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Experimental Course of Teaching Methods of Secondary Physics 课程代码 PHYE1011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 物理学(师范) 学分1学分 学时 36学时 主讲教师韩琴 修订日期 2023年9月 指定教材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为技能训练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中学物理实哈技能。要求学生堂握中学物理 的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具有运用物理实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做到熟练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要领,知道实验成功的条件和技巧,学会中学物理实验工作的 设计与创新。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理解和掌握中学物理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通过自行阅读实验教材 和相关资料,能正确概括出实验内容、方法和要求,做好实验前的准备:能够借助教材和仪 器说明书,正确调整和使用仪器:安排实验操作顺序,把握主要实验技能,排除实验故障: 掌握常规物理实验仪器的使用,掌握数据处理方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课程目标2:运用物理学理论与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课程目标3:掌握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等实验教学策略,将中学 实验系统化、模块化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教学设计和评价能力以及实验教学研究 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Experimental Course of Teaching Methods of Secondary Physics. 课程代码 PHYE1011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 物理学(师范) 学 分 1 学分 学 时 36 学时 主讲教师 韩琴 修订日期 2023 年 9 月 指定教材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为技能训练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中学物理实验技能,要求学生掌握中学物理 的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具有运用物理实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做到熟练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要领,知道实验成功的条件和技巧,学会中学物理实验工作的 设计与创新。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理解和掌握中学物理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通过自行阅读实验教材 和相关资料,能正确概括出实验内容、方法和要求,做好实验前的准备;能够借助教材和仪 器说明书,正确调整和使用仪器;安排实验操作顺序,把握主要实验技能,排除实验故障; 掌握常规物理实验仪器的使用,掌握数据处理方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课程目标 2:运用物理学理论与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课程目标 3:掌握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等实验教学策略,将中学 实验系统化、模块化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教学设计和评价能力以及实验教学研究 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 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实验基本技能 打点计时器的调节和使用 静电仪器与静电实验研究 充磁、退磁和电磁力的演示 数字化实验平台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掌 探物理学基础知识、基太 光路的显示和光的干涉 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有运用物理学理论和方法 课程目标1 教学示波器及其配套仪器的应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 用 有良好的教有学、心理学 基础知识和较高的人文与 演示电表和可调内阻电池的使 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中 用 学物理教学的相关知识。 学生分组实验 力学综合实验研究 道尔顿板及其应用 电磁感应和变压器的演示实验 打点计时器的调节和使用 静电仪器与静电实验研究 充磁、退磁和电磁力的演示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掌 握物理学基础知识、基本 数字化实验平台 实验方法和实哈技能。且 有运用物理学理论和方法 课程目标2 光路的显示和光的干涉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 有良好的教有学、心理学 教学示波器及其配套仪器的应 基础知识和较高的人文与 用 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中 学物理教学的相关知识 演示电表和可调内阻电池的使 用 学生分组实验
课程目标 1 实验基本技能 毕业要求 3:学科素养:掌 握物理学基础知识、基本 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具 有运用物理学理论和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 有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 基础知识和较高的人文与 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中 学物理教学的相关知识。 打点计时器的调节和使用 静电仪器与静电实验研究 充磁、退磁和电磁力的演示 数字化实验平台 光路的显示和光的干涉 教学示波器及其配套仪器的应 用 演示电表和可调内阻电池的使 用 学生分组实验 力学综合实验研究 道尔顿板及其应用 电磁感应和变压器的演示实验 课程目标 2 打点计时器的调节和使用 毕业要求 3:学科素养:掌 握物理学基础知识、基本 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具 有运用物理学理论和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 有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 基础知识和较高的人文与 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中 学物理教学的相关知识。 静电仪器与静电实验研究 充磁、退磁和电磁力的演示 数字化实验平台 光路的显示和光的干涉 教学示波器及其配套仪器的应 用 演示电表和可调内阻电池的使 用 学生分组实验
