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 子悲剧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 C.《女神》是“五四”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诗集,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 时代精神。它在文学史上突出的贡献是:诗集大胆移植,探索自由诗体,开创了新文 学诗坛浪漫主义的创作源头,唱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强音,开辟了新文学的途径 D.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中,美丽、年轻、纯洁的奧菲利娅深爱着哈姆雷特, 却因为父亲和哥哥的劝说,对他避而远之。而哈姆雷特的出走与父亲被杀死的双重打 击使得脆弱的奥菲利娅精神失常,抑郁成疾而死 E.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 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仍是精神上的强者,是一个“硬汉 23.简答题(10分) (1)简述《红楼梦》中林常玉得知宝玉将娶宝钗和宝玉发现新娘是宝钗后各有什么样的反 应。(5分) (2)试简述《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主要情节。(5分)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在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任何国家包括中国的自身事务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自己的事, 而是世界性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大国,这也使得中国的变化对世界将会产生重要影响。一些 西方人认为,中国崛起时会重蹈西方殖民大国的覆辙,所以他们大谈“中国威胁论”,以自 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来推断他国的行为,这是缺乏根据的,因为文化不一样。中国人通过奥运 会的举办,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正是“和平的崛起"。大国崛 起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世界各国人民、各国的文化都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 了贡献。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世界不大了解“和合”思想是东方文化、中华文化的核心之 这对世界来说,是一个损失。随着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文 化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得以凸显,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提出了大国的 四个标志,即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科技雄厚、文化富有吸引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大国 崛起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文化繁荣。文化的发展繁 荣离不开同世界各种文明的对话,中国文化必须走出去。中国文化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 保存自己。只有进入对方文化而非征服对方文化,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才有可能。中国文化
6 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她们的结局却都是悲剧性的。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 子悲剧遭际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 C.《女神》是“五四”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诗集,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 时代精神。它在文学史上突出的贡献是:诗集大胆移植,探索自由诗体,开创了新文 学诗坛浪漫主义的创作源头,唱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强音,开辟了新文学的途径。 D.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中,美丽、年轻、纯洁的奥菲利娅深爱着哈姆雷特, 却因为父亲和哥哥的劝说,对他避而远之。而哈姆雷特的出走与父亲被杀死的双重打 击使得脆弱的奥菲利娅精神失常,抑郁成疾而死。 E.桑提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 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仍是精神上的强者,是一个“硬汉 子”。 23.简答题(10 分) (1)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得知宝玉将娶宝钗和宝玉发现新娘是宝钗后各有什么样的反 应。(5 分) ▲ (2)试简述《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主要情节。(5 分)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在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任何国家,包括中国的自身事务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自己的事, 而是世界性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大国,这也使得中国的变化对世界将会产生重要影响。一些 西方人认为,中国崛起时会重蹈西方殖民大国的覆辙,所以他们大谈“中国威胁论”,以自 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来推断他国的行为,这是缺乏根据的,因为文化不一样。中国人通过奥运 会的举办,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正是“和平的崛起”。大国崛 起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世界各国人民、各国的文化都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 了贡献。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世界不大了解“和合”思想是东方文化、中华文化的核心之 一,这对世界来说,是一个损失。随着当代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文 化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得以凸显,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提出了大国的 四个标志,即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科技雄厚、文化富有吸引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大国 崛起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文化繁荣。文化的发展繁 荣离不开同世界各种文明的对话,中国文化必须走出去。中国文化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 保存自己。只有进入对方文化而非征服对方文化,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才有可能。中国文化
只有在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激荡中保持个性并增强话语权这样的文化才不仅是民族的 而且是世界的;不仅是自赏的,而且是共享的 (摘自《人民论坛》08年第16期,有改动) 24.西方人大谈“中国威胁论”的原因是什么?(6分) 25.中国的崛起高不开文化的崛起,结合文意,说说崛起后的中国文化应该具有什么样的 特征?(9分) 泰州市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联考】 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五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 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 废也。 20.分别写出“儒者”和“墨者”的各自代表人物的姓名。(2分) 21.写出体现墨家主张和这段文字涉及的“节俭”思想的篇名(各一篇)。(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 高扬时期。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 B.《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缺憾美的 部。作者的理想是要在小说中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 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C.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叱咤风云的英雄 人物,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肠义胆的关云长、粗中有细的张飞、勇猛兼备的赵云、能干 奸诈的曹操等,无不惟妙惟肖。 D.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 可侵犯的,这是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一再强调的观点。《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便是他 塑造出的最杰出的“硬汉”形象。 E.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既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反封建、崇尚人的理性的特征, 又有宫廷贵族后代悲观、忧郁的消极一面。在小说中,作者集中揭示了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 他对现实的悲观认识的冲突。 23.(1)请你结合“宝钗生日宴会”那天因戏子之事而引发的一段描写中三位人物的各自反 应,简单分析这三位人物形象。(5分) 宝钗 宝玉: 湘云: (2)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家》中觉新和梅爱情悲剧的主要内容。(5分)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7 只有在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激荡中,保持个性并增强话语权,这样的文化才不仅是民族的, 而且是世界的;不仅是自赏的,而且是共享的。 (摘自《人民论坛》08 年第 16 期,有改动) 24.西方人大谈“中国威胁论”的原因是什么?(6 分) ▲ 25.中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崛起,结合文意,说说崛起后的中国文化应该具有什么样的 特征?(9 分) ▲ 【泰州市 2008~200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联考】 语文附加题练习卷五 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 6 处)。(6 分) 儒者博而 寡要,劳 而少功, 是以其 事难尽 从然其 序君臣 父子之 礼列夫 妇长幼之 别不可 易也。墨者 俭而难 遵是以 其事不 可篃循 然其强 本节用 不可 废也。 20.分别写出“儒者”和“墨者”的各自代表人物的姓名..。(2 分) 、 21.写出体现墨家主张和这段文字涉及的“节俭”思想的篇名(各一篇)。(2 分) 、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 22.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 ...的两项是(5 分) A.《呐喊》是鲁迅 1918 年至 1922 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当时正值“五四”革命精神 高扬时期。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 B.《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缺憾美的一 部。作者的理想是要在小说中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 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C.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刻画了近 200 个人物形象,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叱咤风云的英雄 人物,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肠义胆的关云长、粗中有细的张飞、勇猛兼备的赵云、能干 奸诈的曹操等,无不惟妙惟肖。 D.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击败,外在的肉体可以接受折磨,但是内在的意志却是神圣不 可侵犯的,这是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一再强调的观点。《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便是他 塑造出的最杰出的“硬汉”形象。 E.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既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反封建、崇尚人的理性的特征, 又有宫廷贵族后代悲观、忧郁的消极一面。在小说中,作者集中揭示了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 他对现实的悲观认识的冲突。 23.(1)请你结合“宝钗生日宴会”那天因戏子之事而引发的一段描写中三位人物的各自反 应,简单分析这三位人物形象。(5 分) 宝钗: ▲ ▲ 宝玉: ▲ ▲ 湘云: ▲ ▲ (2)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说说《家》中觉新和梅爱情悲剧的主要内容。(5 分) ▲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