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实验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卷 答卷时间:[120]满分:[150]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鹰隼(sin)疱疹(pao) 谂知(ren) 栏楯(shun) B.筵席(yn)笑靥(ydn)老趼(jian)喋血(xue) C.船坞(w) 乳媪(ao) 釉料(you) 醴酪(1uo) D.稍息(shdo)躯壳(qido)惩罚( cheng)框架( kua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撼提炼青睐 皇天后土 B.渲泄辨析抑或陨身不恤 C.沧桑 防范诊断 异曲同功 D.盘垣 去逝枕藉 陈出新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我必须承认,倘不是你乘( cheng)我不备的时候偷听去了我的真情的表白,我一定会更 加矜(jn)持一点的:所以原谅我吧,是黑夜泄漏了我心底的秘密,不要把我的允诺看作无 耻的轻狂 B.你要是嫌我太容易降心相从,我也会堆起怒容,装出倔(jue)强的神气,拒绝你的好意 好让你向我宛转求情 C.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mω)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 一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gan),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D.而鹿群的远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娑,冈(gang)峦低沉,它站住,凝眸星宿 (xi)——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 让人不禁置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诗 久为人所 ②灾难 于此,没有四肢,没有声带,没有听力,没有良好的视力… ③然而这样的结论 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 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 ④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 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 人知 A.传颂不止虽然骇人听闻B.传诵不只虽然骇人听闻 C.传诵不止即使耸人听闻D.传颂不只即使耸人听闻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到现在为止所知道的大部分基因 不是全部与疾病有关的某个基因存在方式 等位基因,对人类的生存 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常染色体隐性的那些疾病的有关
宁波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实验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卷 答卷时间:[120] 满分:[1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鹰隼.(sǔn) 疱.疹(pào) 谂.知(rěn) 栏楯.(shǔn) B.筵.席(yán) 笑靥.(yàn) 老趼.(jiǎn) 喋血.(xuè) C.船坞.(wù) 乳媪.(ǎo) 釉.料(yòu) 醴酪.(luò) D.稍.息(shào) 躯壳.(qiào) 惩.罚(chéng) 框.架(ku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震撼 提炼 青睐 皇天后土 B.渲泄 辨析 抑或 陨身不恤 C.沧桑 防范 诊断 异曲同功 D.盘垣 去逝 枕藉 推陈出新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必须承认,倘不是你乘.(chèng)我不备的时候偷听去了我的真情的表白,我一定会更 加矜.(jīn)持一点的;所以原谅我吧,是黑夜泄漏了我心底的秘密,不要把我的允诺看作无 耻的轻狂。 B.你要是嫌我太容易降心相从,我也会堆起怒容,装出倔.(juè)强的神气,拒绝你的好意, 好让你向我宛转求情。 C.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mó)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 ——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gān),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D.而鹿群的远方,虎已步出月光下的营地,树影婆娑,冈.(gǎng)峦低沉,它站住,凝眸星宿. (xiù)──那晚风中开放的天上花园。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 让人不禁置疑“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诗, 久为人所______。 ②灾难 于此,没有四肢,没有声带,没有听力,没有良好的视力…… ③然而这样的结论, 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 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 ④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 ,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 人知。 A.传颂 不止 虽然 骇人听闻 B.传诵 不只 虽然 骇人听闻 C.传诵 不止 即使 耸人听闻 D.传颂 不只 即使 耸人听闻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到现在为止所知道的大部分基因,________不是全部与疾病有关的某个基因存在方式 ——等位基因,对人类的生存________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常染色体隐性的那些疾病的有关
基因如此。那些遗传患者为人类承担了难以避免的痛苦,他们应受到我们 的尊敬与照顾 A.只要都尤其更 B.如果就尤其更 C.只要都因为也 D.如果就因为也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 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B.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 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C.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 意功能的发挥,又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D.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 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7.“南州六月荔枝丹”这个标题出自明代陈辉的《荔枝》诗,下列对这首律诗的颔联、颈 联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乌府 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A.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B.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C.绛雪艳浮红锦烂,芳味曾经荐大官。高名已许传新曲,玉壶光莹水晶寒。 D.高名已许传新曲,玉壶光莹水晶寒。绛雪艳浮红锦烂,芳味曾经荐大官 8.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 B.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C.从此,这终日与尘土为伍、因残疾而匍匐的先知一一蛇,累积了对天堂的仇恨 D.昆虫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甚至伪造上 面的破损和虫斑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我的涂鸦之作,你可别见笑。 B.您托我为令郎毕业联系工作一事,我定会鼎力相助,请您放心。 C.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肯定会海涵,不会计较的 D.你赠送的这张相片十分珍贵,我一定会好好惠存。 10.下列关于课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长亭送别》出自“元曲四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整折戏由不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 成一套曲子 B.李密在《陈情表》中的“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这句话,有对蜀汉后主的赞颂,也有作者 深受其恩的感激,想以此打消后主对他的疑心。 C.“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月亮的盈缺。晦,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农历每月的最后 一天 D.司马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 列传、书、表。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为人物传记,书是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 面的论述,表是帝王、侯国间的大事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基因________如此。