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又称生殖器疣(genital wart),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PV)所致的皮 肤粘膜良性赘生物,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少数通过间接接触传染, 是我国目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与生殖器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一、病因:病原体为人乳头瘤病毒,迄今已发现77种,主要感染上 皮,人是唯一宿主,引起尖锐湿疣的病毒主要是PV-6、11、16、18 型。 二、临床表现: 1.潜伏期约为1月~8月,平均3月。 2.好发部位:外生殖器及肛门附近的皮肤粘膜湿润区,男性多 见于龟头、冠状沟、包皮系带、尿道口及阴茎部、同性恋者好发于肛 门及直肠。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道口、阴道、尿道、宫颈、会阴、 阴阜、腹股沟等。 3.形态:初起为小而柔软淡红色顶端稍尖的赘生物,逐渐增大 增多,互相融合形成各种不同的形态,表面凹凸不平,湿润柔软呈乳 头状、菜花状及鸡冠状(图291),根部多半有蒂,易发生糜烂、渗 液,其间有脓性分泌物淤积,有恶臭。由于分泌物的浸渍,疣体表面 呈白色、暗灰色或红色,易出血。位于干燥部位的尖锐湿疣较小,呈 扁平疣状。宫颈的尖锐湿疣损害一般较小,境界清楚,表面光滑或呈 颗粒状、沟回状而无典型的乳头状形态。少数尖锐湿疣因过度增生成 为巨型尖锐湿疣、癌样尖锐湿疣与PV-6型有关。此外还有微小无蒂 1
1 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又称生殖器疣(genital wart),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所致的皮 肤粘膜良性赘生物,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少数通过间接接触传染, 是我国目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与生殖器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一、病因: 病原体为人乳头瘤病毒,迄今已发现 77 种,主要感染上 皮,人是唯一宿主,引起尖锐湿疣的病毒主要是 HPV-6、11、16、18 型。 二、临床表现: 1.潜伏期约为 1 月~8 月,平均 3 月。 2.好发部位:外生殖器及肛门附近的皮肤粘膜湿润区,男性多 见于龟头、冠状沟、包皮系带、尿道口及阴茎部、同性恋者好发于肛 门及直肠。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道口、阴道、尿道、宫颈、会阴、 阴阜、腹股沟等。 3.形态:初起为小而柔软淡红色顶端稍尖的赘生物,逐渐增大 增多,互相融合形成各种不同的形态,表面凹凸不平,湿润柔软呈乳 头状、菜花状及鸡冠状(图 29-1),根部多半有蒂,易发生糜烂、渗 液,其间有脓性分泌物淤积,有恶臭。由于分泌物的浸渍,疣体表面 呈白色、暗灰色或红色,易出血。位于干燥部位的尖锐湿疣较小,呈 扁平疣状。宫颈的尖锐湿疣损害一般较小,境界清楚,表面光滑或呈 颗粒状、沟回状而无典型的乳头状形态。少数尖锐湿疣因过度增生成 为巨型尖锐湿疣、癌样尖锐湿疣与 HPV-6 型有关。此外还有微小无蒂
疣、微小的乳头状隆起和外观正常的环状皮肤损害三种亚临床感染。 4.大多数尖锐湿疣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仅少部分有瘙痒、灼 痛、白带增多。 三、组织病理 1.表皮角化不全,棘层高度肥厚,表皮突增厚、延长呈乳头瘤样 增生,表皮与真皮之间界限清楚。 2.颗粒层和棘层上部细胞有明显的空泡形成,空泡细胞大,胞浆 着色淡,中央有大而圆深染的核,为特征性病理改变。 3.真皮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周围有致密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有不洁性交史,配偶感染史或间接感染史。 2.有尖锐湿疣的形态学表现。 3.大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仅少数患者有痒感、异物感、压迫感、 疼痛感,出血或女性白带增多。 4.醋酸白试验或甲苯胺蓝试验阳性。 5.实验室检查:皮损活检有HPV感染特征性空泡细胞的病理学 变化特点,必要时皮损活检中抗原或核酸检测显示有PV。 应与下列疾病鉴别诊断。 1.扁平湿疣属二期梅毒,发生在生殖器部位的褐红色蕈样斑块, 基底宽而无蒂,表面扁平,糜烂,可有密集颗粒,呈乳头状、菜花状, 暗视野可查到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反应强阳性。 2.生殖器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 of the genitalia) 2
