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白下区2010年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一) 语文 2010.05 审核人:张浩校对:陈亮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 答案应写在答题卷上。 3.请将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将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右下角的座位号内。 (27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赤壁》)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5)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6)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8)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9)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揭示此文的主旨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狩猎( (2)浑身解数( (3)狼j( (4)张hung()失措 3.下列关于名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这首小诗抒发了儿女对慈母的感激之情,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 赞歌 B.“外公每次打我,他都伸出手来保护我,第二天,他就伸出红肿的手给我看,抱怨说 下次我再也不管了,不管你了!’可是到了下一次,他又多余地保护我一次,手又被打肿了。” 选文中对阿廖沙保护备至的人是老长工格里戈里
南京市白下区 2010 年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一) 语 文 2010.05 审核人:张浩 校对:陈亮 注意事项: 1.本试卷 6 页,共 120 分,其中书写分 3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 答案应写在答题卷上。 3.请将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将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右下角的座位号内。 一(27 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 (1)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2)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 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赤壁》) (4)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5) 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6)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8)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9) 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 ”揭示此文的主旨。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1)狩.猎( ) (2)浑身解.数( ) (3)狼 jí( ) (4 )张 huánɡ ( )失措 3.下列关于名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 (3 分) A.“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这首小诗抒发了儿女对慈母的感激之情,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 赞歌。 B.“外公每次打我,他都伸出手来保护我,第二天,他就伸出红肿的手给我看,抱怨说: ‘下次我再也不管了,不管你了!’可是到了下一次,他又多余地保护我一次,手又被打肿了。” 选文中对阿廖沙保护备至的人是老长工格里戈里
C.“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 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 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这是《骆驼祥子》中对祥子的外貌描写。 D.“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 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 有那么冷?”这是范爱农给鲁迅留下的初次印象 班级开展“走进春天,感悟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二月新柳】 下面是小芳同学描写春天的作文片段,仔细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清风吹着,细雾罩着,浅草托着,碧流映着—舂色已上了柳梢。村边的小河边,抽岀 些又纤又弱的柳条儿,澄澈的池水照了她娇媚的面容。柳啊!你即使不像青松那样遒劲 豪迈,但你以婆娑的柔姿,展现了不羁的生命力! 4.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也有一处语病,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直接修改。(2分) 【三月桃花】 5.下面是小红同学有感于这次活动写的随笔片段,根据语境,为下文补写一句结语。(2分)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盛开。关于桃花,《诗经》给我们留下了“桃之夭天,灼灼其 华”的佳句;晋代诗人陶渊明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为我们描绘了-幅迷人的世外桃源 的画卷;唐代诗人杜甫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为我们写尽了桃花的艳丽 而现代歌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更是家喻户晓。可见, 【四月荷塘】 6中国西南五省的旱情不断加重,出现80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 国人忧心如焚!下面两幅图,图一是云南的孩子在干涸的荷塘里捡河蚌壳,图二是一幅漫画 请仔细读图,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C.“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 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 ——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这是《骆驼祥子》中对祥子的外貌描写。 D.“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 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 有那么冷?”这是范爱农给鲁迅留下的初次印象。 班级开展“走进春天,感悟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二月新柳】 下面是小芳同学描写春天的作文片段,仔细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清风吹着,细雾罩着,浅草托着,碧流映着——春色已上了柳梢。村边 的小河边,抽出 些又纤又弱的柳条儿,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娇媚的面容。柳啊!你即使不像青松那样遒劲, 豪迈,但你以婆娑的柔姿,展现了不羁的生命力! 4.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也有一处语病,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直接修改。(2 分) 【三月桃花】 5. 下面是小红同学有感于这次活动写的随笔片段,根据语境,为下文补写一句结语。(2 分)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花盛开。关于桃花,《诗经》给我们留下了“桃之夭夭,灼灼其 华”的佳句;晋代诗人陶渊明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迷人的世外桃源 的画卷;唐代诗人杜甫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为我们写尽了桃花的艳丽; 而现代歌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更是家喻户晓。可见, 。 【四月荷塘】 6.中国西南五省的旱情不断加重,出现 80 年一遇的严重干旱,部分地区旱情甚至百年一遇。 国人忧心如焚!下面两幅图,图一是云南的孩子在干涸的荷塘里捡河蚌壳,图二是一幅漫画, 请仔细读图,按要求回答问题。(3 分)
