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靖江实验学校、姜堰南苑、黄桥三校模拟联考 九年级语文试卷 、积累与运用(30分) 根据拼音在下列方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上亿年的繁yan生息造就了地球连绵不断的地理诗篇,在这幅异彩纷 cheng的画卷中,我们 的未知永远多于已知,我们的想像始终需要证实,不管沧海还是桑田,大自然的精彩不会因为我 们的meng懂而tui色 2.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安全,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经济社会 问题 B.在莫斯科发表演讲的习近平主席,给俄罗斯学生留下了平静、睿智、大气的印象 C.央视12套《新闻频道》连续多天播发《马航失联》专题,向人们介绍相关情况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 B.莘莘学子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C.班长小李在讲台上旁征博引,夸夸其谈,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 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却具有内在联系,画 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1)芳林新叶催陈叶 善行者究其难。 (3)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4)俶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 (5)“梦”,是温馨的怀想,是美好的期盼。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表达了他希望得到重用的愿望: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 ”体现他的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济世情怀 5.名著阅读。(6分) (1)梁山泊三任寨主依次是: (2)“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 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
2013~2014 学年度靖江实验学校、姜堰南苑、黄桥三校模拟联考 九 年 级 语 文 试 卷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 根据拼音在下列方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上亿年的繁 yǎn 生息造就了地球连绵不断的地理诗篇,在这幅异彩纷 chéng 的画卷中,我们 的未知永远多于已知,我们的想像始终需要证实,不管沧海还是桑田,大自然的精彩不会因为我 们的 měng 懂而 tuì色。 2.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安全,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经济社会 问题。 B.在莫斯科发表演讲的习近平主席,给俄罗斯学生留下了平静、睿智、大气的印象。 C.央视 12 套《新闻频道》连续多天播发《马航失联》专题,向人们介绍相关情况。 D.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 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 ....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 B. 莘莘学子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 ....。 C. 班长小李在讲台上旁征博引, 夸夸其谈 ....,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 D. 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却具有内在联系,画 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 (1) 芳林新叶催陈叶, 。 (2)___________________,善行者究其难。 (3) 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 (4) 俶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 (5)“梦”,是温馨的怀想,是美好的期盼。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表达了他希望得到重用的愿望;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体现他的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济世情怀。 5.名著阅读。(6 分) (1)梁山泊三任寨主依次是: 、 、 。(3 分) (2)“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 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
