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习题】 名词解释 1.兴奋与抑制 2.药物作用与药物效应 3.受体 4.配体 5.副作用 6.慢性毒性 7.二重感染 8.后遗效应 9备用受体与静息受体 10.部分激动剂 11.竞争性拮抗剂 12.极量 13.药物的效能与效价 14.治疗指数 填空 副作用是在剂量下产生的不适反应,其产生原因是由于药物的 但随 着_的不同,副作用有时也可成为治疗作用 合称三致反应,均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3.可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息转导过程等特点,将受体分为四类,即 受体、_受体、_受体 受体。 4.根据受体调节的效果,可分为调节和_调节。根据被调节的受体种类是否相同,又 可分为调节和调节。 5.随着竞争性拮抗剂的浓度增加,可使相应受体激动剂的量效曲线」 而曲线 的和不变 6.药物作用于哺乳动物细胞的蛋白靶点可大致分为:、 和_等4种类型
【自测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兴奋与抑制 2. 药物作用与药物效应 3. 受体 4. 配体 5.副作用 6.慢性毒性 7. 二重感染 8.后遗效应 9. 备用受体与静息受体 10.部分激动剂 11.竞争性拮抗剂 12.极量 13.药物的效能与效价 14.治疗指数 二、填空 1. 副作用是在 剂量下产生的不适反应,其产生原因是由于药物的 。但随 着 的不同,副作用有时也可成为治疗作用。 2. 、 与 合称三致反应,均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3. 可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息转导过程等特点,将受体分为四类,即 受体、 受体、 受体、 和 受体。 4.根据受体调节的效果,可分为 调节和 调节。根据被调节的受体种类是否相同,又 可分为 调节和 调节。 5.随着竞争性拮抗剂的浓度增加,可使相应受体激动剂的量效曲线 ,而曲线 的 和 不变。 6. 药物作用于哺乳动物细胞的蛋白靶点可大致分为: 、 、 和 等 4 种类型
7.有时,一对光学异构体可出现药理作用性质的不同,如:奎宁为旋体有作用 而为_旋体有作用。 8.激动剂的强弱可用参数表示,而拮抗剂的强弱可用参数表示。 选择题 A型题 1.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A.兴奋与抑制 B.激动与拮抗 C.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D.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E.特异性作用与非特异性作用 2.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不包括 A.改变机体的代谢水平 B.调节机本的生理功能 C.引起与治疗无关的机体反应D.产生新的机体功能 E.产生不能自主控制的机体反应 3.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毒副作用 D.变态反应 E.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4.以下关于药物的毒性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次给药只有在超过极量时才会发生 B.长期给药即使在治疗量下也可逐渐发生 C.在性质和程度上与副作用不同 D.可出现特定的中毒症状 E.药物的毒性反应通常是可预期的 5.以下关于药物的变态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免疫反应 B.与给药剂量关系不大
7. 有时,一对光学异构体可出现药理作用性质的不同,如:奎宁为 旋体,有 作用; 而 为 旋体,有 作用。 8. 激动剂的强弱可用参数 表示,而拮抗剂的强弱可用参数 表示。 三、选择题 A 型题 1.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A.兴奋与抑制 B. 激动与拮抗 C.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D.对因治疗与对症治疗 E. 特异性作用与非特异性作用 2.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不包括 A.改变机体的代谢水平 B. 调节机本的生理功能 C. 引起与治疗无关的机体反应 D.产生新的机体功能 E. 产生不能自主控制的机体反应 3.