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89一般情况下,问卷的长度应控制到()的回答时间 A0-30分钟√B30-40分钟C40-50分钟D50-60分钟 90.对于使用问卷法的好处,下面哪些表述是不正确的。() A样本大,效度增加B不受访员的影响,又可以避免找不到人 C不会受其它因素的影响√D问卷回收率最高 F邮寄问卷经费高 91.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对调査对象的群体资料必须有明确的了解,这样才能确定群体的基本单位 B.遗失被试的资料可能会造成取样的偏差。 访问者及介绍人的被信任程度,可能使被试的反应失真,使调查资料产生较大误差 √D.访谈调査常常是个人之间进行的,样本的代表性不会影响访谈调査的资料价值。 9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访问前准备工作内容的是()。 切可用的记录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等B.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C.交通工具D.被访问者的合作 9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创造友好的气氛,与被访问者谈的越投机越好。B.访谈时,要详细的说明访问的目 C.访谈时,要把握住方向和主题,随时纪录。 D.进行访谈时,要首先介绍自己的 身份。 94.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A.访谈法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直接接触和相互作用。√B.访谈法不需要做准备工作。 C.访谈法对于不适于书面语言的对象更容易接受和恰当。D.访谈法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下列哪一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问卷中的事实问题仅用于调査受测者作过那些事情。B.问卷施测的时间掌握在15分 钟以内最好 C.选择实施的对象只要样本容量够大就有代表性 √D.只有知道了研究问题的行为样本,才能编制出全面而又有代表性的题目。 96.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A.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B.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 和随机变量 C.离散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D.称名变量、顺序变量、连续变量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36 89 一般情况下,问卷的长度应控制到( )的回答时间? A 0-30 分钟 √B 30-40 分钟 C 40-50 分钟 D 50-60 分钟 90. 对于使用问卷法的好处,下面哪些表述是不正确的。( ) A 样本大,效度增加 B 不受访员的影响,又可以避免找不到人 C 不会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D 问卷回收率最高 F 邮寄问卷经费高 91. 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 A. 对调查对象的群体资料必须有明确的了解,这样才能确定群体的基本单位; B. 遗失被试的资料可能会造成取样的偏差。 C. 访问者及介绍人的被信任程度,可能使被试的反应失真,使调查资料产生较大误差。 √D. 访谈调查常常是个人之间进行的,样本的代表性不会影响访谈调查的资料价值。 92.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访问前准备工作内容的是( )。 A. 一切可用的记录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纸笔等 B. 知识和心理方面的准备 √C. 交通工具 D. 被访问者的合作 9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创造友好的气氛,与被访问者谈的越投机越好。B. 访谈时,要详细的说明访问的目 的。 C. 访谈时,要把握住方向和主题,随时纪录。 D. 进行访谈时,要首先介绍自己的 身份。 94. 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 ) A. 访谈法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直接接触和相互作用。√B. 访谈法不需要做准备工作。 C. 访谈法对于不适于书面语言的对象更容易接受和恰当。D.访谈法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95. 下列哪一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问卷中的事实问题仅用于调查受测者作过那些事情。B. 问卷施测的时间掌握在 15 分 钟以内最好。 C. 选择实施的对象只要样本容量够大就有代表性。 √D. 只有知道了研究问题的行为样本,才能编制出全面而又有代表性的题目。 96. 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 √A.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B.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 和随机变量 C. 离散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D.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连续变量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和等比变量 9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 论总体等 B.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用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 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C.定性研究方法(例如,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也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 相应的统计分析。 √D.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虽然有些过 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确的。 9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变量X是变量Y的原因(或结果);或X与Y都 是其它变量的结果 B.有相关一定有因果,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事物,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C.相关关系与数学中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没有区别 D.相关的概念指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程度,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确、稳定的变化关 9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差异量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越不集中,差异量越小,表示数据分布得越 集中,变动范围越小 B.自由度是反映分布或数据差异信息的个数,即误差的个数。 C.用量化方式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仅用集中量数来描述是不够的。因为集中量数仅描 述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和典型情况,而事实上,数据具有变异性,即它们并不都等于同 个值,而是分散、变化的。 √D.总体方差和总体标准差基本上等于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10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算术平均数受抽样变动的影响较小,从同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容量相同的样本,所 计算出的算术平均数与其它集中量指标相比,抽样误差较小。 为克服无法对总体进行整体检测的困难,大量的采用了相对容易获得的、对总体抽样 的样本数据值。因而,计算样本平均数成为一种主要的方法 √C.算术平均数反应灵敏。一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值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所计算出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37 和等比变量 9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 论总体等。 B. 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用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 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C. 定性研究方法(例如,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也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 相应的统计分析。 √D. 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虽然有些过 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确的。 9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变量 X 是变量 Y 的原因(或结果);或 X 与 Y 都 是其它变量的结果。 B. 有相关一定有因果,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事物,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C. 相关关系与数学中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没有区别。 D. 相关的概念指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程度,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确、稳定的变化关 系。 9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差异量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越不集中,差异量越小,表示数据分布得越 集中,变动范围越小。 B. 自由度是反映分布或数据差异信息的个数,即误差 的个数。 C. 用量化方式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仅用集中量数来描述是不够的。因为集中量数仅描 述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和典型情况,而事实上,数据具有变异性,即它们并不都等于同 一个值,而是分散、变化的。 √D. 总体方差和总体标准差基本上等于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10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算术平均数受抽样变动的影响较小,从同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容量相同的样本,所 计算出的算术平均数与其它集中量指标相比,抽样误差较小。 B. 为克服无法对总体进行整体检测的困难,大量的采用了相对容易获得的、对总体抽样 的样本数据值。因而,计算样本平均数 成为一种主要的方法。 √C. 算术平均数反应灵敏。一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值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所计算出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的算术平均数也会随之变大变小,能灵敏地反应出来。算术平均数不适合代数运算 D.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一旦在数据分布中出现个别极端数据,就会对平均 数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使人对平均数产生怀疑。 