的意见却变化了。(3分) 拍掌欢呼的“他们”是指谁?结合《朝花夕拾》中的具体内容分析鲁迅先生意见变化的原因 6.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8分) 每年四月下旬,都是靖江天空最热闹的时节。而靖江市马洲岛上,常年栖息的白鹭数量已经 超过万只:牧城公园、马洲公园等地,野生鸟类的数量也明显增多。为了激发人们更好地保护鸟 类,4月23日,靖江市举行以“保护野生动植物,建设鸟语花香美丽靖江〃为主题的野生动植物保护 宣传活动。为了响应市委号召,我校决定将围绕“人与鸟″这个主题开展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请你 参与其中,完成下列活动项目 【项目一鸟与文学】古代诗歌中赋予鸟一定的文化内涵,请你仿照例句,写一组有关鸟的诗句, 并指出象征意义。(3分) 岁岁天涯啼血尽,不知催得几人归。”“子规”常常被流落在外的诗人用来表达对故土故国的思念 【项目二我为主编】大家就“人与鸟”的话题写了不少文章,并将文章编成了一本作品集。现在请 你试着帮忙拟一个栏目名称,并说明侧重围绕的是什么内容。(3分) 栏目名称 侧重内容 【项目三我谈爱鸟】上个星期天,小鹏和爸爸去江边钓鱼时捕到了一只受伤的白鹭,他爸爸准 备用它炖点汤,邀请你一起品尝,你知道这个情况后,该如何劝说小鹏的爸爸?(2分) 、阅读理解: (一)阅读唐朝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禅院》一诗歌,完成第7题。(6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7.(1)与“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在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2分)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编者选用“曲”而不用“竹”,从表达效果上 揣摩编者用“曲”的理由。(2分) (3)请说出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意图。(2分) 答: (二)阅读刘义庆的《为儿卖发》一文,完成8~11题。(14分)
的意见却变化了。(3 分) 拍掌欢呼的“他们”是指谁?结合《朝花夕拾》中的具体内容分析鲁迅先生意见变化的原因。 6.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8分) 每年四月下旬,都是靖江天空最热闹的时节。而靖江市马洲岛上,常年栖息的白鹭数量已经 超过万只;牧城公园、马洲公园等地,野生鸟类的数量也明显增多。为了激发人们更好地保护鸟 类,4月23日,靖江市举行以“保护野生动植物,建设鸟语花香美丽靖江”为主题的野生动植物保护 宣传活动。为了响应市委号召,我校决定将围绕“人与鸟”这个主题开展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请你 参与其中,完成下列活动项目。 【项目一 鸟与文学】古代诗歌中赋予鸟一定的文化内涵,请你仿照例句,写一组有关鸟的诗句, 并指出象征意义。(3分) “岁岁天涯啼血尽,不知催得几人归。” “子规”常常被流落在外的诗人用来表达对故土故国的思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二 我为主编】大家就“人与鸟”的话题写了不少文章,并将文章编成了一本作品集。现在请 你试着帮忙拟一个栏目名称,并说明侧重围绕的是什么内容。(3分) 栏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侧重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三 我谈爱鸟】上个星期天,小鹏和爸爸去江边钓鱼时捕到了一只受伤的白鹭,他爸爸准 备用它炖点汤,邀请你一起品尝,你知道这个情况后,该如何劝说小鹏的爸爸?(2分)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唐朝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歌,完成第 7 题。(6 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7.(1) 与“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在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一项是( )(2 分)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C.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 “曲径通幽处”一句,对“曲”课文注释为一作“竹”。编者选用“曲”而不用“竹”,从表达效果上 揣摩编者用“曲”的理由。(2 分) 答: (3) 请说出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意图。(2 分) 答: (二) 阅读刘义庆的《为儿卖发》一文,完成 8~11 题。(14 分)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 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 二嫠,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 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 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ˆ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 人,大获美誉 【注释】①陶公:陶侃,鄱阳人,早年为寻阳县吏,鄱阳孝廉范逵曾去探望他。后升至大将军 太尉。②悬磬:比喻空无所有,很贫穷。③嫠(bi):假发。④锉(cuo):铡碎。⑤追送:跟随送行。 ⑥羊晫(如huo)、顾荣:羊晫是豫章国郎中令,是陶侃的同乡,顾荣是中书郎。(南朝宋刘义庆《世 说新语贤媛》)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范逵素知名( ②汝但出外留客 ③且百里许( ④逵及洛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而逵马仆甚多 A.默而识之(《论语(八则)》)B.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C.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D.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2分) 答: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2分) 11.请结合全文,分析陶母这一人物形象。(2分) (三)阅读《树木花草可监测大气污染》一文,回答问题。(10分) ①法国农艺硏究所南锡森林硏究中心主仼加莱克先生指岀,城市中的花草树木不仅可以美化
