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研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但由于我们一段时期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没有完全弄懂,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左”的错误,导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又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历史积淀,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和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提升,也是对历代学人和先进分子关于中国现代化思考的一种总结本讲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于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历史依据、现实进程及其经验教训,并对与此相关的概念体系进行解析,从多方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其发展图景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但由于我们一段时期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没有完全弄懂,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左”的错误,导致社会主 义的优越性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又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走上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历史积淀,它 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和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提升,也是对历代学人和先进分子关 于中国现代化思考的一种总结。 本讲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渊源、历史依据、现实进程及其经验教训,并对与此相关的概念体系进行解析,从多 方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其发展图景
的社会性质(一)关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1、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长期以来中学教科书喜欢沿用“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表述。个“沦”字,意在说明中国此后的多灾多难,同时也含有倒退之义,给人的感觉是要从总体上对这段历史加以否定,用近代中国特殊的国情解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合法性和正当性。但到底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长期以来,人民对它的理解是含糊的。1981年3月12日,李时岳在《人民日报》发表《评洋务运动》,指出近代中国“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并向殖民地演化,这是个向下沉沦的过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向资本主义演化这是个向上发展的过程。”以此为标志,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出现了学术争鸣。有人把这个概念分成两个部分理解,从主权国家转为半殖民地状态,当然是一种倒退,但从封建国家到半封建国家却是一种进步,这是根本性东西如果用“沦”概括这段历史的变化,就不能准确定位近代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的历史趋势。当然也有人从整体上理解这个概念,指出它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指出了近代中国在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结合下的一种特殊的畸形的发展状态
1、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长期以来中学教科书喜欢沿用“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表述。一 个“沦”字,意在说明中国此后的多灾多难,同时也含有倒退之义,给人的感觉是要从总体上对这 段历史加以否定,用近代中国特殊的国情解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但到底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长期以来,人民对它的理解是含糊的。1981年3月12日,李 时岳在《人民日报》发表《评洋务运动》,指出近代中国“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并 向殖民地演化,这是个向下沉沦的过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并向资本主义演化, 这是个向上发展的过程。”以此为标志,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出现了学术争鸣。有人把这个概念分成 两个部分理解,从主权国家转为半殖民地状态,当然是一种倒退,但从封建国家到半封建国家却是 一种进步,这是根本性东西;如果用“沦”概括这段历史的变化,就不能准确定位近代中国“从农 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的历史趋势。当然也有人从整体上理解这个概念,指出它从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等方面指出了近代中国在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结合下的一种特殊的畸形 的发展状态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最早提出半封建的恩格斯,半殖民地的是列宁,明确使用这一概念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是蔡和森。毛泽东开始使用这一概念是在1936年的《中国革命战争和战略问题》,用这一概念正式定位中国社会性质是1939年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何时形成半殖民地,这个没有争论,都认为是1901年:但中国何时形成半封建却有分歧,有人认为是1901年,有人认为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有人认为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主要是标准不同,有经济标准,有政权标准,实际上是从量的角度来考察资本主义成分。还有的人干脆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特殊类型,即是一种不成熟的、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这实际上就是上个世纪30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争论的重复。能不能够叫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呢?好处是从现代化的角度指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也与马克思的一般社会形态演变的称谓一致,缺陷是量上不够,并对近代史的主题造成混乱,对革命的合法性产生怀疑。对这一问题有较好研究的有李时岳、郭世佑刘跃,方小年,林有能等人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 最早提出半封建的恩格斯,半殖民地的是列宁,明确使用这一概念说明中国社会 性质的是蔡和森。毛泽东开始使用这一概念是在1936年的《中国革命战争和战略问 题》,用这一概念正式定位中国社会性质是1939年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中国何时形成半殖民地,这个没有争论,都认为是1901年;但中国何时形成半封建, 却有分歧,有人认为是1901年,有人认为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有人认为是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主要是标准不同,有经济标准,有政权标准,实际上是 从量的角度来考察资本主义成分。还有的人干脆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资本 主义社会的一种特殊类型,即是一种不成熟的、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这实际 上就是上个世纪30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争论的重复。能不能够叫半殖民地半资本 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呢?好处是从现代化的角度指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也与马克思的一般社会形态演变的称谓一致,缺陷是量上不够,并对近代史的主题 造成混乱,对革命的合法性产生怀疑。对这一问题有较好研究的有李时岳、郭世佑, 刘跃,方小年,林有能等人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沙健孙等人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科书把它归纳为六个特点。一是资本帝国主义全方位控制中国,成为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二是中国的封建主义与资本帝国主义勾结,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三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缓慢,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且民族资产阶级存在软弱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四是中国的人民大众深受多重剥削和压迫,具有最坚定的革命性和革命的彻底性;五是中国社会还是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六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些特点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国情,也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3、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沙健孙等人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科书把它归纳为六个特点。 一是资本帝国主义全方位控制中国,成为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 二是中国的封建主义与资本帝国主义勾结,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三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缓慢,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 且民族资产阶级存在软弱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四是中国的人民大众深受多重剥削和压迫,具有最坚定的革命性和革命的彻 底性; 五是中国社会还是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方式占据主导地位; 六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些特点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最 基本的国情,也是认识中国近代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六个特点其实是很容易记忆的,有四点是讲述影响中国社会的几种基本力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新兴资本主义和人民大众;另外两点是讲述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特点(主要是不平衡)
六个特点其实是很容易记忆的,有四点是讲述影响中国社会 的几种基本力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新兴资本主义和人民大众; 另外两点是讲述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特点 (主要是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