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测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测设三个基本量(三要素)D、B、H 一.设计长度的测设 二.设计确度的测设 三.设计平面点位的测设 四.设计高程的测设 五.设计坡度的测设 六,铅垂线的测设 新疆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 2025年2月17日星期一
2025年2月17日星期一 新疆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 6 §8.2 测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 .设计长度的测设 二.设计角度的测设 三.设计平面点位的测设 四.设计高程的测设 五.设计坡度的测设 六.铅垂线的测设 ●测设三个基本量(三要素)D、、H
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已有:起点A、和AB方向 己知:水平距离DB(设计己知) 测设:终点B 1.钢尺一般方法 在给定的方向,根据给定的距 离值,从起点用钢尺丈量的一 般方法,量得线段的另一端点 。为了检核起见,应往返丈量 测设的距离,往返丈量的较差 ,若在限差之内, 取其平均值 作为最后结果。 2.钢尺精确方法 D=D-△-△,-△MA 新疆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 2025年2月17日星期
2025年2月17日星期一 新疆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 7 一、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 已有:起点A、和AB方向 已知:水平距离DAB(设计已知) 测设:终点B 1.钢尺一般方法 在给定的方向,根据给定的距 离值,从起点用钢尺丈量的一 般方法,量得线段的另一端点 。为了检核起见,应往返丈量 测设的距离,往返丈量的较差 ,若在限差之内,取其平均值 作为最后结果。 A B D' D h d t h 2.钢尺精确方法 D = D −l −l −l
3.测距仪法测设: ◆在A安置测距仪(或全站仪); 反光棱镜 在B附近安置反光棱镜; ◆观测AB距离、调整棱镜位 置,直至与设计距离相等, 测距仪 定B标志。 A ·测距仪观测斜距时,应读 竖直角,改正成平距; ●全站仪直接读取平距。 新疆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 8 2025年2月17日星期一
2025年2月17日星期一 新疆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 8 测距仪法测 设 A B 3.测距仪法测设: 测 距 仪 反 光 棱 ◆在A安置测距仪(或全站仪); 镜 在B附近安置反光棱镜; ◆观测AB距离、调整棱镜位 置,直至与设计距离相等, 定B标志。 ●测距仪观测斜距时,应读 竖直角,改正成平距; ●全站仪直接读取平距
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 放样已知数据的水平角 已有:测站A、后视方向B 已知:水平角数据β(设计已知》 定:C方向 1.一般方法放样β角 (正倒镜分中法) ◆在A安置经纬仪; ◆盘左瞄准B,平盘读数b; C ◆转动照准部至读数(b+β),定C ◆盘右瞄准B,平盘读数b1; ◆转动照准部至读数(b1+B),定C" ◆取C'、C”之中间位置得C,则:∠BAC-B 新疆大学 9 建筑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 2025年2月17日星期一
2025年2月17日星期一 新疆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 9 ◆在A安置经纬仪; ◆盘左瞄准B,平盘读数b; ◆转动照准部至读数(b+),定C′; ◆盘右瞄准B,平盘读数b1; ◆转动照准部至读数(b1+),定C″; ◆取C′ 、C″之中间位置得C,则:BAC= 二.设计角度的 二 测设 .已知水平角的测设 ——放样已知数据的水平角 已有:测站A、后视方向B 已知:水平角数据(设计已知) 定:C方向 1.一般方法放样角 (正倒镜分中法)
2.精确方法放样β角(多测回修正法》 ◆用“正倒镜分中法”测设B角(实际得β1、C): ◆多测回观测∠BAC,取平均得B1; ◆计算改正值C,C,修正得精确位置C。 例:已知AC1=85.00米,设计值B=36°, 设测得β35°5942”, B 计算修正值CC。 解:△B=B-阝1=18” CC-85×tan0°0′18" =0.0074m =7.4mm 得:点位修正值为7.4mm(向外) 新疆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 10 2025年2月17日星期一
2025年2月17日星期一 新疆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 10 2.精确方法放样 角 2.精确方法放样角(多测回修正法) ◆用“正倒镜分中法”测设角(实际得1、C1); ◆多测回观测BAC,取平均得1 ; ◆计算改正值C1C,修正得精确位置C。 例:已知AC1=85.00米,设计值=36°, 设测得1=35°59′42″ , 计算修正值C1C 。 解:=-1=18″ C1C=85×tan0°0′18″ =0.0074m =7.4mm 得:点位修正值为7.4mm(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