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解析:可利用极端假设法判断,假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到底, 求出各物质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它们的浓度范 围。 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Xz(g)+Y(g)一2Z(g) 起始浓度/(moL) 0.1 0.3 0.2 变化浓度/(moL)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 0 0.2 0.4
导航 解析:可利用极端假设法判断,假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到底, 求出各物质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它们的浓度范 围。 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X2 (g)+Y2 (g) 2Z(g) 起始浓度/(mol·L-1 ) 0.1 0.3 0.2 变化浓度/(mol·L-1 )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L-1 ) 0 0.2 0.4
导航 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X2(g)+Y2(g)=2Z(g) 起始浓度/(moL) 0.1 0.3 0.2 变化浓度/(moL1)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1) 0.2 0.4 0 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0<cX2)<0.2moL,0.2 molL-1<cY2)<0.4moL1,0<c(Z☑<0.4moL1
导航 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X2 (g)+Y2 (g) 2Z(g) 起始浓度/(mol·L-1 ) 0.1 0.3 0.2 变化浓度/(mol·L-1 ) 0.1 0.1 0.2 终态浓度/(mol·L-1 ) 0.2 0.4 0 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0<c(X2 )<0.2 mol·L-1 ,0.2 mol·L-1<c(Y2 )<0.4 mol·L-1 ,0<c(Z)<0.4 mol·L-1
导期 4.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无关 B.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 C.化学平衡常数等于某时刻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 幂之积的比值 D.温度一定,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 为倒数 答案:D
导航 4.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无关 B.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 C.化学平衡常数等于某时刻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 幂之积的比值 D.温度一定,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 为倒数 答案:D
导航 解析:A项,通常情况下,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B项,平衡 常数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有关;C项,K表达式中各物质的 浓度均为平衡浓度;D项,根据K的表达式,推知正、逆反应的 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导航 解析:A项,通常情况下,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B项,平衡 常数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有关;C项,K表达式中各物质的 浓度均为平衡浓度;D项,根据K的表达式,推知正、逆反应的 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5.T℃时,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N和H进行合 成氨的反应N2(g)+3H2(g)一2NH3g),10s后达到化学平衡状 态。 (1)反应过程中:0~10s内N,的物质的量由6mol变为4mol,则 H2的物质的量由14mol变为 mol,v(H2)= (2)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c(N2)=c(H2)=c(NH3)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正N2)=3y逆(H2)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答案:(1)80.3moL1s-1(2)B 32
导航 5.T ℃时,在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N2和H2进行合 成氨的反应N2 (g)+3H2 (g) 2NH3 (g),10 s后达到化学平衡状 态。 (1)反应过程中:0~10 s内N2的物质的量由6 mol变为4 mol,则 H2的物质的量由14 mol变为 mol,v(H2 )= 。 (2)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c(N2 )=c(H2 )=c(NH3 )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正(N2 )=3v逆(H2 )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答案:(1)8 0.3 mol·L-1 ·s -1 (2)B (3) 𝟏 𝟑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