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扰素 1定义IFN是由病毒或其他IFN诱生剂诱使 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类糖蛋白 2IFN的性质与作用 IFN分子量小,一20℃保存时间较长,56℃ 可可被灭活,可被蛋白水解酶破坏 *具有广抗病毒活性谱 米抗肿瘤作用(抑制肿瘤生长) 米免疫调节作用
(一)干扰素 1 定义 IFN是由病毒或其他IFN诱生剂诱使 人或动物细胞产生的一类糖蛋白 2 IFN的性质与作用 IFN分子量小,—20℃保存时间较长,56℃ 可可被灭活,可被蛋白水解酶破坏 * 具有广抗病毒活性谱 * 抗肿瘤作用(抑制肿瘤生长) * 免疫调节作用
3IFN的种类 由人类细胞产生的IFN,按其抗原性分成3类 IFN a 由白细胞产生 IFN B 由成纤维细胞产生 IFNy 由T林巴细胞产生 IFNa和IFNB又称为I型IFN, IFNy又称为Ⅱ型或免疫IFN,是一种细胞 因子
3 IFN的种类 由人类细胞产生的IFN,按其抗原性分成3类 IFNα 由白细胞产生 IFNβ 由成纤维细胞产生 IFNγ 由T淋巴细胞产生 IFNα和IFNβ又称为Ⅰ型IFN, IFNγ又称为Ⅱ型或免疫IFN,是一种细胞 因子
4IFN诱生的机理病毒以及PolyI:C以及细 菌的内毒素均具有诱生I型IFN的作用 IN的诱生受基因控制。在正常情况下,存 在于细胞核内的IN结构基因处于抑制状态,不产 生IN。这种抑制状态是由基因系统中的调节基因 通过产生IN结构基因抑制蛋白来实现的。它抑制 了操纵基因的作用,因而结构基因就处于抑制状 态。当IN诱生剂进入细胞后,即与抑制蛋白相结 合而使其失去抑制作用,因而操纵基因和结构基 因的功能就被活化,指导IN的合成
4 IFN 诱生的机理 病毒以及PolyI∶C 以及细 菌的内毒素均具有诱生Ⅰ型IFN的作用 IFN 的诱生受基因控制。 在正常情况下,存 在于细胞核内的IFN结构基因处于抑制状态,不产 生IFN。这种抑制状态是由基因系统中的调节基因 通过产生IFN结构基因抑制蛋白来实现的。它抑制 了操纵基因的作用,因而结构基因就处于抑制状 态。当IFN诱生剂进入细胞后,即与抑制蛋白相结 合而使其失去抑制作用,因而操纵基因和结构基 因的功能就被活化,指导IFN的合成
5.IFN抗病毒的作用机理 IFN不能直接抗病毒而是作用宿主细胞产生抗 病毒蛋白。a/B →细胞受体→经信号传导 一系列过程→合成数种抗病毒蛋白包括蛋白激酶 2′-5'A合成酶和鳞酸二脂酶,分别从降解RNA 抑制病毒蛋白质的翻译等方面发挥抗病毒作用 α/B活化巨噬细胞、NK细胞,促进杀伤性T 细胞的作用 T干扰素还可促进巨噬细胞C受体的表达, 诱导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 与抗原的加工、提呈等发挥抗病毒作用
5.IFN抗病毒的作用机理 IFN不能直接抗病毒而是作用宿主细胞产生抗 病毒蛋白。α/β 细胞受体 经信号传导 一系列过程 合成数种抗病毒蛋白包括蛋白激酶、 2′-5′A合成酶和磷酸二脂酶,分别从降解mRNA、 抑制病毒蛋白质的翻译等方面发挥抗病毒作用 α/β 活化巨噬细胞、NK细胞,促进杀伤性T 细胞的作用 Γ干扰素还可促进巨噬细胞FC受体的表达, 诱导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 与抗原的加工、提呈等发挥抗病毒作用
各型干扰素的特性与功能比较 类型 诱生剂 产生细胞 56℃30min 抗病毒作用 免疫调节 抗肿瘤 病毒 白细胞 稳定 较强 较弱 BI 聚肌胞 成纤维细胞 稳定 较强 较弱 YⅡ 各种抗原 T细胞 不稳定 较弱 较强
各型干扰素 的特性与功能比较 类型 诱生剂 产生细胞 56℃30min 抗病毒作用 免疫调节 抗肿瘤 αⅠ 病毒 白细胞 稳定 较强 较弱 βⅠ 聚肌胞 成纤维细胞 稳定 较强 较弱 γⅡ 各种抗原 T细胞 不稳定 较弱 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