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鼓楼区初三语文第二次调研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含书写分3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写在试卷上 积累与运用(24分) 1.给下面这段文字中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5月4日春花烂漫,万叶婆娑()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大学和莘莘学子一同欢度“五 四”青年节。席间,一位学生zhan()墨写下“仰望星空”,温总理当即挥毫以“脚踏实地 应和()温总理与青年学生亲切交谈,勉励他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大力hong()扬“五 四”科学民主精神。 (1)婆娑()(2)应和()(3)zhan()墨(4hong()扬 2.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③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蒹葭萋萋,白露未睎 。(《诗经蒹葭》) ⑥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人》)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⑧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⑨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鼓励友人以积极乐观态度对待离别的名句是: ⑩中国人民正以“ 的心情,热烈欢迎前来参观世博会的各国佳宾。(用《《论 语〉十则》中的语句填写) 综合性学习: 2010年世界博览会5月1日起在我国上海举行,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世博会,学校将开展“走进世博会”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下列任务。(6 【绿色世博低碳生活】 3.上海世博会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2分)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它理应为人们提供更为安全、舒适、健康和欢愉的生活。A然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资源短缺、文化摩擦和环境污染。这些问 题的加剧,使人们对城市生活充满了困惑。 由此,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就具有了低碳环保、绿色节能等深刻 的内涵。“低碳环保”理念好像一条无形的丝线,把世博会各个场馆有机地串联了起来。B世博园内 处处明显着绿色世博的理念,让人忍不住对未来城市生活的美好前景心驰神往。 (1)A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修改。(1分)
1 2010 年鼓楼区初三语文第二次调研卷 (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含书写分 3 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写在试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给下面这段文字中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 分) 5 月 4 日春花烂漫,万叶婆娑.( )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大学和莘莘学子一 同欢度“五 四”青年节。席间,一位学生 zhàn( )墨写下“仰望星空”,温总理当即挥毫以“脚踏实地” 应和.( )。温总理与青年学生亲切交谈,勉励他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大力 hóng( )扬“五 四”科学民主精神。 (1) 婆娑.( ) (2)应和.( ) (3)zhàn( )墨 (4)hóng( )扬 2.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③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 。(《诗经 蒹葭》) ⑥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人》) ⑦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⑧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⑨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鼓励友人以积极乐观态度对待离别的名句是: , 。 ⑩中国人民正以“ ”的心情,热烈欢迎前来参观世博会的各国佳宾。(用《〈论 语〉十则》中的语句填写) 综合性学习: 2010 年世界博览会 5 月 1 日起在我国上海举行,本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世博会,学校将开展“走进世博会”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协助完成下列任务。 (6 分) 【绿色世博 低碳生活】 3.上海世博会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2分)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它理应为人们提供更为安全、舒适、健康和欢愉的生活。A然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资源短缺、文化摩擦和环境污染。这些问 题的加剧,使人们对城市生活充满了困惑。 由此,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就具有了低碳环保、绿色节能等深刻 的内涵。“低碳环保”理念好像一条无形的丝线,把世博会各个场馆有机地串联了起来。B世博园内 处处明显着绿色世博的理念,让人忍不住对未来城市生活的美好前景心驰神往。 (1) A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修改。(1分)
(2)B句有一处用词不当,请修改。(1分) 【特色世博民族智慧】 4.中国馆的设计和建造在众多场馆中独树一帜。请你根据对下则材料的理解,完成为中国馆拟的宣 传语,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2分) 材料:中国馆大面积地采用大气、沉稳的“故宫红”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色彩夺目,具有鲜明 的民族特色。此外,中国馆形状设计得酷似一顶古帽,因此命名为“东方之冠”。整个馆由国家馆和 地区馆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空间位置与取向,分别体现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展 示了中华智慧 宣传语:故宫红辉映民族特色, 【动态世博用心关注】 5.下面是世博官方网公布的5月6日至5月18日世博会每日入园人数统计,请细读统计表。 日期 垦期 入园人数(万) 累计入园人数: 5月18日 26.19 |5月17日 5月16日 日2414 月15 月14日 五 月13 5月12日 18.01 月11 5月10日 15.8 5月9日 14.41 5月8日 月7日 日六五四 13.95 5月6日 11.28 (1)通过对以上表格数据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2分) (2)(新华网5月15日电):世博会入园客流继昨日创下开园以来最高纪录后,今天迎来更大客 流高峰。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实时数据显示,截至17时30分,入园参观客流总人数已达32.21万 成为世博园开园以来游客人数最多的一天。上海世博会吸引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整个会展