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毒副作用 D.变态反应 E.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4.以下关于药物的毒性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次给药只有在超过极量时才会发生 B.长期给药即使在治疗量下也可逐渐发生 C.在性质和程度上与副作用不同 D.可出现特定的中毒症状 E.药物的毒性反应通常是可预期的 5.以下关于药物的变态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免疫反应 B.与给药剂量关系不大
C.仅见于少数过敏体质的病人 D.不易预知 E.若病人以前对该药不过敏,则可以排除 6.妊娠后最易受药物影响而发生胎儿畸形的时期是 妊娠一周以内B.妊娠1周~3周C.妊娠3周~3月 D.妊娠3月~6月E.妊娠6月~9月 7.某患者用链霉素治疗一个疗程后停药,但数周后开始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听力下降,直至永久 性耳聋。这是 A高敏反应B.过敏反应C继发性反应 D.后遗效应 E.特异质反应 8.有关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体在本质上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B.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是恒定的 C.内源性配体与受体结合均引起兴奋性效应 D.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是化学性的 E.激动剂产生最大效应需要95%以上的受体被占领 9以下最符合受体部分激动剂特点叙述是 A.对受体亲和力低,内在活性低 B.对受体亲和力低,内在活性高 C.对受体亲和力高,内在活性低 D.对部分受体亲和力高,部分亲和力低 E.对部分受体内在活性高,部分内在活性低 10对非竞争性受体拮抗剂的正确描述是 A.可使激动剂对受体的亲和力与内在活性均降低 B.使激动剂对受体亲和力降低,内在活性不变 C.使激动剂对受体亲和力不变,内在活性降低
C.仅见于少数过敏体质的病人 D.不易预知 E.若病人以前对该药不过敏,则可以排除 6.妊娠后最易受药物影响而发生胎儿畸形的时期是 A.妊娠一周以内 B. 妊娠 1 周~3 周 C. 妊娠 3 周~3 月 D. 妊娠 3 月~6 月 E. 妊娠 6 月~9 月 7. 某患者用链霉素治疗一个疗程后停药,但数周后开始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听力下降,直至永久 性耳聋。这是 A.高敏反应 B.过敏反应 C.继发性反应 D. 后遗效应 E. 特异质反应 8.有关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体在本质上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B. 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是恒定的 C. 内源性配体与受体结合均引起兴奋性效应 D. 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是化学性的 E. 激动剂产生最大效应需要 95%以上的受体被占领 9.以下最符合受体部分激动剂特点叙述是 A. 对受体亲和力低,内在活性低 B. 对受体亲和力低,内在活性高 C. 对受体亲和力高,内在活性低 D. 对部分受体亲和力高,部分亲和力低 E. 对部分受体内在活性高,部分内在活性低 10.对非竞争性受体拮抗剂的正确描述是 A. 可使激动剂对受体的亲和力与内在活性均降低 B. 使激动剂对受体亲和力降低,内在活性不变 C. 使激动剂对受体亲和力不变,内在活性降低
D.使激动剂对受体亲和力显著降低,内在活性轻度增高 E.使激动剂对受体亲和力轻度增加,内在活性显著降低 11.以下哪项不属于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A.静注20%甘露醇消除脑水肿 B.静注50%葡萄糖产生利尿作用 C.口服硫酸镁刺激肠蠕动而导泻 D.肌肉注射二巯基丁二酸钠促使汞、砷随尿排出 E.眼结膜外用丁卡因产生表面麻醉作用 12.对骨骼肌N胆碱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典型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B.