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见习》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Educational Probation 课程代码 PHYE201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 物理学(师范) 学分4学分 学时 72学时 主讲教师 见习学校的指导老师 修订日期 2021年9月 指定教材 《中学教有见习与实习》陈时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物理教有见习是物理教有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是高师物理毕业生职前训练不 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 物理教有见习,是物理教有专业学生在本校带队教师和见习学校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运 用已经获得的专业知识、教有理论和技能,从事一段时间的物理教有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 上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去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踪合运用干数有数学实践,由此了解物理数 学实际,获得教师职业的初步实际知识和 而树立热爱教有事业的责 任感和事业心 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检验高师物理专业的办学质量,收取反馈 信息,扬长补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更好地适应中学素质教育和物理课程改革的 需要。 1.厚实的教师基本技能,并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优势的教学技能: 2.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3.班级管理和班团活动能力: 4.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事、家长社会共同协调开展教育: 课程目标1:培养师范生厚实的教师基本技能,并学会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优势的教 学技能。 课程目标2: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课程目标3:班级管理和班团活动能力
《教育见习》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Educational Probation 课程代码 PHYE2013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 物理学(师范) 学 分 4 学分 学 时 72 学时 主讲教师 见习学校的指导老师 修订日期 2021 年 9 月 指定教材 《中学教育见习与实习》陈时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物理教育见习是物理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程,是高师物理毕业生职前训练不 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 物理教育见习,是物理教育专业学生在本校带队教师和见习学校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运 用已经获得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技能,从事一段时间的物理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 让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由此了解物理教 学实际,获得教师职业的初步实际知识和能力,进而树立热爱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检验高师物理专业的办学质量,收取反馈 信息,扬长补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更好地适应中学素质教育和物理课程改革的 需要。 1.厚实的教师基本技能,并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优势的教学技能; 2.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3. 班级管理和班团活动能力; 4.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事、家长社会共同协调开展教育; 课程目标 1:培养师范生厚实的教师基本技能,并学会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优势的教 学技能。 课程目标 2: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课程目标 3:班级管理和班团活动能力
课程目标4: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事、家长社会共同协调开展教有。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程 对应 目 课程 对应毕业要求 内容 41了解中学牛物理学 习的认知特点。掌握物 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和 物理教学知识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具体课型的衫 课 准备 初、 高中物理课程标 阶段 住 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依据。通过教有见习课程 程 及进 的学习,培养师范生班级管理能力和班团活动 校阶 51堂握中学教有的基 能力,进一步了解物理课程在中学中的教学过 段 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程 握班级 共青团 少先 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 方法。 4.有厚实的物插其本 技能,并能在教学过程 中充分利用优势的教学 教学设计是创新性活动,教学实施是以教学技能 课 技能。 程 见习 为基础的。在教有见习的进校阶段,通过观 阶段 摩,体验等环节,充分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 标2 5-2了解中学生身心发 一般规律及特点,有针对性为后续的教育实习 展的 般规律与特点 课程的有序进行打下扎实基础 具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 活动的能力。 51掌握中学教有的基 本原理和主要方法。等 握班级、共青团、少先 课 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 见 班级管理能力和班团活动能力的培养,除了理 方法。 阶段 论知识的积累外,更需要观摩,实践的学习过 标3 52了解中学生身心发 程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具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 活动的能力