2 (2) B句有一处用词不当,请修改。(1分) 【特色世博 民族智慧】 4.中国馆的设计和建造在众多场馆中独树一帜。请你根据对下则材料的理解,完成为中国馆拟的宣 传语,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2分) 材料:中国馆大面积地采用大气、沉稳的“故宫红”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色彩夺目,具有鲜明 的民族特色。此外,中国馆形状设计得酷似一顶古帽,因此命名为“东方之冠”。整个馆由国家馆和 地区馆两部分组成。 这两部分的空间位置与取向,分别体现东方哲学对“天”“地”关系的理解,展 示了中华智慧。 宣传语:故宫红辉映民族特色, 。 【动态世博 用心关注】 5.下面是世博官方网公布的5月6日至5月18日世博会每日入园人数统计,请细读统计表 。 (1) 通过对以上表格数据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2 分) (2)(新华网 5 月 15 日电):世博会入园客流继昨日创下开园以来最高纪录后,今天迎来更大客 流高峰。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实时数据显示,截至 17 时 30 分,入园参观客流总人数已达 32.21 万, 成为世博园开园以来游客人数最多的一天。上海世博会吸引 200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整个会展 日期 星期 入园人数(万) 累计入园人数: 345.51 万 5 月 18 日 二 26.19 5 月 17 日 一 23.64 5 月 16 日 日 24.14 5 月 15 日 六 33.53 5 月 14 日 五 24.02 5 月 13 日 四 21.54 5 月 12 日 三 18.01 5 月 11 日 二 18.04 5 月 10 日 一 15.83 5 月 9 日 日 14.41 5 月 8 日 六 20.44 5 月 7 日 五 13.95 5 月 6 日 四 11.28
从5月1日到10月31日结束,共184天。预测参观总人次将达7000万,此外,世博会团体预约 也逐渐增多。 结合以上图表统计,联系所给的这则新闻,请你对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做一个推断。(1分) 名著阅读(3分) 青年人! 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6.这首小诗的作者是,它极富哲理,内涵丰富,请你谈谈对它的理解。 二、阅读(43分) (一)阅读《关雎》,回答问题。(4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7.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8.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晏子谏景公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③②入见,立有间。公日 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
3 从 5 月 1 日到 10 月 31 日结束,共 184 天。预测参观总人次将达 7000 万,此外,世博会团体预约 也逐渐增多。 结合以上图表统计,联系所给的这则新闻,请你对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做一个推断。(1 分) 。 名著阅读(3分) 青年人! 珍重的描写罢, 时间正翻着书页, 请你着笔! 6.这首小诗的作者是 ,它极富哲理,内涵丰富,请你谈谈对它的理解。 二、阅读(43 分) (一)阅读《关雎》,回答问题。(4 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7.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8.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3 分) 晏子谏景公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③②入见,立有间。公曰: “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
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 寒。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⑤士既事者兼 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①景公:齐景公。②霁(j):雨后或雪后初晴。③晏子:名婴,齐国宰相,春秋后期 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④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⑤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意 思是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晏子谏景公( (2)晏子对曰( (3)公被狐白之裘( (4)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10.以下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水落而石出者 B.坐于堂侧阶 墨子闻之起于鲁 C.公被狐白之裘 温而知人之寒 D.晏子能明其所欲其如土石何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1)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12.从这则故事来看,你认为晏子或景公是怎样的人?(选一人作答)(2分) 13.晏子对齐景公说这段话,目的是提醒执政者要怎么做?(请用学过的古文中的话来回答)(2分)
4 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③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 寒。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⑤士既事者兼 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① 景公:齐景公。 ②霁 (j ì):雨后或雪后初晴。③晏子:名婴,齐国宰相,春秋后期一 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④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⑤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意 思是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⑴ 晏子谏.景公 ( ) ⑵晏子对.曰( ) ⑶公被.狐白之裘 ( ) ⑷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 10.以下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水落而.石出者 B.坐于.堂侧阶 墨子闻之起于.鲁 C.公被狐白之.裘 温而知人之.寒 D.晏子能明其.所欲 其.如土石何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 分) (1)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12.从这则故事来看,你认为晏子或景公是怎样的人?(选一人作答)(2 分) 13.晏子对齐景公说这段话,目的是提醒执政者要怎么做?(请用学过的古文中的话来回答)(2 分)