陶公①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 侃室如悬磬②,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 二髲③,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④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 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⑤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 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⑥诸 人,大获美誉。 【注释】①陶公:陶侃,鄱阳人,早年为寻阳县吏,鄱阳孝廉范逵曾去探望他。后升至大将军、 太尉。②悬磬:比喻空无所有,很贫穷。③髲(bì):假发。④锉(cuò):铡碎。⑤追送:跟随送行。 ⑥羊晫(zhuó)、顾荣:羊晫是豫章国郎中令,是陶侃的同乡,顾荣是中书郎。 (南朝宋·刘义庆《世 说新语·贤媛》) 8.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范逵素.知名( ) ②汝但.出外留客( ) ③且.百里许 ( ) ④逵及.洛 (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例句:而逵马仆甚多 A. 默而识之(《论语〈八则〉》) B. 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C. 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D. 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9.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遂 称 之 于 羊 晫、顾 荣 诸 人 10. 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 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2 分) 答: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2 分) 答: 11. 请结合全文,分析陶母这一人物形象。(2 分) 答: (三)阅读《树木花草可监测大气污染》一文,回答问题。(10 分) ①法国农艺研究所南锡森林研究中心主任加莱克先生指出,城市中的花草树木不仅可以美化
环境、制造氧气,而且还可以监测城市空气污染状况。 ②以城市中分布较广的植物为分析对象,来了解城市中空气受污染的状况和程度、污染物质 的成分及其分布,这是近年来在西方开始推行的—种环境监测的新办法。有两类植物适用于空气 监测:一类称作生物显示植物,这类植物对污染物非常敏感,能够显示所受污染的状况和程度。 例如,BELW3型烟草对臭氧特别敏感,受到污染后叶子上便起白斑,受污染越厉害白斑越多。科 学家在相同条件下把盆栽烟草摆放在城市中的不同位置,然后根据烟叶上的白斑状况来判断空气 中臭氧的污染情况。法国加莱、敦刻尔克、南锡、斯特拉斯堡等城市都采用过此种方法。另一类 称作生物积蓄植物,例如杨树和柳树等。这类植物由于生理结构上的-些特点而能将污染物保持 很长时间。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叶片上的污染物,来了解污染物的性质和污染的相对程度。杨 树叶上有蜡质和细毛,是非常理想的积蓄植物。树木是比花草更有代表性的积蓄植物,因为花草 的植株比较矮,离地面近,容易沾染灰尘。 ③植物监测空气污染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投入少、容易实施。先进的监测仪精确度很高,但费 用也高,不可能广泛使用,而且位置固定,监测范围有限。植物监测方法则在费用少的情况下能 让人了解空气污染的基本情况,可以对监测仪器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局限 性,如因气候或植物季节原因不能保证常年可用,病虫害会对被观测的植物造成干扰等。 (选自《大众科技》,有删改) 12.树木花草为什么能够监测大气污染?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4分) 13.请用作比较的方法说一说杨树为什么是非常理想的积蓄植物。(3分) 14.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3分) (四)阅读叶倾城的《木秀于林,风必助之》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学者谢泳在研究西南联大的时候注意到,当时同班的学生,后来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机遇上