课程目标 4: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事、家长社会共同协调开展教育。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 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 程 目 标 对应 课程 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课 程 目 标 1 准备 阶段 及进 校阶 段 4-1 了解中学生物理学 习的认知特点。掌握物 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和 初、高中物理课程标 准。 物理教学知识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具体课型的教 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依据。通过教育见习课程 的学习,培养师范生班级管理能力和班团活动 能力,进一步了解物理课程在中学中的教学过 程。 5-1 掌握中学教育的基 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 握班级、共青团、少先 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 方法。 课 程 目 标 2 见习 阶段 4-2 有厚实的教师基本 技能,并能在教学过程 中充分利用优势的教学 技能。 教学设计是创新性活动,教学实施是以教学技能 为基础的。在教育见习的进校阶段,通过观 摩,体验等环节,充分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 一般规律及特点,有针对性为后续的教育实习 课程的有序进行打下扎实基础。 5-2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 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具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 活动的能力。 课 程 目 标 3 见习 阶段 5-1 掌握中学教育的基 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 握班级、共青团、少先 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 方法。 班级管理能力和班团活动能力的培养,除了理 论知识的积累外,更需要观摩,实践的学习过 程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5-2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 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具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 活动的能力
6.1能建言自好的师生 关系。 平等地与 学生 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中 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 进校 系。 课 阶段 程目标 8-2具有沟通技巧,热 情开朗、 从基础教育整体出发,正确理解综合育人。 段 有亲和力。语 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 礼貌 三、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教学目标 通过预备课程的积累,使师范生充分了解中学生物理学习的认知特点。掌握物理教学 的基本理论和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强化思想教育工作,明确教育见习的 主要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充分意识到教有见习的重要性。 2.教学重难点 有针对性地明确见习任务的主要内容。 3.教学内容 及时进行见习动员,加强思想教有工作,说明教有见习的目的意义,宜布教有见 习的规章制度,要求见习生端正态度,严格遵守纪律,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学生: 装见习学校、见习班级和教学进度,使每个见习生明确自己的见习任 妥善安排好餐饮和交通问题。 4.教学方法 讲授法, 5.教学评价 综合评价。 第二阶段:进校阶段 1.教学目标 通过观摩,反思,尝试等方式,对中学物理教材的内容转化为教师教案的具体方 式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在原班主任的指导下,协助做好班主任工作,思考和体会班 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课 程 目 标 4 进校 阶段 及总 结阶 段 6-1 能建立良好的师生 关系,平等地与中学生 进行沟通交流,帮助中 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 系。 从基础教育整体出发,正确理解综合育人。 8-2 具有沟通技巧,热 情开朗、有亲和力,语 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 礼貌 三、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 教学目标 通过预备课程的积累,使师范生充分了解中学生物理学习的认知特点。掌握物理教学 的基本理论和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在此基础上,强化思想教育工作,明确教育见习的 主要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充分意识到教育见习的重要性。 