那些遗传患者为人类承担了难以避免的痛苦,他们________应受到我们 的尊敬与照顾。 A.只要 都 尤其 更 B.如果 就 尤其 更 C.只要 都 因为 也 D.如果 就 因为 也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关于《红楼梦》后 40 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 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B.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 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C.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 意功能的发挥,又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D.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 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7.“南州六月荔枝丹”这个标题出自明代陈辉的《荔枝》诗,下列对这首律诗的颔联、颈 联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乌府 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A.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 B.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 C.绛雪艳浮红锦烂,芳味曾经荐大官。高名已许传新曲,玉壶光莹水晶寒。 D.高名已许传新曲,玉壶光莹水晶寒。绛雪艳浮红锦烂,芳味曾经荐大官。 8.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 B.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C.从此,这终日与尘土为伍、因残疾而匍匐的先知——蛇,累积了对天堂的仇恨。 D.昆虫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甚至伪造上 面的破损和虫斑。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我的涂鸦之作 ....,你可别见笑。 B.您托我为令郎毕业联系工作一事,我定会鼎力相助 ....,请您放心。 C.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肯定会海涵..,不会计较的。 D.你赠送的这张相片十分珍贵,我一定会好好惠存..。 10.下列关于课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长亭送别》出自“元曲四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整折戏由不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 成一套曲子。 B.李密在《陈情表》中的“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这句话,有对蜀汉后主的赞颂,也有作者 深受其恩的感激,想以此打消后主对他的疑心。 C.“朝菌不知晦朔。”晦朔:月亮的盈缺。 晦,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农历每月的最后 一天。 D.司马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 列传、书、表。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为人物传记,书是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 面的论述,表是帝王、侯国间的大事。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后乃今将图南 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 D.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久不见若影 若望仆不相师 B.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室西连于中闺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D.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1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 A.翱翔蓬蒿之间 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C.引以为流觞曲水 D.文王拘而演《周易》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B.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 C.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D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课内)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15-17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 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 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映带左右 映带:景物相互关联衬托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由:经过 C.不能喻之于怀 喻:比喻 D.其致一也 致:大致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例句:而后乃今将图南. 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 D.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久不见若.影 若.望仆不相师 B.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室西连于.中闺 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D.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1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 ) A.翱翔蓬蒿之间 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C.引以为流觞曲水 D.文王拘而演《周易》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B.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 C.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D.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课内)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 15—17 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 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 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映带..左右 映带:景物相互关联衬托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由:经过 C.不能喻.之于怀 喻:比喻 D. 其致.一也 致:大致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B.及其所之既倦 用之所趋异也 C.俯察品类之盛 凡是州之山水有有异态者 D亦将有感于斯文 圣人不凝滞于物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与贤者“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以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充分感受 到了生命的情趣和审美的愉悦 B.第二段文字以抒情、议论为主,引出“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的问题,抒发人生无常、情 随事迁的伤痛之感。 C.末段文字主要写作者对死生之事发出兴尽悲来的感慨,最后阐明兰亭宴集的原因 D.