(三)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问题。(13分) 人可以貌相 ①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其实,在很多时候,人是可以貌相的。佛教经典《无常 经》里说“相由心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 人的修养、境界、胸怀、 见识与作为可以从一个人面相中看出来 ②相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信息,或者说,相貌与能力等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 联度。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往往暴露了他的人生密码。人因性情之别,在天长日久的岁月磨砺中,必 然因习惯性的表情重复,而在面部留下难以隐藏的痕迹。人生的种种际遇,久而久之会作用于人的容 貌气质,加重一个人相貌上的优势和劣势。对此,有许多成语形容这种外在的表象,如慈眉善目、和 蔼可亲、笑容可掬、冷若冰霜、贼眉鼠眼、鬼头鬼脑、凶相毕露、杀气腾腾等等,不一而足。一个面 如核桃,愁眉不展的人,他的人生之路必然不会如意到哪里去,他的心境也一定很糟糕。相反,一个 人如果红光满面,气宇轩昂,他的事业之途一定平坦遂意——这决不可能是上帝的特别眷顾—他 的表象正透露着他的人生密码。 ③南朝的刘义庆在他的《世说新语容止篇》里,讲了一则故事,魏王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者 自认为自己形貌丑陋,很难在远方来的使者面前称雄,便让魁梧英俊的崔季珪代替自己坐着,他本人 则握着刀站在坐榻旁边。接见完毕,派人去问使者:“你看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者答称:“魏王严 正的仪容,令人非常敬仰。然而坐榻边握刀站立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作为英雄豪杰,志向 高远,尽管扮为侍卫,但其眉宇间流露的逼人英气,仍然无法遮掩。 ④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人的外表是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了人的整个性格特征。 诚然,芸芸众生,性情各异,相貌有别。简单地以貌取人有失偏颇,但在一定程度上讲,一个人,有 一颗什么样的心,就有一张什么样儿的脸。林肯说,在四十岁以前,相貌是父母给的,到四十岁以后, 人就要对自己的容貌负责 ⑤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先天的相貌,那么,就让我们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心境。与其通过借助衣 着打扮化妆整容来费尽心机地修身,不如用知识、智慧以及仁慈、爱心、宽容、教养等美德修心。这 种由内而外所散发出来的优雅高贵气质,会让你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人。 (作者:姜少勇,摘自《今晚报》,有删改) 14.本文借“相由心生”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洁语言加以概括。(3分) 15.第④段加点的词“在一定程度上讲”能去掉吗?为什么?(3分) 16.对本文举例论证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第②段举例都用概述,第③段举例则详细叙说了曹操的故事,这样不同的举例表达形式,使 行文富有变化 B.第③段之所以详细叙说曹操故事,是因为曹操是历史名人,家喻户晓,具有典型性,增加说服力 C.第③段详细叙说曹操故事,生动有趣地证明了“相由心生”的观点。 D.议论文的举例是很有讲究的,举例论证时,只能用概述性语言表达。 17.林肯说“在四十岁以前,相貌是父母给的,到四十岁以后,人就要对自己的容貌负责。”林肯这
5 (三)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问题。( 13 分 ) 人可以貌相 ①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其实,在很多时候,人是可以貌相的。佛教经典《无常 经》里说“相由心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一个人的修养、境界、胸怀、 见识与作为可以从一个人面相中看出来。 ②相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信息,或者说,相貌与能力等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 联度。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往往暴露了他的人生密码。人因性情之别,在天长日久的岁月磨砺中,必 然因习惯性的表情重复,而在面部留下难以隐藏的痕迹。人生的种种际遇,久而久之会作用于人的容 貌气质,加重一个人相貌上的优势和劣势。对此,有许多成语形容这种外在的表象,如慈眉善目、和 蔼可亲、笑容可掬、冷若冰霜、贼眉鼠眼、鬼头鬼脑、凶相毕露、杀气腾腾等等,不一而足。一个面 如核桃,愁眉不展的人,他的人生之路必然不会如意到哪里去,他的心境也一定很糟糕。相反,一个 人如果红光满面,气宇轩昂,他的事业之途一定平坦遂意——这决不可能是上帝的特别眷顾——他 的表象正透露着他的人生密码。 ③南朝的刘义庆在他的《世说新语·容止篇》里,讲了一则故事,魏王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者, 自认为自己形貌丑陋,很难在远方来的使者面前称雄,便让魁梧英俊的崔季珪代替自己坐着,他本人 则握着刀站在坐榻旁边。接见完毕,派人去问使者:“你看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者答称:“魏王严 正的仪容,令人非常敬仰。然而坐榻边握刀站立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作为英雄豪杰,志向 高远,尽管扮为侍卫,但其眉宇间流露的逼人英气,仍然无法遮掩。 ④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人的外表是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了人的整个性格特征。” 诚然,芸芸众生,性情各异,相貌有别。简单地以貌取人有失偏颇,但在一定程度上 ......讲,一个人,有 一颗什么样的心,就有一张什么样儿的脸。林肯说,在四十岁以前,相貌是父母给的,到四十岁以后, 人就要对自己的容貌负责。 ⑤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先天的相貌,那么,就让我们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心境。与其通过借助衣 着打扮化妆整容来费尽心机地修身,不如用知识、智慧以及仁慈、爱心、宽容、教养等美德修心。这 种由内而外所散发出来的优雅高贵气质,会让你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人。 (作者:姜少勇,摘自《今晚报》,有删改) 14.本文借“相由心生”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用简洁语言加以概括。(3 分) 15.第④段加点的词“在一定程度上讲”能去掉吗?为什么?(3 分) 16.对本文举例论证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本文第②段举例都用概述,第③段举例则详细叙说了曹操的故事,这样不同的举例表达形式,使 行文富有变化。 B. 第③段之所以详细叙说曹操故事,是因为曹操是历史名人,家喻户晓,具有典型性,增加说服力。 C. 第③段详细叙说曹操故事,生动有趣地证明了“相由心生”的观点。 D. 议论文的举例是很有讲究的,举例论证时,只能用概述性语言表达。 17.林肯说“在四十岁以前,相貌是父母给的,到四十岁以后,人就要对自己的容貌负责。”林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