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四个选择”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也是纲要课程核心的教学目的。它们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其最终指向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载体,他的历史使命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它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存在和发展: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选择,是坚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四个选择”虽然是一个整体,但由于它们之间也有内涵的不同,且存在着时间的先后和不同的逻辑发展进程,因此这里我想分开阐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 Copyright by dyh 2007. 1. 《 》 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中 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 • “四个选择”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也是纲要课 程核心的教学目的。它们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 •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思 想指南,其最终指向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就是马克思 主义的阶级载体,他的历史使命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并最终实 现共产主义,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是 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它必 须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存在和发展;改革开放是强国 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选择,是坚持 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四个选择”虽然是一个整体,但由于它们之间也有内涵的不 同,且存在着时间的先后和不同的逻辑发展进程,因此这里我想 分开阐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一、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3、十月革命的胜利4、近代中国社会现实以及“双重超越”理想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6、新文化运动,7、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 Copyright by dyh 2007. 1. 《 》 一、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 思主义 •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 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 3、十月革命的胜利 • 4、近代中国社会现实以及“双重超越”理 想 • 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 6、新文化运动 • 7、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为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因由和教训。,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说明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理论来领导,中国革命就不能取得胜利,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就不能完成(分析:平均主义、中体西用、君主立宪三民主义思想的局限性);历史在呼唤着先进的科学的理论的产生,这样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了中国人民新的思想武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 Copyright by dyh 2007. 1. 《 》 •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为中国人民 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因 由和教训。 •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说明如果没有先进 的科学理论来领导,中国革命就不能取得 胜利,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就不能完成 (分析:平均主义、中体西用、君主立宪、 三民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历史在呼唤着 先进的科学的理论的产生,这样马克思主 义就成为了中国人民新的思想武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它是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它的阶级载体就是工人阶级,如果它不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就会丧失其存在的基础,从而也就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力。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产业工人已发展到200万左右。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迫切要求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强大力量,从而积极投身工人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 Copyright by dyh 2007. 1. 《 》 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 国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 基础。 •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它是改造社会的 思想武器,它的阶级载体就是工人阶级,如果它 不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就会丧失其存在的基础, 从而也就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力。 •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产业工人己发展到200万左 右。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迫切要求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 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强大力量,从 而积极投身工人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3、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契机。,十月革命爆发,对探索第三种文明的知识分子无疑是一种福音。·俄国和中国的国情相似苏俄对华友好宣言(废除沙皇俄国与中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归还侵占中国的领土等权益)更是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对俄国革命和新生政权的好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一编 Copyright by dyh 2007. 1. 《 》 3、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选择马克 思主义提供了重要契机。 • 十月革命爆发,对探索第三种文明的知识 分子无疑是一种福音。 • 俄国和中国的国情相似 • 苏俄对华友好宣言(废除沙皇俄国与中国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归还侵占中国的领土 等权益)更是吸引了大批知识分子对俄国 革命和新生政权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