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掌握有效数字、算术平均误差和相对误差的计算方法(包括多次等精度测量误差的估 算、有效数字的基本运算与实验结果的正确表示),学习多次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误差估算 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游标卡尺测量原理与螺旋测微计测量原理: 难点:测量仪器的读数及数据记录。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等 不锈钢直尺,物理天平,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和待测量的小工件。 (二)内容 1.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圆管的外径、内径、高并计算体积 2用螺旋测微计分别测量细钢丝、小钢球直径。 3.用读数显微镜细钢丝直径、毛细管内径。 项目二、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3学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固体的密度。 3.用比重瓶法测液体的密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流体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的原理 难点:天平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物理天平,比重瓶,烧杯,细线,待测液体,待测固体等。 (二)内容 1.物理天平的调节。 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铝块的密度。 3用比重瓶法测金属小颜拉密度 项目三、用单摆测量里力加速度(3学时) 一、教学目标 1.验证摆长与周期之间的关系,求出重力加速度g。 2.测量摆角与周期之间的关系,作2T-si2(0/2)关系图,求重力加速度g
2.掌握有效数字、算术平均误差和相对误差的计算方法(包括多次等精度测量误差的估 算、有效数字的基本运算与实验结果的正确表示),学习多次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误差估算 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游标卡尺测量原理与螺旋测微计测量原理; 难点:测量仪器的读数及数据记录。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材料、药品等 不锈钢直尺,物理天平,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和待测量的小工件。 (二)内容 1.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圆管的外径、内径、高并计算体积。 2.用螺旋测微计分别测量细钢丝、小钢球直径。 3.用读数显微镜细钢丝直径、毛细管内径。 项目二、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3 学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2. 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固体的密度; 3. 用比重瓶法测液体的密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流体静力称衡法和比重瓶法的原理; 难点:天平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物理天平,比重瓶,烧杯,细线,待测液体,待测固体等。 (二)内容 1.物理天平的调节。 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铝块的密度。 3.用比重瓶法测金属小颗粒密度 项目三、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3 学时) 一、教学目标 1.验证摆长与周期之间的关系,求出重力加速度 g。 2.测量摆角与周期之间的关系,作 2T-sin2(/2)关系图,求重力加速度 g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测量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难点:计时与摆角控制。 三、实验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单摆实验仪、霍耳传感器 (二)内容 1控制摆角小于5度,摆长从50厘米开始,每次增加10厘米,测量摆动50次的时间, 2.摆长固定(100厘米),摆球球心距铅垂线每次增加5厘米,测量摆动50次的时间。 实验四、简谐振动特性研究与弹簧劲度系数测量(3学时) 一、教学目标 1.胡克定律的验证与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 2测量弹簧的简谐振动周期,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 3测量两个不同弹簧的劲度系数,加深对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它的线径、外径关系的了解: 4.了解并掌握集成霍耳开关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弹簧振动的性质,掌握用伸长法和测定振动周期的方法去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难点:焦利称装置的调节。 三、实验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计时计数毫秒仪、集成霍耳开关传感器固定板及引线、新型焦利秤、砝码组。 (二)内容 测量弹簧简诺振动周期,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项目五、验证牛顿第二定律(3学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的调整方法。 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学习在低摩擦情况下研究力学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的测量:难点:气垫导轨的调平。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测量中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难点:计时与摆角控制。 三、实验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单摆实验仪、霍耳传感器。 (二)内容 1.控制摆角小于 5 度,摆长从 50 厘米开始,每次增加 10 厘米,测量摆动 50次的时间。 2.摆长固定(100 厘米),摆球球心距铅垂线每次增加 5 厘米,测量摆动 50 次的时间。 实验四、简谐振动特性研究与弹簧劲度系数测量 (3 学时) 一、教学目标 1.胡克定律的验证与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 2.测量弹簧的简谐振动周期,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 3.测量两个不同弹簧的劲度系数,加深对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它的线径、外径关系的了解; 4.了解并掌握集成霍耳开关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弹簧振动的性质,掌握用伸长法和测定振动周期的方法去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难点:焦利称装置的调节。 三、实验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计时计数毫秒仪、集成霍耳开关传感器固定板及引线、新型焦利秤、砝码组。 (二)内容 测量弹簧简谐振动周期,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项目五、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 学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的调整方法。 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学习在低摩擦情况下研究力学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的测量;难点:气垫导轨的调平。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气垫导轨、滑块、光电计时器、砝码。 (二)内容 1.保持物体所受拉力不变,测量不同系统质量所对应的加速度。 2.保持系统质量不变,改变合外力测量对应的加速度。 项目六、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3学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用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其应用。 2.掌握各种长度测量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3.学习用逐差法和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杠杆法测微小长度的变化 难点:望远镜,光杠杆,标尺组成的测量系统的调节。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金属丝杨氏模量测定仪、钢卷尺、米尺、螺旋测微计等。 (二)内容 1给钢丝加依次加砝码后伸长量的测量 2光杠杆常数,钢丝原长,镜尺间距等参数的测量 项目七、用三线摆测刚体转动惯量(3学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实验设计思想和解决具体测量问题的方法 2.学习用三线扭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 3.学习正确测量时间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转动惯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难点:三线摆的调节与使用。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三线摆、停表、物理天平及砝码、钢卷尺、水准仪、游标卡尺、待测物是金属圆环。 (二)内容 1.三线摆底盘摆动周期的测量: 2.底盘加待测圆环后摆动周期的测量:
气垫导轨、滑块、光电计时器、砝码。 (二)内容 1.保持物体所受拉力不变,测量不同系统质量所对应的加速度。 2.保持系统质量不变,改变合外力测量对应的加速度。 项目六、 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3 学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用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其应用。 2.掌握各种长度测量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3.学习用逐差法和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杠杆法测微小长度的变化; 难点:望远镜,光杠杆,标尺组成的测量系统的调节。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金属丝杨氏模量测定仪、钢卷尺、米尺、螺旋测微计等。 (二)内容 1.给钢丝加依次加砝码后伸长量的测量 2 光杠杆常数,钢丝原长,镜尺间距等参数的测量 项目 七、 用三线摆测刚体转动惯量 (3 学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实验设计思想和解决具体测量问题的方法; 2. 学习用三线扭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 3. 学习正确测量时间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转动惯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难点:三线摆的调节与使用。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三线摆、停表、物理天平及砝码、钢卷尺、水准仪、游标卡尺、待测物是金属圆环。 (二)内容 1.三线摆底盘摆动周期的测量; 2.底盘加待测圆环后摆动周期的测量;
3.将两个相同圆柱体对称地加在下园盘上测量摆动周期,验证平行轴定律 项目八、限流电路与分压电路(3学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磁学实验的基本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认识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作用: 3研究限流与分压两种电路的连接方法、性能和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路的基本组成与连接 难点:电测仪表的读数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直流毫伏表、直流伏特表、万用电表、直流稳压电源、滑线变阻器、电阻箱、开 关、导线。 (二)内容 1将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改变滑动头的位置测量回路电流值,研究滑动变 阻器不同不同接入长度对电流的影响。 2.将滑动变阻器连接电源活动端负端与测量电路并联,改变活动端的位置测量外电路 的电压值,研究滑动变阻器对电压的影响。 项目九、惠斯登电桥测电阻(3学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惠斯登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箱式电桥和自组电桥测电阻的方法: 3.学习消除系统误差的一种方法一交换测量法: 4.用箱式电桥测电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和特点及对电阻的测量方法 难点:电桥的灵敏度及提高灵敏度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QJ23A型直流电桥、电源、滑线变阻器、电阻箱、AC5型检流计、属膜电阻开关、 导线、待测金 (二)内容
3.将两个相同圆柱体对称地加在下园盘上测量摆动周期,验证平行轴定律。 项目 八、 限流电路与分压电路 (3 学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磁学实验的基本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认识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作用; 3.研究限流与分压两种电路的连接方法、性能和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路的基本组成与连接; 难点:电测仪表的读数。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直流毫伏表、直流伏特表、万用电表、直流稳压电源、滑线变阻器、电阻箱、开 关、导线。 (二)内容 1.将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改变滑动头的位置测量回路电流值,研究滑动变 阻器不同不同接入长度对电流的影响。 2.将滑动变阻器连接电源活动端负端与测量电路并联,改变活动端的位置测量外电路 的电压值,研究滑动变阻器对电压的影响。 项目 九、 惠斯登电桥测电阻 (3 学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和掌握惠斯登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箱式电桥和自组电桥测电阻的方法; 3.学习消除系统误差的一种方法——交换测量法; 4.用箱式电桥测电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和特点及对电阻的测量方法 难点:电桥的灵敏度及提高灵敏度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QJ23A 型直流电桥、电源、滑线变阻器、电阻箱、AC5 型检流计、属膜电阻开关、 导线、待测金 (二)内容
1.用电阻箱自组电桥测电阻。 2.电桥灵敏度的测定。 3.用成品电桥重新测量前述三个电阻。 项日十、簿透镜焦距的测定(3学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簿透镜焦距的几种测量方法 2.观察薄透镜成像规律、并论证物像关系式 3.光具座上各元件的共轴调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2.透镜焦平面及光的可逆性原理 难点:光学元件的共轴调节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WSZ715A型光具座、8V9W的光源、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物屏、像屏等 (二)内容 1.用自准法凸测透镜焦距 2用位移法测透镜焦距。 3.用物距像距法测凹透镜焦距 4.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项目十一、分光计的调节及使用(3学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各个组件的作用: 2.掌握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掌握测定棱镜角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介绍分光计结构,掌握调节和使用分光计的方法 2.自准法测三棱镜项角。 难点:调节望远镜与分光计转轴垂直。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JJY型分光计、双面反射镜、三棱镜、钠光灯
1.用电阻箱自组电桥测电阻。 2.电桥灵敏度的测定。 3.用成品电桥重新测量前述三个电阻。 项目 十、 簿透镜焦距的测定 (3 学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簿透镜焦距的几种测量方法 2.观察薄透镜成像规律、并论证物像关系式 3.光具座上各元件的共轴调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 2.透镜焦平面及光的可逆性原理 难点:光学元件的共轴调节方法。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WSZ-715A 型光具座、8V9W的光源、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物屏、像屏等 (二)内容 1.用自准法凸测透镜焦距。 2 用位移法测透镜焦距。 3.用物距像距法测凹透镜焦距 4.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项目 十一、 分光计的调节及使用 (3 学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各个组件的作用; 2.掌握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掌握测定棱镜角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介绍分光计结构,掌握调节和使用分光计的方法 2.自准法测三棱镜顶角。 难点:调节望远镜与分光计转轴垂直。 三、教学内容 (一)主要仪器设备 JJY型分光计、 双面反射镜、三棱镜、钠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