环境、制造氧气,而且还可以监测城市空气污染状况。 ②以城市中分布较广的植物为分析对象,来了解城市中空气受污染的状况和程度、污染物质 的成分及其分布,这是近年来在西方开始推行的一种环境监测的新办法。有两类植物适用于空气 监测:一类称作生物显示植物,这类植物对污染物非常敏感,能够显示所受污染的状况和程度。 例如,BELW3 型烟草对臭氧特别敏感,受到污染后叶子上便起白斑,受污染越厉害白斑越多。科 学家在相同条件下把盆栽烟草摆放在城市中的不同位置,然后根据烟叶上的白斑状况来判断空气 中臭氧的污染情况。法国加莱、敦刻尔克、南锡、斯特拉斯堡等城市都采用过此种方法。另一类 称作生物积蓄植物,例如杨树和柳树等。这类植物由于生理结构上的一些特点而能将污染物保持 很长时间。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叶片上的污染物,来了解污染物的性质和污染的相对程度。杨 树叶上有蜡质和细毛,是非常理想的积蓄植物。树木是比花草更有代表性的积蓄植物,因为花草 的植株比较矮,离地面近,容易沾染灰尘。 ③植物监测空气污染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投入少、容易实施。先进的监测仪精确度很高,但费 用也高,不可能广泛使用,而且位置固定,监测范围有限。植物监测方法则在费用少的情况下能 让人了解空气污染的基本情况,可以对监测仪器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局限 性,如因气候或植物季节原因不能保证常年可用,病虫害会对被观测的植物造成干扰等。 (选自《大众科技》,有删改) 12.树木花草为什么能够监测大气污染?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4 分) 13.请用作比较的方法说一说杨树为什么是非常理想的积蓄植物。(3 分) 14.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最后一段的内容。(3 分) (四)阅读叶倾城的《木秀于林,风必助之》一文,完成 15—17 题。(10 分) ①学者谢泳在研究西南联大的时候注意到,当时同班的学生,后来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机遇上:
是机遇影响了才能,不是有才能就能得到机遇。有才能没有机遇,才能慢慢就没有了;而有机 遇,没有才能慢慢也会发展出才能,获得成功。 ②同学少年的日子,大家都是纤纤小树,生长在同一片苗圃里。而后,大家渐渐分散到人生 的大森林里,有些不幸落在低洼,有些却有缘栽种在山顶;有些栽在沃野中,有些留在沙土上。 种在山顶的,比周遭的林木都高出一截,于是,更多的阳光照在它身上,春天的第一场雨也都给 了它。 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没错。狂风暴雨季节,它在风中凌乱,断了一地的枝丫。但,一年 能有几次摧折之风?平常日子里,风把它的花粉传播,蜜蜂蝴蝶都飞来;借助风势,它的种子传 播天下。而随着它越长越大,成为参天大树,小小的风对于它,连摧折都无能为力了。它得到的 越多,其他树就得到越少——资源,不过就是一碗饭,你多吃一口,其他人就饿着。 ④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往往还没有两棵树之间来得大,毕竟人家还可能不同科不同纲不同属, 而我们,都是人科人属人种。所以,能流传干古的名言,普通人也说得出来;伟大的、撼动世界 的发明,多是人曾心念一转间想到的。区别何在?不是说了什么,也不一定是谁说的,往往只取 决于,你在什么位置上,风帮不帮你忙 ⑤就像如果树会说话,森林里也有窃窃私语,最矮的灌木丛,满腹心事只能说给小草听一一 小草可能还似听非听。而百年红松,才有资格发岀松吟,好风凭借力,松涛入你梦。 ⑥你要当灌木还是红松?想风不打头雨不打脸,还是笑傲风云?你是愿意湮没人海,默默无 闻,还是成为参天大树,活出人生的丰盛美好? 切,都是人类自愿的选择 15.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 (3分) 16.文章的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3分) 17.本文引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时反其意用为“木秀于林,风必助之”。下面列举了几则格
“是机遇影响了才能,不是有才能就能得到机遇。有才能没有机遇,才能慢慢就没有了;而有机 遇,没有才能慢慢也会发展出才能,获得成功。” ②同学少年的日子,大家都是纤纤小树,生长在同一片苗圃里。而后,大家渐渐分散到人生 的大森林里,有些不幸落在低洼,有些却有缘栽种在山顶;有些栽在沃野中,有些留在沙土上。 种在山顶的,比周遭的林木都高出一截,于是,更多的阳光照在它身上,春天的第一场雨也都给 了它。 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没错。狂风暴雨季节,它在风中凌乱,断了一地的枝丫。但,一年 能有几次摧折之风?平常日子里,风把它的花粉传播,蜜蜂蝴蝶都飞来;借助风势,它的种子传 播天下。而随着它越长越大,成为参天大树,小小的风对于它,连摧折都无能为力了。它得到的 越多,其他树就得到越少——资源,不过就是一碗饭,你多吃一口,其他人就饿着。 ④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往往还没有两棵树之间来得大,毕竟人家还可能不同科不同纲不同属, 而我们,都是人科人属人种。所以,能流传千古的名言,普通人也说得出来;伟大的、撼动世界 的发明,多是人曾心念一转间想到的。区别何在?不是说了什么,也不一定是谁说的,往往只取 决于,你在什么位置上,风帮不帮你忙。 ⑤就像如果树会说话,森林里也有窃窃私语,最矮的灌木丛,满腹心事只能说给小草听—— 小草可能还似听非听。而百年红松,才有资格发出松吟,好风凭借力,松涛入你梦。 ⑥你要当灌木还是红松?想风不打头雨不打脸,还是笑傲风云?你是愿意湮没人海,默默无 闻,还是成为参天大树,活出人生的丰盛美好? ⑦一切,都是人类自愿的选择。 15.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16.文章的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分析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引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时反其意用为“木秀于林,风必助之”。下面列举了几则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