2 疣、微小的乳头状隆起和外观正常的环状皮肤损害三种亚临床感染。 4.大多数尖锐湿疣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仅少部分有瘙痒、灼 痛、白带增多。 三、组织病理 1.表皮角化不全,棘层高度肥厚,表皮突增厚、延长呈乳头瘤样 增生,表皮与真皮之间界限清楚。 2.颗粒层和棘层上部细胞有明显的空泡形成,空泡细胞大,胞浆 着色淡,中央有大而圆深染的核,为特征性病理改变。 3. 真皮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周围有致密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有不洁性交史,配偶感染史或间接感染史。 2.有尖锐湿疣的形态学表现。 3.大部分患者无自觉症状,仅少数患者有痒感、异物感、压迫感、 疼痛感,出血或女性白带增多。 4.醋酸白试验或甲苯胺蓝试验阳性。 5.实验室检查:皮损活检有 HPV 感染特征性空泡细胞的病理学 变化特点,必要时皮损活检中抗原或核酸检测显示有 HPV。 应与下列疾病鉴别诊断。 1.扁平湿疣属二期梅毒,发生在生殖器部位的褐红色蕈样斑块, 基底宽而无蒂,表面扁平,糜烂,可有密集颗粒,呈乳头状、菜花状, 暗视野可查到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反应强阳性。 2.生殖器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 of the genitalia)
多见于40岁以下性活跃的人群,外阴生殖器部位多发性小的红褐色 丘疹,可融合成斑块,临床上颇似尖锐湿疣,但组织学上类似鲍温氏 病,损害可自行消退。 3.假性湿疣(pseudo condyloma)主要发生在女性小阴唇内 侧和阴道前庭,对称分布白色或淡红色小丘疹,表面光滑,个别呈微 小息肉状。组织病理检查见表皮角质层轻度灶性角化不全,棘层不规 则肥厚,表皮细胞胞浆淡染,但未见空泡化,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周围有散在的炎性细胞浸润,醋酸白试验阴性。 4.阴茎珍珠状丘疹(pearly penile papules)环绕在阴茎冠 状沟的圆锥状、球状或不规则形小珍珠样丘疹,沿冠状沟排列成一行 或数行,互不融合,无任何自觉症状,无不洁性交史,醋酸白试验阴 性。 5,生殖器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genitalia)多见于40岁以上,无不洁性交史。损害浸润明显,质坚 硬,易出血,常形成溃疡,组织病理显示由不同比例的正常鳞状细胞 和间变鳞状细胞构成的瘤团。 五、治疗 (一)局部药物治疗 1.0.5%足叶草毒素酊,外用,2次/日,连用3日,停药4日, 为1疗程。可用1至3个疗程。本品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2.10%~25%足叶草酯酊外用,每周一次,搽药2小时~4小时 后洗去,50%三氯醋酸溶液、氟脲嘧啶软膏外用,每日1次,注意保 3
3 多见于 40 岁以下性活跃的人群,外阴生殖器部位多发性小的红褐色 丘疹,可融合成斑块,临床上颇似尖锐湿疣,但组织学上类似鲍温氏 病,损害可自行消退。 3.假性湿疣(pseudo condyloma) 主要发生在女性小阴唇内 侧和阴道前庭,对称分布白色或淡红色小丘疹,表面光滑,个别呈微 小息肉状。组织病理检查见表皮角质层轻度灶性角化不全,棘层不规 则肥厚,表皮细胞胞浆淡染,但未见空泡化,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周围有散在的炎性细胞浸润,醋酸白试验阴性。 4.阴茎珍珠状丘疹(pearly penile papules) 环绕在阴茎冠 状沟的圆锥状、球状或不规则形小珍珠样丘疹,沿冠状沟排列成一行 或数行,互不融合,无任何自觉症状,无不洁性交史,醋酸白试验阴 性。 5 .生殖器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genitalia)多见于 40 岁以上,无不洁性交史。损害浸润明显,质坚 硬,易出血,常形成溃疡,组织病理显示由不同比例的正常鳞状细胞 和间变鳞状细胞构成的瘤团。 五、治疗 (一)局部药物治疗 1.0.5%足叶草毒素酊,外用,2 次/日,连用 3 日,停药 4 日, 为 1 疗程。可用 1 至 3 个疗程。本品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2.10%~25%足叶草酯酊 外用,每周一次,搽药 2 小时~4 小时 后洗去,50%三氯醋酸溶液、氟脲嘧啶软膏外用,每日 1 次,注意保
护损害周围的正常皮肤粘膜、用药6次未愈则应改用其他疗法。本品 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二)物理疗法:C02激光治疗,用于多发性疣及尿道内疣。液 氮冷冻,治愈率为63%~88%。电灼治疗有效率约94%,复发率约22%。 (三)手术治疗:适用于单发或巨大尖锐湿疣。 (四)全身疗法:可用干扰素、IL-2和抗病毒药物。 生殖器疱疹 生殖器疱疹(genital herpes,GH)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II型 (herpes simplex virus II,.HSV-II)通过性接触感染的一种常见 的、易复发的、难治愈的性传播疾病。新生儿可通过胎盘及产道感染, 女性生殖器疱疹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发病率高,迄今尚无预防 复发及阻止诱发恶变的有效疗法。 一、病因:HSV-II是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原体,人类是疱疹病毒的 唯一宿主,离开人体病毒即死亡,乙醚、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可使 之灭活。 二、临床表现 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复发性和亚临床三型生殖器疱疹。 (一)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潜伏期3日~14日,临床表现为外 生殖器或肛门周围有群簇或散在的小水疱,2日~4日破溃形成糜烂 或溃疡,自觉疼痛,最后结痂自愈,病程2周~3周。皮损多发于男 性包皮龟头冠状沟和阴茎等处(图301):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 4
