明白白地标注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而且要放在“食品添加剂” 一词的后面。看食品添加剂并不难,看到带颜色的词汇,比如“柠檬黄”、“胭脂红”等,一 般是色素;看到带味道的词汇,比如“甜蜜素”、“阿斯巴甜”、“甜菊糖”等,肯定是甜味剂; 看到带“胶”的词汇通常是增稠剂、凝胶剂和稳定剂,等等。看多了就习惯了。 第三看营养含量。对很多食物来说,营养者是人们摄取的重要目标,蛋白质、维生素、 矿物质的含量越高越好。而对于以口感取胜的食物来说,也要小心其中的能量(也就是“热 量”或“卡路里”)、脂肪、饱和脂肪酸、钠和胆固醇含量等指标。这几个项目,自然是越低 越好的
第四看产品重量、将含量或固形物含量。有些产品看起来可能便宜,甚至贴着“降价” 标签,但如果按照产品重量来算,反而比其他同类产品昂贵。也可能一种产品用手掂一下觉 得挺重,但重量都来自包装,或者其中加的水,包的冰,结果真正能吃进去的部分可能没多 少分量 第五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质条件,保质期指可以保证产品出厂时具备的应有品质, 过期后品质有所下降,但很可能吃了也没危险;保存期或最后食用期限则表示,过了这个日 期便不能保障食用的安全性。在保质期之内,应当选择距离生产日期最近的产品。就算没有 过期,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中的营养成分或保健成分还是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最后还要看认证标志。很多食品的包装上有各种质量认证标志,比如有机食品标志、绿 色食品标志、无公害食品标志、原产地认证标志等,还有QS标志,没有它的食品就不能进入 超市销售。这些标志代表着产品的安全品质或管理质量,具体意义在后面还会细致说明。在 同等情况下,最好能够优先选择有认证的产品。那些商家自封的标志不必在意,但产地说明 还是值得看看的,因为如果产地生态环境好,周围没有污染源,产品的安全质量就会让人放 心。产地污染大的地方,各种污染物质会从土壤、灌溉水中进入植物体内,比施农药还可怕。 细看以上信息之后,产品的优劣就一目了然,广告宣传也不再能够轻易“忽悠”你购买 那些对厂家来说利润最大的产品了 (摘自《这样选购食品最安全》有改动) 11.标题中“简历”指的是什么?取这样的标题有什么好处?(3分) 12.文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保质期指可以保证产品具备的应有品质的期限,过期后品质有所下降,但可能吃了也没 14.一位母亲购买一种给幼儿增加营养的饮料。超市里有两种饮料,一种说明上注明的是“调 味牛奶”,一种注明的是“乳饮料”。请你帮助这位母亲选择其中的一种,并结合上文谈谈你 的依据。(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517题。(10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 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 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一个 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 态。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 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 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③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 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 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也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 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 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第四看产品重量、将含量或固形物含量。有些产品看起来可能便宜,甚至贴着“降价” 标签,但如果按照产品重量来算,反而比其他同类产品昂贵。也可能一种产品用手掂一下觉 得挺重,但重量都来自包装,或者其中加的水,包的冰,结果真正能吃进去的部分可能没多 少分量。 第五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保质条件,保质期指可以保证产品出厂时具备的应有品质, 过期后品质有所下降,但很可能吃了也没危险;保存期或最后食用期限则表示,过了这个日 期便不能保障食用的安全性。在保质期之内,应当选择距离生产日期最近的产品。就算没有 过期,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中的营养成分或保健成分还是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最后还要看认证标志。很多食品的包装上有各种质量认证标志,比如有机食品标志、绿 色食品标志、无公害食品标志、原产地认证标志等,还有 QS 标志,没有它的食品就不能进入 超市销售。这些标志代表着产品的安全品质或管理质量,具体意义在后面还会细致说明。在 同等情况下,最好能够优先选择有认证的产品。那些商家自封的标志不必在意,但产地说明 还是值得看看的,因为如果产地生态环境好,周围没有污染源,产品的安全质量就会让人放 心。产地污染大的地方,各种污染物质会从土壤、灌溉水中进入植物体内,比施农药还可怕。 细看以上信息之后,产品的优劣就一目了然,广告宣传也不再能够轻易“忽悠”你购买 那些对厂家来说利润最大的产品了。 (摘自《这样选购食品最安全》有改动) 11.标题中“简历”指的是什么?取这样的标题有什么好处?(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2.文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__ 1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 分) 保质期指可以保证产品具备的应有品质的期限,过期后品质有所下降,但可能..吃了也没危险。 ___ 14.一位母亲购买一种给幼儿增加营养的饮料。超市里有两种饮料,一种说明上注明的是“调 味牛奶”,一种注明的是“乳饮料”。请你帮助这位母亲选择其中的一种,并结合上文谈谈你 的依据。(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 15—17 题。(10 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 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 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一个 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 态。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 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 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③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 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 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也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 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 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④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 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 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 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 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⑤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 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 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 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 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 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 ⑥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 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15.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句话。(3分) 16.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17.文章第⑤小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16分) 碗米粉 徐全庆 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 方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岀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 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 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 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 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的旁边就有不少卖米粉的,我说,我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 可一次也没有坐下来。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 我要找—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 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 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他才发现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 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 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他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 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店主看出他的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 这样吧,你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后我定把钱给你寄过来。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 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 年了,父亲没有再去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 么,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住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
④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 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 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 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 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⑤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 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 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 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 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 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 ⑥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 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15.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句话。(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7.文章第⑤小节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作简要分析。(4 分) 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2 题。(16 分) 一 碗 米 粉 徐全庆 天有些冷,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 方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 还没去过,干脆和我—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 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 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 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的旁边就有不少卖米粉的,我说,我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 可一次也没有坐下来。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 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 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 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他才发现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 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 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他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 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店主看出他的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 这样吧,你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后我一定把钱给你寄过来。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 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 年了,父亲没有再去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 么,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住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