0 图 图二 (1)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漫画图二的内容。(2分) (2)谈谈你从这两幅图中得到的启示。(1分) 【大唐春早】 7.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直接表达诗人对钱塘湖明媚风光喜爱之情的词语4▲。(1分)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舂泥”中加点的词语历来被人们称颂,请说说它们的 表达效果。(2分) 二(40分) (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11题。(12分) 管鲍之交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已而鲍叔事③齐公子小白, 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s 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1)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漫画图二的内容。(2 分) (2)谈谈你从这两幅图中得到的启示。(1 分) 【大唐春早】 7.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按要求回答问题。(3 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直接表达诗人对钱塘湖明媚风光喜爱之情的词语是 。(1 分)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加点的词语历来被人们称颂,请说说它们的 表达效果。(2 分) 二(40 分) (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 8—11 题。(12 分) 管鲍之交 管仲①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②游.,鲍叔知其贤.。已而鲍叔事③齐公子小白, 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④管仲。管仲既用,任政⑤ 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 ▲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 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0于君,鲍叔不 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 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 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 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管仲:字仲,名夷吾,齐国颍上人,春秋前期齐相,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②鲍叔牙: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③事:侍奉。④进:推荐。⑤任政:执政。⑥贾:9 做买卖。⑦见逐:被罢免。⑧多:赞扬。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 (1)常与鲍叔牙游()(2)鲍叔知其贤()(3)吾尝三战三走() 9.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任政于齐 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B.鲍叔不以我为贪 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C.管仲之谋也 要离之刺庆忌也(《唐雎不辱使命》)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2分) (2)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2分) 11.天下人为什么“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请结合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 马”这句话,并联系本文有关内容回答。(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题。(16分)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⑥,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 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⑦于君,鲍叔不 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 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 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⑧管 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释】①管仲:字仲,名夷吾,齐国颍上人,春秋前期齐相,曾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②鲍叔牙: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③事:侍奉。④进:推荐。⑤任政:执政。⑥贾:ɡǔ, 做买卖。⑦见逐:被罢免。⑧多:赞扬。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3 分) (1)常与鲍叔牙游.( ) (2)鲍叔知其贤.( ) (3)吾尝三战三走.( ) 9.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任政于.齐 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B.鲍叔不以.我为贪 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C.管仲之.谋也 要离之.刺庆忌也(《唐雎不辱使命》) D.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2 分) (2)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2 分) 11. 天下人为什么“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请结合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 马”这句话,并联系本文有关内容回答。(2 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2—16 题。(16 分)
元钱,两份暖 小未 每天早上,女孩都来他的窗口买一元钱的煎包。 按那时的物价,一元钱可以买六个煎包,女孩很娇小,用来做早餐,足够了。可每次,他 还是会刻意地挑选个头大一点的,小心地放入纸袋里 他能看出,女孩的家境不太好,穿的衣服虽然很干净,但都很旧了,料子也差。她手里, 总是拎着一个装满水的小水壶。而且每天早上,她都是步行来上学的。路一定不近,有时候 时间紧了,他会看到女孩光洁的额头有亮闪闪的汗珠 这样的时候,他总会爱怜地责备女孩:“丫头,别睡懒觉,早起两分钟,路上慢点。大清 早迎着风跑那么快,要肚子疼的。 女孩笑了,有点羞涩,然后说声“谢谢叔叔”,便一溜烟儿地朝对面的学校跑去 春天的时候,物价上涨了。他本来就是小本生意,涨价后,六个煎包卖一元钱,要赔钱了 算来算去,他决定将价格定在一元钱四个,这样,利润基本能和过去持平。 那天早上,他在一张硬纸板上用黑笔写了新的价格:一元四个。 七点多,来买早点的孩子挤在他的小店窗口,看了纸板上的通告,并没有谁因为涨钱提出 质疑。他松了一口气,利落地千起活儿来。 女孩走到窗口的时候,几个孩子刚刚离开。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忽然想起什么,一把将 放在窗口的纸板拿了回来。 女孩肯定又在路上跑了,额头上有晶莹的汘珠。他又照例爱怜地责备女孩:“又跑,这么 热的天。”然后利落地夹起六个个头大点的煎包放在纸袋里,递给她。 女孩接过去,照例说声“ˆ谢谢叔叔”,转头朝学校跑去。而那寻常的一刻,看着女孩的背 影,不知为什么,他的心,却有些不寻常的感动。 之后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他都会一边做生意一边留意女孩的身影,只要远远看到女孩
一元钱,两份暖 小未 每天早上,女孩都来他的窗口买一元钱的煎包。 按那时的物价,一元钱可以买六个煎包,女孩很娇小,用来做早餐,足够了。可每次,他 还是会刻意地挑选个头大一点的,小心地放入纸袋里。 他能看出,女孩的家境不太好,穿的衣服虽然很干净,但都很旧了,料子也差。她手里, 总是拎着一个装满水的小水壶。而且每天早上,她都是步行来上学的。路一定不近,有时候 时间紧了,他会看到女孩光洁的额头有亮闪闪的汗珠。 这样的时候,他总会爱怜地责备女孩:“丫头,别睡懒觉,早起两分钟,路上慢点。大清 早迎着风跑那么快,要肚子疼的。” 女孩笑了,有点羞涩,然后说声“谢谢叔叔”,便一溜烟儿地朝对面的学校跑去。 春天的时候,物价上涨了。他本来就是小本生意,涨价后,六个煎包卖一元钱,要赔钱了。 算来算去,他决定将价格定在一元钱四个,这样,利润基本能和过去持平。 那天早上,他在一张硬纸板上用黑笔写了新的价格:一元四个。 七点多,来买早点的孩子挤在他的小店窗口,看了纸板上的通告,并没有谁因为涨钱提出 质疑。他松了一口气,利落地干起活儿来。 女孩走到窗口的时候,几个孩子刚刚离开。他先是愣了一下 .......,然后忽然想起什么,一把将 放在窗口的纸板拿了回来。 女孩肯定又在路上跑了,额头上有晶莹的汗珠。他又照例爱怜地责备女孩:“又跑,这么 热的天。”然后利落地夹起六个个头大点的煎包放在纸袋里,递给她。 女孩接过去,照例说声“谢谢叔叔”,转头朝学校跑去。而那寻常的一刻,看着女孩的背 影,不知为什么,他的心,却有些不寻常的感动。 之后的一段时间,每天早上,他都会一边做生意一边留意女孩的身影,只要远远看到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