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必修5导学案 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 果。 成语积累 1.【物华天宝】华:精华。宝:宝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灵:特别好。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 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座:座位。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腾:腾越。起:起舞。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 溢 6.【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吃饭 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最早见于《史记》 7.【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8.【响遏行云】遏:阻止。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 悦耳动听。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9.【天高地迥】迴: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0.【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 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 13.【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出处是《后汉书·马援 传》。 14.【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15.【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 境急待救援的人。出处是《庄子·外物》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 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 得到补偿。出处是《后汉书·冯异传》。 1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必修 5 导学案 36 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 果。 成语积累 1.【物华天宝】华:精华。宝:宝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灵:特别好。意指人使地增色,地因人而著名。即杰出的 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座:座位。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腾:腾越。起:起舞。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 溢。 6.【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吃饭 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最早见于《史记》。 7.【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8.【响遏行云】遏:阻止。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 悦耳动听。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9.【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0.【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1.【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 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 13.【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出处是《后汉书·马援 传》。 14.【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15.【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 境急待救援的人。出处是《庄子·外物》。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 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 得到补偿。出处是《后汉书·冯异传》。 1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必修5导学案 18.【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 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19.【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乐曲 的高雅精妙。出处是《列子·汤问》 20.【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1.【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 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预习检测 名句默写 烟光凝而暮山紫。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⑤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学习内容 、整体感知 1、分段背诵 2、分段默写 、合作探究 赏析下列名句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必修 5 导学案 37 18.【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 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19.【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乐曲 的高雅精妙。出处是《列子·汤问》。 20.【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1.【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 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预习检测 名句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⑤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学习内容 一、整体感知 1、分段背诵 2、分段默写 二、合作探究 赏析下列名句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必修5导学案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拓展探究 《滕王阁序》写景“四美” 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 美学特征。 (1)色彩变化之美 (2)远近变化之美。 (3)上下浑成之美。 (4)虚实相衬之美。 38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必修 5 导学案 38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三、 拓展探究 《滕王阁序》写景“四美” 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定的 美学特征。 (1)色彩变化之美。 (2)远近变化之美。 (3)上下浑成之美。 (4)虚实相衬之美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必修5导学案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 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 独为第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用课文原句填空 劝勉变节的人 劝勉在逆境中奋进的人 劝勉易被外界环境干扰的人 劝勉在逆境中有点灰心的人: 劝勉不珍惜时间的人: 朋友聚会分别时,恋恋不舍的情境 2、有人说,王勃的《滕王阁诗》主要是从空间和时间两角度去写的。你以为呢?空间上写 了哪些内容?时间上写了哪些内容?写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传达的是什么情感?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3、选做题(全国卷1)(09年)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必修 5 导学案 39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 使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 独为第一。”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1、用课文原句填空 劝勉变节的人: 劝勉在逆境中奋进的人: 劝勉易被外界环境干扰的人: 劝勉在逆境中有点灰心的人: 劝勉不珍惜时间的人: 朋友聚会分别时,恋恋不舍的情境: 2、有人说,王勃的《滕王阁诗》主要是从空间和时间两角度去写的。你以为呢?空间上写 了哪些内容?时间上写了哪些内容?写广袤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传达的是什么情感?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3、选做题 (全国卷 1)(09 年)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必修5导学案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净,不 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 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 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盜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 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 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 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 相与言及其事,皆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 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 未有不受其指摩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贵 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 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 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教百家。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 宝癜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 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 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 !”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肃:恭敬。B.会兴辽东之役会:适逢。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堪:忍受D.动之军法从事动:招致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 ①常为诸县之最 ②皆獻欷流涕,语不成声 ③未尝辄敢出门 ④诣阙请留德深 ⑤以贵乡文书为诈 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 民不聊生;只有贵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
新郑一中分校高二语文必修 5 导学案 40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净,不 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 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 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 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 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 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 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 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 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贵 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 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 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 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 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 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 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恭敬。 B.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堪:忍受 D.动.之军法从事 动:招致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 ) ①常为诸县之最 ②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③未尝辄敢出门 ④诣阙请留德深 ⑤以贵乡文书为诈 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德深很有才干,历任多种职务后升职主持贵乡政务。其时朝廷纲纪败坏,官吏贪污受贿, 民不聊生;只有贵乡生产生活一切照常进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