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讲义(B1)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修订 2017.1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B1)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大学物理实验教研室修订 2017.1
目录 序言 .2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实验一长度测量 41 实验二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 实验三单摆实验 .52 实验四简谐振动特性研究与弹簧劲度系数测量 .60 实验五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66 实验六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7 实验七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拉脱法) 80 实验八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86
1 目录 序 言.................................................................................................................................... 2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7 实验一 长度测量............................................................................................................ 41 实验二 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 46 实验三 单摆实验............................................................................................................ 52 实验四 简谐振动特性研究与弹簧劲度系数测量........................................................ 60 实验五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66 实验六 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71 实验七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拉脱法)............................................................ 80 实验八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86
序言 一、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物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物理学研究的运动,普遍地 存在于其它高级的、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之中。因此,物理学所研究的物质运动规 律,具有最大的普遍性。物理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研究都以 严格的实验事实为基础,并且不断受到实验的检验。用人为的方法让自然现象再现, 从而加以观察和研究,这就是实验。实验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手 段。科学技术越进步,科学实验就显得越重要,任何一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新产品都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获得。由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出的数据,加以总结和 抽象,找出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就到得理论,实验是理论的源泉。理论一旦提出,又 必须借助实验来检验其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实验是检验理论的手段,是检验理论的 裁判。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理论(他预言电磁波存在)只有当赫滋做出电磁学实验 后才被人们公认:杨振宁、李政道在1956年提出基本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 守恒的理论,只有当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用实验验证后,才被同行学者承认,从而 才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然而,人们掌握理论的目的是在于应用它来指导生产实际, 促进科学进步,推动社会前进。当理论在实际中应用时,仍必须通过实验,实验是 理论和应用的桥梁。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实验,这就是实验物理课有了充 实的教学内容。物理实验是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任何物理概念的确立,物理规律的发现,都必须以严格的科学实验为基础。物 理实验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通过实验发现物理定律,而且物理学中的每一项重要 突破都与实验密切相关。物理学史表明,经典物理学的形成,是伽俐略、牛顿、麦 克斯韦等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反复实验,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总结出来的。近代 物理的发展,是在某些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设,例如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提出“能量 子假设”,再经过大量的实验证实,假设才成为科学理论,实践证明物理实验是物理 2
2 序 言 一、 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物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物理学研究的运动,普遍地 存在于其它高级的、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之中。因此,物理学所研究的物质运动规 律,具有最大的普遍性。物理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的研究都以 严格的实验事实为基础,并且不断受到实验的检验。用人为的方法让自然现象再现, 从而加以观察和研究,这就是实验。实验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手 段。科学技术越进步,科学实验就显得越重要,任何一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新产品都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获得。由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出的数据,加以总结和 抽象,找出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就到得理论,实验是理论的源泉。理论一旦提出,又 必须借助实验来检验其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实验是检验理论的手段,是检验理论的 裁判。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理论(他预言电磁波存在)只有当赫兹做出电磁学实验 后才被人们公认;杨振宁、李政道在1956年提出基本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 守恒”的理论,只有当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用实验验证后,才被同行学者承认,从而 才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然而,人们掌握理论的目的是在于应用它来指导生产实际, 促进科学进步,推动社会前进。当理论在实际中应用时,仍必须通过实验,实验是 理论和应用的桥梁。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实验,这就是实验物理课有了充 实的教学内容。物理实验是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任何物理概念的确立,物理规律的发现,都必须以严格的科学实验为基础。物 理实验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通过实验发现物理定律,而且物理学中的每一项重要 突破都与实验密切相关。物理学史表明,经典物理学的形成,是伽俐略、牛顿、麦 克斯韦等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反复实验,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总结出来的。近代 物理的发展,是在某些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设,例如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提出“能量 子假设”,再经过大量的实验证实,假设才成为科学理论,实践证明物理实验是物理
