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药物的抗病毒实验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药物体外抗病毒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 骤。 2.熟悉病毒感染性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第六节 药物的抗病毒实验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药物体外抗病毒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 骤。 2.熟悉病毒感染性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二、内容 (一)原理 病毒是一类结构简单、非细胞形态的专性细 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必须在易感的活的动物 鸡胚或细胞内才能进行复制增殖。因此可用 动物、鸡胚或细胞来进行病毒培养和药物的 抗病毒试验。可通过观察细胞培养液酸碱度 的变化、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CPE)、病 毒滴度(PFU)改变、病毒基因组mRNA水 平变化、鸡胚尿囊液或动物血清等相应指标 的改变,来判断药物的抗病毒试验效果
二、内容 (一)原理 病毒是一类结构简单、非细胞形态的专性细 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必须在易感的活的动物、 鸡胚或细胞内才能进行复制增殖。因此可用 动物、鸡胚或细胞来进行病毒培养和药物的 抗病毒试验。可通过观察细胞培养液酸碱度 的变化、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CPE)、病 毒滴度(PFU)改变、病毒基因组mRNA水 平变化、鸡胚尿囊液或动物血清等相应指标 的改变,来判断药物的抗病毒试验效果
(二)材料 1.9~10d日龄鸡胚,壳白净且厚薄均匀的鸡 卵(莱亨鸡的受精卵由于卵壳薄,在孵育 过程中便于检查,为首选) 2.Hep-2细胞或MDCK细胞 3.病毒:如IFV(FM1株)、RSV(Long株) 4.药物:试验药物,阳性对照药 5.动物:小鼠等 (三)操作方法
(二)材料 1. 9~10 d日龄鸡胚,壳白净且厚薄均匀的鸡 卵(莱亨鸡的受精卵由于卵壳薄,在孵育 过程中便于检查,为首选) 2. Hep-2细胞或MDCK细胞 3.病毒:如IFV(FM1株)、RSV(Long株) 4.药物:试验药物,阳性对照药 5.动物:小鼠等 (三)操作方法
一)鸡胚法 鸡胚培养为常用的病毒培养法之一,目 前主要用于痘类病毒、粘病毒、疱疹病毒 的分离、鉴定、制备抗原和疫苗的生产等。 1.接种方法 病毒的鸡胚培养法主要有四种接种途径, 即尿囊腔、绒毛尿囊膜、羊膜腔和卵黄囊, 不同的病毒应选择各自适宜的接种途径, 并根据接种途径确定鸡胚的孵育日龄(见 表)。下面将以流感病毒为例进行说明
鸡胚培养为常用的病毒培养法之一,目 前主要用于痘类病毒、粘病毒、疱疹病毒 的分离、鉴定、制备抗原和疫苗的生产等。 1.接种方法 病毒的鸡胚培养法主要有四种接种途径, 即尿囊腔、绒毛尿囊膜、羊膜腔和卵黄囊, 不同的病毒应选择各自适宜的接种途径, 并根据接种途径确定鸡胚的孵育日龄(见 表)。下面将以流感病毒为例进行说明。 一)鸡胚法
表6-1鸡胚孵育日龄及接种途径选择 接种病毒名称 接种部位 鸡胚日龄 收获材料 痘类病毒、 绒毛尿囊膜 9-10 绒毛尿囊膜 单纯疱疹病毒 流感病毒、 尿囊腔 9-11 尿囊液 腮腺炎病毒 流感病毒初次分离 羊膜腔 12-14 羊水 某些嗜神经性病毒 卵黄囊 5-6 卵黄液
• 表6-1 鸡胚孵育日龄及接种途径选择 接种病毒名称 接种部位 鸡胚日龄 收获材料 痘类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 绒毛尿囊膜 9-10 绒毛尿囊膜 流感病毒、 腮腺炎病毒 尿囊腔 9-11 尿囊液 流感病毒初次分离 羊膜腔 12-14 羊水 某些嗜神经性病毒 卵黄囊 5-6 卵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