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 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 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 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序”一—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 性文字。《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 赠序类的文章 预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翼轸() 骖啡() 睇眄() 捧袂() 瓯越() 潦水()簪笏() 桑梓() 台隍() 舸舰()帝阍()叨陪() 懿范()彭蠡()虢州()遄飞() (2)解释加点的词语意思 豫章故郡 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宾主尽东南之美 高朋满座 彩彻区明 雁阵惊寒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 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 兴尽悲来 屈贾宜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 31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31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 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 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 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 性文字。《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 赠序类的文章。 预习检测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翼轸.( ) 骖. ( ) 睇眄.( ) 捧袂.( ) 瓯.越( ) 潦.水( ) 簪.笏( ) 桑梓.( ) 台隍.( ) 舸.舰( ) 帝阍.( ) 叨.陪( ) 懿.范( ) 彭蠡.( ) 虢.州( ) 遄.飞( ) (2)解释加点的词语意思 豫章故.郡 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宾主尽.东南之美. 高.朋满座 彩彻.区明 雁阵惊.寒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 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 兴.尽悲来 屈.贾宜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有怀投笔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32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有怀.投笔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必修5导学案 (3)句式 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纤歌凝而白云遏 童子何知。 学习内容 整体感知 翻译文中重要句子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檐帷暂驻。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合作探究,理清文章结构。 运思谋篇,无不统于题目之下。结合课文,分析文中的每一个段落大意并在括号里写出 紧扣题目中的哪个词而写。 第一部分(1):概写洪洲 引出 第二部分(2):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 和周围的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必修 5 导学案 33 (3)句 式 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纤歌凝而白云遏 童子何知。 学习内容 一、整体感知 翻译文中重要句子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胜地不常,盛宴难再 二、合作探究,理清文章结构。 运思谋篇,无不统于题目之下。 结合课文,分析文中的每一个段落大意并在括号里写出 紧扣题目中的哪个词而写。 第一部分(1):概写洪洲 ,引出 。 ( ) 第二部分(2):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 和周围的 。 ( )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必修5导学案 第三部分(3-4):写宴会 抒发 第四部分(5):述说 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1.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清云之志 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 白首之心 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介书生 俊采星弛 2.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③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A.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不同。 B.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相同。 3.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故事 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 4.江南三大名楼是指 初唐四杰是指 王勃,字 有《 》文集存世。 学习反思: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必修 5 导学案 34 第三部分(3—4):写宴会 ,抒发 。( ) 第四部分(5):述说 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1.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 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清云之志 C.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白首之心 D.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一介书生 俊采星弛 2.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③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A.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不同。 B.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相同。 3.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故.事 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 4.江南三大名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王勃,字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文集存世。 学习反思: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必修5导学案 5滕王阁序 编写人:李彩红审查人:任聚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怀才不遇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 2、背诵2-5段, 学习重点赏析景物描写作技巧,体会语言美。 学习难点背诵2-5段,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骈文语言特点: 骈俪藻饰,辞采华美骈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是“男女成对”之意,骈俪就是 使用对偶句,是骈文的共同特点,但这篇序文尤为突出。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 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间,平节与仄节相对。下面举 几个句式。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为:平平仄仄,仄仄 仄(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之)仄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对偶句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 藻饰是指运用色彩浓艳、华丽典雅的词语,来装饰文句。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 采星驰”“紫电清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 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使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 本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 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一般来说,二 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呜呼”),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个话题的开始或 转折。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四六句或六四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 分。仅有一个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顿。这样,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 转 运用典故:用典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可以使文章内容 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 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必修 5 导学案 35 5 滕王阁序 编写人:李彩红 审查人:任聚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怀才不遇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 2、背诵 2 –5 段, 学习重点 赏析景物描写作技巧 ,体会语言美。 学习难点 背诵 2 –5 段,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骈文语言特点: 骈俪藻饰,辞采华美 骈是“两马并驾”的意思,俪是“男女成对”之意,骈俪就是 使用对偶句,是骈文的共同特点,但这篇序文尤为突出。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 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即一句之中,平节和仄节交替;上下联之间,平节与仄节相对。下面举 几个句式。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为:平平仄仄,仄仄 仄(之)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之)仄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对偶句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 藻饰是指运用色彩浓艳、华丽典雅的词语,来装饰文句。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 采星驰”“紫电清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 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使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 本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 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启承转合。一般来说,二 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呜呼”),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个话题的开始或 转折。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四六句或六四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 分。仅有一个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顿。这样,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 转。 运用典故:用典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可以使文章内容 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 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