学发展的动力。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物理实验和物理理论始终是相互促进、相 互制约、相得益彰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验是盲目的,实验必须经过总结抽象上升 为理论,才有其存在的价值,而理论靠实验来检验,同时理论上的需要又促进实验 的发展。1752年富兰克林利用风筝把天空的电引入室内,进行室内雷鸣闪电实验, 证实了雷电与电火花放电有同样的本质,进而找出了雷电的成因,并且在此基础上 发明了避雷针。这个简单的实验事实,足以说明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所起的重 要作用。物理学发展到当今的时代,与实验的关系就更为密切,而且在许多边缘科 学的建立过程中,物理实验也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物理实验在探索和研究新科技 领域,在推动其它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自然科学迅速发展,新的科学分支层出不穷,但基础学科就是数学和物理两门,物 理实验是研究物理测量方法与实验方法的科学,物理实验的特点是在于它具有普遍 性:力、热、光、电都有:具有基本性一它是其它一切实验的基础:同时它还有通 用性一适用于一切领域,把高、精、尖的复杂实验分解成为“零件”,绝大部分是常 见的物理实验。在工程技术领域中,研制、生产、加工、运输等都普遍涉及物理量 的测量及物理运动状态的控制,这正是成熟的物理实验的推广和应用。现代高科技 发展,设计思想,方法和技术也来源于物理实验。因此,物理实验是自然科学、工 程技术和高科技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实验。 二、物理实验课的目的和任务 1.大学物理实验课的目的 (1),通过对物理实验现象的观测和分析,学习运用理论指导实验、分析和解决 实验中的问题和方法。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2)·培养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初步能力。通过实验阅读教材和资料,能概括 出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要点:正确使用基本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 实验操作技能: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以及自行设 计和完成不太复杂的实验任务等
3 学发展的动力。在物理学发展的进程中,物理实验和物理理论始终是相互促进、相 互制约、相得益彰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验是盲目的,实验必须经过总结抽象上升 为理论,才有其存在的价值,而理论靠实验来检验,同时理论上的需要又促进实验 的发展。1752年富兰克林利用风筝把天空的电引入室内,进行室内雷鸣闪电实验, 证实了雷电与电火花放电有同样的本质,进而找出了雷电的成因,并且在此基础上 发明了避雷针。这个简单的实验事实,足以说明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中所起的重 要作用。物理学发展到当今的时代,与实验的关系就更为密切,而且在许多边缘科 学的建立过程中,物理实验也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物理实验在探索和研究新科技 领域,在推动其它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自然科学迅速发展,新的科学分支层出不穷,但基础学科就是数学和物理两门,物 理实验是研究物理测量方法与实验方法的科学,物理实验的特点是在于它具有普遍 性:力、热、光、电都有;具有基本性──它是其它一切实验的基础;同时它还有通 用性──适用于一切领域,把高、精、尖的复杂实验分解成为“零件”,绝大部分是常 见的物理实验。在工程技术领域中,研制、生产、加工、运输等都普遍涉及物理量 的测量及物理运动状态的控制,这正是成熟的物理实验的推广和应用。现代高科技 发展,设计思想,方法和技术也来源于物理实验。因此,物理实验是自然科学、工 程技术和高科技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物理实验。 二、物理实验课的目的和任务 1.大学物理实验课的目的 (1).通过对物理实验现象的观测和分析,学习运用理论指导实验、分析和解决 实验中的问题和方法。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2).培养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初步能力。通过实验阅读教材和资料,能概括 出实验原理和方法的要点;正确使用基本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 实验操作技能;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以及自行设 计和完成不太复杂的实验任务等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勇于探索、坚韧不拔 的钻研精神以及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物的优良品德。 2.大学物理课的具体实验任务是: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的基本 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为后继课打下基础。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要求学生具有: ①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勒奋学习,认真实验的良好学风: ③主动研究和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 ④遵守实验室守则,注意仪器操作要领,爱护仪器的优良品德。 (3),培养学生组织有关中学物理教学、指导中学物理实验的基本能力。物理 实验课的进行程序大致可分为:提出问题,确定方案,选择仪器设备,安装调试, 观察测量,记录数据,总结分析写出科学论文(实验报告)。每个实验环节都有一 定的基本要求,基本技能训练,科学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贯穿于实验的全过程中, 实验方法各自分散在不同的实验中。因此,实验课有它自身的体系,要达到学会实 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就要认真进行每个实验环节的训练,并且在不同实验中 学习实验方法。 (4),培养学生做好实验的能力。 ①实验前要作好预习。预习时,主要阅读实验教材,了解实验目的,搞清楚实 验内容,要测量什么量,使用什么方法,实验的理论依据(原理)是什么,使用什 么仪器,其仪器性能是什么,如何使用,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在此基础上,回 答好思考题,草拟出操作步骤,设计好数据记录表格,准备好自备的物品。只有在 充分了解实验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在实验操作中有目的地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 减少操作中的忙乱现象,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完成规 定的预习内容,一般情况下,教师要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评定预习成绩,_没有
4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勇于探索、坚韧不拔 的钻研精神以及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爱护公物的优良品德。 2.大学物理课的具体实验任务是: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的基本 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为后继课打下基础。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要求学生具有: ① 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 勤奋学习,认真实验的良好学风; ③ 主动研究和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 ④ 遵守实验室守则,注意仪器操作要领,爱护仪器的优良品德。 (3).培养学生组织有关中学物理教学、指导中学物理实验的基本能力。物理 实验课的进行程序大致可分为:提出问题,确定方案,选择仪器设备,安装调试, 观察测量,记录数据,总结分析写出科学论文(实验报告)。每个实验环节都有一 定的基本要求,基本技能训练,科学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贯穿于实验的全过程中, 实验方法各自分散在不同的实验中。因此,实验课有它自身的体系,要达到学会实 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就要认真进行每个实验环节的训练,并且在不同实验中 学习实验方法。 (4).培养学生做好实验的能力。 ① 实验前要作好预习。预习时,主要阅读实验教材,了解实验目的,搞清楚实 验内容,要测量什么量,使用什么方法,实验的理论依据(原理)是什么,使用什 么仪器,其仪器性能是什么,如何使用,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在此基础上,回 答好思考题,草拟出操作步骤,设计好数据记录表格,准备好自备的物品。只有在 充分了解实验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在实验操作中有目的地观察实验现象,思考问题, 减少操作中的忙乱现象,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完成规 定的预习内容,一般情况下,教师要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评定预习成绩,__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