是由四种亚单位abgd组成的五聚体 C受体部分与离子通道部分在结构上彼此独立,功能上相互耦联 D受体直接操纵离子通道的开关,无需其他信使物质 E在离子通道入口处的氨基酸残基多带负电荷 13.以下对G蛋白偶联受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受体与效应器间的信号转导都需经过G蛋白介导 BG蛋白由a、b和g三个亚单位组成 C.在基础状态,a亚单位上接有GDP D.不同G蛋白在结构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a亚单位上 E.G蛋白只转导信号,而不会放大信号 14.质反应中药物的ED50是指药物 A.引起最大效能50%的剂量 B引起50%动物阳性效应的剂量 C和50%受体结合的剂量 D达到50%有效血浓度的剂量 E.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 15.下列可表示药物的安全性的参数是
D. 使激动剂对受体亲和力显著降低,内在活性轻度增高 E. 使激动剂对受体亲和力轻度增加,内在活性显著降低 11. 以下哪项不属于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A. 静注 20%甘露醇消除脑水肿 B. 静注 50%葡萄糖产生利尿作用 C. 口服硫酸镁刺激肠蠕动而导泻 D. 肌肉注射二巯基丁二酸钠促使汞、砷随尿排出 E. 眼结膜外用丁卡因产生表面麻醉作用 12.对骨骼肌 N 胆碱受体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典型的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B.是由四种亚单位 aabgd 组成的五聚体 C.受体部分与离子通道部分在结构上彼此独立,功能上相互耦联。 D.受体直接操纵离子通道的开关,无需其他信使物质 E.在离子通道入口处的氨基酸残基多带负电荷 13.以下对 G 蛋白偶联受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受体与效应器间的信号转导都需经过 G 蛋白介导 B. G 蛋白由 a、b 和 g 三个亚单位组成 C. 在基础状态,a 亚单位上接有 GDP D. 不同 G 蛋白在结构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a 亚单位上 E. G 蛋白只转导信号,而不会放大信号 14. 质反应中药物的 ED50 是指药物 A.引起最大效能 50%的剂量 B.引起 50%动物阳性效应的剂量 C.和 50%受体结合的剂量 D.达到 50%有效血浓度的剂量 E.引起 50%动物中毒的剂量 15. 下列可表示药物的安全性的参数是
A.最小有效量 B极量 C.治疗指数 D.半数致死量 E半数有效量 16.下述那种量效曲线呈对称S型 A.质反应:阳性反应率与剂量作图 B质反应:阳性反应数与对数剂量作图 C质反应:阳性反应率的对数与剂量作图 D量反应:最大效应百分率与剂量作图 E量反应:最大效应百分率与对数剂量作图 17.同一座标上两药的量效曲线,乙药在甲药的右侧且高出后者30%,下述哪种评价是正确的 A.甲药的强度和效能均较大 B甲药的强度和效能均较小 C.甲药的强度较小而效能较大 D.甲药的强度较大而效能较小 E以上都不对 18.甲药的LD50和ED50分别为30mg/kg与3mg/kg而乙药分别为10mg/kg与2mg/kg,下述那 种评价是正确的 A.甲药的毒性更大,但疗效更强 B.甲药的毒性较低,而疗效更强 C.甲药的毒性较低,且安全性也较大 D.甲药的疗效较强,且毒性较低 E.甲药的疗效较弱,且安全性也较小 19.药物的常用量是指 A.最小有效量到极量之间的剂量
A.最小有效量 B.极量 C.治疗指数 D.半数致死量 E.半数有效量 16.下述那种量效曲线呈对称 S 型 A.质反应:阳性反应率与剂量作图 B.质反应:阳性反应数与对数剂量作图 C.质反应:阳性反应率的对数与剂量作图 D.量反应: 最大效应百分率与剂量作图 E.量反应: 最大效应百分率与对数剂量作图 17.同一座标上两药的量效曲线,乙药在甲药的右侧且高出后者 30%,下述哪 种评价是正确的 A.甲药的强度和效能均较大 B.甲药的强度和效能均较小 C.甲药的强度较小而效能较大 D.甲药的强度较大而效能较小 E.以上都不对 18.甲药的 LD50 和 ED50 分别为 30mg/kg 与 3mg/kg,而乙药分别为 10mg/kg 与 2mg/kg, 下述那 种评价是正确的 A. 甲药的毒性更大,但疗效更强 B. 甲药的毒性较低,而疗效更强 C. 甲药的毒性较低,且安全性也较大 D. 甲药的疗效较强,且毒性较低 E.甲药的疗效较弱,且安全性也较小 19. 药物的常用量是指 A.最小有效量到极量之间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