力学综合实验研究 道尔顿板及其应用 电磁感应和变压器的演示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掌 数字化实验平台 握物理学基础知识、基本 实验方法和实哈技能具 有运用物理学理论和方法 课程目标3 力学综合实验研究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 有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 多媒体数码设各在物理实验中 基础知识和较高的人文与 的应用 科学素养。且有良好的中 学物理教学的相关知识 课堂教学技能 三、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1:打点计时器的调节和使用 1教学内容 (1)电磁计时器的检验与调整: (2)电磁打点频率稳定性的调整: (3)打点质量的检验与调整: (4)打点阻力大小的检验与调整 2.教学目标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原理,掌握其检验、调整和使用方法: (2)掌握处理打点计时器纸带数据的方法: (3)掌握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测定重力加速度、验证机械能守恒 定律等实验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项目2:静电仪器与静电实验研究 1.教学内容 (1)摩擦起电与电荷守恒实验: (2)验电器带电的两种基本方法:
力学综合实验研究 道尔顿板及其应用 电磁感应和变压器的演示实验 课程目标 3 学生分组实验 毕业要求 3:学科素养:掌 握物理学基础知识、基本 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具 有运用物理学理论和方法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 有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 基础知识和较高的人文与 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中 学物理教学的相关知识。 数字化实验平台 力学综合实验研究 多媒体数码设备在物理实验中 的应用 课堂教学技能 三、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 1:打点计时器的调节和使用 1.教学内容 (1)电磁计时器的检验与调整; (2)电磁打点频率稳定性的调整; (3)打点质量的检验与调整; (4)打点阻力大小的检验与调整 2.教学目标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原理,掌握其检验、调整和使用方法; (2)掌握处理打点计时器纸带数据的方法; (3)掌握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测定重力加速度、验证机械能守恒 定律等实验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项目 2:静电仪器与静电实验研究 1.教学内容 (1)摩擦起电与电荷守恒实验; (2)验电器带电的两种基本方法;
(3)韦氏感应起电机研究: (4)静电感应与静电起电实验: ()电力线分布形状的演示。 2.教学目标 (1)掌握静电实验的成败关键: (2)了解主要静电仪器的结构原理和主要用途,掌握其使用方法: (3)掌捉静电实验的基本实验技术和一些重要实验的操作技术: (4)了解自制若干静电仪器的要求和方法,加深对自制教具及其作用的认识 实验项目3:力学综合实验研究 1.教学内容 (1)掌握长度、密度、质量等的测量方法 (2)流体与流线的关系: (3)机械能守恒以及动能、势能的转换: (4)功能原理的演示: (5)抛体运动的研究: (6)浮力与浮力现象的研究。 2.教学目标 (1)了解杠杆平衡原理 (2)了解功能原理: (3)掌握力学演示实验。 实验项目4:充磁、退磁和电磁力的演示 1.教学内容 (1)充磁、退磁实验: (2)磁体极性的判定及观察磁极位置的分布情况: (3)演示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掌握充、退磁技术: (2)正确判定磁体的极性和磁极的位置: (3)演示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的作用 (4)掌握电流天平和洛伦兹力演示仪的使用方法
(3)韦氏感应起电机研究; (4)静电感应与静电起电实验; (5)电力线分布形状的演示。 2.教学目标 (1)掌握静电实验的成败关键; (2)了解主要静电仪器的结构原理和主要用途,掌握其使用方法; (3)掌握静电实验的基本实验技术和一些重要实验的操作技术; (4)了解自制若干静电仪器的要求和方法,加深对自制教具及其作用的认识。 实验项目 3:力学综合实验研究 1.教学内容 (1)掌握长度、密度、质量等的测量方法; (2)流体与流线的关系; (3)机械能守恒以及动能、势能的转换; (4)功能原理的演示; (5)抛体运动的研究; (6)浮力与浮力现象的研究。 2.教学目标 (1)了解杠杆平衡原理; (2)了解功能原理; (3)掌握力学演示实验。 实验项目 4:充磁、退磁和电磁力的演示 1.教学内容 (1)充磁、退磁实验; (2)磁体极性的判定及观察磁极位置的分布情况; (3)演示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掌握充、退磁技术; (2)正确判定磁体的极性和磁极的位置; (3)演示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的作用; (4)掌握电流天平和洛伦兹力演示仪的使用方法
实验项目5:电磁感应和变压器的演示实验 1.教学内容 (1)电磁感应规律的演示实验, (2)用变压器原理说明并演示涡流现象 (3)单相变压器工作原理的演示研究: (4)用调压变压器演示“远距离输电”的模拟实验。 2.教学目标 (1)了解变压器原理,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 (2)掌握利用变压器原理做好有关电磁感应和涡流实验的演示技巧: (3)研究相变压器工作原理的演示: (4)利用变压器做好“提高输入电压可以减少输电线路上功率损失”的模拟实验 实验项目6:道尔顿板及其应用 1.教学内容 (1)用道尔顿板模拟气体分子速率分布: (2)用示波器验证交流电压的最大值和有效值的关系 (3)用示波器及其配套仪器演示电磁波的调制和发射。 2.教学目标 (1)了解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2)掌握分子速率分布 (3)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以及改进实验。 实验项目7:数字化实验平台 1.教学内容 (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1掌握气垫轨的调节和使用技能: 1.2掌握斜面上摩擦的平衡方法: 1,3学会用所给仪器设计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能改进实验思 路。 (2)声波的研究: 2.1掌握声波传感器的使用,并能进行声波图形的采集和分析:
实验项目 5:电磁感应和变压器的演示实验 1.教学内容 (1)电磁感应规律的演示实验; (2)用变压器原理说明并演示涡流现象; (3)单相变压器工作原理的演示研究; (4)用调压变压器演示“远距离输电”的模拟实验。 2.教学目标 (1)了解变压器原理,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 (2)掌握利用变压器原理做好有关电磁感应和涡流实验的演示技巧; (3)研究相变压器工作原理的演示; (4)利用变压器做好“提高输入电压可以减少输电线路上功率损失”的模拟实验。 实验项目 6:道尔顿板及其应用 1.教学内容 (1)用道尔顿板模拟气体分子速率分布; (2)用示波器验证交流电压的最大值和有效值的关系; (3)用示波器及其配套仪器演示电磁波的调制和发射。 2.教学目标 (1)了解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2)掌握分子速率分布; (3)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以及改进实验。 实验项目 7:数字化实验平台 1. 教学内容 (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1 掌握气垫轨的调节和使用技能; 1.2 掌握斜面上摩擦的平衡方法; 1.3 学会用所给仪器设计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方案并进行实验,能改进实验思 路。 (2)声波的研究: 2.1 掌握声波传感器的使用,并能进行声波图形的采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