作者感到人世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虽以“悲”字作结 但最终表达了他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 (课外)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18-21题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 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 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 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 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 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虛名,而欲见其所为者 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 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 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 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 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 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 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 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 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 【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门而贽 贽: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之 辱:辜负 C.或过称其文字 过称:过分称赞 不暇就师穷经 就:跟从。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及其所.之既倦 用之所.趋异也 C.俯察品类之.盛 凡是州之.山水有有异态者 D.亦将有感于.斯文 圣人不凝滞于.物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与贤者“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以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充分感受 到了生命的情趣和审美的愉悦。 B.第二段文字以抒情、议论为主,引出“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的问题,抒发人生无常、情 随事迁的伤痛之感。 C.末段文字主要写作者对死生之事发出兴尽悲来的感慨,最后阐明兰亭宴集的原因。 D.作者感到人世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虽以“悲”字作结, 但最终表达了他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 (课外)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 18—21 题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 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 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 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 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 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 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 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 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 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 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 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 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 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 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 【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门而贽. 贽: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之 辱:辜负。 C.或过称..其文字 过称:过分称赞。 D.不暇就.师穷经 就:跟从。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然言出而罪至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吾其还也 D.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或因寄所托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 而为 B.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 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 字的请求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 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二、非选择题(30分) 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4分) (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 后也。(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3题(10分) 老安羊杂碎汤 李佩红 从这里搬到那里,人老了,食物不老。 羊杂碎汤仍然是老味道。老安羊杂碎汤在焉耆卖了几十年。 从前,焉耆没有羊杂碎汤,这种小吃是100多年前回族人从口里带来的。假如时间向后 倒退100多年,你能看到荒凉的河西走廊,一群一群从陕西、山西、河州、湟水落荒而逃的 回族人,他们心里面揣着对故土的思恋和忧伤,扶老携幼、神色仓皇、衣衫褴褛,凄凉而又 孤独,走在被无数人踩踏出来的砾石路上。向着西方,顶着风沙,一直走,一直走,进新疆, 过迪化,翻二沟,抵和硕……似乎前方的路永远没有尽头。迫不得已背井离乡的人是连根拔 起的小草,他们得在饿死、累死,病死之前,找到一处安身立命之地。他们中的人谁也没有 料定,此生会被焉耆这片古老而渺远的土地收留、供养。 从口里逃难来的回族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物品和工具,还有智慧、文化、宗教、习惯和 饮食,其中羊杂碎汤是他们的特色饮食之一。时过境迁,羊杂碎汤被焉耆回族人赋予了新的 味道。说起来,羊杂碎汤的做法并不难,只不过是把羊的头、蹄、肚等杂碎收拾干净,放进 水里炖熟,再调入葱、姜、蒜、红辣椒等佐料。 老安做羊杂碎汤比别人舍得下工夫。他每天早晨6点多起床,先熬骨头汤,再把生姜、 草罘、八角、香叶、大葱、辣子等互不相干的调料添进去,再放入杂碎慢火炖四五个小时, 等中午一两点时间到了,香味完全拱进杂碎里,一道美味的羊杂碎汤便可出锅了。时间短了
A.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然言出而.罪至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 吾其.还也 D.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或因寄所.托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 时”而为。 B.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 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 字的请求。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 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二、非选择题(30 分) 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4 分) (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 后也。(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2-23 题(10 分)。 老安羊杂碎汤 李佩红 从这里搬到那里,人老了,食物不老。 羊杂碎汤仍然是老味道。老安羊杂碎汤在焉耆卖了几十年。 从前,焉耆没有羊杂碎汤,这种小吃是 100 多年前回族人从口里带来的。假如时间向后 倒退 100 多年,你能看到荒凉的河西走廊,一群一群从陕西、山西、河州、湟水落荒而逃的 回族人,他们心里面揣着对故土的思恋和忧伤,扶老携幼、神色仓皇、衣衫褴褛,凄凉而又 孤独,走在被无数人踩踏出来的砾石路上。向着西方,顶着风沙,一直走,一直走,进新疆, 过迪化,翻二沟,抵和硕……似乎前方的路永远没有尽头。迫不得已背井离乡的人是连根拔 起的小草,他们得在饿死、累死,病死之前,找到一处安身立命之地。他们中的人谁也没有 料定,此生会被焉耆这片古老而渺远的土地收留、供养。 从口里逃难来的回族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物品和工具,还有智慧、文化、宗教、习惯和 饮食,其中羊杂碎汤是他们的特色饮食之一。时过境迁,羊杂碎汤被焉耆回族人赋予了新的 味道。说起来,羊杂碎汤的做法并不难,只不过是把羊的头、蹄、肚等杂碎收拾干净,放进 水里炖熟,再调入葱、姜、蒜、红辣椒等佐料。 老安做羊杂碎汤比别人舍得下工夫。他每天早晨 6 点多起床,先熬骨头汤,再把生姜、 草果、八角、香叶、大葱、辣子等互不相干的调料添进去,再放入杂碎慢火炖四五个小时, 等中午一两点时间到了,香味完全拱进杂碎里,一道美味的羊杂碎汤便可出锅了。时间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