4 护损害周围的正常皮肤粘膜、用药 6 次未愈则应改用其他疗法。本品 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二)物理疗法:CO2 激光治疗,用于多发性疣及尿道内疣。液 氮冷冻,治愈率为 63%~88%。电灼治疗有效率约 94%,复发率约 22%。 (三)手术治疗:适用于单发或巨大尖锐湿疣。 (四)全身疗法:可用干扰素、IL-2 和抗病毒药物。 生殖器疱疹 生殖器疱疹(genital herpes,GH)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 II 型 (herpes simplex virus II, HSV-II)通过性接触感染的一种常见 的、易复发的、难治愈的性传播疾病。新生儿可通过胎盘及产道感染, 女性生殖器疱疹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发病率高,迄今尚无预防 复发及阻止诱发恶变的有效疗法。 一、病因:HSV-II 是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原体,人类是疱疹病毒的 唯一宿主,离开人体病毒即死亡,乙醚、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可使 之灭活。 二、临床表现 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复发性和亚临床三型生殖器疱疹。 (一)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潜伏期 3 日~14 日,临床表现为外 生殖器或肛门周围有群簇或散在的小水疱,2 日~4 日破溃形成糜烂 或溃疡,自觉疼痛,最后结痂自愈,病程 2 周~3 周。皮损多发于男 性包皮龟头冠状沟和阴茎等处(图 30-1);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
阜、阴蒂、子宫等处。常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发热、头痛、 乏力等全身症状。 (二)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皮损消退后1月~4 月以内复发,复发感染一般常发生在原来部位,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较 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全身症状及皮损轻、病程短,出疹前患者常有前 驱症状如局部的烧灼感、针刺感或感觉异常。表现为外生殖器或肛门 周围群簇小水疱,破溃形成糜烂或浅溃疡,自觉症状轻,病程7日~ 10日自愈。间隔2周3周或月余后再发,感染一年后反复发作。男 性同性恋者可出现肛门直肠SV-IⅡ感染,临床上表现为肛门直肠疼 痛、便秘、分泌物增加、里急后重、肛周可有疱疹性溃疡,乙状结肠 镜检可见直肠下段粘膜充血、出血和溃疡。 (三)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即无症状型生殖器疱疹,一般50% HSV-I和70%~80%SV-II感染在临床上无症状。并非亚临床型真正 无症状,而是皮疹不典型,对生殖器部位轻微细小裂隙、溃疡缺乏认 识而忽略,成为无症状的HSV携带者。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是本病的 主要传染源,潜伏的HSV-II较潜伏的HSV-I更易被激发致病。 三、组织病理 表皮内水疱,系细胞内的气球变性及网状变性所致。最初为网状变 性形成的多房性水疱,后聚合成单房性大疱,疱内可见棘层松解细胞、 多核巨细胞,疱周可见气球变性细胞。真皮乳头水肿伴不同程度的嗜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5 阜、阴蒂、子宫等处。常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发热、头痛、 乏力等全身症状。 (二)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皮损消退后 1 月~4 月以内复发,复发感染一般常发生在原来部位,复发性生殖器疱疹较 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全身症状及皮损轻、病程短,出疹前患者常有前 驱症状如局部的烧灼感、针刺感或感觉异常。表现为外生殖器或肛门 周围群簇小水疱,破溃形成糜烂或浅溃疡,自觉症状轻,病程 7 日~ 10 日自愈。间隔 2 周~3 周或月余后再发,感染一年后反复发作。男 性同性恋者可出现肛门直肠 HSV-II 感染,临床上表现为肛门直肠疼 痛、便秘、分泌物增加、里急后重、肛周可有疱疹性溃疡,乙状结肠 镜检可见直肠下段粘膜充血、出血和溃疡。 (三)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即无症状型生殖器疱疹,一般 50% HSV-Ⅰ和 70%~80%HSV-II 感染在临床上无症状。并非亚临床型真正 无症状,而是皮疹不典型,对生殖器部位轻微细小裂隙、溃疡缺乏认 识而忽略,成为无症状的 HSV 携带者。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是本病的 主要传染源,潜伏的 HSV-II 较潜伏的 HSV-Ⅰ更易被激发致病。 三、组织病理 表皮内水疱,系细胞内的气球变性及网状变性所致。最初为网状变 性形成的多房性水疱,后聚合成单房性大疱,疱内可见棘层松解细胞、 多核巨细胞,疱周可见气球变性细胞。真皮乳头水肿伴不同程度的嗜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