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受体 23 症治疗可能有效。有关此主题的例子研究将在L部分给出 表皮长因子(EGF) 表皮生长因子(EGF) 聚体和激酥激活 表皮生长因子(EGF 表皮生长因子(EGF 酸化 P=磷酸化基团 信号蛋白 B2,14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内受体并不是所有的受体都是膜键合受体。在细胞内存在着一类受 体,它们可以结合化学信使,如类固醇、甲状腺激素和类维生素A ( retinoid)。所涉及的化学信使要通过细胞膜到达它们的靶受体必 转录 mRNA 雌激素受体 蛋白复合物 雌激素受体/配体 复合物 图B2.15激活雌激素受体
B药物靶点 须有足够的脂溶性。雎激素受体为一典型细胞内受体,它与另一种 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存在于细胞质内(图B2.15)。当雌性激素 雌激素进入细胞后,它与受体/蛋白复合物结合,导致受体/蛋白复 合物的分解。然后,受体配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与特定的DNA 序列结合,从而激活转录和产生mRNA,mRNA被翻译形成各种 功能和结构的蛋白
B3载体蛋白 B3载体蛋白 要点 功能 载体蛋白能转运重要的极性分子使之通过细胞膜,它们的 作用机制是将极性分子包埋在一个亲水性的腔内 载体蛋白载体蛋白阻滞剂为一种或者与载体蛋白结合使其不能与自 阻滞剂 身的自然底物结合,或者与自然底物竞争进入细胞内的药 物。三环抗抑郁药物、可卡因和安非他明抑制由神经突触 释放的神经递质的重摄取,导致神经传递作用增强 药物偷运”如果一些极性约物与一个自然底物分子相连,那么这些药 物可以被载体蛋白跨膜“偷运 相关主题药物吸收(C2) 药物分布(C3 功能 载体蛋白可以自由地在细胞膜游动,到达细胞膜的内外表面 (图B3.1)。在载体蛋白外表面为疏水性的与脂溶性的细胞膜,通 过范德华力的相互作用结合的氨基酸,在其中心为一个能够容纳极 性分子亲水性的腔。 0极性分子 细胞膜 细胞 图B.1载体蛋白的功能 载体蛋白的功能是“偷运”重要的极性分子通过细胞膜。它是 将极性分子包埋在亲水性的腔内,转移通过细胞膜,然后将其释放 到细胞内。载体蛋白对于细胞生存所需的“构件”的转运是非常重 要的。例如:有些载体蛋白为负责对蛋白质合成所需的氨基酸“构 件”起转运作用。其他的载体蛋白被用来转运核酸合成所需要的碱 基。没有载体蛋白,这些极性分子将不能通过疏水性的细胞膜,蛋
B药物靶点 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就将停止,细胞就会死亡。载体蛋白对重要神经 递质的转运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的神经重摄取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载体蛋白阻 些药物抑制载体蛋白转运它们的自然宿客(图B32)。例 断剂 如:三环类抗抑郁药通过抑制由其载体蛋白转运的去甲肾上腺素的 摄取而起作用。这些载体蛋白负责将突触间隙中的去甲肾上腺素转 运回释放它的神经中。抑制这一过程意味着被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 将长时间的存在于神经突出间隙间,使靶细胞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再 次被激活。结果导致肾上腺素的活性增强。可卡因可以抑制载体蛋 白与外周神经系统内的去甲肾上腺素相结合,也抑制载体蛋白与中 枢神经系统内的多巴胺结合。前者的活性是属于可卡因的生理作用 信号 载体蛋 受体激活 A 阻断 C A cy Q 细胞膜受体 信使 摄取阻断 受体 Q=神经递质 受体 图B3.2载体蛋白阻断
B3载体蛋白 (如饥饿感的扣制),而后者则属于其精神上的作用(如欣快感)。 些药物可与自然底物竞争载体蛋白。例如:安非他明被载体 蛋白转运至神经中去竞争去甲肾上腺素。这意味着它长时间占据载 体蛋白,而不能使载体蛋白与去甲肾上腺素结合将其转运回神经 导致受体被强烈激活,肾上腺素能活性也得到较大的加强。 药物“偷运 载体蛋白为极性分子通过脂溶性的细胞膜提供了一种方法。药 物连接一个自然底物如一个核酸碱基。后者通过受体被识别,将化 合物“偷运”至细胞内。尿嘧啶氮芥(图B3.3)是一种抗癌药物, 它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被转运至细胞内的。药物的嘧啶部分被载体蛋 白所识别,而氮芥部分为一种烷化剂,它与DNA结合并抑制DNA 的功能。一些药物与自然底物在结构上非常相似,这样它们就可以 被载体蛋白接受。例如:L多巴(图B3.3)用于帕金森病治疗的 药物。由于它是一种氨基酸,可被氨基酸载体蛋白“偷运”通过 血脑屏障 人 尿嘧啶 尿嗜啶氮芥 L多巴 图B3.3尿嘧啶氮芥和L多巴 FUDAN E070303625863B复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