10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10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B《史籀篇》C《三字经》D《急就篇》 10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射B、御 C、诗D、数 10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孝 礼 10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 106、“学在官府”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 107、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C、法家 √D、墨家 108、“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109、“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 √A、荀子B、老子C、庄子D、孔子 110、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111、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112、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 D、“化性起伪 113、“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 唐太宗 114、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38 的算术平均数也会随之变大变小,能灵敏地反应出来。算术平均数不适合代数运算。 D. 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一旦在数据分布中出现个别极端数据,就会对平均 数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使人对平均数产生怀疑。 10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 夏代 √C 西周 D 东周 10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10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10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 D、仁 10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106、“学在官府”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 夏代 C 西周 √D 东周 107、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 D、墨家 108、“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109、“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 √ A、荀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110、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11、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112、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 D、“化性起伪” 113、“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A、汉武帝 B、秦始皇 C、周文王 D、唐太宗 114、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王充 董仲舒C、贾谊D、郑玄 115、“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 A、唐代√B、汉代C、秦代D、周代 116、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 117、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什么? √A、国子学B、宫邸学C、四门学D、鸿都门学 118、《颜氏家训》是由谁写的: √A、颜之推B、颜渊 、颜元D、颜真卿 119、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历史时期? A、魏晋南北朝B、唐朝C、隋朝D、宋朝 120、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A、人才思想 教学思想C、师道思想D、“性三品”思想 121、“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A、隋代 B、宋代√C、唐代D、汉代 122、“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 123、“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 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 124、“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哪个朝代?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125、《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 A、王守仁B、湛若水C、阮元√D、朱熹 126、程朱理学控制科举与学校始于哪个朝代? 宋代√B、元代 明代D、清代 127、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才的系统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A、韩愈B、朱熹√C、王安石D、王守仁 128“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A、宋代 元代√C、明代D、清代 129、在明代众多书院中,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是: A、岳麓书院 学海堂C、漳南书院√D、东林书院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39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115、“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 A、唐代 √B、汉代 C、秦代 D、周代 116、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A、王充 √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117、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什么? √A、国子学 B、宫邸学 C、四门学 D、鸿都门学 118、《颜氏家训》是由谁写的: √A、颜之推 B、颜渊 C、颜元 D、颜真卿 119、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历史时期?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隋朝 D、宋朝 120、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A、人才思想 B、教学思想 √C、师道思想 D、“性三品”思想 121、“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A、隋代 B、宋代 √C、唐代 D、汉代 122、“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123、“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124、“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哪个朝代?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25、《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 126、程朱理学控制科举与学校始于哪个朝代?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127、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才的系统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A、韩愈 B、朱熹 √C、王安石 D、王守仁 128“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129、在明代众多书院中,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是: A、岳麓书院 B、学海堂 C、漳南书院 √D、东林书院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130、“诂经精舍”是谁创办的 A、王守仁B、湛若水C、阮元D、朱熹 131、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哪一种? √A、国子学B、觉罗学C、八旗官学D、俄罗斯馆 132、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是谁? 、林则徐√B、阮元 C、龚自珍D、魏源 133、废除八股文的法令是什么时期颁布的?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D、 辛亥革命时期 134、科举考试是在什么时期终结的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D 辛亥革命时期 135、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 √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学制D、癸丑学制 136、“壬寅一癸卯学制”是在什么时期颁布的? A、1912-1913年√B、1902-1903年 、1922-1927年 D、1898-1899年 137、《新教育大纲》是哪位教育家纂写的? 杨贤江B、陶行知C、鲁迅 、蔡元培 138、1929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A、陈鹤琴√B、梁漱溟C、晏阳初D、黄炎培 139、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A、晓庄学校 育才学校C、山海工学团D、自然科学园 140、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黄炎培B、晏阳初C、梁漱溟√D、陈鹤琴 l41、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 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142、下列哪所学校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 A、湖南自修大学√B、鲁迅艺术学院C、平民女学D、农民运动讲习所 半水半水水半*水*半*水冰冰*水水冰*水*半*水半*水*半水水半半水水半**水冰冰*水*水***水*水冰半*水冰冰**水半*客水冰*水水*水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40 130、“诂经精舍”是谁创办的?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 131、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哪一种? √A、国子学 B、觉罗学 C、八旗官学 D、俄罗斯馆 132、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是谁? A、林则徐 √B、阮元 C、龚自珍 D、魏源 133、废除八股文的法令是什么时期颁布的? A、洋务运动时期 √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134、科举考试是在什么时期终结的?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135、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癸丑学制 136、“壬寅—癸卯学制”是在什么时期颁布的? A、1912—1913 年 √ B、1902—1903 年 C、1922—1927 年 D、1898—1899 年 137、《新教育大纲》是哪位教育家纂写的? √A、杨贤江 B、陶行知 C、鲁迅 D、蔡元培 138、1929 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A、陈鹤琴 √ B、梁漱溟 C、晏阳初 D、黄炎培 139、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A、晓庄学校 B、育才学校 C、山海工学团 D、自然科学园 140、20 世纪 20 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A、黄炎培 B、晏阳初 C、梁漱溟 √D、陈鹤琴 141、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 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142、下列哪所学校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 A、湖南自修大学 √B、鲁迅艺术学院 C、平民女学 D、农民运动讲习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