2. 教学重难点 有针对性地明确见习任务的主要内容。 3. 教学内容 及时进行见习动员,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说明教育见习的目的意义,宣布教育见 习的规章制度,要求见习生端正态度,严格遵守纪律,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学生; 落实见习学校、见习班级和教学进度,使每个见习生明确自己的见习任务、见习 内容等。 妥善安排好餐饮和交通问题。 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5.教学评价 综合评价。 第二阶段:进校阶段 1.教学目标 通过观摩,反思,尝试等方式,对中学物理教材的内容转化为教师教案的具体方 式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解。在原班主任的指导下,协助做好班主任工作,思考和体会班 主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2.教学重难点 将预备课程中的教案撰写,班主任工作重难点等理论知识,转化到见习工作的的 实际工作内容。 3.教学内容 进入见习学校,要请见习学校的领导介绍全校情况,请有关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和 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尽快熟悉见习学校的环境。 观摩原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了解学生的情况,进一步钻研教材,写出完整的教 案。 在原班主任指导下,于2周内订出见习班主任工作计划,交原班主任审查批准签 字后,方可实施。根据制定的计划,协助原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起到助手的作用。 4.教学方法 练习法,讨论法。 5.教学评价 综合评价。 第三阶段:进校阶段 1.教学目标 通过见习课程的体验,充分了解课堂听课,课堂试教及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和 重点工作内容。 2.教学重难点 明确见习过程中重点工作的具体内容。 3.教学内容 课堂听课:见习随班听课和其它辅助教学工作时应事先写出教案,经原任课老师 审核签字】 课常试教:见习生上课前,应写出详细的教案,经原任课老师审核签字后,方能上 课。见习生上课应请原任课老师随班听课,下课应主动请教原任课老师,虚心接受他们 的指导。 班主任工作:见习生一定要按照原班主任批准的计划进行工作,每次组织班级活动 时,应事先将计划交原班主任审阅同意后实施。工作中要做好记录,并随时向原班主任 汇报请教。 在学院的科普教育基地担任讲解工作需要事先了解清楚讲解内容,写好讲解稿件。 4.教学方法
2.教学重难点 将预备课程中的教案撰写,班主任工作重难点等理论知识,转化到见习工作的的 实际工作内容。 3.教学内容 进入见习学校,要请见习学校的领导介绍全校情况,请有关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和 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尽快熟悉见习学校的环境。 观摩原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了解学生的情况,进一步钻研教材,写出完整的教 案。 在原班主任指导下,于 2 周内订出见习班主任工作计划,交原班主任审查批准签 字后,方可实施。根据制定的计划,协助原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起到助手的作用。 4.教学方法 练习法,讨论法。 5.教学评价 综合评价。 第三阶段:进校阶段 1.教学目标 通过见习课程的体验,充分了解课堂听课,课堂试教及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和 重点工作内容。 2.教学重难点 明确见习过程中重点工作的具体内容。 3.教学内容 课堂听课:见习随班听课和其它辅助教学工作时应事先写出教案,经原任课老师 审核签字。 课堂试教:见习生上课前,应写出详细的教案,经原任课老师审核签字后,方能上 课。见习生上课应请原任课老师随班听课,下课应主动请教原任课老师,虚心接受他们 的指导。 班主任工作:见习生一定要按照原班主任批准的计划进行工作,每次组织班级活动 时,应事先将计划交原班主任审阅同意后实施。工作中要做好记录,并随时向原班主任 汇报请教。 在学院的科普教育基地担任讲解工作需要事先了解清楚讲解内容,写好讲解稿件。 4.教学方法
练习法。 5.教学评价 综合评价。 第四阶段:进校阶段 1.教学目标 以书面形式总结整个见习阶段的收获,感想和体会 2.教学重难点 总结中的不足与改进,收获与成长部分的体会。 3.教学内容 见习结束前,见习生必须认真做好总结工作。总结的内容包括见习表现和见习体 会两方面。书面小结一式两份,一份送见习学校,请原任课老师和原班主任审阅:另 一份送交带队指导教师审阅。见习总结可作为评定见习成绩的一部分。 见习全程另需完成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的每周练习。 4.教学方法 汇报法,讨论法。 5.教学评价 综合评价 四、学时分配(四号黑体) 表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五号宋体) 章节 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2 第二阶段 进校阶段 22 第三阶段 见习阶段 44 第四阶段 总结阶段 4 五、教学进度(四号黑体) 表3:教学进度表(五号宋体)
练习法。 5.教学评价 综合评价。 第四阶段:进校阶段 1. 教学目标 以书面形式总结整个见习阶段的收获,感想和体会。 2. 教学重难点 总结中的不足与改进,收获与成长部分的体会。 3. 教学内容 见习结束前,见习生必须认真做好总结工作。总结的内容包括见习表现和见习体 会两方面。书面小结一式两份,一份送见习学校,请原任课老师和原班主任审阅;另 一份送交带队指导教师审阅。见习总结可作为评定见习成绩的一部分。 见习全程另需完成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和普通话的每周练习。 4. 教学方法 汇报法,讨论法。 5. 教学评价 综合评价。 四、学时分配(四号黑体) 表 2: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五号宋体) 章节 章节内容 学时分配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2 第二阶段 进校阶段 22 第三阶段 见习阶段 44 第四阶段 总结阶段 4 五、教学进度(四号黑体) 表 3:教学进度表(五号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