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谷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语言文字运用(共15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 睡的模(mo)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 B.红尘太多美丽的初见,宛若人间四月天,它不仅有花开的嫣(yan)然,也有花香的 萦绕;它不仅有诗情的浮动,也有诗意的摇曳(yi),它能带给人无限绕指揉肠的情 愫 C.看似平常的云淡风清,恰是时光沉淀了的厚重,漫漫时空里的书信往来默契(qi) 成了一世的情长,不掺杂任何欲望的脉脉温情倏(su)然渗透到我所有的血脉之中。 D.凤凰台实行主持人中心制,几乎每位名嘴都有一档(dang)属于自己的节目。从节目 的策划、设计到采编、制作和播出,一条龙作业,主持人都要亲自参与(yu),把握节 目的节奏与进程。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前路茫茫,唯有保持定力,我们才能跬步千里。让我们看清大势,分清主流,拾级 而上,在新一轮发展中勇攀高峰! 以大历史视之,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70华诞的社会主义中国恰是 风华正茂。 C.在漫长的岁月里,毛泽东诗词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吸引并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 人,从而传唱到了国外。 D.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取材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 之间息息相关的动人故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 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B.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资源节约使用,也是社会文 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C.移动支付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超过5.7 亿户,移动支付规模超过200万亿元,全球排名第
宁波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15 分,其中选择题每题 3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象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 睡的模.(mó)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 B.红尘太多美丽的初见,宛若人间四月天,它不仅有花开的嫣.(yān)然,也有花香的 萦绕;它不仅有诗情的浮动,也有诗意的摇曳.(yì),它能带给人无限绕指揉肠的情 愫。 C.看似平常的云淡风清,恰是时光沉淀了的厚重,漫漫时空里的书信往来默契.(qì) 成了一世的情长,不掺杂任何欲望的脉脉温情倏.(sū)然渗透到我所有的血脉之中。 D.凤凰台实行主持人中心制,几乎每位名嘴都有一档.(dàng)属于自己的节目。从节目 的策划、设计到采编、制作和播出,一条龙作业,主持人都要亲自参与.(yù),把握节 目的节奏与进程。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前路茫茫,唯有保持定力,我们才能跬步千里 ....。让我们看清大势,分清主流,拾级 而上,在新一轮发展中勇攀高峰! B.以大历史视之,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70 华诞的社会主义中国恰是 风华正茂 ....。 C.在漫长的岁月里,毛泽东诗词在革命诗坛广为流行,吸引并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 人,从而..传唱到了国外。 D.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取材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 之间息息相关 ....的动人故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 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B.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资源节约使用,也是社会文 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C.移动支付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已经超过 5.7 亿户,移动支付规模超过 200 万亿元,全球排名第一
D.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 不得统一配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45题 雪夜 吴秋山 孤馆的灯是青的, 窗外,垂下雪的珠帘。 炉火伸出了蛇舌, 舐着室中的冷味。 又是残夜梦回, 枕畔的书瘦损了。 远处掷来一片狗吠 击破沉寂的夜网。 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旅人投宿的诗,诗人借助青灯、雪、炉火、狗吠等意象,营造了孤寂凄清 的氛围,寒意逼人。 第一小节,泛着青光的灯、纷扬的雪花和串缀的珠帘,共同构成了一幅冬夜降雪图, 饱含着诗人的惆怅 C.第二小节,诗人用“蛇舌”比喻火焰,描写炉火在雪夜中跳跃的摇曳之态,形象地衬 托出“室中的冷味”。 D.诗歌整体短小凝练,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生动描绘了一个寒冷孤寂的夜晩 诗中有画,富有立体感 5.诗句中的“瘦损”一词很有表现力,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3分) 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10分)
D.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 不得统一配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4~5 题。 雪夜 吴秋山 孤馆的灯是青的, 窗外,垂下雪的珠帘。 炉火伸出了蛇舌, 舐着室中的冷味。 又是残夜梦回, 枕畔的书瘦损..了。 远处掷来一片狗吠, 击破沉寂的夜网。 4.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写旅人投宿的诗,诗人借助青灯、雪、炉火、狗吠等意象,营造了孤寂凄清 的氛围,寒意逼人。 B.第一小节,泛着青光的灯、纷扬的雪花和串缀的珠帘,共同构成了一幅冬夜降雪图, 饱含着诗人的惆怅。 C.第二小节,诗人用“蛇舌”比喻火焰,描写炉火在雪夜中跳跃的摇曳之态,形象地衬 托出“室中的冷味”。 D. 诗歌整体短小凝练,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生动描绘了一个寒冷孤寂的夜晚, 诗中有画,富有立体感。 5.诗句中的“瘦损”一词很有表现力,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3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10 分)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 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 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 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 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 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 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 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 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垭的杂木 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 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 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 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 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 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 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节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 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 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
(一)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 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 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 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 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 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 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 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 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垭的杂木 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 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 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 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 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 ▲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 ▲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 ▲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 ”,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 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 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节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二)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 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 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
来的日光,或在破璧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 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6.请选出最适合填入文段(-)第三节空格处的一项。(▲)(3分)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④③② D.③④①② 7.试结合文段(一)第一节,谈谈作者如何于“冬景”中写出“温暖”的诗意。(3分) 8.请从文段(一)中摘取一个关键词,概括文段(一)(二)作者心境的共通之处;然后 从文段(二)中找出最能表现这种心境的一个句子(只摘头尾,中间用省略号),并加以 赏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10分) 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 ①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 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 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 炒米糖。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 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 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 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②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 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 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 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 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 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③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
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 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6.请选出最适合填入文段(一)第三节空格处的一项。( ▲ )(3 分) ①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②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③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④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A.① ② ③ ④ B.③ ② ① ④ C.① ④ ③ ② D.③ ④ ① ② 7.试结合文段(一)第一节,谈谈作者如何于“冬景”中写出“温暖”的诗意。(3 分) 答: 8.请从文段(一)中摘取一个关键词,概括文段(一)(二)作者心境的共通之处;然后 从文段(二)中找出最能表现这种心境的一个句子(只摘头尾,中间用省略号),并加以 赏析。(4 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10 分) 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 ①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 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 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 炒米糖。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 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 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 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②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 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 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 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 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 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③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
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 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 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④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 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 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 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 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 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⑤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 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妤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 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 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 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 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 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 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 有议论的。 ⑥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有一年,我还在 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 了红十字会。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 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 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 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度过的。没有床 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 漫主义的夜晩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 9.请简要概括本文围绕炒米写了哪些内容。(4分) 10.第④段中写了关于张仲陶的一段轶事,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1.作者最后说“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怎样理解这句话?(3 分)
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 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 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④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 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 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 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 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 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⑤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 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 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 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 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 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 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 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 有议论的。 ⑥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有一年,我还在 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 了红十字会。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 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 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 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度过的。没有床 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 漫主义的夜晚。 (选自《汪曾祺文集》,有删改) 9.请简要概括本文围绕炒米写了哪些内容。(4 分) 答: 10.第④段中写了关于张仲陶的一段轶事,有什么作用?(3 分) 答: 11.作者最后说“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怎样理解这句话?(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