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像探测器
4.1光电成像概述 光电成像器件是把光学图像信号转换为电 信号的功能器件,也称为: 光电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图像探测器
一、光电图像传感器发展历史 光电图像传感器的发展历史悠久,种类很多。 ,1934年:研制出光电摄像管(Iconoscope)。 用于室内外的广播电 视摄像。灵敏度很低,信 噪比很低,需要高于 10000k的照度才能获得 较为清晰的图像,应用受 到限制。 Vladimir Kos sma Zworykin Philo Taylor Farnsworth 1906-1971 (第一台实用的电视摄像机)电子图像分解摄像
947年:超正析像管(Imaige Orthicon) 灵敏度有所提高,但是最低照度仍要求在200Ox以上。 1954年:高灵敏视像管(Vidicon) 基本具有了成本低,体积小,结构简单的特点, 使广播电视事业和工业电视事业有了更大的发展。 1965年:氧化铅视像管(Plumbicon) 取代超正析像管,发展了彩色电视摄像机。 诞生1英寸,1/2英寸,1/3英寸(8mm)靶面的彩色摄像机。 抗强光的能力低,余辉效应影响了采样速率。 1976年:硒靶管(Saticon)和硅靶管(Siticon) 灵敏度更高,成本更低
1970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发现的电荷耦合器件(CCD)的原理使图像 传感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使图像传感器从真空电子束扫描 方式发展成为固体自扫描输出方式。 ·具有固体器件的所有优点 ,自扫描输出方式消除了电子束扫描造 成的图像光电转换的非线性失真,即 CCD图像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能够不失真 地将光学图像转换成视频电视图像 >体积、重量、功耗和制造成本是电子 束摄像管无法达到的 ,CCD图像传感器的诞生和发展使人们 进入了更为广泛应用图像传感器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